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情绪探究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j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班;幼儿;焦虑;分类;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028—01
  一、幼儿分离焦虑情绪的分类
  1. 依依不舍型。依依不舍型这类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总是依依不舍,严重的则会死缠烂打,要么紧紧扯着家人的衣服不放,要求自己跟着家人回家,要么则双手紧紧环着父母的脖子,要求家人留在身边一起听课。这类小朋友不会哭不会闹反而很会撒娇,要么对妈妈说着甜蜜的话,要么是紧紧依偎在父母怀里,真的要分离时会反反复复询问父母什么时候过来接他。
  2. 闷闷不乐型。闷闷不乐型的幼儿虽然不愿离开自己的家长,但是知道自己即使大声哭闹,爸爸妈妈仍然还是会送自己去上幼儿园,于是他们就停止了“反抗”,但是他们的内心里还是不高兴、不开心,甚至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内很听话乖巧,到了家里却会在睡梦中突然惊醒,大声喊着“不要去幼儿园”。这一类的幼儿知道父母送自己来就会分离,而且十分清楚分离时的抗议几乎沒有作用,所以他们选择放弃反抗,不哭不闹。但是在与家人分离后经常一个人玩一个人学习,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显得很孤单。
  3. 大哭大闹型。大哭大闹型的幼儿经常是一到达幼儿园的门口就开始情绪大变,一旦看见老师或者一踏入教室就开始大哭大闹,他们听不进去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的劝说,这类幼儿在和家人分离时候的表现十分夸张,有时候未必是不想分开,可是在分开之时总是大声哭闹大声嘶吼,待与父母分离之后也会恢复正常,与各位同伴嬉戏打闹无异他人。他们就是通过这种表现来挽留家人的分离,可是效果未必如偿所愿。
  二、幼儿分离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1. 基本需要的缺失。两三岁的幼儿总是要面临一些独立生活的问题,即从一直生活而又熟悉的家庭环境融入到陌生而又未知的幼儿园环境。对于常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从未离开过家庭生活的他们将要到一个十分陌生充满未知的环境中生活,一定会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入园时候的焦虑情绪就由此产生。这是幼儿的完整人生旅途中第一次要独立感受挫折,独立经受心理孤独的成长,首次在生理上进行独立生活,因此难免情绪受到影响,产生了不安、沉默、悲伤、哭泣、打闹等现象。
  2. 依恋的缺失。“依恋是一个人寻求且希望与另一个人或环境能够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幼儿在家中的依恋就是熟悉的家庭环境和家人,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迈进陌生又充满未知的幼儿园,开始集体的生活环境,失去了一直习以为常的依恋对象,幼儿心理和生理的落差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情绪。
  3. 家长的负面影响。家长也会产生焦虑情绪。基于家长产生该情绪的研究发现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忧虑担心产生的,当孩子第一次离开家进入幼儿园中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家长会在心里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吃饱吗?我的孩子比较文静会受其他小朋友欺负吗?等等疑虑会困扰家长。第二个原因是家长过高要求幼儿造成的疑虑,我的孩子在园内表现令老师满意吗?我的孩子能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吗?由于这些担心和疑虑,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会不自觉地在家中或者在领幼儿回家的路上询问幼儿,使幼儿不知不觉被影响。
  三、解决幼儿分离焦虑情绪的对策
  1. 家庭对幼儿正确疏导。幼儿从出生一直以来都是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形成了依恋,一旦离开了家庭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家庭中的心理疏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情绪的时候,家人可以采用“梯度入园”的形式,使幼儿渐渐地接受陌生的幼儿园,在幼儿将陌生的园内环境变成熟悉的环境形成新的依恋,家长则可以不在进行园内陪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可以采用“延迟入园,准时接园”的方式,以免造成幼儿内心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的加重。
  2. 教师进行有效引导。教师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应该使用夸奖赞扬的语气,使幼儿在园内真正感受到被老师关注被老师关心;教师还应该极力营造一种温馨的环境多表达对幼儿的喜爱之情,使幼儿入园如回家;还应该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再过多地关注父母什么时候来接他们。
  3. 幼儿园应探索管理新模式。当前形势下的幼儿教育形势复杂多变,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很多,应该结合幼儿心理与生理发展发育的规律和状况,着力探索一种新的幼儿园管理模式。比如,可以举办“家教式”幼儿教育,教师可以进入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指导活动等。
  编辑:王金梅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学校管理;校长;具备;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8—0031—01  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要用系统的观点去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发挥集体领导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推动学校蓬勃发展。在多年的调研和学校督导考核中,笔者认为,要发挥学校班子集体的领导优势,校长应树立以下八种意识。  一、
<正>一、要善于发掘历史的交汇点,关注历史的交汇点,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生成新的认识和新的视角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开发,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搬运"。教师需要在课程标准
回顾2005年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一是帮助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争创了国家和省名牌优质产品,帮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TI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估
一、效益农业评估指标体系综合来看,效益农业绩效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子系统).一是农业经济水平,包括农业经济总体规模和农业发展速度、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合并真菌性肺炎临床分析。方法回顾2000-01~2011-01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219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19例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
【关键词】 学校管理;常规工作;教研活动;素质;涵养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8—0032—01  管理者是创造性实施与运用管理方法的人。管理方法的实施与运用离不开管理者的自觉,只有首先抓好管理者的管理,管理者自觉接受管理,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施与运用问题才可能真正解决。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教学工作的管理,是校领导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因此,在社
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质量认证资格、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比重大大提高,有形资产的作用相对减弱,而无形资产作用得以加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呼吸道阶梯化护理(stepwise breat nurse,SWBN)模式即二类、四阶梯、八方法、五措施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方法采用开放式横断临床观察法对我院515例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