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中国直销商应谋定而后动

来源 :经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直销立法,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又将有多少直销人士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又将有多少新人投入到直销领域之中?2005年是直销人的丰收年,还是又一个混乱的开始?
  直销六年,直销人从中收获了些什么?直销立法将给直销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直销人又该做何准备?本文将就此和大家展开探讨。
  
  竞争中的误区
  
  约翰·奈斯比特说:“高科技带来高接触。”这句话用到直销领域中可做一个延伸:“高接触带来高成长。”2005年,随着直销大门的敞开,国外众多直销巨头纷纷抢滩登陆,国内的直销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正如《经贸世界》上一期的点评:“中国直销进入了战国时代。”既然是战国时代,免不了惨烈的战争。《2004风起云涌直销商》一文中描述过“如新军团和安利军团”的攻坚战,就是公司间竞争的代表。其实这样的竞争何止存在于这两个欢喜冤家之间,各个公司的竞争早已愈演愈烈。各个公司的直销商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纷纷加强了对行业和竞争对手公司的了解。但比较遗憾的是,一些直销商的竞争进入了一些误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比较公司的优越时,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对产品和制度进行比较;
  2. 针对现有的直销团队进行“挖角”的行为还是竞争的主要体现;
  3. 直销商盲目夸大公司实力的现象比较普遍。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讲道:“企业和企业的竞争,在上世纪80年代是产品品质的竞争,90年代是宣传和包装的竞争,进入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是在服务上分高下。”
  著名的实战管理大师余世维也讲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由短期竞争演变为长线竞争,即不再侧重于某个阶段、某类产品的竞争输赢”。
  看中国的其他行业,如彩电、冰箱、VCD等行业也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从比品质、价格到拼服务最后到品牌的较量。那么可以预测的是,直销领域的竞争也必将经过这样一个阶段。
  首先,从产品而言,其实但凡正规经营的直销公司产品都有过人之处,因为“口碑相传”的营销方式决定了公司必定会在产品上下足功夫。因此产品的优势在竞争中就会相互抵消。
  其次,就价格而言,消费者看重的是产品上的价格标签,而对直销商而言则意味着制度, 于是各家公司的直销商在宣传自己时,都纷纷将自己的“拨出比例”和“制度的优越”作为炫耀的法宝。当然制度固然重要,但要知道直销领域的成功是一个综合的因素,直销绝非是给你提供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而是一个需要你用心经营通过二到五年时间取得财富自由的事业。因此切不要盲目夸大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唯制度论”者。
  第三,竞争导致的人才流动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将壮大团队的方法放在“摘别人树上的果子”上面,那也决非长久之计。 一是现有的市场容量有限,一味的“挖角”也许只是给你的团队带来更多的“直销难民”;二是老团队的领导人进来固然带来业绩的突增,但也带来了他以前的做事风格和思维模式,长期来看不一定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况且如果他今天是因为制度而来,那么明天他也可能因为“更好”的制度而去。
  毫无疑问,直销立法后,关注直销的人士会越来越多,而人们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人们会经历感性—迷茫—理性的过程。要吸引更多的人加盟自己的团队,问题的关键在于直销商是否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直销不是一个说服力的生意,而是一个影响力的生意。孔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只懂得如果讲解业务计划、做产品示范的直销商显然已经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取胜。市场需要的是对行业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能真正指引方向且理性睿智的人士。
  
