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庭院里醉眠枝头的梨花,回廊下的学舌鹦鹉,画楼上的鸳鸯瓦片,都是沈宜修编织诗词的素材。她的词不像朱淑真的,读来如赏花,红艳凝香,装点了盛世繁华;也不像李清照,吟来如品酒,回味悠长,沉淀了悲欢离合;她的诗词仿佛一把任性的刀,喜也因它,哀也由它。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渔舟唱晚,这人间天堂便是宜修的故乡。她出生于书香传世的松陵沈家,可身为女儿,她没有机会同兄弟一起进学堂。但她爱诗词,谁说诗词是男子的专属?无师教习她便自己苦读。
她爱读诗,在梅花吐蕊的季节,沏一壶白茶,捧一卷诗词,侧卧于窗前的红木软榻上,听着檐上雨落。闭目凝神,仿佛有花香凝于鼻端,那些香气存在于诗词中她不曾踏足的远方。她也爱写诗,她的诗中有和风轻舞的纱幔帘栊,有蹴罢秋千的娇俏侍女。那时诗词仿若她手中的刻刀,玉指轻弄,几个起落便将忧愁与不快琢去,纸上满是彩笔新题多情句。
转眼,庭前梅树已数番落红,宜修也长得“颀然而长,鬓泽可鉴”。此时的她如同迎风而开的梅花,亭亭立于枝头,暗香幽幽,只待有心人采撷。那人很快就出现了,他叫叶绍袁。松陵沈家是世家大族,汾湖叶家累世为官,他们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谦谦君子,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冬去舂来,儿女渐多,但宜修对诗词的热爱却未随白雪消融。她用诗词细细描摹儿女的形容,也教儿女们吟诗读词。她从不用珠翠玉石去装扮女儿,她们布衣荆钗,却仍闪耀得令人目眩。她告诉女儿们,才华不是男子的专属,女子亦可依靠才华活得光彩动人,她相信她们会活得比她更恣意从容。
宜修一直都记得初嫁到叶家时,婆母对她写诗的不满。婆母像大多数人一样,执拗地守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金科玉律。而她早已看透了,这如丝绸般华贵的闺阁,实不过是束缚女子的茧。
丈夫出仕在外,宜修独守空闺。她和女儿们办起了诗社,找来族中能文的女子一起联诗作赋。写最新的诗,用最险的韵。不止于那几句“思君”“念君”“感君”,离愁别绪、咏史怀人,所有题材她们都要涉足。她们用纤细但不孱弱的声音发出心底的呼喊——女子有才亦有德。
就这样,宜修带着她的文友,以诗词为刀划开桎梏,为女子们建造了一个舞台。她收集才女的诗词,编辑成书,取名《伊人思》。上至贵族小姐,下至烟花女子,无论门第,每人都带着自己或端庄或恣意的诗词,来到这舞台上尺情绽放。伊人巧思,自当善藏。沈宜修用这样的方式温柔对待每个作者,纪念每个曾提笔的女子,她要帮她们的诗作找到知音。
可静好时光在她43岁那年戛然而止。她惊才绝艳的小女儿叶小鸾走了,小鸾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七岁——她出嫁的前五天。宜修痴痴地望着桌上鲜红的喜字,红烛未燃,嫁衣未试,甚至新郎还未曾谋面,她便这样决绝地走了。正是因为这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小鸾在婚前忧思惊恐,恰似一朵即将盛放的花苞,还没来得及体味风霜雨露,就已凋零。
不幸宛若藤蔓,将沈宜修越缠越紧。叶小鸾死后仅七十余日,叶纨纨,为妹妹早亡而伤心,再加上多年不幸婚姻留下的旧疾,一病不起,随妹妹而去。
宜修开始自责,是她带领女儿们打破束缚,鼓励她们以才立世,不做男人的附庸。可她两个惊才绝艳的女儿,偏偏是因为不甘平庸而亡。或许她们终其一生也不明白,为什么找到一个志趣相投的画眉人这么难。叶小鸾不懂,为何不能凭自己的心意寻一知己共白头。叶纨纨不懂,为何自己醉心诗词不被夫家赏识,夫妻之间无话可谈,最后竟至分居两地,疏离淡漠形同路人。
她们不懂,但宜修明白。女儿就像风筝,她本想作线,一张一弛间给她们更强的助力,让她们飞出斑驳腐朽的院墙,與清风白云为伴可无奈,终是抵不过强劲的西风。
宜修全身缟素,立于梅树前,秋风扫过,木叶萧萧而下,一片萧索。她玉肌消瘦,衣带渐宽,新啼痕压旧啼痕,憔悴更胜病梅。两鬓霜染,青丝藏不住白发,风过处,三千青丝乱。然而,风冷,心更寒。看着日渐清冷的庭院,沈宜修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可只得无语哽咽。
“西风冽,竹声敲雨凄寒切。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肠千结。瑶华早逗梨花雪。疏香人远愁难说。愁难说,旧时欢笑,而今泪!”连失两女的宜修强撑病体写下这首词,万般悲情付笔端,滴滴啼泪,字字泣血。这一次诗词成了剔骨刀,每一笔都是刻骨的相思,每—刀都是铭心的悲哀。宜修恰若浮萍,无根无依,失去了方向,似乎一阵涟漪便可将她吞没。到头来,满腹诗书玲珑心也没能化解这半生泪水。也许当她从女子合才求德的梦中觉醒时,不幸就已注定。唯一可作安慰的,是她的词作总算得以留传后世。
