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理性探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审视高校素质教育,寻求教育适度学习负担与学生全面发展间的平衡,探索进行有效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时代与民族赋予高等院校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关键词素质教育后现代主义教育强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应试教育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挥舞下,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偏离了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
  
  1.1应试教育难以培养创新人才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豍
  如今的大学生思维敏捷,自我意识强,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却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同学的个性和潜能无情地被应试教育扼杀在考场上。提到考试,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能胜过中国的学生。但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恰恰不是考试,而是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这正是中国的学生,也就是中国的大学教育最薄弱的地方。
  
  1.2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身心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的应试教育大多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漠视学生心身健康全面发展的需求致使一些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这种现象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大学生毕业在走向社会以后却无法在各行各业取得持续的成功。
  
  1.3应试教育违背了我国教育公平的理念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豎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公平。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偏重于精英教育,通过一次次的选拔,最终把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富人与穷人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差距越拉越大,这完全违背我国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公平的理念,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 素质教育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动力源泉
  
  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说:“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
  
  2.1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1)未来影响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将取决于知识的累积、传播及应用。
  (2)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
  
  2.2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多元文化,充分尊重学生天性和个体差异。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高等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精神和能力。
  (2)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担负起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神圣使命,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应首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不仅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3 辩证地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将不再存在;辩证的否定是一种扬弃的过程,即发扬和抛弃、肯定和否定、克服和保留、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应试教育危害很大,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1)应试教育是产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2)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批判发展;(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都是人类探求真理的阶段性成果。
  
  4 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豏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不是人们对中国基础教育指导思想的终极认识,而是一定时期内人们探索真理的阶段性成果,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昨天的应试教育造就了今日的素质教育,今天的素质教育也会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被时代所淘汰,在今天的明天被一种更理性、更合乎人类需求的教育理念所取代。这是不以今天倡导素质教育的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教学反思”的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界兴起,之后迅速波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领域。中国教育界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教学反思”的概念,教师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教育反思的背景、内容、以及教育反思的具体阶段和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使教学反思能在教师职业发展中起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思维是经济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由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性质、经济学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以及教书育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个人理解教学手段的创新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具体地说讲课联系实际,活化教学内容;组织讨论辩论,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走出学校,联系社会,加强实践。培育创新思维是由经济学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决定的。现在各大专院校开设的经济学实质是工程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它是经济管理等专业
期刊
摘要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陈旧,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受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的组织、目标与效果问题,旨在为高校“两课”教学出谋划策。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要突出学生参与为本的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参与,培养主体意识,提高主体能力,参与式教学法是受教育者在明确教学的前提下,用科学
期刊
摘要本文试对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作探析,旨在阐述在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反思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就是要对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主要在于发挥学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反思,不仅能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还能够让学生在教学的反思过程中提高学习策略和技能水平,促进他们学科知识的内化生成。
期刊
摘要“特权”,是指公共部门及公职人员利用自身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在法定利益之外获得的特殊利益和权利。“特权”往往与“滥权”相关联,是对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的僭越。特权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法治精神,造成社会的断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有效地遏制特权,必须还权于民,动员全社会的监督资源,形成多层次的权力监督网络,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加大行政问责的力度,使法律责任成为腐败行为所支付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信息化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各行业对于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学府,肩负着培养出适应社会信息化需求的人才的重大使命,而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工作经历,针对目前高校教学、课程改革中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中
期刊
2009年9月9日-12日,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这是1999年由我国发起数字地球会议后,我国主办的又一次数字地球盛会。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以行动中的数字地球为主题,邀请了数字地球、对地观测、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会上专家们回顾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历程,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及心得体会,总结了数字地球取得的成就,并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英语培训机构蓬勃繁荣的现象出发,分析社会英语培训中教学模式的特色和优势并对照和反思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校英语教育模式之缺陷与不足。继而从社会英语教学的理念中借鉴有益元素提出推动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英语培训学校英语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英语教学现状研究综述    总体看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成就是巨大的,历史上和当前社会上尤其在
期刊
摘要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面临新的环境,他们表现出很多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本文指出了新生入学以来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以帮助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迎接新的挑战,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新生适应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大学新生处于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成长道路上的新起
期刊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一道面试题——“谈谈你对浙大院士论文造假的看法,如果你是浙大校长,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让许多浙大学子无法接受。不少同学翻出了上交大的“旧账”,如汉芯造假事件、高考秘密录取名单事件,甚至有同学提议用类似的考试题目回敬对方。  “浙大院士论文造假”的丑事被上海交大一名老师在自主招生中用作面试题,让浙大的学生很郁闷。除了网络声讨外,浙大学生还翻出上海交大涉及的汉芯造假事件,甚至建议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