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新:镜头向下梦想向上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冯建新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荣誉——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此后,他经常面对一个很“菜鸟”的问题:“你是如何拍出那些好照片的?”
  每一次,这位重庆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都会眯起双眼,皱起眉,有些痛苦地去想。
  良久,他才无奈地耸耸肩:“我只能告诉你,35年来,我的镜头一直在向下。”
  起点
  “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
  ——世界摄影大师安德烈兹·福宁格
  1981年7月,北京军区某部驻地。
  训练刚刚结束,一群战士坐成一圈休息。
  “来个节目助助兴,跳一段迪斯科吧!”有人提议。
  “好!”战士们开始起哄。
  肃穆的军营里,旋即出现一幅活泼画面:两名跳舞高手被推到圈里,相对而舞;没有音乐,战友们就拍手伴奏……
  这个画面,被正在基層采访的师部新闻干事冯建新尽收眼底。
  他当即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一幅在后来闻名全国的摄影作品《训练间隙的迪斯科》就这样诞生了。
  放下相机,冯建新心里一阵“爽”。
  而不久前,他还颇感“不爽”。
  1970年入伍后,冯建新被选调到师宣传队,经过刻苦习艺,从乐队“最后一把小提琴”一路晋升为首席小提琴手,还成为了这支专业乐队的指挥和作曲。
  当时,冯建新渴望能成为音乐家,就像李斯特或门德尔松那样。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
  1979年,国家宣布大裁军,师宣传队随之遣散。
  亲手遣散了乐队,冯建新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整理行囊,来到师部宣传科报到。
  报到那天,冯建新见到了宣传科长。
  “抽屉里有两台相机,空了就拿出来练练!”科长手指一个柜子。
  冯建新拉开柜子,看见了两台相机——一台德国“徕卡”,是坏的;一台国产“海鸥”,还能用。
  冯建新拎起“海鸥”,第二天就下连队去了。
  当时,全军乃至全国新闻工作者都在“摆拍”,冯建新也不例外。
  “摆”了一些日子,冯建新发现,基层连队有大量“有趣”的画面,比如,在训练间隙跳迪斯科。
  这些“摆”不出来的画面,让冯建新非常着迷。
  “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拍。很久以后才知道,那样的镜头叫‘纪实’,是一门纪录生活的艺术,就像音乐一样!”冯建新说。
  车窗外,她的父亲——一个常年驻守深山的军人,正站立在雪地里,与妻子女儿深情对望。
  那一瞬间,被也在等车的冯建新看到。
  这样的画面,冯建新并不陌生。他的女儿四岁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地方,驻扎在燕山深处的冯建新,一年只能和妻女见一次面。
  他立即掏出相机,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瞬间。
  一年后,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开幕。这幅名为《无名小站》的作品被选送参展。
  “这幅照片应该能拿奖。”冯建新信心十足。
  “为什么?”有人问。
  “它讲述了军人和军属的奉献精神,是一幅有感情,有温度的作品。”他说。
  冯建新的自信是有底气的。
  这时的他,从事新闻摄影已经七年。从大量拍摄实战中,他逐渐悟出一些“道道”——
  “拍照,不能总琢磨感光度多少、快门多少、光圈多少!要拍到好照片,就得镜头向下。”
  如何向下?
  “你的思想和双脚都得向下,就是要经常下基层。”
  “你的双眼也必须向下——一些好题材表面看来毫不起眼,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
  “你的感情更必须向下——深入了解和体会拍摄对象,才能让照片有人情味。”
  镜头“向下”之际,冯建新的摄影水平开始“向上”。
  十年间,他拍摄了讲述军民鱼水情的《雷锋式好战士乔文清的婚礼》,展现军事尖子梁双锤过硬本领的《十环之外无弹孔》等大量专题,被《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
  在这些作品里,就有《无名小站》。
  1988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揭晓,《无名小站》荣获金牌奖。
  1994年,已成为著名军旅摄影家的冯建新,转业回到家乡重庆。
  在这里,他开始迈向新的高峰。
  使命
  “我拍的照片,表现的就是我的价值观。”
  ——摄影家塞巴斯蒂安·萨尔加诺
  2007年夏天,渝中区大坪彭家花园。
  这天傍晚,年逾九旬的戴福九一手怀抱自己的“宝贝”,一手拉着老伴彭云,缓缓走进院子。
  来到一把藤椅前,戴福九慢慢坐下;彭云右手轻轻搭在丈夫肩上,左手叉腰。   坐定后,戴福九捧起“宝贝”。
  那是一幅70年前的结婚照。
  照片上,年轻的红军战士戴福九坐在椅子上;他的新婚妻子彭云右手搭在丈夫肩上,左手叉腰。
  正对着两位老人,冯建新握相机的手有些颤抖。
  盛夏的阳光,钻过茂盛的枝叶,投下淡淡的光影。渐渐迷蒙的光线中,这对红军伉俪的身影就像穿越了70年光阴,款款来到镜头前。
  “咔嚓。”冯建新按下快门。
  岁月的味道窜上指尖,又溢满心头。
  从2006年到2012年,这样的感动一次次袭来,而冯建新也从中找到摄影的另一重境界。
  转业后,冯建新就任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后又兼任重庆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他开始琢磨一个问题——“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质,究竟该如何表现?”
