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与转型, 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面临着重大的解构与重建; 高校德育内容的陈旧、方法的僵化和过程的单向度, 使高校德育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促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和高校德育的弊疾, 呼吁关注人本与人性, 寻求符合当代高校的道德教育方法无疑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境;应对方法
一、 道德教育的内涵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换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发展就对道德的依存度就越高。索科洛夫说过:“在人的道德完整性系统中,价值是其道德意识的核心,规定着人的方向。”因此,道德意味着价值引导,它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职责。然而,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其现状尤其值得深思。
二、 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
1.忽视“以教育对象为主体”的宗旨
(1)高校德育忽视了教育主体的内在心里需要。
长期以来,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依据、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及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都是学生考试成绩。由此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智育的地位被不正常地抬高和夸大,德育处于首而无位的尴尬境地。学生学习个性、态度情感、人品操守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应受的教育与智力活动或者书本知识之间被划上了等号,他们的情感遭到忽视,正常的生活被成人剥夺,不是在全面发展而是在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2)高校的德育具有功利主义色彩。
现实教育目标的过于功利化对生活德育超越性的背离。德育一直负有引领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崇高人格的历史使命。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家长对学生更多地灌输“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是做白领还是做蓝领”过于现实的生活目标;学校和教师仍旧以学生是否接受并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作为学校德育追求的目标。受金钱至上、分数万能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人生的理想仅仅只是“上大学、挣大钱、娶美女”。知识、真理被窄化为与人的精神、情感无涉的“客观知识”,至于其本身蕴涵的有关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价值理性则被忽略了。
2.高校德育与现实大学生活脱节
(1)高校德育教育过于“理想化”及“政治化”
首先,以理想代替德育。德育工作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它既包含理想教育,又包含生活教育。但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常常将“德育”等于“理想教育”,过分地强调最高层次的道德,诸如“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等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本身没有错误,但是由于道德境界高,过于理想化,其结果便是对生活教育的忽视,给大学生走向社会带来困惑和心理失衡。
其次,“政治化”气氛太浓。毫无疑问,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将政治教育泛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德育的严重畸偏。一方面,必然挤占其他德育内容的时间,影响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使德育工作未能切中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使大学生对德育未能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
(2)高校目前德育教育内容过于保守、抽象、缺乏生活和时代气息
当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道德水平也走向多层次化。传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开始逐渐上升。而教科书上长期以来都是空洞无趣,无外乎谈理想、祖国、纪律、人生意义等,没有號召力,没有亲和力,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
(3)高校德育教育方法的弊端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公众传媒的崛起,大学生的视角也不像以往那样狭窄单调,而变得更加深入,宽泛。而传统德育方法往往是以反复性灌输为主,缺乏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认识,已经起不到太多的效果;其次,学校德育理论教学与现代大学生生活脱节太多,已经剥离当代大学生多元化开放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流离于无休止的说教,缺乏与实际生活并行不悖的道理和经验,起不到良好的德育作用。
三、如何应对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
1.在德育理念上: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关注现实需要
(1)树立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理念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必将导致道德的抽象化、客观化;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形式。
(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把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道德教育中的泛滥。生活道德教育应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3)关注学生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把道德教育理想化,而忽视学生的当下需要。当代的青少年是务实的一代,他们捍卫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不是道德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我们以前设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太高了,不符合实际。所以,道德教育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当下需要,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更多地着力于推进“生活道德”的建设。
2.在德育内容上: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时代要求
(1)德育内容要突出“生活性”。
真正的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重视基础德行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使过去“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教育变为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近、小、实”。德育内容突出“生活性”,就是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 (2)疏解德育政治化
这不是要反对一切政治教育,而是强调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并及时反映当代中外社会政治文明成果,并注意处理政治教育与德育课程系统中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力求分层递进,和谐发展。
(3)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
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落后的价值观,例如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效益、竞争、个人实现的价值观;但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其次,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面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通过“两课”这一主渠道,由单向灌输向开放式、双向交流型转变,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同时,通过隐性课程和其他相应的教育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德育方法:适应学生特点,重视知情意行的相结合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德育不应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在交往中,教师不是道德完善的代表,而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接受教化的客体,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道德经验进入教育领域的有待成长的道德主体。其次,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校德育引入学生生活,注重在课堂上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自身的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道德对人的劝善抑恶作用,从而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重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培养相结合
生活德育強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开放、互动的具体生活情境中,精神和灵魂在体验涌流中不断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道德教育主体必须在道德的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
教育历史的发展实践一再证明,完满的教育在于是否与完满的世界、完满的生活与人生相统一。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立根之本:生活生成道德,道德为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学校道德生活的不断建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
参考文献:
[1] 索科洛夫. 人的道德发展社会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4
[2] 杜时忠. 德育十论[M ].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81.
