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开保,泉店矿第三届“班组长节”“十佳明星班组长”获得者,他所带的班组荣获神火股份首届“标兵班组”称号。参加工作以来,他以煤矿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带领全班人员月月超额完成区队下发的各项生产任务。通过多年一线的经验积累,赵开保逐步探索总结出了“5+5”班组管理法,该管理法注重以人为本,以“知心、凝心、贴心、关心、暖心”为着力点,以人人都是“安检员、验收员、技术员、材料员、检修员”为建设目的,实现了班组的队伍稳、合力强、安全好、绩效优,成为了矿井和公司的班组建设的先进典范。
第一个“五”,“五心”:知心、凝心、贴心、关心、暖心。
知心,在工作中和职工打成一片,成为职工的好朋友、知心人。一是细化班组内部责任分工,签订“一对一”帮带合同,实现思想动态和工作技能双覆盖,在相互帮扶中不断增进班组的合力。二是定期和职工谈心,以集体座谈的形式,让职工袒露心声,及时了解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置班组内职工意见簿,及时解答职工疑惑,近年来该班组人员流失率为0,保持了班组队伍的稳定。
凝心,做到班务管理公开,典型引导有力,汇聚职工智慧,凝聚提升工作的合力。一是班务管理公开。以区队班组公开栏、班组微信工作群为主要形式,对员工出勤、当班工分、奖金分配、岗位变动等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公开。二是提升职工工作热情。在班组内开展“星级达标、岗位晋升”活动,对“岗位明星”实行张榜表彰,让员工“干”有方向,“追”有目标,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
贴心,以人为本,根据职工的特点,量身设置丰富的工作套餐,在引领示范中更多的职工逐步成长。一是优化工作流程。根据班组岗位分工,建立和完善各个岗位的生产流程,制定详细的标准化工作台账,为职工量身打造工作套餐。二是丰富创建载体,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班组内开展“一对一帮带”、“安全岗位明星”等评比活动,通过比安全、做表率、当先锋、创佳绩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近年来该班组12名成员中均获得了矿井月度安全之星,班组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
关心,以形式多样的班组小活动,营造家的温馨感觉。一是集体参加活动,增进友谊。每当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的文体活动,积极参于其中,在寓教于乐中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同时在业余时间,翻阅图书、研究施工工艺等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是家属联谊聚亲情。考虑到职工大多数都是外地人,与家人聚少离多,为方便职工探亲,建议在区队内部设置了一个探亲房,推动了“家”文化的建设,将关心和关爱落到了实处。
暖心,时刻关注职工的冷暖,发现职工有困难,及时帮扶,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一是摸清情况。针对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不同,积极实行“三帮扶一推荐”原则,即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困难程度较重或者出现重大变故的及时上报矿井申请帮扶。二是建档立册,全面掌握困难职工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收入、生活状况、困难原因,进行分类登记,在需要时及时帮扶。
第二个五,“五员化”:人人都是安检员、验收员、技术员、材料员、检修员。
“五员化”是该班组在现场施工中成功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该班组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内部挖潜,激发职工的活力,形成了自主的“五员”化管理模式,即人人都是安检员、验收员、技术员、材料员、检修员转变。
人人都是安检员,在井下一线工作中,要求每位职工都认真学习岗位操作技能,熟知岗位安全知识,模范执行“两述一检”安全确认法。每班一名职工轮流值守安全监督员职责,现场检查和纠正其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人人都是安检员,人人都懂安全,会安全和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人人都是验收员,在工程质量上,严格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标准执行。达标工作坚持做在平时,严格落实验收制度,不合格的工程絕不验收,实现了以质量达标促进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注重现场的质量动态达标。该班组施工的巷道整体呈现出美观、整洁、标准化的景象,月月成为各队的典范,成为矿井观摩学习的对象。
人人都是技术员,“上标准岗,出精品活;无标准不工作,有标准必执行”,这是该班组一直坚持的工作标准。尤其是该班组日常推行的“技术提升”大讲堂活动,学懂学会、学深学透了技术标准,在自我评价中逐步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在人人都是多面手的促进下,近一年来,该班组月度掘进量常年位列三个生产班组第一名,掘进进尺占全队总进尺的4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标兵班组。
人人都是材料员,巧算账,会节约是该班组材料管理的一大特色,尤其是节约意识非常明显,不论是施工中的一行成型,一次成巷的大节约,还是整理规范,不乱丢乱弃的小节约,都执行的非常到位,从未因材料问题受到通报和处罚。
人人都是检修员,“有故障,自己修”,已经成为了该班组的一种良好习惯,该班组内部实行“三步实训法”,第一步化整为零,观察内部结构。第二步,动手尝试组装。第三步,故意设置故障,排查故障。久而久之,人人都成为设备检修的行家里手,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连续性,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
