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冯建新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荣誉——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此后,他经常面对一个很“菜鸟”的问题:“你是如何拍出那些好照片的?”
每一次,这位重庆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都会眯起双眼,皱起眉,有些痛苦地去想。
良久,他才无奈地耸耸肩:“我只能告诉你,35年来,我的镜头一直在向下。”
起点
“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
——世界摄影大师安德烈兹·福宁格
1981年7月,北京军区某部驻地。
训练刚刚结束,一群战士坐成一圈休息。
“来个节目助助兴,跳一段迪斯科吧!”有人提议。
“好!”战士们开始起哄。
肃穆的军营里,旋即出现一幅活泼画面:两名跳舞高手被推到圈里,相对而舞;没有音乐,战友们就拍手伴奏……
这个画面,被正在基層采访的师部新闻干事冯建新尽收眼底。
他当即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一幅在后来闻名全国的摄影作品《训练间隙的迪斯科》就这样诞生了。
放下相机,冯建新心里一阵“爽”。
而不久前,他还颇感“不爽”。
1970年入伍后,冯建新被选调到师宣传队,经过刻苦习艺,从乐队“最后一把小提琴”一路晋升为首席小提琴手,还成为了这支专业乐队的指挥和作曲。
当时,冯建新渴望能成为音乐家,就像李斯特或门德尔松那样。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
1979年,国家宣布大裁军,师宣传队随之遣散。
亲手遣散了乐队,冯建新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整理行囊,来到师部宣传科报到。
报到那天,冯建新见到了宣传科长。
“抽屉里有两台相机,空了就拿出来练练!”科长手指一个柜子。
冯建新拉开柜子,看见了两台相机——一台德国“徕卡”,是坏的;一台国产“海鸥”,还能用。
冯建新拎起“海鸥”,第二天就下连队去了。
当时,全军乃至全国新闻工作者都在“摆拍”,冯建新也不例外。
“摆”了一些日子,冯建新发现,基层连队有大量“有趣”的画面,比如,在训练间隙跳迪斯科。
这些“摆”不出来的画面,让冯建新非常着迷。
“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拍。很久以后才知道,那样的镜头叫‘纪实’,是一门纪录生活的艺术,就像音乐一样!”冯建新说。
车窗外,她的父亲——一个常年驻守深山的军人,正站立在雪地里,与妻子女儿深情对望。
那一瞬间,被也在等车的冯建新看到。
这样的画面,冯建新并不陌生。他的女儿四岁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地方,驻扎在燕山深处的冯建新,一年只能和妻女见一次面。
他立即掏出相机,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瞬间。
一年后,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开幕。这幅名为《无名小站》的作品被选送参展。
“这幅照片应该能拿奖。”冯建新信心十足。
“为什么?”有人问。
“它讲述了军人和军属的奉献精神,是一幅有感情,有温度的作品。”他说。
冯建新的自信是有底气的。
这时的他,从事新闻摄影已经七年。从大量拍摄实战中,他逐渐悟出一些“道道”——
“拍照,不能总琢磨感光度多少、快门多少、光圈多少!要拍到好照片,就得镜头向下。”
如何向下?
“你的思想和双脚都得向下,就是要经常下基层。”
“你的双眼也必须向下——一些好题材表面看来毫不起眼,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
“你的感情更必须向下——深入了解和体会拍摄对象,才能让照片有人情味。”
镜头“向下”之际,冯建新的摄影水平开始“向上”。
十年间,他拍摄了讲述军民鱼水情的《雷锋式好战士乔文清的婚礼》,展现军事尖子梁双锤过硬本领的《十环之外无弹孔》等大量专题,被《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
在这些作品里,就有《无名小站》。
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揭晓,《无名小站》荣获金牌奖。
1994年,已成为著名军旅摄影家的冯建新,转业回到家乡重庆。
在这里,他开始迈向新的高峰。
使命
“我拍的照片,表现的就是我的价值观。”
——摄影家塞巴斯蒂安·萨尔加诺
2007年夏天,渝中区大坪彭家花园。
这天傍晚,年逾九旬的戴福九一手怀抱自己的“宝贝”,一手拉着老伴彭云,缓缓走进院子。
来到一把藤椅前,戴福九慢慢坐下;彭云右手轻轻搭在丈夫肩上,左手叉腰。 坐定后,戴福九捧起“宝贝”。
那是一幅70年前的结婚照。
照片上,年轻的红军战士戴福九坐在椅子上;他的新婚妻子彭云右手搭在丈夫肩上,左手叉腰。
正对着两位老人,冯建新握相机的手有些颤抖。
盛夏的阳光,钻过茂盛的枝叶,投下淡淡的光影。渐渐迷蒙的光线中,这对红军伉俪的身影就像穿越了70年光阴,款款来到镜头前。
“咔嚓。”冯建新按下快门。
岁月的味道窜上指尖,又溢满心头。
从2006年到2012年,这样的感动一次次袭来,而冯建新也从中找到摄影的另一重境界。
转业后,冯建新就任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后又兼任重庆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他开始琢磨一个问题——“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质,究竟该如何表现?”
