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76-02
教学内容设计构思: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献你一束花》一文中首次出现了插叙的记叙方法。课上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了插叙的概念,及基本特点,课后发现一些问题学生们虽了解了这些知识,但很粗浅,概念空洞,让其学习其他插叙的文章依然无从下手,至于其特点和作用更无从谈起。为了让学生们掌握阅读插叙文章的方法并体会插叙的不同的作用,以后能很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写作中,特设计此群文课。
选文意图:
群文阅读课的材料不仅要求同还要求异,才能围绕一根主线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真正做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课中所选的三篇文章《我的花花》、《妈妈的爱》、《父亲》虽都运用了插叙的方法,但各不相同:
1、文章描写的对象不同。有写动物的,有写人物。
2、文章插叙部分内容多少不同,作用也不同。《我的花花》占据了全文的三个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如果删去,文章就只有开头结尾,则不能成为一篇具体完整的文章;《妈妈的爱》一文虽提到了两件表现妈妈爱我的事例,但插叙的两个自然段中描写的事例却是对前一件事的补充说明;《父亲》这篇文章总体讲父亲怎么关心我,然而插叙却写的是父亲的“吝啬”。表面看这一自然段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实际作者则恰好用父亲对自己的“吝啬”来衬托父亲对我大方,进而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这样的神来之笔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升华了主题。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插叙的概念及作用。
2.通过对比阅读三篇文章,明白插叙的作用有多种,但内容都应围绕中心展开。
教学重点:
了解插叙在不同文体中表达的含义及基本作用:描述具体说明、丰富内容以及反衬人物.
教学难点:
通过三篇异质文章的对比阅读,促进学生的思考,体会插叙内容必须围绕中心展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插叙,导入新课
4、同学们,我们学了哪篇文章运用了插叙的记叙方法?这篇文章记叙了什么事?插入了什么?
5、什么是插叙?【ppt 】
6、插叙段落一般开头都有哪些标志性词语?生答,我也拟出了一些,来一起读读。【ppt点标志词:记得、据说、很久以前、听人说、回想过去……】生齐读
二、 学习新课
学习《我的花花》《妈妈的爱》:
(一)学文填表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三篇文章是?(生答文题)这三篇的主角分别是谁?(花花——猫,妈妈、爸爸)
2、接下来请自学《我的花花》《妈妈的爱》两篇文章,并完成表格。
3、交流:表格答案
《我的花花》《妈妈的爱》
a、文章中心?(爱花花)
b、插叙段落?【追问:插叙是什么(回忆性文字),那快速读读这段看看是不是回忆?(是)】
c、你从插叙中体会到一只怎样的花花?/又体会到妈妈什么样的特点?(点ppt表格)
4、对比
《我的花花》
A: 第一篇文章中写了哪几件事?生答(ppt:依次点3件事)
B、(分别指着依次问)这些是不是插叙?【“是”——ppt事件序号前标记“插叙”;】
《妈妈的爱》
A、这篇文章又写了哪两件事?(ppt)
B、 它们都是插叙吗?(ppt分别标记“现实”和“插叙”)
5、看看两篇文章的事件及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前者的三件事全是插叙,后者有现实也有插叙)
(三)对比阅读,明作用
1、那么我把《我的花花》这三个插叙都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A:《我的花花》
a 出示删了的文章来自由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受?(如果没有插叙部分,我们就不知道“我”是具体怎么爱花花的,)
b、这就是插叙的其中一个作用叫具体说明。(板书:具体说明);
B:《妈妈的爱》
a 删去插叙怎么样?(不能,删去就不知道怎么爱了)
b 文中不是还有一件事吗,它表现什么?(妈妈的爱)
c 同桌交流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删(第二件事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删了插叙妈妈的爱就不丰富了)
d 这篇文章的插叙就起到丰富补充的作用。(板书:丰富补充)
2、让我们再次感受它的作用,选读《妈妈的爱》插叙部分,(指名读、齐读)
《父亲》
6、自学文章,找到表格中的答案,并在表格中简单填写。
7、交流表格内容:(中心:父爱;插叙段落:5自然段;特点:斤斤计较)理解什么是“斤斤计较”?
8、既然要写父爱,为什么又写他的斤斤计较呢?
