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其对人生探索较为成熟的一部经典之作。沈从文虽不是思想家,但他是个有思想的作家。在《边城》中,他以小说作为文学手段,以故园湘西作为人事背景,不仅在作品中构筑了各个人物的人生观,也在小说中阐释了自己的生命哲学,正如他一直默默所祈祷呼唤的“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追求。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生观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自发表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层出不穷,1936年李健吾化名刘西渭对《边城》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令人憧憬向往的边城美景,而且也描写了生活其中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众多人物,同时也传达出了极具深意地人生观。沈从文曾声称,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确实,沈从文在小说中不仅表现了人性之美,也呈现了多种人生观。所谓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从《边城》中各色人物做人做事上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人物对人生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如老船夫、船工顺顺等大多数人对生死的态度;翠翠对恋爱的态度;老船夫对身外之物的不贪求、知足的态度等等。他们的这些人生观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具有很大的挖掘价值。
一、 “一切是命”的宿命观
“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来自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2]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悲剧”就是小说中反复强调的人的命运的无自觉,一切都是天意、命造成的,人们在天意面前好像无所适从,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尤其这种“一切是命”的观念在老船夫和船工顺顺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女儿和一个士兵相爱,可是迫于现实两人双双殉命,但是从老船夫说来谁也无罪过,只应“天”去负责,在他认为女儿的不幸是“命”、是“天意”。孙女翠翠慢慢长大了,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自己也有了心上人。天保选择走“车路”,可是翠翠却对此置之不理,老人也隐隐约约体会到一件事情——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3]老人心中一紧,难道这都是宿命吗?难道翠翠要像她母亲一样逃脱不了宿命的轮回了吗?他为了让孙女有个好的安排,为了孙女的婚姻大事奔走效劳。当从杨马兵那里听到天保死的消息时,他却说:“这是天意!一切都有天意……”。大佬死后,虽然他从船总处与二老处,皆碰过了钉子,但他并不灰心,心里却想着“要安排得对一点,方合道理,一切有个命”。在老船工看来,女儿的死是命,孙女的好事多磨也是命。船工顺顺更是把一切当作是命运的安排,儿子的死在他看来“一切是天,算了吧”,此外中寨人对天保的死也是“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认为人的生死祸福全是由“天”、“命”注定的,人在“天意”面前只能哀婉叹息,毫无作为,人的主动性在“天”、“命”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甘愿接受命运的安排。
二、爱情需“呐喊”的恋爱观
作品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个十五六岁青春懵懂的少女,那颗蠢蠢欲动的春心在心中慢慢长大。作者主要描写了青春期少女,情窦初开,纯情萌动,情感优美,生动逼真而又朦胧含蓄。翠翠在第一次见到傩送时就对他一见倾心,且时时回想起那个说话大口气的少年,却不敢直面相对那个自己朝思暮想的少年。可是,谁知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在走“车路”遭拒绝后又开始走水路,走“水路”时发现弟弟对翠翠也有爱慕之心,最后为了成全有情人选择离开,最后却不幸殒命。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翠翠勇敢一点,不那么唯唯诺诺,她不喜欢天保,就应该在他们第一次走“车路”时就把她的意思说明,也许就不会有天保与傩送一同选择“水路”以求得翠翠的心,更不会有天保知道他们互相喜欢而伤心离家最后死于非命的结果了。再试想一下,如果翠翠再勇敢一点,能大胆的面对傩送,与他多一点相处的机会,互诉衷肠,或许祖父不会为了她的事被渐渐逼上了绝路,或许傩送不会离家去远方,甚至他们可以早点冲破种种限制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她勇敢一点,就不会在明白了所有事以后,只是傻傻地等傩送回来,如果傩送不回来难道她要傻傻等一辈子吗?如果翠翠能大胆、勇敢一点,也许事情就是另外一种结局。爱情有时也需大声“呐喊”,这样才能终成眷属。
三、“硬气”且知足的人生追求
《边城》中人物的“硬气”不仅是作品人物的重要特点,更是他们的人生追求。“硬气”不仅有外在的表现,也有内在的彰显。老船夫的“硬气”是作品所极力烘托的。“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这说明老船夫的身体的“硬气”。他为公家摆渡,从不多收取过渡人的钱财,就算是推脱不过的,也会用这些钱买成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他为人安贫乐道而又乐善好施,宽厚而又安分。对于过渡人的好心,他总是说:“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4]“够了”两字,是一种多么豁达、知足的人生追求啊!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几个人能明白“够了”所包含的深意?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做到呢?有位学者说:“老船夫的‘够了’是知足,而知足就是福,更是现在社会所谓的‘常识’,可是现如今已经很少人能明白他的真谛,而老船夫却是对这个常识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他恪守本分,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从不肯占别人一点便宜。而且他也认为“人要结实一点,硬扎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而老船夫一生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中年丧女,虽然他也无限悲苦,可是他没有被这不幸压垮,而是以坚强毅力忍受命运的不公正安排。[5]翠翠成了他唯一的亲人,他不愿看到翠翠走同她母亲一样的道路,于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孙女的爱情归宿四处奔走,希望翠翠能达到幸福的彼岸。