他想到了摄影。
“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深入人的灵魂,传递拍摄者的思想和价值观。而拍摄这样的作品,正是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冯建新说。
抱定这个想法,冯建新再次让镜头“向下”——从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到基层普通群众的好事善行,都被他收入镜头。
200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冯建新忽生灵感——为在重庆生活的老红军拍摄“影像志”,记录和传承他们身上的中国精神。
他顺利找到九位老红军。
此后六年,冯建新经常往老红军家里跑,拍摄他们的生活瞬间。
老红军们有一个共同心声:“我不怕死,就怕后人把红军精神给忘了。”
“老红军的心愿,不正是我拍摄他们的初衷吗?”冯建新说。
于是,冯建新将这个摄影专题命名为《老红军的心愿》。
到2012年底,九位老红军相继去世。
而他们的心愿已长存于冯建新珍藏的底片上,永不褪色。
三年来,《老红军的心愿》辗转全国乃至海外展出,每展一场,老红军的心愿就透过照片,慢慢根植进人们的心灵。
推手
“等过了很久以后再看,人们会发现摄影家也同样是时代之子。”
——日本摄影家东松照明
2012年1月11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这天上午,84岁的梅现成穿上一身新衣服,又在胸前系了一朵大红花。
这天,重庆大名鼎鼎的摄影家冯建新要来为他拍照片。
2012年,因为义务修路的善举,梅现成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和“重庆好人”。
打扮妥当,梅现成站到一块大红布前。
冯建新手握相机,为这位“重庆愚公”拍下有生以来第一幅艺术肖像。
同冯建新一样,来自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的其他十位摄影家,也正在全市各地为“重庆好人”拍摄肖像。
当年底,“重庆好人”肖像展展出,赢得一片好评。
在这场大型拍摄活动背后,向外界宣传重庆的“推手”正逐渐加力。
2007年,冯建新当选为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其时,协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一些会员对参加协会活动不积极,搞创作各自为战;另一些会员热衷于拍摄“高大上”的得奖热门选题,对重庆本地题材缺少热情……
对此,冯建新决定展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7年底,冯建新召开会员大会。
会上,他提出一个新观点:“我们不能为摄影而摄影,应该用摄影来营销重庆。”
“摄影怎么营销?”
“那是政府的事,干嘛让我干?”
“那是虚的——我‘营销’了就能拿奖?”
…………
闻言,会员们颇为不屑。
冯建新没有气馁,而是耐心说服了大家,让“摄影营销城市”成为了协会的一张“名片”。
在第一个任期里,他相继使出三招——
第一招:“三级会员制”。将市协会全体会员分为三级,凭创作数量和质量逐级晋升,直至由协会推介,优先成为国家级摄影家。
第二招:“评奖积分制”。由协会针对不同摄影奖项设定积分,将“虚无”的奖项荣誉量化为实际的数字指标。
第三招:“平台推介制”。开办协会门户网站和协会报纸,公开展示优秀会员作品、会员年度测评成绩等。
“三招”使出,原本散沙一盘的协会,逐渐握紧成拳。
2013年,上海图书馆,冯建新策展的大型摄影展“重庆·重庆”闪亮揭幕。
其间,来自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十名优秀摄影家的一百幅摄影作品,引来上万参观者驻足流连,上海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展览结束,参展作品被上海图书馆悉数收藏,并在全国23个省市进行巡展。
不仅是上海,近年来,冯建新组织协会会员拍摄了大量反映重庆发展成就的摄影作品,分门别类对外进行推介,在国内及澳大利亚、英国展览上百场次,覆盖参展人群上百万人次。
“重拳”频出之际,摄影家们的心态也开始“微妙”转向。
“以前,我总想拍大题材,拿大奖。现在才发现,想拿大奖,就得先镜头向下。”一位重庆摄影家说。
此后,他经常面对一个很“菜鸟”的问题:“你是如何拍出那些好照片的?”
