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从将学习资料立体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学习、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构建专题探究等方面加以培养。本文简要论述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方法,使得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行之有效,能够运用于生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中地理;综合复习
高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往往更加偏向于学科化,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投入的时间、精力要更多一些,但是,教师必须牢记所有的学科都一样重要。而地理作为知识性与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学生们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更要将知识付诸于实践。教师结合生活环境,设计系列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强地理实践活动,将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从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引入立体资料,形象认知
在我们的地理教材中,全都是图片、文字这些平面的材料,学生们需要自己构想地理环境,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源的多元化,我们在课堂上引进视频这种立体资料。学生们在视频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以教师的讲解为辅助,让学生们产生新的认知。
例如,高三阶段的“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综合练习时,我引入了多媒体视频资源。学生们先由地形图分析在图中哪个部分等高、等深,以及地形剖面是什么样子,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勾勒,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直观。因此,我们在平面分析以后用3D多媒体软件来切割地形,分析等高线、等深线以及地貌,学生们先仔细观察一个视频演示,然后自己在笔记本上记录相关操作要点。在观看演示以后,学生们自己动手采用该多媒体切割软件对构建的不同3D地形进行切割分析,详细观察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形态,他们会发现山峰地形是闭合曲线,中间数值大;小盆地也是闭合曲线,中间数值小……通过观察,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地形有了直观地了解,在今后做题或者综合复习时能调动自己的立体记忆,简化思维过程。
在地理视频的选择上教师要仔细,所选的视频不仅要符合课堂要求,还要满足学生对地形地貌的兴趣度,尽可能采用标志性的地理视频加以讲解。学生们通过对立体视频的赏析,加上老师的辅助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将不再平面化、枯燥化,能在学生们脑海中勾勒出立体的形象,有一个详尽的认知。
二、开展互动学习,碰撞思维
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一个课堂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个课堂必定是枯燥而又乏味,学生们死气沉沉,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学习,让学生们也能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通过学生们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高三综合复习“世界地理概况”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在黑板上勾勒出世界地图的轮廓,但是不标记地理名称。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对世界地理概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复习。首先,我们选出一名同学,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八大洋的地理位置,再由该学生制定下一名学生讲述其地理特征、气候特点等知识。接下来,再指定下一名同学描述世界主要岛屿、半岛的特点,由其他同学回答他所描述的是哪个岛屿,并在地图上标记其位置……由此,每个学生制定下一名学生知识分析,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进课堂,争取每个同学都有一次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学习,他们交流自己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对课本上的问题加以探究解决,极大程度上调动着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给学生讨论的机会,让他们擦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促使今后更加主动地投入地理课堂。
三、走进自然课堂,学以致用
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学科,生活处处有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入自然课堂,让学生在自然中切身感受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并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地理的片面化的认知,真实地感受地理的魅力,将自己投入于地理环境,学以致用。
例如,在高三阶段对“可持续发展”的复习中,我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到自然中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含义。首先,我先强调出去的安全问题,一定要紧随队伍。然后,我们先去一个工厂,远远的就看到工厂排放着废弃废水,明显地感觉到在这附近的空气质量非常的差。然后,我们对工厂的發展提出自己微薄的建议,希望工厂的老板可以采取。接着,我们去了中心公园,同学们发现,很多人在公园乱扔饮料瓶、废纸等,虽然会有保洁进行打扫清理,但是公园还是比较脏乱。因此,我带领同学们对公园的垃圾进行清理,将饮料瓶、纸片等可回收的分类处理,并在公园醒目的地方树立标志,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由此,学生们结合课本中学到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社会资源真正的可持续,对自己今后的行为有了警示的作用。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地理这门课程中。教师将学生带入自然中,让学生切身地感受自然的魅力,体验课本上的知识,对地理的理解也能更进一步。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将自己课堂上学习的书本化的知识加以运用,这就使得学生们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得以升华。
四、组织专题探究,深度钻研
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倾向于专题化。对学生而言,将相似、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专题学习,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通过专题探究,学生们对该专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学习和探究,对该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这种方式对学生知识的升华非常重要。
例如,在高三综合复习不同的气候时,我们将国家地区以其后加以区分,学生们自由分组,每组讨论写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气候中的一个,在其后面加以各个气候的补充说明。标明其气候特征、降水量变化、以及所包含的国家地区都有哪些。学生们以此作为专题,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不断补充在笔记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将自己组负责的气候加以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教师加以辅导。以此,学生们能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了解,升华自己。
我们在组织专题探究时,可以由老师提出探究的专题,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讨论分析确定所要探究的专题,然后自己搜集素材,深度钻研。在课堂上将每个学生的探究成果加以表述,教师加以辅助讲解和指导,同学、老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和改善自己的地理教学模式,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知识。改变原来课堂化的思维,多维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月芹.试论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