老船夫恪尽职守、坚守自己的原则,知足常乐,不占别人的便宜;而且在与人交往中又恪守自己的本分,为人纯洁忠厚,而且又有一种坚强忍受不幸命运,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硬气”。这不仅是他的品质,更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且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能抱有“够了”的知足心态;面对生活的不平与生命的不公,我们能有“硬气”的坚强和抗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的道德发展却与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越来越多的人们被金钱、贪欲扭曲了人格,变得虚伪、险恶,而湘西人民的淳朴与善良为我们带来了阵阵和风,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精神的宁静与自由。[6]而老船工的人生追求则能给我们带来启迪,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四、结语
纪伯伦曾说:“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总之,在《边城》中不仅描写了湘西秀美的风光,而且书写了生活于其中的各色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悲喜剧,并表达了生活其中的人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优秀的作品能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价值,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抹去它的光辉。沈从文《边城》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饱含了艺术的光芒,对我们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边城[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47.
[3]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陈思.析沈从文《边城》中人物的“硬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报),2014(5):62.
[5]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2002(1).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生观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自发表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层出不穷,1936年李健吾化名刘西渭对《边城》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令人憧憬向往的边城美景,而且也描写了生活其中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众多人物,同时也传达出了极具深意地人生观。沈从文曾声称,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确实,沈从文在小说中不仅表现了人性之美,也呈现了多种人生观。所谓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从《边城》中各色人物做人做事上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人物对人生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如老船夫、船工顺顺等大多数人对生死的态度;翠翠对恋爱的态度;老船夫对身外之物的不贪求、知足的态度等等。他们的这些人生观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具有很大的挖掘价值。
一、 “一切是命”的宿命观
“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来自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2]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悲剧”就是小说中反复强调的人的命运的无自觉,一切都是天意、命造成的,人们在天意面前好像无所适从,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尤其这种“一切是命”的观念在老船夫和船工顺顺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女儿和一个士兵相爱,可是迫于现实两人双双殉命,但是从老船夫说来谁也无罪过,只应“天”去负责,在他认为女儿的不幸是“命”、是“天意”。孙女翠翠慢慢长大了,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自己也有了心上人。天保选择走“车路”,可是翠翠却对此置之不理,老人也隐隐约约体会到一件事情——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3]老人心中一紧,难道这都是宿命吗?难道翠翠要像她母亲一样逃脱不了宿命的轮回了吗?他为了让孙女有个好的安排,为了孙女的婚姻大事奔走效劳。当从杨马兵那里听到天保死的消息时,他却说:“这是天意!一切都有天意……”。大佬死后,虽然他从船总处与二老处,皆碰过了钉子,但他并不灰心,心里却想着“要安排得对一点,方合道理,一切有个命”。在老船工看来,女儿的死是命,孙女的好事多磨也是命。船工顺顺更是把一切当作是命运的安排,儿子的死在他看来“一切是天,算了吧”,此外中寨人对天保的死也是“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认为人的生死祸福全是由“天”、“命”注定的,人在“天意”面前只能哀婉叹息,毫无作为,人的主动性在“天”、“命”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甘愿接受命运的安排。