  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日前,与一位直销媒体人士探讨,她讲:“直销这是一个进入门槛无限制的行业,谁都可以进来。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游戏规则。”而后她解释道:“我说的不是资金门槛,而是素质门槛。”这句话让笔者不由得反思起来。如果做一个调查,目前直销从业人员的构成情况、收入情况、平均素质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何,恐怕真不容乐观。
  众所周知,在直销领域几乎不需要你的投资,也不过问你的学历、能力、经历、社会背景,只要是成年人就都可以与直销公司签约成为一名直销从业者。可以说,这既是直销的优势,也是造成一些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直销的确让很多没有学历、能力、资本的人彻底改变了命运,过上了一般人都梦想的生活。这些朋友的分享的确足以感动人心,当他们在台上讲述自己曾经的艰难困苦,今天的幸福生活时,很容易给很多后来者以错觉,认为任何人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在直销领域取得辉煌。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决非“简单、努力、听话做”就可以实现的。五年前可能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在这个行业胜出,但是这样的机会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让笔者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那个时代被称为“撑死胆大的”。只要你有一个梦想,敢于去实践,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市场的浪潮中搏得第一桶金。很多人就靠着开夫妻店,做左手倒右手的批零买卖生意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的开放,这样的经营方式注定会被淘汰。中国第一批百万富翁大多数已经在市场中消失了,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企业家。
  在直销行业也是如此。5~10年前,这个市场刚刚开始,人们对直销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直销公司也良莠不齐。直销(当时的传销)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次发财机会”。很多人就靠着一阵子的热情扎了进去。由于中国社会当时创业机会缺乏,人们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在一阵疯狂之后,一些在平日毫不起眼的平凡人成为了这个特殊历史的受益者。这就好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当然他们也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和巨大的行动力。这些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要素,也的确让人钦佩。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在2005年的今天,市场的状况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参与市场的公司,消费者的心态,从业者的经验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还只是靠着简单的努力,已经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然而我们去观察现在的直销商基层团队,整体素质的确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
  1. 在招募新人时,为要快速地吸引人,一些直销商不自觉地将目标人群锁定在收入偏低、心态和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人群;
  2. 团队的培训过多围绕公司、产品、制度、销售方面展开,而缺少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
  3. 在宣传时,夸大公司优势、盲目推崇团队和领导人;
  4. 上级直销商封闭咨讯,甚至反对其团队成员通过媒体、网络了解新的信息。
  上述的做法使得整个直销团队的素质不高,对高素质的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给旁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改变直销的初衷—给平凡人一个创业的机会。而是说要更多地站在生意的角度来看待和运作这个行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要清楚地了解竞争对手、自己以及整个市场的状况,制定出有效可行的策略,方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当整个市场在发生悄然变化时,如果你不能察觉变化的发生,这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直销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直销商本身要推荐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经常说到的“向上推荐”。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直销领域的竞争亦然;其次在培训方面,除销售技巧、产品知识的培训外,更应加强直销商对整个直销行业的认识与了解,全方位提升其专业素质。 这不只是需要直销公司的努力,更需要直销团队领导人有更为先进的观念,真正打造开放型的团队和系统。
  
  建立稳定的心态
  
  随着直销立法出台的日益临近,各大公司纷纷为立法后的市场做积极的准备,国外的康宝莱、永久、优莎纳、美乐佳、立新世纪、雷克瑟斯、丞燕,内资的盛仕铭、永春堂、富饶、瓜拿纳、天年……再加上早已在中国占山为王的安利、如新、完美、天狮等纷纷磨刀霍霍。一些传统的企业也做着转型的打算,更有很多以前没听说过的直销企业纷纷破土而出。这也引得不少直销商的心态越发地焦急起来。于是“选择”将成为直销立法前后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我们遗憾的看到,不少直销从业者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仅仅是看了一些简单的公司介绍,被所谓领导人的光环所吸引,就匆匆做了决定,短短几个月的经营后又换东家,在这期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重要的是投入了自己的人际和口碑,最后还是“竹篮打水”,沦为了“直销跳蚤”、“直销难民”,实在非常的可惜。这就是因为在选择前没有一个稳定的心态,甚至心态浮躁,对自己和公司都缺乏透彻了解所造成的。
  有关选择,先前已有数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此处不是要去对比各家公司,而是希望直销商朋友在经营时能有一个稳定的心态。
  1.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你到底要通过直销得到什么,如果对你而言,直销是实现财富自由的事业机会,那么你的选择就要非常慎重,对公司要有非常慎重的考察,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法律常识,以防掉入“老鼠会”的陷阱之中;
  2. 不要天真地认为直销不需要投资而在选择时就非常随意,要知道,直销其实需要你投入很多隐性成本:大量的时间、人际关系、精力、口碑甚至你合作伙伴的成败,因此你要认真对待这巨大的成本;
  3. 你要有一个长久经营的心态,直销绝对不是你今天加入明天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的行业,它和任何生意一样,需要你付出不懈的努力,切不要在经营中碰到一点点问题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公司身上,然后又作其他的选择;
  4. 因为直销的经营模式所定,你会觉得在直销团队中特别的温暖,但要明白直销也是众多生意模式中的一种,不要将它的作用过于夸大,更不要因为经营直销生意而打破了生活的平衡,完全置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于不顾,因为直销而导致家庭破裂的也不在少数;
  5. 除了学习直销的经营技巧以外,还要拓展更为宽阔的知识面,时不时问问自己:“除了直销,我还会什么?”
  直销立法在即,市场会逐渐成熟,竞争也更为激烈,这对直销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取胜,谁能通过直销创造又一个辉煌?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的直销市场,为中国直销商祝福!
其他文献
健康的生活—人类永恒的追求。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财富的根源。正如直销行业流行的一个比喻:人的健康代表“1”,财富、地位等代表“0”,如果人没有了“1”,后面有再多的“0”也没有用。  为了健康,为了生命的质量,人们运动。  为了人们的健康,安利举办了“安利纽崔莱健康跑”活动。  2005年6月25日“安利纽崔莱健康跑”活动在重庆举行,并以次支持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    安利全国健康
期刊
对于中国加入WTO后的表现,有外电评论说,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是经得起世界经济大潮冲击的企业。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兑现WTO承诺,给了世界一个诚信负责的政府形象。  在过去的2004年里,有关直销立法的消息不时传来,让直销业界兴奋不已。随着2004年的远去,我们已经跨入了2005年的门槛,而备受世界直销业界关注的中国直销法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直销管理条例》、《推销员
期刊
  