[3] 宋艳.生活德育模式之构建[J].探索,2005,2.
[4] 龚鹰.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
[5] (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境;应对方法
一、 道德教育的内涵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换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发展就对道德的依存度就越高。索科洛夫说过:“在人的道德完整性系统中,价值是其道德意识的核心,规定着人的方向。”因此,道德意味着价值引导,它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职责。然而,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其现状尤其值得深思。
二、 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
1.忽视“以教育对象为主体”的宗旨
(1)高校德育忽视了教育主体的内在心里需要。
长期以来,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依据、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及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都是学生考试成绩。由此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智育的地位被不正常地抬高和夸大,德育处于首而无位的尴尬境地。学生学习个性、态度情感、人品操守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应受的教育与智力活动或者书本知识之间被划上了等号,他们的情感遭到忽视,正常的生活被成人剥夺,不是在全面发展而是在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2)高校的德育具有功利主义色彩。
现实教育目标的过于功利化对生活德育超越性的背离。德育一直负有引领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崇高人格的历史使命。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家长对学生更多地灌输“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是做白领还是做蓝领”过于现实的生活目标;学校和教师仍旧以学生是否接受并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作为学校德育追求的目标。受金钱至上、分数万能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人生的理想仅仅只是“上大学、挣大钱、娶美女”。知识、真理被窄化为与人的精神、情感无涉的“客观知识”,至于其本身蕴涵的有关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价值理性则被忽略了。
2.高校德育与现实大学生活脱节
(1)高校德育教育过于“理想化”及“政治化”
首先,以理想代替德育。德育工作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它既包含理想教育,又包含生活教育。但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常常将“德育”等于“理想教育”,过分地强调最高层次的道德,诸如“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等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本身没有错误,但是由于道德境界高,过于理想化,其结果便是对生活教育的忽视,给大学生走向社会带来困惑和心理失衡。
其次,“政治化”气氛太浓。毫无疑问,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将政治教育泛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德育的严重畸偏。一方面,必然挤占其他德育内容的时间,影响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使德育工作未能切中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使大学生对德育未能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
(2)高校目前德育教育内容过于保守、抽象、缺乏生活和时代气息
当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道德水平也走向多层次化。传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开始逐渐上升。而教科书上长期以来都是空洞无趣,无外乎谈理想、祖国、纪律、人生意义等,没有號召力,没有亲和力,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
(3)高校德育教育方法的弊端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公众传媒的崛起,大学生的视角也不像以往那样狭窄单调,而变得更加深入,宽泛。而传统德育方法往往是以反复性灌输为主,缺乏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认识,已经起不到太多的效果;其次,学校德育理论教学与现代大学生生活脱节太多,已经剥离当代大学生多元化开放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流离于无休止的说教,缺乏与实际生活并行不悖的道理和经验,起不到良好的德育作用。
三、如何应对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
1.在德育理念上: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关注现实需要
(1)树立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理念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必将导致道德的抽象化、客观化;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形式。
(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把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道德教育中的泛滥。生活道德教育应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3)关注学生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把道德教育理想化,而忽视学生的当下需要。当代的青少年是务实的一代,他们捍卫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不是道德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我们以前设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太高了,不符合实际。所以,道德教育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当下需要,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更多地着力于推进“生活道德”的建设。
2.在德育内容上: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时代要求
(1)德育内容要突出“生活性”。
真正的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重视基础德行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使过去“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教育变为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近、小、实”。德育内容突出“生活性”,就是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 (2)疏解德育政治化
这不是要反对一切政治教育,而是强调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并及时反映当代中外社会政治文明成果,并注意处理政治教育与德育课程系统中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力求分层递进,和谐发展。
(3)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
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落后的价值观,例如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效益、竞争、个人实现的价值观;但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其次,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面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通过“两课”这一主渠道,由单向灌输向开放式、双向交流型转变,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同时,通过隐性课程和其他相应的教育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德育方法:适应学生特点,重视知情意行的相结合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德育不应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在交往中,教师不是道德完善的代表,而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接受教化的客体,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道德经验进入教育领域的有待成长的道德主体。其次,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校德育引入学生生活,注重在课堂上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自身的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道德对人的劝善抑恶作用,从而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重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培养相结合
生活德育強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开放、互动的具体生活情境中,精神和灵魂在体验涌流中不断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道德教育主体必须在道德的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
教育历史的发展实践一再证明,完满的教育在于是否与完满的世界、完满的生活与人生相统一。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立根之本:生活生成道德,道德为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学校道德生活的不断建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
参考文献:
[1] 索科洛夫. 人的道德发展社会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4
[2] 杜时忠. 德育十论[M ].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81.
[3] 宋艳.生活德育模式之构建[J].探索,2005,2.
[4] 龚鹰.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
[5] (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