追问:
A:(出示ppt5、6自然段)再读读5、6自然段,(指名读、分组读)
B:你有什么发现?交流:(父亲对“我”是全部付出,对自己却是斤斤计较)
9、父亲为什么对自己要这样斤斤计较?(这样做是为了省出更多钱来疼爱我。)
10、那这段插叙能删吗?(不能)为什么?(插叙更加衬托出父亲对我的爱),这就是衬托人物(板书:衬托人物)
(四)整体对比,明主旨
1、(ppt出示總表),仔细观察整个表,你还有什么发现?(段落不同,中心不同,主角特点不同)
三、总结
1、看看前两篇中心与主角的特点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在表达爱)
2、《父亲》的中心与主角特点呢?有没有关系?(用斤斤计较反衬父亲对我的爱)
3、总结:样写表面看似无关系,实际也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父爱,所以说,插叙描写可以内容不同,段落不同,中心不同,但所有的插叙都要紧紧围绕中心,(板书:紧紧围绕中心)这就是插叙的魅力。
教学内容设计构思: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献你一束花》一文中首次出现了插叙的记叙方法。课上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了插叙的概念,及基本特点,课后发现一些问题学生们虽了解了这些知识,但很粗浅,概念空洞,让其学习其他插叙的文章依然无从下手,至于其特点和作用更无从谈起。为了让学生们掌握阅读插叙文章的方法并体会插叙的不同的作用,以后能很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写作中,特设计此群文课。
选文意图:
群文阅读课的材料不仅要求同还要求异,才能围绕一根主线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真正做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课中所选的三篇文章《我的花花》、《妈妈的爱》、《父亲》虽都运用了插叙的方法,但各不相同:
1、文章描写的对象不同。有写动物的,有写人物。
2、文章插叙部分内容多少不同,作用也不同。《我的花花》占据了全文的三个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如果删去,文章就只有开头结尾,则不能成为一篇具体完整的文章;《妈妈的爱》一文虽提到了两件表现妈妈爱我的事例,但插叙的两个自然段中描写的事例却是对前一件事的补充说明;《父亲》这篇文章总体讲父亲怎么关心我,然而插叙却写的是父亲的“吝啬”。表面看这一自然段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实际作者则恰好用父亲对自己的“吝啬”来衬托父亲对我大方,进而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这样的神来之笔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升华了主题。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插叙的概念及作用。
2.通过对比阅读三篇文章,明白插叙的作用有多种,但内容都应围绕中心展开。
教学重点:
了解插叙在不同文体中表达的含义及基本作用:描述具体说明、丰富内容以及反衬人物.
教学难点:
通过三篇异质文章的对比阅读,促进学生的思考,体会插叙内容必须围绕中心展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插叙,导入新课
4、同学们,我们学了哪篇文章运用了插叙的记叙方法?这篇文章记叙了什么事?插入了什么?
5、什么是插叙?【ppt 】
6、插叙段落一般开头都有哪些标志性词语?生答,我也拟出了一些,来一起读读。【ppt点标志词:记得、据说、很久以前、听人说、回想过去……】生齐读
二、 学习新课
学习《我的花花》《妈妈的爱》:
(一)学文填表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三篇文章是?(生答文题)这三篇的主角分别是谁?(花花——猫,妈妈、爸爸)
2、接下来请自学《我的花花》《妈妈的爱》两篇文章,并完成表格。
3、交流:表格答案
《我的花花》《妈妈的爱》
a、文章中心?(爱花花)
b、插叙段落?【追问:插叙是什么(回忆性文字),那快速读读这段看看是不是回忆?(是)】
c、你从插叙中体会到一只怎样的花花?/又体会到妈妈什么样的特点?(点ppt表格)
4、对比
《我的花花》
A: 第一篇文章中写了哪几件事?生答(ppt:依次点3件事)
B、(分别指着依次问)这些是不是插叙?【“是”——ppt事件序号前标记“插叙”;】
《妈妈的爱》
A、这篇文章又写了哪两件事?(ppt)
B、 它们都是插叙吗?(ppt分别标记“现实”和“插叙”)
5、看看两篇文章的事件及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前者的三件事全是插叙,后者有现实也有插叙)
(三)对比阅读,明作用
1、那么我把《我的花花》这三个插叙都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A:《我的花花》
a 出示删了的文章来自由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受?(如果没有插叙部分,我们就不知道“我”是具体怎么爱花花的,)
b、这就是插叙的其中一个作用叫具体说明。(板书:具体说明);
B:《妈妈的爱》
a 删去插叙怎么样?(不能,删去就不知道怎么爱了)
b 文中不是还有一件事吗,它表现什么?(妈妈的爱)
c 同桌交流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删(第二件事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删了插叙妈妈的爱就不丰富了)
d 这篇文章的插叙就起到丰富补充的作用。(板书:丰富补充)
2、让我们再次感受它的作用,选读《妈妈的爱》插叙部分,(指名读、齐读)
《父亲》
6、自学文章,找到表格中的答案,并在表格中简单填写。
7、交流表格内容:(中心:父爱;插叙段落:5自然段;特点:斤斤计较)理解什么是“斤斤计较”?
8、既然要写父爱,为什么又写他的斤斤计较呢?
追问:
A:(出示ppt5、6自然段)再读读5、6自然段,(指名读、分组读)
B:你有什么发现?交流:(父亲对“我”是全部付出,对自己却是斤斤计较)
9、父亲为什么对自己要这样斤斤计较?(这样做是为了省出更多钱来疼爱我。)
10、那这段插叙能删吗?(不能)为什么?(插叙更加衬托出父亲对我的爱),这就是衬托人物(板书:衬托人物)
(四)整体对比,明主旨
1、(ppt出示總表),仔细观察整个表,你还有什么发现?(段落不同,中心不同,主角特点不同)
三、总结
1、看看前两篇中心与主角的特点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在表达爱)
2、《父亲》的中心与主角特点呢?有没有关系?(用斤斤计较反衬父亲对我的爱)
3、总结:样写表面看似无关系,实际也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父爱,所以说,插叙描写可以内容不同,段落不同,中心不同,但所有的插叙都要紧紧围绕中心,(板书:紧紧围绕中心)这就是插叙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