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而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对于湖南省而言,近年来湖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而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给湖南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职业教育需要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转型升级之后的新经济形势。同时,对湖南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湖南省经济和职业教育共同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产业升级 结构转型 职业教育 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52-01
  一、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
  产业转型升级代表着经济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方向发展,从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从而使产业结构朝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各个省市地区都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对于湖南省而言,在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该从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寻找适合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近年来,湖南省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方面加强了投入与关注。目前,湖南省全省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压力,因此进行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对于湖南省产业的转型升级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基础地位,深处亚热带气候和长江流域之中,湖南省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是在产业升级之后,湖南省的农业应当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湖南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农业。
  (2)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工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核心产业,因此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十分重要。随着新型工业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湖南省将新兴工业产业作为了发展的重点,加快对重点行业的改革与创新,力争打造一条低碳、绿色的工业产业链,并且不断提升产业链的附加价值,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并不断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3)推动服务业实现现代化
  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点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业为农业、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在湖南省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中,教育行业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教育行业应当进行更快的改革与创新。
  二、湖南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国家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需要从其自身的发展现状入手,而湖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成为了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当前湖南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集团化发展,力争打造全国优秀的职业院校、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之中,职业教育学校努力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为中高职教育搭建桥梁,由于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而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应当实现不断中高职教育的集中化管理。其次,在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现代化社会,职业教育需要满足社会对于高端技能人才和劳动人才的需求,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课题体系设置缺乏创新、能力本位的目标无法融入到教育之中等问题,这些不足也成为了职业教育在发展模式改革过程中需要应对的挑战。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教育部力争建立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而湖南省作为教育强省之一,其在职业院校的建设工作上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支撑。当前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下,职业教育能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对策
  湖南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创新和活力,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
  (1)中高职教育协调统一发展
  中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与对接,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重要举措。当前中高职教育的管理还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实现对中高职教育的统一化管理,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由于社会对于劳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高职教育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体系,因此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实现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才能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技能水平高的高素质技术和劳动人才。当前部分职业院校中的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差,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缺乏特色,同时其核心竞争力也较低。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有效改革,就需要不断加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条件,为发展模式的改革提供软件和硬件的共同保障。
  (3)建立就业导向型发展模式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服务业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逐步上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应当建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策略和就业导向型发展模式,将就业作为学生投身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也能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推进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发挥有利作用。
  随着湖南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湖南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创造力和创新活力,而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在产业转型升级下,应实现发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既有机遇,也存在挑战,因此,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步伐。对于当前湖南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之下的职业教育院校,只有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协调统一发展,提升教师水平和办学水平,建立就业导向型发展模式,才能够真正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先云.湖南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企业导报,2015(1):117-118
其他文献
【摘要】论述了物流专业的教学特征,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及工作过程,提出了物流专业中的项目教学法设计要求及原则。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物流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53-01  目前,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大范围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颠覆了以往的教材教学模式,进入了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
本文是一篇日中翻译的实践报告,翻译实践原文选自东京书籍出版的『地理B』中的第一编与第二编。通过日语原文与汉语译文的语篇对照,以名词修饰节为中心,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
本文主要是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400余份,经鉴定为163种,隶属于72属40科12目2纲。
[研究目的]CKD3-4期伴有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部分患者应用RAS抑制剂不能使蛋白尿降到理想水平。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减轻蛋白尿等作用。1.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RAS抑制剂治疗CKD3-4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雷公藤多苷治疗后CKD3-4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代谢通路的变化。[研究方法]1.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门诊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地球观测系统在21世纪的蓬勃发展,将会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就迫切需要以最符合地球运动规律的方一式规定地球参考系统,并建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与意识的有效课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有效渗透人文精神,对学生展开全面的文化熏陶,使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本文在介绍人文精神内涵及其渗透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43-01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自读课文,这里我说一下其中的第一课《客家民居》。这篇课文从体裁上说属于说明文。既然是说明文,那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篇课文抓住了《客家民居》的什么特点呢?  首先,在讲课前,应该处理一下字词,在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夯”字。“夯”这个东西过去在农村很常见,有石夯、木
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情况,以普及型—提高型—精英型为开放实验室的分层递进模式进行建设,推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学科竞赛的蓬勃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展现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38-01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