每一次,这位重庆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都会眯起双眼,皱起眉,有些痛苦地去想。
良久,他才无奈地耸耸肩:“我只能告诉你,35年来,我的镜头一直在向下。”
起点
“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
——世界摄影大师安德烈兹·福宁格
1981年7月,北京军区某部驻地。
训练刚刚结束,一群战士坐成一圈休息。
“来个节目助助兴,跳一段迪斯科吧!”有人提议。
“好!”战士们开始起哄。
肃穆的军营里,旋即出现一幅活泼画面:两名跳舞高手被推到圈里,相对而舞;没有音乐,战友们就拍手伴奏……
这个画面,被正在基層采访的师部新闻干事冯建新尽收眼底。
他当即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一幅在后来闻名全国的摄影作品《训练间隙的迪斯科》就这样诞生了。
放下相机,冯建新心里一阵“爽”。
而不久前,他还颇感“不爽”。
1970年入伍后,冯建新被选调到师宣传队,经过刻苦习艺,从乐队“最后一把小提琴”一路晋升为首席小提琴手,还成为了这支专业乐队的指挥和作曲。
当时,冯建新渴望能成为音乐家,就像李斯特或门德尔松那样。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
1979年,国家宣布大裁军,师宣传队随之遣散。
亲手遣散了乐队,冯建新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整理行囊,来到师部宣传科报到。
报到那天,冯建新见到了宣传科长。
“抽屉里有两台相机,空了就拿出来练练!”科长手指一个柜子。
冯建新拉开柜子,看见了两台相机——一台德国“徕卡”,是坏的;一台国产“海鸥”,还能用。
冯建新拎起“海鸥”,第二天就下连队去了。
当时,全军乃至全国新闻工作者都在“摆拍”,冯建新也不例外。
“摆”了一些日子,冯建新发现,基层连队有大量“有趣”的画面,比如,在训练间隙跳迪斯科。
这些“摆”不出来的画面,让冯建新非常着迷。
“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拍。很久以后才知道,那样的镜头叫‘纪实’,是一门纪录生活的艺术,就像音乐一样!”冯建新说。
车窗外,她的父亲——一个常年驻守深山的军人,正站立在雪地里,与妻子女儿深情对望。
那一瞬间,被也在等车的冯建新看到。
这样的画面,冯建新并不陌生。他的女儿四岁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地方,驻扎在燕山深处的冯建新,一年只能和妻女见一次面。
他立即掏出相机,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瞬间。
一年后,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开幕。这幅名为《无名小站》的作品被选送参展。
“这幅照片应该能拿奖。”冯建新信心十足。
“为什么?”有人问。
“它讲述了军人和军属的奉献精神,是一幅有感情,有温度的作品。”他说。
冯建新的自信是有底气的。
这时的他,从事新闻摄影已经七年。从大量拍摄实战中,他逐渐悟出一些“道道”——
“拍照,不能总琢磨感光度多少、快门多少、光圈多少!要拍到好照片,就得镜头向下。”
如何向下?
“你的思想和双脚都得向下,就是要经常下基层。”
“你的双眼也必须向下——一些好题材表面看来毫不起眼,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
“你的感情更必须向下——深入了解和体会拍摄对象,才能让照片有人情味。”
镜头“向下”之际,冯建新的摄影水平开始“向上”。
十年间,他拍摄了讲述军民鱼水情的《雷锋式好战士乔文清的婚礼》,展现军事尖子梁双锤过硬本领的《十环之外无弹孔》等大量专题,被《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
在这些作品里,就有《无名小站》。
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揭晓,《无名小站》荣获金牌奖。
1994年,已成为著名军旅摄影家的冯建新,转业回到家乡重庆。
在这里,他开始迈向新的高峰。
使命
“我拍的照片,表现的就是我的价值观。”
——摄影家塞巴斯蒂安·萨尔加诺
2007年夏天,渝中区大坪彭家花园。
这天傍晚,年逾九旬的戴福九一手怀抱自己的“宝贝”,一手拉着老伴彭云,缓缓走进院子。
来到一把藤椅前,戴福九慢慢坐下;彭云右手轻轻搭在丈夫肩上,左手叉腰。 坐定后,戴福九捧起“宝贝”。
那是一幅70年前的结婚照。
照片上,年轻的红军战士戴福九坐在椅子上;他的新婚妻子彭云右手搭在丈夫肩上,左手叉腰。
正对着两位老人,冯建新握相机的手有些颤抖。
盛夏的阳光,钻过茂盛的枝叶,投下淡淡的光影。渐渐迷蒙的光线中,这对红军伉俪的身影就像穿越了70年光阴,款款来到镜头前。
“咔嚓。”冯建新按下快门。
岁月的味道窜上指尖,又溢满心头。
从2006年到2012年,这样的感动一次次袭来,而冯建新也从中找到摄影的另一重境界。
转业后,冯建新就任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后又兼任重庆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他开始琢磨一个问题——“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质,究竟该如何表现?”
