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柴胡清肝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胶丸口服,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0.0%、93.3%;对照组分别为23.3%、7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
[关键词]柴胡清肝汤;寻常性痤疮;肝肾失调;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52-03
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面部及胸背部。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脓疱甚至囊肿结节和瘢痕等多种皮损形态。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采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来自本院整形美容科门诊,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均符合Pillsbury分级标准的Ⅰ~Ⅲ级。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8~35岁,平均27.2岁,病程1月~11年;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8~38岁,平均28.4岁,病程2月~17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和皮损总评分方面均衡,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脓肿,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1.2.2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1],结合《实用中医外科学》中的辨证分型属于阴虚火旺、肝经郁热型。主要症状:面部油脂分泌较多,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及下颌,以黑头粉刺、红色丘疹为主,或伴浅表性小脓疱、少量结节,时轻时重,结节、瘢痕,舌红苔黄或者苔薄少津,脉弦滑或者弦细。次要症状:①月经前皮疹加重、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②急躁易怒或郁闷不舒、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多梦、潮热、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具备以上主要症状+次要症状①中的1项以上或者主要症状加次要症状②中的2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此证型。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患者年龄≥18岁;③皮疹为原发皮疹,与职业及药物因素无关;④近1年来未使用过影响内分泌的药物,无其他内分泌疾患;⑤近4周未使用过口服或者外用治疗痤疮的药物;⑥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1.4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近一年内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疾患、维生素A过量及高脂血症患者等;③由职业因素或药物因素引起的痤疮;④严重的聚合性痤疮;⑤近1个月使用过影响血清性激素水平的药物;⑥依从性差者;⑦对异维A过敏或中药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分组: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观察周期为12周。
2.2治疗方法:治疗组: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黄芩、黄柏、天花粉、连翘各10g,女贞子、墨旱莲各15g,生甘草3g, 使用颗粒剂(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冲服。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商品名:泰尔丝, 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210,10mg/粒),每次服用10mg,早晚各服用1次,吃饭时服用。服用4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每隔4周随访1次,于治疗0、4、8、12周对患者面部情况进行评估,计算出疗效指数,同时记录伴发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拟定[2]。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或瘢痕,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4%;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积分值减少30%~69%;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没有减轻或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30%。
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病例均完成了12周的治疗,无脱落病例,经治疗1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3.3%,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3.3%、7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5)。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照片见图1~3。
3.2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轻度腹泻1例,经中药2次调整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有2例患者于开始服用异维A胶丸后出现痤疮增多的现象,坚持服用后好转。有3例患者出现口干及皮肤干燥的情况,患者坚持服用到疗程结束,有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出现轻度的ALT及AST增高,停药2周后复查恢复至正常。
4 讨论
随着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变化,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好发于颜面部,久治不愈,容易遗留瘢痕等,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负担,且青年时期往往“阳常有余阴不足”:一方面“生阳之气”充足,生机旺盛;另一方面情志不舒,肝气郁久化热,易致“妄动之相火”,耗阴伤精,病久则涉及肾阴,进而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至虚火上炎;尤其女性患者“肝肾同源”,病情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往往月经前症状加重,月经后或有减轻。《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3] 可见肝经循行至面颊、额部、口周和胸背部,这些都是痤疮容易发生的部位,郁火、虚火均可循肝经上行而发为痤疮,因此,治疗当从其发病本质“火”入手,宜滋水涵木、清肝泻火。 柴胡清肝汤,中医名方,出自《外科正宗》卷二:用于养血清火,疏肝散结。主治肝气郁结,致患鬓疽,初起尚未成脓者,毋论阴阳表里,俱可服之[4]。方中柴胡入肝经,配白芍、川芎疏肝解郁;黄芩、连翘清泄郁消痤散结;黄柏为疡科要药,清热解毒,兼制相火、清虚热;天花粉、生地凉血滋阴生津;当归活血养血,与清热解毒之品合用具有排脓生肌之功效;女贞子、墨旱莲即为“二至丸”,出自《医方集解》,为治疗肝肾阴虚之基本方,补而不腻,滋而兼清,以制虚火上炎;甘草调和诸药。方中“壮水、制火”并用,共奏滋水涵木、清肝泻火之功。临证如见有脓疱者,加蒲公英、野菊花等解毒排脓;有结节囊肿者加夏枯草、浙贝母等散结消肿;伴有便秘者,加枳实、大黄等排毒泄热;月经前诸症加重者加益母草、香附等活血调经治疗。
本组病例均采用江阴天江药业的配方颗粒,调配冲服,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而制成,有统一的质量执行标准,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比较,不仅具有传统饮片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而且还具有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特点[5]。
肝肾失调型痤疮患者,情志因素往往是发病之关键,是由于各类负性因素(学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家庭矛盾或与单位关系紧张等)长期刺激,导致思虑过度,焦虑抑郁慢慢发展而来[6]。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注意多与患者沟通,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缓解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采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痤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3]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8.
[4]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94.
[5]张海燕.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496-498.
[6]纪薇.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529.