“五心”拉近距离,实现零距离沟通;“五员化”提升技能,让职工成为多面手。“5+5”班组管理法有力地助推了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班组实现安全生产。
第一个“五”,“五心”:知心、凝心、贴心、关心、暖心。
知心,在工作中和职工打成一片,成为职工的好朋友、知心人。一是细化班组内部责任分工,签订“一对一”帮带合同,实现思想动态和工作技能双覆盖,在相互帮扶中不断增进班组的合力。二是定期和职工谈心,以集体座谈的形式,让职工袒露心声,及时了解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置班组内职工意见簿,及时解答职工疑惑,近年来该班组人员流失率为0,保持了班组队伍的稳定。
凝心,做到班务管理公开,典型引导有力,汇聚职工智慧,凝聚提升工作的合力。一是班务管理公开。以区队班组公开栏、班组微信工作群为主要形式,对员工出勤、当班工分、奖金分配、岗位变动等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公开。二是提升职工工作热情。在班组内开展“星级达标、岗位晋升”活动,对“岗位明星”实行张榜表彰,让员工“干”有方向,“追”有目标,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
贴心,以人为本,根据职工的特点,量身设置丰富的工作套餐,在引领示范中更多的职工逐步成长。一是优化工作流程。根据班组岗位分工,建立和完善各个岗位的生产流程,制定详细的标准化工作台账,为职工量身打造工作套餐。二是丰富创建载体,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班组内开展“一对一帮带”、“安全岗位明星”等评比活动,通过比安全、做表率、当先锋、创佳绩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近年来该班组12名成员中均获得了矿井月度安全之星,班组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
关心,以形式多样的班组小活动,营造家的温馨感觉。一是集体参加活动,增进友谊。每当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的文体活动,积极参于其中,在寓教于乐中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同时在业余时间,翻阅图书、研究施工工艺等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是家属联谊聚亲情。考虑到职工大多数都是外地人,与家人聚少离多,为方便职工探亲,建议在区队内部设置了一个探亲房,推动了“家”文化的建设,将关心和关爱落到了实处。
暖心,时刻关注职工的冷暖,发现职工有困难,及时帮扶,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一是摸清情况。针对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不同,积极实行“三帮扶一推荐”原则,即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困难程度较重或者出现重大变故的及时上报矿井申请帮扶。二是建档立册,全面掌握困难职工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收入、生活状况、困难原因,进行分类登记,在需要时及时帮扶。
第二个五,“五员化”:人人都是安检员、验收员、技术员、材料员、检修员。
“五员化”是该班组在现场施工中成功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该班组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内部挖潜,激发职工的活力,形成了自主的“五员”化管理模式,即人人都是安检员、验收员、技术员、材料员、检修员转变。
人人都是安检员,在井下一线工作中,要求每位职工都认真学习岗位操作技能,熟知岗位安全知识,模范执行“两述一检”安全确认法。每班一名职工轮流值守安全监督员职责,现场检查和纠正其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人人都是安检员,人人都懂安全,会安全和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人人都是验收员,在工程质量上,严格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标准执行。达标工作坚持做在平时,严格落实验收制度,不合格的工程絕不验收,实现了以质量达标促进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注重现场的质量动态达标。该班组施工的巷道整体呈现出美观、整洁、标准化的景象,月月成为各队的典范,成为矿井观摩学习的对象。
人人都是技术员,“上标准岗,出精品活;无标准不工作,有标准必执行”,这是该班组一直坚持的工作标准。尤其是该班组日常推行的“技术提升”大讲堂活动,学懂学会、学深学透了技术标准,在自我评价中逐步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在人人都是多面手的促进下,近一年来,该班组月度掘进量常年位列三个生产班组第一名,掘进进尺占全队总进尺的4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标兵班组。
人人都是材料员,巧算账,会节约是该班组材料管理的一大特色,尤其是节约意识非常明显,不论是施工中的一行成型,一次成巷的大节约,还是整理规范,不乱丢乱弃的小节约,都执行的非常到位,从未因材料问题受到通报和处罚。
人人都是检修员,“有故障,自己修”,已经成为了该班组的一种良好习惯,该班组内部实行“三步实训法”,第一步化整为零,观察内部结构。第二步,动手尝试组装。第三步,故意设置故障,排查故障。久而久之,人人都成为设备检修的行家里手,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连续性,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
“五心”拉近距离,实现零距离沟通;“五员化”提升技能,让职工成为多面手。“5+5”班组管理法有力地助推了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班组实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