他想到了摄影。
“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深入人的灵魂,传递拍摄者的思想和价值观。而拍摄这样的作品,正是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冯建新说。
抱定这个想法,冯建新再次让镜头“向下”——从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到基层普通群众的好事善行,都被他收入镜头。
200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冯建新忽生灵感——为在重庆生活的老红军拍摄“影像志”,记录和传承他们身上的中国精神。
他顺利找到九位老红军。
此后六年,冯建新经常往老红军家里跑,拍摄他们的生活瞬间。
老红军们有一个共同心声:“我不怕死,就怕后人把红军精神给忘了。”
“老红军的心愿,不正是我拍摄他们的初衷吗?”冯建新说。
于是,冯建新将这个摄影专题命名为《老红军的心愿》。
到2012年底,九位老红军相继去世。
而他们的心愿已长存于冯建新珍藏的底片上,永不褪色。
三年来,《老红军的心愿》辗转全国乃至海外展出,每展一场,老红军的心愿就透过照片,慢慢根植进人们的心灵。
推手
“等过了很久以后再看,人们会发现摄影家也同样是时代之子。”
——日本摄影家东松照明
2012年1月11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这天上午,84岁的梅现成穿上一身新衣服,又在胸前系了一朵大红花。
这天,重庆大名鼎鼎的摄影家冯建新要来为他拍照片。
2012年,因为义务修路的善举,梅现成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和“重庆好人”。
打扮妥当,梅现成站到一块大红布前。
冯建新手握相机,为这位“重庆愚公”拍下有生以来第一幅艺术肖像。
同冯建新一样,来自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的其他十位摄影家,也正在全市各地为“重庆好人”拍摄肖像。
当年底,“重庆好人”肖像展展出,赢得一片好评。
在这场大型拍摄活动背后,向外界宣传重庆的“推手”正逐渐加力。
2007年,冯建新当选为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其时,协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一些会员对参加协会活动不积极,搞创作各自为战;另一些会员热衷于拍摄“高大上”的得奖热门选题,对重庆本地题材缺少热情……
对此,冯建新决定展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7年底,冯建新召开会员大会。
会上,他提出一个新观点:“我们不能为摄影而摄影,应该用摄影来营销重庆。”
“摄影怎么营销?”
“那是政府的事,干嘛让我干?”
“那是虚的——我‘营销’了就能拿奖?”
…………
闻言,会员们颇为不屑。
冯建新没有气馁,而是耐心说服了大家,让“摄影营销城市”成为了协会的一张“名片”。
在第一个任期里,他相继使出三招——
第一招:“三级会员制”。将市协会全体会员分为三级,凭创作数量和质量逐级晋升,直至由协会推介,优先成为国家级摄影家。
第二招:“评奖积分制”。由协会针对不同摄影奖项设定积分,将“虚无”的奖项荣誉量化为实际的数字指标。
第三招:“平台推介制”。开办协会门户网站和协会报纸,公开展示优秀会员作品、会员年度测评成绩等。
“三招”使出,原本散沙一盘的协会,逐渐握紧成拳。
2013年,上海图书馆,冯建新策展的大型摄影展“重庆·重庆”闪亮揭幕。
其间,来自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十名优秀摄影家的一百幅摄影作品,引来上万参观者驻足流连,上海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展览结束,参展作品被上海图书馆悉数收藏,并在全国23个省市进行巡展。
不仅是上海,近年来,冯建新组织协会会员拍摄了大量反映重庆发展成就的摄影作品,分门别类对外进行推介,在国内及澳大利亚、英国展览上百场次,覆盖参展人群上百万人次。
“重拳”频出之际,摄影家们的心态也开始“微妙”转向。
“以前,我总想拍大题材,拿大奖。现在才发现,想拿大奖,就得先镜头向下。”一位重庆摄影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