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交流与学习作为建构主义理论中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目前在教学中的应用趋势已经日益显现。在英语教学里,它已经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交流与学习,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交流,合作学习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课程资源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根据有关研究,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这就导致了以下后果:第一是班级学生人数增加,有的学校甚至200~300人一个班上大课;第二是教学效果不好,不同起点和不同条件的学生被编排在一起,教师无法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学生也无法仅靠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学到他们各自所要获取的知识与技能;第三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在基础阶段便被扼杀,有的甚至对英语产生厌学、弃学。因此,如何改进传统英语教学中黑板、教材、粉笔、加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是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有效地将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策略应用于教学之中,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1.合作交流与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综合实用能力。
心理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然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角戏”。如教师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根本不去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在听教师的课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长此以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因此而丧失。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让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能产生更多的交流,这就需要人机合作,教与学合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通常合作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活动形式,首先教师或班干部或学生自己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合理分配为小组。一般来说,小组规模应以4~5人为宜。因为“规模过大,尽管信息源较多,信息量充裕,但由于人多嘴杂,容易出现各种纪律问题,小组讨论的秩序难以保证”。并且,通过这种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良性化竞争,不仅能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2 扩大学生参与教学面,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是新课改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小组合作、体验成功、差异发展”的过程得以实现。在这些原则中,学生的个体参与则居于首位并存在于任何教学组织形式中,但其中的小组合作却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更多的学生或全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3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
英语的教学要“同时增强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是学生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而不是自己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习惯于等靠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等靠老师的指令。”第二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用一种强制性手段维护课堂教学的进程,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也无非是让教师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从如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和选择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很难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及自主参与学习。而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正好避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交流与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传统英语课上,教师先讲解课文生词,再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通常只有少数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部分学生则变成了旁观者。久而久之,师生之间这种单向和双向的传统交流模式使大多数学生丧失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合作学习作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小组成员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利用各自所拥有的不同知识背景,“相互支持去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小组本位和评比考核以及组间比赛等,造成团体竞赛的课堂气氛,以增进学习成效。”
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预习新课:分组完成“Pre-reading Activities”,群策群力扫清词汇障碍,一改传统课堂上由教师一人讲解所有生词的被动局面。②探究课文: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组逐段讨论,找出疑、难、重点并合作解决问题。③小组报告:各小组集中并整理问题,向全班报告。④教师评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整合问题,集中解答。这样一来,教师可以一开始就从精讲细析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出学习小组的功能,让学生分组阅读后再探究课文,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并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填鸭式接受信息知识,而是主动学习。
当前,国内外的自主学习研究者都很重视学生之间群体的互动,主张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学生不光靠教师,而是还可以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还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以权威的身份讲解课文、释义生词、举例子、教规则、答疑难等中解脱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合作者与监督者。这样,教师不仅从事事都由教师越俎代庖以求其通达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问题并寻求答案,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体会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提高自己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
3.结语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大班授课、师资短缺等一些具体问题,而且还比较成功地改善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实现了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从而使不同起点和不同条件的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交流,合作学习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课程资源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根据有关研究,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这就导致了以下后果:第一是班级学生人数增加,有的学校甚至200~300人一个班上大课;第二是教学效果不好,不同起点和不同条件的学生被编排在一起,教师无法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学生也无法仅靠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学到他们各自所要获取的知识与技能;第三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在基础阶段便被扼杀,有的甚至对英语产生厌学、弃学。因此,如何改进传统英语教学中黑板、教材、粉笔、加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是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有效地将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策略应用于教学之中,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1.合作交流与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综合实用能力。
心理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然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角戏”。如教师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根本不去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在听教师的课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长此以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因此而丧失。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让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能产生更多的交流,这就需要人机合作,教与学合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通常合作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活动形式,首先教师或班干部或学生自己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合理分配为小组。一般来说,小组规模应以4~5人为宜。因为“规模过大,尽管信息源较多,信息量充裕,但由于人多嘴杂,容易出现各种纪律问题,小组讨论的秩序难以保证”。并且,通过这种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良性化竞争,不仅能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2 扩大学生参与教学面,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是新课改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小组合作、体验成功、差异发展”的过程得以实现。在这些原则中,学生的个体参与则居于首位并存在于任何教学组织形式中,但其中的小组合作却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更多的学生或全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3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
英语的教学要“同时增强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是学生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而不是自己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习惯于等靠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等靠老师的指令。”第二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用一种强制性手段维护课堂教学的进程,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也无非是让教师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从如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和选择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很难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及自主参与学习。而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正好避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交流与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传统英语课上,教师先讲解课文生词,再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通常只有少数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部分学生则变成了旁观者。久而久之,师生之间这种单向和双向的传统交流模式使大多数学生丧失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合作学习作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小组成员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利用各自所拥有的不同知识背景,“相互支持去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小组本位和评比考核以及组间比赛等,造成团体竞赛的课堂气氛,以增进学习成效。”
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预习新课:分组完成“Pre-reading Activities”,群策群力扫清词汇障碍,一改传统课堂上由教师一人讲解所有生词的被动局面。②探究课文: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组逐段讨论,找出疑、难、重点并合作解决问题。③小组报告:各小组集中并整理问题,向全班报告。④教师评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整合问题,集中解答。这样一来,教师可以一开始就从精讲细析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出学习小组的功能,让学生分组阅读后再探究课文,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并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填鸭式接受信息知识,而是主动学习。
当前,国内外的自主学习研究者都很重视学生之间群体的互动,主张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学生不光靠教师,而是还可以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还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以权威的身份讲解课文、释义生词、举例子、教规则、答疑难等中解脱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合作者与监督者。这样,教师不仅从事事都由教师越俎代庖以求其通达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问题并寻求答案,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体会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提高自己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
3.结语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大班授课、师资短缺等一些具体问题,而且还比较成功地改善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实现了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从而使不同起点和不同条件的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