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发展性以及终身性的,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形成。同时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是通过高中生物的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因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就应当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学习,同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课程中的知识逐渐的与生活相结合,这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步骤,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生物知识,还要能够使学生具备充足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性人才。基于此,教师应当进一步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创新自身固有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培养出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 什么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从目前的教学状态来看,多数的教育工作者追求的都是应试教育的目标,即学生考试能够拿到多少分数。但是在新世纪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我们需要知道,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是最为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
  (一) 核心素养的定义
  概括的来说,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应当具备的掌握的,能够为未来社会发展打下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应当理解相关概念性知识,同时能够掌握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及拥有批判性思维。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的形成属于自身发展的技能以及价值观。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国家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制定课程的一个根本的参照点。对于高中生物这一门学科,想要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提炼出生物学科中适合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未来中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性能力,具体包括:社会责任感,理性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几种。
  (二) 核心素养的特点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单单仅针对生物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涵盖多门学科的培养方式。因此,它主要强调发展性和终身实用性。针对于发展性来说,生物不是一门一成不变的课程,它的学习轨迹应当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去不断发展与深入的。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论,就是沿着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展开的,并不是单纯的针对于某一个时期。在几百年来,各种生物学家都在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学习他们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高中阶段,除了学科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进而使得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不断地提升,但是显然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需要不断的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实现发展性的核心素养培养。第二,核心素养也是具有终身实用性的,正因此,核心素养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去培养学生,让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以外,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精品策略
  (一) 逐渐加强对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研究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中,核心素养已经不单单是单纯的衡量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逐渐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标志,在西方备受关注。我国在近些年也逐渐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但是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例如:生物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语文学科就会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动的,因此不能够一概而论。所以,对于各学科核心素养应当培养什么,怎么培养,还需要各位教学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
  (二) 教学工作者应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因为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当首先提升生物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理念以及专业技巧。高中教师应当在课下时间积极主动的去了解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一系列含义和意义,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课堂教育理论中去,并且对自己的学生有着好的影响。这都是高中生物教师在现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基于此类原因,为教师树立核心素养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的核新素养理念形成。
  (三) 教学场景应当逐步贴近生活
  现如今的教学方式不应当仅仅存在于课堂,也不应当只局限于课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逐渐的贴近生活,实现情景教学,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中,研究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中比较相似的洋葱放在一起形成对比,这样的讲授方式比较直观,学生看到了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也比较容易加深记忆。将整个教学场景与生活相交融,可以提升整个课堂的效率,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乐趣,也能够更高的帮助学生了解当堂课所讲的生物学知识,提升学生学習的各项能立。因此,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应试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结语
  在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最为重视的应当是培养学生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需要的必备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性思维能力,学科探究能力以及了解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高中的生物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对该门课程的核心素养的探究,同时也应当注意自身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转变或者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搭建基础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长处,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小红,王博.21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关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6):98-104.
  [2]张葳,曹思源,胡兴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微课程设计研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2):7-9.
  [3]俞雪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名师在线,2017(19):62-63.
  作者简介:
  谭红,重庆市,重庆市垫江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导向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问题导向式的应用特点,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導向式教学的方向和内容,以此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组织与设计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注重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生研究水平实现教学
摘 要: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努力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还要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增加他们的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辅助课堂教学,深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鉴于此,在分析具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数学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初中数学的课外活动的设计方略,进行了研究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策略  数学课外活动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的群体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长,留守儿童现状受到广泛关注。对这一弱势群体的现状,学校要不断地探究教育策略,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是父母在外务工而留守家乡的儿童。因为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产生许多的剩余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尽管广大的小学语文一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之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就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此,在本文中,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改进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師能采取有效的策略,将对
摘 要:集体备课是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学校要做好组织管理,做到统一性、超前性、整体性原则,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关键词:组织管理;坚持原则;处理好关系  一、 集体备课的概念及运作方式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一) 组织管理 
摘要:户外活动对培養幼儿多项能力具有重要显著作用。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我们通过将民间游戏内容和形式进行改编实现了策略的积极运用,在反馈中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户外活动;策略  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越来越多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的教学,这主要是考虑到幼儿的一个心理特点,通过游戏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教学课堂之中。虽然说幼儿教师的初衷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