期刊
我们一直在关注天狮,因为天狮是中国民族直销企业的代表,天狮现在的成功或失败,或许就是中国民族直销企业未来的成功或失败,因为我们关注中国民族直销企业的未来,所以,我们关注天狮的未来……  作为一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天狮公司同样面临如何才能以弱搏强的现实困境。与海外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年龄普遍偏小,在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健全的环境中出生、成长,先期创业的资本不足,加上长期的任人唯亲和
期刊
一位朋友告诉记者,瓜拿纳有两个奇迹,一是成长快速:从1995年8月建厂开始到1996年6月审核通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进入了当时中国直销的41家,被业界称之为黑马, 2004年3月复出,在不到1年的时间,便开设了1,800家专卖店;第二个奇迹,就是他们的老总张华:企业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名列前茅,张华有很强的社会关系、整合能力、公关能力。  所以,2004年记者在见到张华之前,一直感觉这个人物神秘莫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渴望成功的人何止百万,然而成功者却总是寥寥无几。杰出的华人成功学大师陈安之通过亲身走访世界上百位一流成功人士,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条成功公式:成功=知识+人脉。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那么人脉呢?人脉要发挥作用,也得靠一个系统。本文将向大家介绍的正是如何来梳理自己的有效人脉,希望借此文帮助您构建一个时刻支持您获得成功的人脉系统。  当你在事业上身心疲惫,当你需要稍作调整继续迎接新挑
期刊
迷途知返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了。  过了不久,小儿子就收拾起一切到远方去开创事业了。  在那里,他挥霍无度,浪费资财,很快就把他分得的家产耗尽,他走投无路了。于是去投靠一户有钱人。有钱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由于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浆来充饥。  这时,他突然醒悟过来,就想,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也有余
期刊
作者介绍    大卫·科特莱尔(DavidCottrell),一位蜚声国际的领导学顾问、教育家及职业演说家—他与《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以及《一分钟经理人》作者肯·布兰查同为美国演讲家协会的主力成员,现任科纳斯图恩领导学研究机构的总裁及CEO。  大卫·科特莱尔在领导学和客户服务方面的真知灼见及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成为一名广受欢迎的培训师。    《经贸世界》成长俱乐部推出每月阅书计划,
期刊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就要来到了,在这个举国欢庆亲人团聚的日子里,只有漂泊在外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人们所不了解的传销人群的故事!    被访人物    张波(化名):26岁,离异(由于从事传销,2004年5月妻子已与他离婚,家里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和一个50多岁的母亲),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大专文化,曾任政府公务员,2003年的
期刊
当你的部属用“我们”两个字时,他们不是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寻求问题的解决者。  现在有两种方法可让你避免去背负别人的“猴子”。一种方式是训练猴子不要抬错脚;但是更好的方式是:一开始便不要让他们放在你的背上。  于是,当你发现下属的“猴子”要跳过来时,就应该认真研究谁是下一个步骤的真正执行者,即谁该饲养这只“猴子”。如果问题是下属的,那么你要明确告诉他,作为上级的你只能协助他而不是把“猴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