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材把 “教本”变成了 “学本”,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实现了语文 “教与学”内容的整合;教材把“复合儿童心理特征”作为选择课文的重要标准,充分注意到了儿童的生活情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承载了传播识字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任务,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用语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了课内外、学科间的联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材改革的重要性,体会到教材改革对学生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深深感到新教材是我们教学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整体教学内容的一个新的调整,是改变师生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一、新教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由过去传统的授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由过去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因而,教学的重心便由过去的注重结论转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那么兴趣的培养,也就成了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新教材在编排方面特别注意了这一点,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自选商场》一课时,事先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购物过程中需要怎样做,才能把所需要的东西买回家,并要求同学们将一些日用品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在纸上,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超市用来做广告的海报,讲课时,我先把同学们的简笔画和那些海报分类贴在黑板上,再让学生们轮流当超市的售货员和购物者,从而体会售货员和购物者两种不同的心理,这种亲自参与的形式,使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大家兴致高昂,兴趣有了,所要学的生字、词也就变成了同学们的囊中之物,伸手可取,这样的形式,克服了传统模式中教师带领学生重复读写的陈旧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所要学的东西。
二、新教材把娱乐的时间真正还给了学生
传统的授课过程都是满堂灌,课上没有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课下便是被各科作业所缠绕,他们的生活在听课和做作业之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让学生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低年级的课下作业不得超过十五分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重新认真审视现行大纲的要求,重新给自己定位,重新确定自己的备课方式,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所学知识,便不容忽视的摆在了我们面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予教师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课文编排中做到了从简到繁,于是我从改变备课——授课——课下作业一条龙入手,适应新教材的安排。每节课尽量做到精讲,少说与新内容无关的话,而且尽可能地贴近低年级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容量听懂,课下作业精选精练,不留重复性作业,对于一些烦琐的学生不易识记的知识,便采用课前五分钟的形式给他们一个重新巩固的机会。例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出现的“ü”与“j、q、x、y”相拼时要去掉上面的两点,但在分解音节时“ü”上的两点就要加上。有些学生便分不清何时该加何时该去掉两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便制定出课前五分钟小练习,让他们在小练习中记忆这些不易牢记的知识,从而减轻课下作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三、新教材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真正用心去体验课文内在的美,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同时还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注意力集中,并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新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注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很喜欢,能从中感受、领略美的情趣,编者在设计、图画、课文、练习等的“和谐”上作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我在教学《雨点》一课时,针对一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描写雨点的四个拟人化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出:池塘里的水看上去不动的,一点波纹都没有,水在缓缓的流动,就像在不慌不忙的散步,江河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雨点儿在江河里奔腾向前,就像人在奔跑,雨点儿落在浪尖上,随着波浪上上下下,就像小朋友在跳跃,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直观中感悟,真正体会到雨点儿从云彩上飘下来;再通过课文的描述使他们了解雨水可以滋润万物,可以使得花红草绿,把人间装点得更美丽,从而明白雨水和植物的生长关系。一堂看似不易理解的课,学生们在轻松、直观中感悟得透透彻彻。
教学活动是实践新教材的根本途径,而我们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只有正确认识新教材,全面了解新教材,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真情投入,对新教材进行剖析和更深的认识,才能使学生自发地获得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同时构建一种新形式下的新的师生关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创新,在创新中学习语言。
(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大庆路小学)
一、新教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由过去传统的授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由过去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因而,教学的重心便由过去的注重结论转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那么兴趣的培养,也就成了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新教材在编排方面特别注意了这一点,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自选商场》一课时,事先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购物过程中需要怎样做,才能把所需要的东西买回家,并要求同学们将一些日用品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在纸上,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超市用来做广告的海报,讲课时,我先把同学们的简笔画和那些海报分类贴在黑板上,再让学生们轮流当超市的售货员和购物者,从而体会售货员和购物者两种不同的心理,这种亲自参与的形式,使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大家兴致高昂,兴趣有了,所要学的生字、词也就变成了同学们的囊中之物,伸手可取,这样的形式,克服了传统模式中教师带领学生重复读写的陈旧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所要学的东西。
二、新教材把娱乐的时间真正还给了学生
传统的授课过程都是满堂灌,课上没有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课下便是被各科作业所缠绕,他们的生活在听课和做作业之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让学生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低年级的课下作业不得超过十五分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重新认真审视现行大纲的要求,重新给自己定位,重新确定自己的备课方式,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所学知识,便不容忽视的摆在了我们面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予教师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课文编排中做到了从简到繁,于是我从改变备课——授课——课下作业一条龙入手,适应新教材的安排。每节课尽量做到精讲,少说与新内容无关的话,而且尽可能地贴近低年级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容量听懂,课下作业精选精练,不留重复性作业,对于一些烦琐的学生不易识记的知识,便采用课前五分钟的形式给他们一个重新巩固的机会。例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出现的“ü”与“j、q、x、y”相拼时要去掉上面的两点,但在分解音节时“ü”上的两点就要加上。有些学生便分不清何时该加何时该去掉两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便制定出课前五分钟小练习,让他们在小练习中记忆这些不易牢记的知识,从而减轻课下作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三、新教材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真正用心去体验课文内在的美,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同时还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注意力集中,并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新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注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很喜欢,能从中感受、领略美的情趣,编者在设计、图画、课文、练习等的“和谐”上作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我在教学《雨点》一课时,针对一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描写雨点的四个拟人化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出:池塘里的水看上去不动的,一点波纹都没有,水在缓缓的流动,就像在不慌不忙的散步,江河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雨点儿在江河里奔腾向前,就像人在奔跑,雨点儿落在浪尖上,随着波浪上上下下,就像小朋友在跳跃,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直观中感悟,真正体会到雨点儿从云彩上飘下来;再通过课文的描述使他们了解雨水可以滋润万物,可以使得花红草绿,把人间装点得更美丽,从而明白雨水和植物的生长关系。一堂看似不易理解的课,学生们在轻松、直观中感悟得透透彻彻。
教学活动是实践新教材的根本途径,而我们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只有正确认识新教材,全面了解新教材,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真情投入,对新教材进行剖析和更深的认识,才能使学生自发地获得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同时构建一种新形式下的新的师生关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创新,在创新中学习语言。
(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大庆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