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丰富“数学现实”,让学生去感受,理解;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让学生去感受、理解;教师巧妙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理解;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领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动手,动脑,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
  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通过我多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求知识的产生、发展、发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现成规律,转化成学生可探索的对象,尽量把静态的事物动态化,让学生能看到知识,感受到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一点我的看法:
  1.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丰富“数学现实”,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无论是数、形状、关系推理还是其它,这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某些侧面的数学反应。因此,小学数学要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市场流通中,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从普通的生活知识中发展出来的。每个人包括正在受教育的小学生们,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游戏、工作,他们时时处处都在接触着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这就是所谓的“数学现实”。
  例如:我们在教学“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试题”时,老师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场景:“一辆公交车上坐了18人,到了百货大楼时,下车8人,上车3人,问现在车上有几人?”学生通过观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揭示“连加连减”的式子和计算方法。18-8+3=13。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体验了数学的现实,感知了加减混合运算产生的背景和形式,从而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获取知识不能像取物品那样,而必须把知识的原材料进行智力加工。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剪剪、拼拼、做做、量量等多种形式的感知,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分析、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比较全面的理解知识的产生。
  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先让学生打开学具盒,把里面的塑料片分类,并想象为什么这样分?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让学生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概念。再让学生选择用小棒摆出这些图形;用纸折出这样的图形。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仅感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产生,而且也初步了解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智力活动的有序进行。
  3.教师巧妙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去感受、理解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将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在数学中原材料就是我们所说的例题,是根据要想的新知识列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来提供,或者由学生来提供,更或者师生共同提出。但提供怎样的材料让学生来学习,要讲究策略,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巧。
  例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发现了什么?学生马上就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为学生提供材料,看似让学生去发现,自主探究获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实现了再创造,但这样的学习是固定的思维模式,没有曲折,一拼就对,一试就灵,没有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奥秘。另一种提供材料的方式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独立发现。还是以“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为例,教师给学生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面积相等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它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两两相拼。学生经过拼、量、凑等实践,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样的材料提供,学生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分析与归纳,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4.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
  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③乙、丙合作幾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
  这样通过生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发展,灵活的运用生活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领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在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今后中国将继续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加强和改进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
期刊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要条件,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飞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新台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之一。在自主教学中我摸索了三点培养学生观念的做法。  1.坚持直观的自主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针对小学生认识能力低,想象能力差的情况,应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应用直观的自主教学,即通过直观教具,不仅让学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美的艺术,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审美情感和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章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
期刊
教学设想:  教学课型:诵读课  教学方法:从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3)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本单元的主题“战争”入手,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古诗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诗来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残酷的
期刊
【摘要】教育是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运用课堂激励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思维的有效途径。“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获取成功的起点,是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激励,和谐,健康成长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发
期刊
【摘要】由于升学的需要,应试的需要,语文教学逐渐失去了语文味,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不妨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導学生“懂”语文。让语文课绽放自身应有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活力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肥沃土地。首先,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想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其次,丰富课外生活,积累想象素材,达到我们常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生活,培养,想象力  贝鲁泰斯说:“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不过是一堆骸骨。”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发现
期刊
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然而,教师怎样“导”,才能激活课堂的“一池春水”呢?教育学认为:教师的引导既要主动多样,又要灵活适当,贴近学生实际,而广泛利用多媒体并恰当地运用于历史教学,无疑会激活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改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
期刊
在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丰富的进入课堂,从简单的简笔画课文挂图、录音机以及录像、CD、VCD丰富的视听教材,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知识,从而顺利完成了使学生从满堂灌的被动的“要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的过程,虽然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但不能使所有的学生有更大发展空间。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网络技术的引入,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优势,强
期刊
【摘要】目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法:以情激情,以情导情,以情引情。结果:通过实践,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语言表达中比较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结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关键词】情感因素,以情激情,以情导情,以情引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一种内心体验,反映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