  他想到了摄影。
  “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深入人的灵魂,传递拍摄者的思想和价值观。而拍摄这样的作品,正是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冯建新说。
  抱定这个想法,冯建新再次让镜头“向下”——从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到基层普通群众的好事善行,都被他收入镜头。
  200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冯建新忽生灵感——为在重庆生活的老红军拍摄“影像志”,记录和传承他们身上的中国精神。
  他顺利找到九位老红军。
  此后六年,冯建新经常往老红军家里跑,拍摄他们的生活瞬间。
  老红军们有一个共同心声:“我不怕死,就怕后人把红军精神给忘了。”
  “老红军的心愿,不正是我拍摄他们的初衷吗?”冯建新说。
  于是,冯建新将这个摄影专题命名为《老红军的心愿》。
  到2012年底,九位老红军相继去世。
  而他们的心愿已长存于冯建新珍藏的底片上,永不褪色。
  三年来,《老红军的心愿》辗转全国乃至海外展出,每展一场,老红军的心愿就透过照片,慢慢根植进人们的心灵。
  推手
  “等过了很久以后再看,人们会发现摄影家也同样是时代之子。”
  ——日本摄影家东松照明
  2012年1月11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这天上午,84岁的梅现成穿上一身新衣服,又在胸前系了一朵大红花。
  这天,重庆大名鼎鼎的摄影家冯建新要来为他拍照片。
  2012年,因为义务修路的善举,梅现成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和“重庆好人”。
  打扮妥当,梅现成站到一块大红布前。
  冯建新手握相机,为这位“重庆愚公”拍下有生以来第一幅艺术肖像。
  同冯建新一样,来自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的其他十位摄影家,也正在全市各地为“重庆好人”拍摄肖像。
  当年底,“重庆好人”肖像展展出,赢得一片好评。
  在这场大型拍摄活动背后,向外界宣传重庆的“推手”正逐渐加力。
  2007年,冯建新当选为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其时,协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一些会员对参加协会活动不积极,搞创作各自为战;另一些会员热衷于拍摄“高大上”的得奖热门选题,对重庆本地题材缺少热情……
  对此,冯建新决定展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7年底,冯建新召开会员大会。
  会上,他提出一个新观点:“我们不能为摄影而摄影,应该用摄影来营销重庆。”
  “摄影怎么营销?”
  “那是政府的事,干嘛让我干?”
  “那是虚的——我‘营销’了就能拿奖?”
  …………
  闻言,会员们颇为不屑。
  冯建新没有气馁,而是耐心说服了大家,让“摄影营销城市”成为了协会的一张“名片”。
  在第一个任期里,他相继使出三招——
  第一招:“三级会员制”。将市协会全体会员分为三级,凭创作数量和质量逐级晋升,直至由协会推介,优先成为国家级摄影家。
  第二招:“评奖积分制”。由协会针对不同摄影奖项设定积分,将“虚无”的奖项荣誉量化为实际的数字指标。
  第三招:“平台推介制”。开办协会门户网站和协会报纸,公开展示优秀会员作品、会员年度测评成绩等。
  “三招”使出,原本散沙一盘的协会,逐渐握紧成拳。
  2013年,上海图书馆,冯建新策展的大型摄影展“重庆·重庆”闪亮揭幕。
  其间,来自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十名优秀摄影家的一百幅摄影作品,引来上万参观者驻足流连,上海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展览结束,参展作品被上海图书馆悉数收藏,并在全国23个省市进行巡展。
  不仅是上海,近年来,冯建新组织协会会员拍摄了大量反映重庆发展成就的摄影作品,分门别类对外进行推介,在国内及澳大利亚、英国展览上百场次,覆盖参展人群上百万人次。
  “重拳”频出之际,摄影家们的心态也开始“微妙”转向。
  “以前,我总想拍大题材,拿大奖。现在才发现,想拿大奖,就得先镜头向下。”一位重庆摄影家说。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24日清晨,一辆带有红十字标志的长安面包车由远而近,停在南川区三泉镇卫生院马嘴门诊部门口,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中年男子从车上走下来。  马嘴村五社村民韦会常小跑着迎上前去,十分着急地对男子说:“罗院长,我老伴这两天病情又恼火了,今天连床都起不来了,我想麻烦你去看看。”  “走,我们马上去!”话音未落,那位中年男子转身回到救护车上。救护车重新启动,向着远处呼啸而去。  这位因患小儿麻痹症
