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结扎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脾动脉结扎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肝脏再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脾动脉结扎对肝再生的影响。

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假手术处理;70%肝切除组(B组):行70%肝切除;70%肝切除+脾动脉结扎组(C组):结扎脾动脉,其余操作同B组。每组再分为3个阶段检测: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α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GF-α的水平。

结果

与A组比较,术后24、48和72 h血清TGF-α水平在B组[(242.35±9.33)、(163.64±9.22)、(206.42±8.42) pg/ml]和C组[(259.00±11.50)、(170.77±9.04)、(212.12±10.63) pg/ml]均明显升高(P=0.000);术后24、48、72 h肝组织中TG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00)。与B组比较,C组术后24 h血清中TGF-α水平和肝组织中TGF-α的表达水平均增高(P=0.006,P=0.019),在术后48、72 h血清中TGF-α水平和肝组织中TGF-α的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P=0.074;P=0.194、P=0.096)。

结论

结扎脾动脉可促进70%肝切除大鼠术后24 h TGF-α的表达,提示脾动脉结扎可能促进了70%肝切除大鼠术后早期(24 h)肝脏的再生。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7~13岁学龄期儿童的高血压和肥胖发病率,为制定学龄期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口市金盘区2所小学中1 018例7~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结果1 018例学龄期儿童中对应检出率分别在正常血压高值为5.5%、高血压为2.8%、超重为13.2%、肥胖为10.2%。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OR值是9.11。结论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高血压检出率
缝隙连接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神经冲动传导及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各种原因导致的缝隙连接增加或减少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如阿尔茨海默病、脱髓鞘疾病、癫痫、胶质瘤、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因此,缝隙连接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神、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损伤后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多因素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未定型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炎症性肠病越来越普遍。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较快的特殊时期,导致儿童炎症性肠病与成人在临床表现、疾病类型、治疗方案、并发症等问题上有很多不同。该文对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阐述。
目的缺氧缺血性损伤实验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发病机制的最后共同通路。本文旨在概述有新生儿脑病风险的足月儿生后1周内全身促炎和抗炎反应。方法该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在一个大学的三级教学医院新生儿监护中心开展,分析了41例足月儿(出生时需要复苏)的血液标本。评估了包括IL-1a、IL-1b、IL-6、IL-8、IL-10、TNF-α、IFN-γ、VEGF、G-CSF和GM-CSF在内的10中血清中的致炎和
期刊
当前,胰腺癌是恶性肿瘤致死率最高的类型之一。在2011年,胰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占第7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胰腺癌的发病率也会大大提高。遗憾的是,当前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无论是放化疗还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都仅为6%~10%。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吞噬、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近来研究结果显示,巨噬细胞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各个环节。因此,有效理
期刊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已经成为血液肿瘤患儿致病和致死的重要原因。虽然白假丝酵母菌仍是目前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但近年来非白假丝酵母菌所致感染和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有显著上升。早期治疗和及时的抗真菌治疗是控制IFD的关键。该文对血液肿瘤患儿合并IFD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目的建立人神经内分泌瘤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方法制备琼脂糖凝胶、海藻酸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ALG/PAAm)水凝胶及聚乙二醇(PEG)交联聚甲基乙烯基醚-alt-马来酸(PMVE-alt-MA)水凝胶,基于这3种材料构建人神经内分泌瘤H727及BON-1细胞株三维培养模型,每24 h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三维培养下H727及BON-1细胞的形态不同于二维平面培养;培养至1周左
期刊
目的观察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对肺癌细胞株L9981中Wnt信号传导通路中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表达量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转染nm23-H1基因的肺癌细胞株、原代细胞株L9981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培养传代,分别设为nm23-H1转染组、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应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应用20 mmol/L LiCl处理前后3组肺癌细胞株胞质、胞核中GSK-3β的表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