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大学生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为何会深陷网络泥潭无法自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让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沉迷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96-01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愈来愈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大学生思想和政治上的引导者要认真做好大学生为何沉迷网络的研究以及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状及特点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现状
以财经学院的大一新生为例,2014级新生共有2100余人,约有95%的学生在一进校门的时候就配备了电脑,约98%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上网的经验,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网络的认识是很低的。在大一学生中,有的在打游戏、聊天、网上购物,有的是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有的是在使用网络看新闻等实时消息,甚至有少数是在做些与其不相关的事情。但大部分新生上网时间都主要用在玩游戏和网购上。
(二)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特点
1.自我认知不清。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心智还不成熟,甚至个别学生受到高中老师的错误引导,认为大学就是想玩就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约束。
2.网络依赖。网络依赖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早期症状是觉得上网其乐无穷,随之不断延长上网时间,甚至走在马路的时候都要玩手机,成了“低头族”。这一特点在大学生族群中相当明显,在听大型讲座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地低头刷手机。
3.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成员中,大部分社会阅历浅薄,判断能力与其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面对网络这一几乎无约束的自由环境,行为往往失去约束,丧失主流道德伦理观念,道德责任感削弱,有的甚至将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计算机、智能电子设备及网络的普及
随着计算机、智能电子设备和网络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常态化,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网上的虚拟世界也越来越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例如网店有卖各种各样生活必需品,甚至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东西,网络交易也日趋便捷。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来的五年,网络银行将取代一部分的实体银行,一部分的实体银行将面临关门。网络以及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这一越来越便捷的虚拟平台也为大学生沉迷网络形成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二)难以适应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大学生从高中“一夜之间”转变为大学生,难免会需要心理调适的过程,在调试阶段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习惯了高中“填鸭式”的教育,来到大学,学习全靠自觉,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有些学生变得很不适应。据调查显示在大一新生中,有40.01%的学生认为到我校是因为成绩不理想,从而自暴自弃;有31.12%的学生无明确学习目标;45.75%的学生表示自己常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只有25.26%的學生已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面对没有规划的大学生涯和强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了沉浸在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
三、大学生沉迷网络的防范对策
(一)消除学生的自负、消极心理
一些学生是以高分来到大学校园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底子好,应付大学的课程绰绰有余,因此产生了自负心理,其结果是对学习放松,最终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成绩差,十分自卑,选择沉迷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世界。作为辅导员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够辩证的认识自己,既不能自负,也不应该自卑,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自觉抵制网络成瘾。
(二)正确认识网络,加强网络健康教育学习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会让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用得好了则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杜绝学生上网,因噎废食,而应该鼓励学生健康上网,使大学生能够做到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
对于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笔者认为不能靠“堵”,而应该靠“疏”,从大学生的日常开生活和学习习惯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沉迷网络的学生早日脱离对网络的迷恋。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微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03).
[2]张绍荣,游敏惠.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
[3]李卫星,洪岑.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沉迷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96-01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愈来愈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大学生思想和政治上的引导者要认真做好大学生为何沉迷网络的研究以及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状及特点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现状
以财经学院的大一新生为例,2014级新生共有2100余人,约有95%的学生在一进校门的时候就配备了电脑,约98%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上网的经验,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网络的认识是很低的。在大一学生中,有的在打游戏、聊天、网上购物,有的是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有的是在使用网络看新闻等实时消息,甚至有少数是在做些与其不相关的事情。但大部分新生上网时间都主要用在玩游戏和网购上。
(二)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特点
1.自我认知不清。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心智还不成熟,甚至个别学生受到高中老师的错误引导,认为大学就是想玩就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约束。
2.网络依赖。网络依赖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早期症状是觉得上网其乐无穷,随之不断延长上网时间,甚至走在马路的时候都要玩手机,成了“低头族”。这一特点在大学生族群中相当明显,在听大型讲座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地低头刷手机。
3.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成员中,大部分社会阅历浅薄,判断能力与其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面对网络这一几乎无约束的自由环境,行为往往失去约束,丧失主流道德伦理观念,道德责任感削弱,有的甚至将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计算机、智能电子设备及网络的普及
随着计算机、智能电子设备和网络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常态化,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网上的虚拟世界也越来越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例如网店有卖各种各样生活必需品,甚至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东西,网络交易也日趋便捷。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来的五年,网络银行将取代一部分的实体银行,一部分的实体银行将面临关门。网络以及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这一越来越便捷的虚拟平台也为大学生沉迷网络形成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二)难以适应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大学生从高中“一夜之间”转变为大学生,难免会需要心理调适的过程,在调试阶段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习惯了高中“填鸭式”的教育,来到大学,学习全靠自觉,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有些学生变得很不适应。据调查显示在大一新生中,有40.01%的学生认为到我校是因为成绩不理想,从而自暴自弃;有31.12%的学生无明确学习目标;45.75%的学生表示自己常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只有25.26%的學生已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面对没有规划的大学生涯和强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了沉浸在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
三、大学生沉迷网络的防范对策
(一)消除学生的自负、消极心理
一些学生是以高分来到大学校园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底子好,应付大学的课程绰绰有余,因此产生了自负心理,其结果是对学习放松,最终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成绩差,十分自卑,选择沉迷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世界。作为辅导员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够辩证的认识自己,既不能自负,也不应该自卑,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自觉抵制网络成瘾。
(二)正确认识网络,加强网络健康教育学习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会让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用得好了则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杜绝学生上网,因噎废食,而应该鼓励学生健康上网,使大学生能够做到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
对于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笔者认为不能靠“堵”,而应该靠“疏”,从大学生的日常开生活和学习习惯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沉迷网络的学生早日脱离对网络的迷恋。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微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03).
[2]张绍荣,游敏惠.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
[3]李卫星,洪岑.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