“叮——”  2015年4月的一天,天刚露白。  吴晓莉还沉浸在睡梦中,手机突然响起。  “一大早的,谁打来的电话啊?”老公埋怨道。  “喂?”吴晓莉迷迷糊糊地接起电话。  “快来管管嘛,楼上的水都漏到我们家了!”电话是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建北一村一位居民打来的。  “我马上处理!”吴晓莉立马翻身起床。  “甩手代表”  2002年,吴晓莉成功当选江北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党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
导语:目前,在全世界10,000種鸟类中,有1/10的鸟类被认为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其中有很多种鸟类已经不幸灭绝。  新西兰巨型恐鸟的体型很大—非常庞大—它们是走禽,几百年前新西兰殖民者们的大肆猎杀导致了它们的最终灭绝。我们对巨型恐鸟的情况知之甚少,并且只能试着去想象其生活在当时的世界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身高达3.5米的鸟儿们在树林中穿梭觅食。    不会飞行或许是一种劣势。毛里求斯的渡渡鸟是另外一
二战结束后,美国科技凭什么引领世界?  要说清这个问题,也许需要一部巨著。  当然,也有比较简洁的回答。  国内一权威学术期刊就对此进行了精辟总结:原因有三——一是合理的科技政策,二是雄厚的科研条件和庞大的技术人才资源,三是全社会浓厚的创新精神。  对创新型国家而言,前两个方面看得见、摸得着,属于“硬件”,第三个方面属于精神文化领域,虽无形无相,作用却毫不逊色于前两者,属于“软件”。  当前,随着
中国娱乐圈鲜丽的皮囊被一位狂人撕裂了口,他在微博上开辟了一片新战场,横刀策马,凭着一股子纯粹的轴劲儿向他的“敌人”们说——别惹崔爷!  “说我是民族英雄那是扯淡,我就想当个好爹。”  这是如今以“复仇者”身份叱咤全网络的崔永元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短短数天时间,几张没的抹干净人名的合同照片,揭开电影人酬劳与税金之间的敏感带疮疤,不仅掀起了2018年全民热议的舆论大高潮,连带一家影视公司股票市值
在传统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是人们看待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最重要参照物。  当一个人同亲属集团外的人建立联系时,总会倾向于将联系“亲缘化”,因此,“打干亲”成为一种常见的风俗。  在公共权力的集中地带,“打干亲”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功利色彩,成为一些人谋求非法利益的噱头。  官场“打干亲”定律  和干部“打干亲”,往往并不是感情,而是赤裸裸的利益。  因此,一些干部“打干亲”的行为也就往往表现为“冰
导语:,并不见得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变得绝顶聪明。所以我们不能排除有些人不欢迎进化,反而希望退化的可能。  英国男子托马斯·司怀特斯正在做一件令世界瞩目而且瞠目结舌的事,他要当一只山羊,一只真正的阿尔卑斯山羊。为此他为自己安上尽可能舒适地模拟像山羊那样四肢着地行走的假肢,他甚至安装了一个人工瘤胃,来消化青草。他还设法从一家生物医学慈善机构获得了一笔资金,从而能维持特意为此组建的一支团队的运作。最后,他
【杂音】  曾经有媒体提出,伴随反腐的持续高压,一些官员被反腐弄得意志消沉,干工作变得消极,甚至患上了“反腐恐惧症”,“为官不为”的现象有所抬头,可能对国家发展不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零容忍”的反腐形势以及持续深入的作风建设,让少数官员感叹“为官不易”。在高压反腐态势对腐败分子形成极大震慑的同时,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却不合时宜地出现了一种“因反腐不作为”的怪现象。比如,以前敢干的事现在不干了,
习惯“庸懒散”,爱惜“皮毛”,朝九晚五窝在办公室,吃不得苦、受不得累,觉得主动干活有风险、消极怠工有危险,干脆明哲保身、耍小聪明游走在缓冲地带——这就是“兔子型”干部。  有企业家称,对公司危害最大的是“兔子型”员工。因为,“兔子”人缘好,讨喜,但不出业绩。同时,“兔子”最爱繁殖,找同类,霸占岗位、资源和机会。如果一家公司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容易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所以,有一些企业就倡导
在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着钢琴。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  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小伙子说:“我每天都来听你弹奏这些曲子,你弹奏的那些曲子我都熟悉得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小伙子抱歉地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学习弹奏乐器,从没学习过唱歌,恐怕会唱得很难听。”那位中年顾客鼓励他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