一世才情半生泪,融融春风沐后人。沈宜修传世的诗词有八百余首,在她的影响下,叶沈两家有诗文传世的女子有十二人。就像当初她所坚持的,每个提笔的女子都应被温柔对待。尽管上天残忍地撕裂了她作为母亲的欢愉,但终究温柔地对待了这位勇敢的诗人,容她在历史长河中静静开出属于自己的傲雪寒梅,时隔百年,幽香不散。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渔舟唱晚,这人间天堂便是宜修的故乡。她出生于书香传世的松陵沈家,可身为女儿,她没有机会同兄弟一起进学堂。但她爱诗词,谁说诗词是男子的专属?无师教习她便自己苦读。
她爱读诗,在梅花吐蕊的季节,沏一壶白茶,捧一卷诗词,侧卧于窗前的红木软榻上,听着檐上雨落。闭目凝神,仿佛有花香凝于鼻端,那些香气存在于诗词中她不曾踏足的远方。她也爱写诗,她的诗中有和风轻舞的纱幔帘栊,有蹴罢秋千的娇俏侍女。那时诗词仿若她手中的刻刀,玉指轻弄,几个起落便将忧愁与不快琢去,纸上满是彩笔新题多情句。
转眼,庭前梅树已数番落红,宜修也长得“颀然而长,鬓泽可鉴”。此时的她如同迎风而开的梅花,亭亭立于枝头,暗香幽幽,只待有心人采撷。那人很快就出现了,他叫叶绍袁。松陵沈家是世家大族,汾湖叶家累世为官,他们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谦谦君子,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冬去舂来,儿女渐多,但宜修对诗词的热爱却未随白雪消融。她用诗词细细描摹儿女的形容,也教儿女们吟诗读词。她从不用珠翠玉石去装扮女儿,她们布衣荆钗,却仍闪耀得令人目眩。她告诉女儿们,才华不是男子的专属,女子亦可依靠才华活得光彩动人,她相信她们会活得比她更恣意从容。
宜修一直都记得初嫁到叶家时,婆母对她写诗的不满。婆母像大多数人一样,执拗地守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金科玉律。而她早已看透了,这如丝绸般华贵的闺阁,实不过是束缚女子的茧。
丈夫出仕在外,宜修独守空闺。她和女儿们办起了诗社,找来族中能文的女子一起联诗作赋。写最新的诗,用最险的韵。不止于那几句“思君”“念君”“感君”,离愁别绪、咏史怀人,所有题材她们都要涉足。她们用纤细但不孱弱的声音发出心底的呼喊——女子有才亦有德。
就这样,宜修带着她的文友,以诗词为刀划开桎梏,为女子们建造了一个舞台。她收集才女的诗词,编辑成书,取名《伊人思》。上至贵族小姐,下至烟花女子,无论门第,每人都带着自己或端庄或恣意的诗词,来到这舞台上尺情绽放。伊人巧思,自当善藏。沈宜修用这样的方式温柔对待每个作者,纪念每个曾提笔的女子,她要帮她们的诗作找到知音。
可静好时光在她43岁那年戛然而止。她惊才绝艳的小女儿叶小鸾走了,小鸾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七岁——她出嫁的前五天。宜修痴痴地望着桌上鲜红的喜字,红烛未燃,嫁衣未试,甚至新郎还未曾谋面,她便这样决绝地走了。正是因为这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小鸾在婚前忧思惊恐,恰似一朵即将盛放的花苞,还没来得及体味风霜雨露,就已凋零。
不幸宛若藤蔓,将沈宜修越缠越紧。叶小鸾死后仅七十余日,叶纨纨,为妹妹早亡而伤心,再加上多年不幸婚姻留下的旧疾,一病不起,随妹妹而去。
宜修开始自责,是她带领女儿们打破束缚,鼓励她们以才立世,不做男人的附庸。可她两个惊才绝艳的女儿,偏偏是因为不甘平庸而亡。或许她们终其一生也不明白,为什么找到一个志趣相投的画眉人这么难。叶小鸾不懂,为何不能凭自己的心意寻一知己共白头。叶纨纨不懂,为何自己醉心诗词不被夫家赏识,夫妻之间无话可谈,最后竟至分居两地,疏离淡漠形同路人。
她们不懂,但宜修明白。女儿就像风筝,她本想作线,一张一弛间给她们更强的助力,让她们飞出斑驳腐朽的院墙,與清风白云为伴可无奈,终是抵不过强劲的西风。
宜修全身缟素,立于梅树前,秋风扫过,木叶萧萧而下,一片萧索。她玉肌消瘦,衣带渐宽,新啼痕压旧啼痕,憔悴更胜病梅。两鬓霜染,青丝藏不住白发,风过处,三千青丝乱。然而,风冷,心更寒。看着日渐清冷的庭院,沈宜修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可只得无语哽咽。
“西风冽,竹声敲雨凄寒切。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肠千结。瑶华早逗梨花雪。疏香人远愁难说。愁难说,旧时欢笑,而今泪!”连失两女的宜修强撑病体写下这首词,万般悲情付笔端,滴滴啼泪,字字泣血。这一次诗词成了剔骨刀,每一笔都是刻骨的相思,每—刀都是铭心的悲哀。宜修恰若浮萍,无根无依,失去了方向,似乎一阵涟漪便可将她吞没。到头来,满腹诗书玲珑心也没能化解这半生泪水。也许当她从女子合才求德的梦中觉醒时,不幸就已注定。唯一可作安慰的,是她的词作总算得以留传后世。
一世才情半生泪,融融春风沐后人。沈宜修传世的诗词有八百余首,在她的影响下,叶沈两家有诗文传世的女子有十二人。就像当初她所坚持的,每个提笔的女子都应被温柔对待。尽管上天残忍地撕裂了她作为母亲的欢愉,但终究温柔地对待了这位勇敢的诗人,容她在历史长河中静静开出属于自己的傲雪寒梅,时隔百年,幽香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