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李白,由于在《望庐山瀑布》诗中留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名句,于是,朦朦胧胧的今人以为,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香炉。事实上,李白所谓的香炉,为庐山香炉峰。而能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诗名对得上号的古代香炉,惟汉以来博山炉,亦即带有山形镂雕盖的博山熏炉。
博山炉,系“熏炉式样之一,流行于汉晋时期。秦汉时盛传东海有蓬莱等三座仙山,根据这一传说,将炉盖设计成山形,上有羽人、走兽、云纹等,象征蓬莱仙境,所以称之为博山炉”(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P172页)。汉唐博山炉,炉体通常呈球形,“上有镂孔盖,盖以重叠的山峦为饰。燃香时烟从镂空盖的洞孔中飘出;下承以宽沿敞口盆,盆内可以注水,象征着海水”。可以想见,银河泻落的庐山瀑布,于日照下所生成的水汽,一定变幻出与博山熏炉燃香时烟云氤氲缥缈十分相似的“蓬莱仙景”,才让李白因景生情、诗兴勃发。倘若“生紫烟”香炉,乃是指中间内凹而无“蓬莱仙境”的传统三足炉,那李白绝不可能在庐山“遥看瀑布”,当是遥望庐山周边的八里湖或鄱阳湖,诗名应写成《望某某湖……》才对!
香炉的雏形,在汉代,其实就已经出现。从东汉青釉鼎式炉略显笨拙的身姿上看得出,其造型颇似良渚文化的陶鼎。可它甚合香炉的制式,却和当时其他炉具一样,仍属熏衣驱蚊和清除异味之居家用品。包括后来出现在南朝的青瓷三足炉、四足盘托炉,以及唐代的绞胎五足炉、三彩兽足陶炉等,尽管都已显现出无盖的香炉之形。但其崭露头角的香炉形制,并没得到人们理念上的认可。直到隋唐,炉具依旧以带盖的金属博山炉为上品、为时代的主流产品,并博得了上层社会满堂喝彩。
在早期越窑和洪州窑产品中,有一种“造型同传统意义上的香炉已十分接近”的器物,有人以为是“年代最早”的炉,又因其“有个优雅的把手”,遂冠名为“提炉”。然而,此类“柄首常作兽头形”之物,系源自同期的青铜器,名“斗”,又称“刁斗”,为“汉晋时期的一种炊器,或用于军旅”。唐人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绝句,指的就是它。斗,“出土时多伴有火盆并搁置于火盆中,说明用途为温食炊具,军旅多用之”(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P168页)。可见“斗”与“香炉”风马牛不相及。况且,较铜器“斗”又有所不同,瓷“斗”多为冥器。
中国的香炉,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色的器物。可以这么说,如果把文房四宝之笔、墨、纸、砚视作古代中国文化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那么香炉则是炎黄子孙在精神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用品。(详见《瓷质香炉的文化特色与收藏》一文、2009年第9期《收藏》)
于是要問,香炉始于何时?史料表明,香炉称谓,在汉代造博山炉之初便有,例如,《后汉书》上就有“执香炉烧熏”句,至南朝及唐,又有“金凫”、“金炉、”“宝篆”及“被中香炉”(一种就寝时可置于被中使用的香炉)等称呼;而传统意义上的香炉,则从宋代开始。文献记载,宋代,香炉始有定义。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说:“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辞海》则讲到用途:“熏炉,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烧香之器,也作陈设之用。”
显而易见,熏炉是居家生活用具,而香炉乃属精神上的文化用品,二者功用截然不同。为此,研究中国香炉的权威专著、台北故宫编纂的《故宫历代香具图录》(1994年版)一书,对宋以前的香具,包括一切有香炉之形的无盖炉具,均以“香熏”称之,并在图版上表示得清清楚楚,这是不无道理的。■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
博山炉,系“熏炉式样之一,流行于汉晋时期。秦汉时盛传东海有蓬莱等三座仙山,根据这一传说,将炉盖设计成山形,上有羽人、走兽、云纹等,象征蓬莱仙境,所以称之为博山炉”(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P172页)。汉唐博山炉,炉体通常呈球形,“上有镂孔盖,盖以重叠的山峦为饰。燃香时烟从镂空盖的洞孔中飘出;下承以宽沿敞口盆,盆内可以注水,象征着海水”。可以想见,银河泻落的庐山瀑布,于日照下所生成的水汽,一定变幻出与博山熏炉燃香时烟云氤氲缥缈十分相似的“蓬莱仙景”,才让李白因景生情、诗兴勃发。倘若“生紫烟”香炉,乃是指中间内凹而无“蓬莱仙境”的传统三足炉,那李白绝不可能在庐山“遥看瀑布”,当是遥望庐山周边的八里湖或鄱阳湖,诗名应写成《望某某湖……》才对!
香炉的雏形,在汉代,其实就已经出现。从东汉青釉鼎式炉略显笨拙的身姿上看得出,其造型颇似良渚文化的陶鼎。可它甚合香炉的制式,却和当时其他炉具一样,仍属熏衣驱蚊和清除异味之居家用品。包括后来出现在南朝的青瓷三足炉、四足盘托炉,以及唐代的绞胎五足炉、三彩兽足陶炉等,尽管都已显现出无盖的香炉之形。但其崭露头角的香炉形制,并没得到人们理念上的认可。直到隋唐,炉具依旧以带盖的金属博山炉为上品、为时代的主流产品,并博得了上层社会满堂喝彩。
在早期越窑和洪州窑产品中,有一种“造型同传统意义上的香炉已十分接近”的器物,有人以为是“年代最早”的炉,又因其“有个优雅的把手”,遂冠名为“提炉”。然而,此类“柄首常作兽头形”之物,系源自同期的青铜器,名“斗”,又称“刁斗”,为“汉晋时期的一种炊器,或用于军旅”。唐人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绝句,指的就是它。斗,“出土时多伴有火盆并搁置于火盆中,说明用途为温食炊具,军旅多用之”(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P168页)。可见“斗”与“香炉”风马牛不相及。况且,较铜器“斗”又有所不同,瓷“斗”多为冥器。
中国的香炉,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色的器物。可以这么说,如果把文房四宝之笔、墨、纸、砚视作古代中国文化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那么香炉则是炎黄子孙在精神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用品。(详见《瓷质香炉的文化特色与收藏》一文、2009年第9期《收藏》)
于是要問,香炉始于何时?史料表明,香炉称谓,在汉代造博山炉之初便有,例如,《后汉书》上就有“执香炉烧熏”句,至南朝及唐,又有“金凫”、“金炉、”“宝篆”及“被中香炉”(一种就寝时可置于被中使用的香炉)等称呼;而传统意义上的香炉,则从宋代开始。文献记载,宋代,香炉始有定义。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说:“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辞海》则讲到用途:“熏炉,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烧香之器,也作陈设之用。”
显而易见,熏炉是居家生活用具,而香炉乃属精神上的文化用品,二者功用截然不同。为此,研究中国香炉的权威专著、台北故宫编纂的《故宫历代香具图录》(1994年版)一书,对宋以前的香具,包括一切有香炉之形的无盖炉具,均以“香熏”称之,并在图版上表示得清清楚楚,这是不无道理的。■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