[收稿日期]2014-08-25 [修回日期]2014-09-30
编辑/李阳利
[关键词]柴胡清肝汤;寻常性痤疮;肝肾失调;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52-03
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面部及胸背部。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脓疱甚至囊肿结节和瘢痕等多种皮损形态。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采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来自本院整形美容科门诊,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均符合Pillsbury分级标准的Ⅰ~Ⅲ级。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8~35岁,平均27.2岁,病程1月~11年;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8~38岁,平均28.4岁,病程2月~17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和皮损总评分方面均衡,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脓肿,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1.2.2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1],结合《实用中医外科学》中的辨证分型属于阴虚火旺、肝经郁热型。主要症状:面部油脂分泌较多,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及下颌,以黑头粉刺、红色丘疹为主,或伴浅表性小脓疱、少量结节,时轻时重,结节、瘢痕,舌红苔黄或者苔薄少津,脉弦滑或者弦细。次要症状:①月经前皮疹加重、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②急躁易怒或郁闷不舒、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多梦、潮热、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具备以上主要症状+次要症状①中的1项以上或者主要症状加次要症状②中的2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此证型。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患者年龄≥18岁;③皮疹为原发皮疹,与职业及药物因素无关;④近1年来未使用过影响内分泌的药物,无其他内分泌疾患;⑤近4周未使用过口服或者外用治疗痤疮的药物;⑥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1.4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近一年内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疾患、维生素A过量及高脂血症患者等;③由职业因素或药物因素引起的痤疮;④严重的聚合性痤疮;⑤近1个月使用过影响血清性激素水平的药物;⑥依从性差者;⑦对异维A过敏或中药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分组: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观察周期为12周。
2.2治疗方法:治疗组: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黄芩、黄柏、天花粉、连翘各10g,女贞子、墨旱莲各15g,生甘草3g, 使用颗粒剂(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冲服。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商品名:泰尔丝, 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210,10mg/粒),每次服用10mg,早晚各服用1次,吃饭时服用。服用4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每隔4周随访1次,于治疗0、4、8、12周对患者面部情况进行评估,计算出疗效指数,同时记录伴发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拟定[2]。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或瘢痕,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4%;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积分值减少30%~69%;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没有减轻或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30%。
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病例均完成了12周的治疗,无脱落病例,经治疗1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3.3%,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3.3%、7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5)。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照片见图1~3。
3.2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轻度腹泻1例,经中药2次调整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有2例患者于开始服用异维A胶丸后出现痤疮增多的现象,坚持服用后好转。有3例患者出现口干及皮肤干燥的情况,患者坚持服用到疗程结束,有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出现轻度的ALT及AST增高,停药2周后复查恢复至正常。
4 讨论
随着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变化,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好发于颜面部,久治不愈,容易遗留瘢痕等,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负担,且青年时期往往“阳常有余阴不足”:一方面“生阳之气”充足,生机旺盛;另一方面情志不舒,肝气郁久化热,易致“妄动之相火”,耗阴伤精,病久则涉及肾阴,进而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至虚火上炎;尤其女性患者“肝肾同源”,病情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往往月经前症状加重,月经后或有减轻。《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3] 可见肝经循行至面颊、额部、口周和胸背部,这些都是痤疮容易发生的部位,郁火、虚火均可循肝经上行而发为痤疮,因此,治疗当从其发病本质“火”入手,宜滋水涵木、清肝泻火。 柴胡清肝汤,中医名方,出自《外科正宗》卷二:用于养血清火,疏肝散结。主治肝气郁结,致患鬓疽,初起尚未成脓者,毋论阴阳表里,俱可服之[4]。方中柴胡入肝经,配白芍、川芎疏肝解郁;黄芩、连翘清泄郁消痤散结;黄柏为疡科要药,清热解毒,兼制相火、清虚热;天花粉、生地凉血滋阴生津;当归活血养血,与清热解毒之品合用具有排脓生肌之功效;女贞子、墨旱莲即为“二至丸”,出自《医方集解》,为治疗肝肾阴虚之基本方,补而不腻,滋而兼清,以制虚火上炎;甘草调和诸药。方中“壮水、制火”并用,共奏滋水涵木、清肝泻火之功。临证如见有脓疱者,加蒲公英、野菊花等解毒排脓;有结节囊肿者加夏枯草、浙贝母等散结消肿;伴有便秘者,加枳实、大黄等排毒泄热;月经前诸症加重者加益母草、香附等活血调经治疗。
本组病例均采用江阴天江药业的配方颗粒,调配冲服,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而制成,有统一的质量执行标准,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比较,不仅具有传统饮片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而且还具有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特点[5]。
肝肾失调型痤疮患者,情志因素往往是发病之关键,是由于各类负性因素(学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家庭矛盾或与单位关系紧张等)长期刺激,导致思虑过度,焦虑抑郁慢慢发展而来[6]。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注意多与患者沟通,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缓解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采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痤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3]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8.
[4]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94.
[5]张海燕.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496-498.
[6]纪薇.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529.
[收稿日期]2014-08-25 [修回日期]2014-09-30
编辑/李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