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丰富“数学现实”,让学生去感受,理解;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让学生去感受、理解;教师巧妙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理解;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领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动手,动脑,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
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通过我多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求知识的产生、发展、发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现成规律,转化成学生可探索的对象,尽量把静态的事物动态化,让学生能看到知识,感受到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一点我的看法:
1.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丰富“数学现实”,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无论是数、形状、关系推理还是其它,这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某些侧面的数学反应。因此,小学数学要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市场流通中,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从普通的生活知识中发展出来的。每个人包括正在受教育的小学生们,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游戏、工作,他们时时处处都在接触着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这就是所谓的“数学现实”。
例如:我们在教学“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试题”时,老师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场景:“一辆公交车上坐了18人,到了百货大楼时,下车8人,上车3人,问现在车上有几人?”学生通过观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揭示“连加连减”的式子和计算方法。18-8+3=13。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体验了数学的现实,感知了加减混合运算产生的背景和形式,从而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获取知识不能像取物品那样,而必须把知识的原材料进行智力加工。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剪剪、拼拼、做做、量量等多种形式的感知,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分析、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比较全面的理解知识的产生。
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先让学生打开学具盒,把里面的塑料片分类,并想象为什么这样分?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让学生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概念。再让学生选择用小棒摆出这些图形;用纸折出这样的图形。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仅感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产生,而且也初步了解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智力活动的有序进行。
3.教师巧妙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将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在数学中原材料就是我们所说的例题,是根据要想的新知识列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来提供,或者由学生来提供,更或者师生共同提出。但提供怎样的材料让学生来学习,要讲究策略,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巧。
例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发现了什么?学生马上就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为学生提供材料,看似让学生去发现,自主探究获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实现了再创造,但这样的学习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没有曲折,一拼就对,一试就灵,没有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奥秘。另一种提供材料的方式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独立发现。还是以“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为例,教师给学生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面积相等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它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两两相拼。学生经过拼、量、凑等实践,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样的材料提供,学生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分析与归纳,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4.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
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③乙、丙合作幾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
这样通过生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发展,灵活的运用生活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领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动手,动脑,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
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通过我多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求知识的产生、发展、发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现成规律,转化成学生可探索的对象,尽量把静态的事物动态化,让学生能看到知识,感受到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一点我的看法:
1.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丰富“数学现实”,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无论是数、形状、关系推理还是其它,这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某些侧面的数学反应。因此,小学数学要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市场流通中,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从普通的生活知识中发展出来的。每个人包括正在受教育的小学生们,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游戏、工作,他们时时处处都在接触着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这就是所谓的“数学现实”。
例如:我们在教学“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试题”时,老师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场景:“一辆公交车上坐了18人,到了百货大楼时,下车8人,上车3人,问现在车上有几人?”学生通过观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揭示“连加连减”的式子和计算方法。18-8+3=13。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体验了数学的现实,感知了加减混合运算产生的背景和形式,从而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获取知识不能像取物品那样,而必须把知识的原材料进行智力加工。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剪剪、拼拼、做做、量量等多种形式的感知,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分析、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比较全面的理解知识的产生。
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先让学生打开学具盒,把里面的塑料片分类,并想象为什么这样分?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让学生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概念。再让学生选择用小棒摆出这些图形;用纸折出这样的图形。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仅感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产生,而且也初步了解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智力活动的有序进行。
3.教师巧妙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将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在数学中原材料就是我们所说的例题,是根据要想的新知识列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来提供,或者由学生来提供,更或者师生共同提出。但提供怎样的材料让学生来学习,要讲究策略,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巧。
例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发现了什么?学生马上就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为学生提供材料,看似让学生去发现,自主探究获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实现了再创造,但这样的学习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没有曲折,一拼就对,一试就灵,没有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奥秘。另一种提供材料的方式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独立发现。还是以“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为例,教师给学生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面积相等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它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两两相拼。学生经过拼、量、凑等实践,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样的材料提供,学生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分析与归纳,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4.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
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③乙、丙合作幾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
这样通过生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发展,灵活的运用生活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领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