二、爱情需“呐喊”的恋爱观
作品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个十五六岁青春懵懂的少女,那颗蠢蠢欲动的春心在心中慢慢长大。作者主要描写了青春期少女,情窦初开,纯情萌动,情感优美,生动逼真而又朦胧含蓄。翠翠在第一次见到傩送时就对他一见倾心,且时时回想起那个说话大口气的少年,却不敢直面相对那个自己朝思暮想的少年。可是,谁知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在走“车路”遭拒绝后又开始走水路,走“水路”时发现弟弟对翠翠也有爱慕之心,最后为了成全有情人选择离开,最后却不幸殒命。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翠翠勇敢一点,不那么唯唯诺诺,她不喜欢天保,就应该在他们第一次走“车路”时就把她的意思说明,也许就不会有天保与傩送一同选择“水路”以求得翠翠的心,更不会有天保知道他们互相喜欢而伤心离家最后死于非命的结果了。再试想一下,如果翠翠再勇敢一点,能大胆的面对傩送,与他多一点相处的机会,互诉衷肠,或许祖父不会为了她的事被渐渐逼上了绝路,或许傩送不会离家去远方,甚至他们可以早点冲破种种限制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她勇敢一点,就不会在明白了所有事以后,只是傻傻地等傩送回来,如果傩送不回来难道她要傻傻等一辈子吗?如果翠翠能大胆、勇敢一点,也许事情就是另外一种结局。爱情有时也需大声“呐喊”,这样才能终成眷属。
三、“硬气”且知足的人生追求
《边城》中人物的“硬气”不仅是作品人物的重要特点,更是他们的人生追求。“硬气”不仅有外在的表现,也有内在的彰显。老船夫的“硬气”是作品所极力烘托的。“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这说明老船夫的身体的“硬气”。他为公家摆渡,从不多收取过渡人的钱财,就算是推脱不过的,也会用这些钱买成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他为人安贫乐道而又乐善好施,宽厚而又安分。对于过渡人的好心,他总是说:“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4]“够了”两字,是一种多么豁达、知足的人生追求啊!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几个人能明白“够了”所包含的深意?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做到呢?有位学者说:“老船夫的‘够了’是知足,而知足就是福,更是现在社会所谓的‘常识’,可是现如今已经很少人能明白他的真谛,而老船夫却是对这个常识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他恪守本分,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从不肯占别人一点便宜。而且他也认为“人要结实一点,硬扎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而老船夫一生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中年丧女,虽然他也无限悲苦,可是他没有被这不幸压垮,而是以坚强毅力忍受命运的不公正安排。[5]翠翠成了他唯一的亲人,他不愿看到翠翠走同她母亲一样的道路,于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孙女的爱情归宿四处奔走,希望翠翠能达到幸福的彼岸。
老船夫恪尽职守、坚守自己的原则,知足常乐,不占别人的便宜;而且在与人交往中又恪守自己的本分,为人纯洁忠厚,而且又有一种坚强忍受不幸命运,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硬气”。这不仅是他的品质,更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且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能抱有“够了”的知足心态;面对生活的不平与生命的不公,我们能有“硬气”的坚强和抗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的道德发展却与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越来越多的人们被金钱、贪欲扭曲了人格,变得虚伪、险恶,而湘西人民的淳朴与善良为我们带来了阵阵和风,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精神的宁静与自由。[6]而老船工的人生追求则能给我们带来启迪,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四、结语
纪伯伦曾说:“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总之,在《边城》中不仅描写了湘西秀美的风光,而且书写了生活于其中的各色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悲喜剧,并表达了生活其中的人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优秀的作品能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价值,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抹去它的光辉。沈从文《边城》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饱含了艺术的光芒,对我们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边城[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47.
[3]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陈思.析沈从文《边城》中人物的“硬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报),2014(5):62.
[5]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