[2]罗东新.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J].教育科学,2013(9).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中地理;综合复习
高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往往更加偏向于学科化,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投入的时间、精力要更多一些,但是,教师必须牢记所有的学科都一样重要。而地理作为知识性与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学生们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更要将知识付诸于实践。教师结合生活环境,设计系列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强地理实践活动,将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从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引入立体资料,形象认知
在我们的地理教材中,全都是图片、文字这些平面的材料,学生们需要自己构想地理环境,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源的多元化,我们在课堂上引进视频这种立体资料。学生们在视频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以教师的讲解为辅助,让学生们产生新的认知。
例如,高三阶段的“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综合练习时,我引入了多媒体视频资源。学生们先由地形图分析在图中哪个部分等高、等深,以及地形剖面是什么样子,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勾勒,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直观。因此,我们在平面分析以后用3D多媒体软件来切割地形,分析等高线、等深线以及地貌,学生们先仔细观察一个视频演示,然后自己在笔记本上记录相关操作要点。在观看演示以后,学生们自己动手采用该多媒体切割软件对构建的不同3D地形进行切割分析,详细观察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形态,他们会发现山峰地形是闭合曲线,中间数值大;小盆地也是闭合曲线,中间数值小……通过观察,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地形有了直观地了解,在今后做题或者综合复习时能调动自己的立体记忆,简化思维过程。
在地理视频的选择上教师要仔细,所选的视频不仅要符合课堂要求,还要满足学生对地形地貌的兴趣度,尽可能采用标志性的地理视频加以讲解。学生们通过对立体视频的赏析,加上老师的辅助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将不再平面化、枯燥化,能在学生们脑海中勾勒出立体的形象,有一个详尽的认知。
二、开展互动学习,碰撞思维
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一个课堂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个课堂必定是枯燥而又乏味,学生们死气沉沉,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学习,让学生们也能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通过学生们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高三综合复习“世界地理概况”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在黑板上勾勒出世界地图的轮廓,但是不标记地理名称。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对世界地理概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复习。首先,我们选出一名同学,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八大洋的地理位置,再由该学生制定下一名学生讲述其地理特征、气候特点等知识。接下来,再指定下一名同学描述世界主要岛屿、半岛的特点,由其他同学回答他所描述的是哪个岛屿,并在地图上标记其位置……由此,每个学生制定下一名学生知识分析,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进课堂,争取每个同学都有一次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学习,他们交流自己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对课本上的问题加以探究解决,极大程度上调动着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给学生讨论的机会,让他们擦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促使今后更加主动地投入地理课堂。
三、走进自然课堂,学以致用
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学科,生活处处有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入自然课堂,让学生在自然中切身感受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并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地理的片面化的认知,真实地感受地理的魅力,将自己投入于地理环境,学以致用。
例如,在高三阶段对“可持续发展”的复习中,我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到自然中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含义。首先,我先强调出去的安全问题,一定要紧随队伍。然后,我们先去一个工厂,远远的就看到工厂排放着废弃废水,明显地感觉到在这附近的空气质量非常的差。然后,我们对工厂的發展提出自己微薄的建议,希望工厂的老板可以采取。接着,我们去了中心公园,同学们发现,很多人在公园乱扔饮料瓶、废纸等,虽然会有保洁进行打扫清理,但是公园还是比较脏乱。因此,我带领同学们对公园的垃圾进行清理,将饮料瓶、纸片等可回收的分类处理,并在公园醒目的地方树立标志,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由此,学生们结合课本中学到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社会资源真正的可持续,对自己今后的行为有了警示的作用。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地理这门课程中。教师将学生带入自然中,让学生切身地感受自然的魅力,体验课本上的知识,对地理的理解也能更进一步。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将自己课堂上学习的书本化的知识加以运用,这就使得学生们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得以升华。
四、组织专题探究,深度钻研
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倾向于专题化。对学生而言,将相似、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专题学习,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通过专题探究,学生们对该专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学习和探究,对该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这种方式对学生知识的升华非常重要。
例如,在高三综合复习不同的气候时,我们将国家地区以其后加以区分,学生们自由分组,每组讨论写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气候中的一个,在其后面加以各个气候的补充说明。标明其气候特征、降水量变化、以及所包含的国家地区都有哪些。学生们以此作为专题,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不断补充在笔记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将自己组负责的气候加以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教师加以辅导。以此,学生们能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了解,升华自己。
我们在组织专题探究时,可以由老师提出探究的专题,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讨论分析确定所要探究的专题,然后自己搜集素材,深度钻研。在课堂上将每个学生的探究成果加以表述,教师加以辅助讲解和指导,同学、老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和改善自己的地理教学模式,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知识。改变原来课堂化的思维,多维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月芹.试论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
[2]罗东新.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J].教育科学,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