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情,他并不看重。至于朋友,只能某一段同路而已,过了这一段,各走各的路。一辈子的同道,几乎没有。这时代有太多的虚假,与他们那个时代比,垃圾更多,人心更虚伪,几乎更难求知音。
有一张碟片,是关于吴冠中的,是当年凤凰卫视采访吴冠中的专题片,这张碟片我有时候会拿出来播放,每看一遍,总是涌上激动。感动的是吴冠中的真诚,感动的是吴冠中的坦率,尤其是他抨击美术圈的种种怪现象的言辞,犀利深刻,不留情面。
在接受访谈时,已步入人生晚年的吴冠中说:他这一辈子,很孤独。他有亲人,但一步步往前走时,亲人渐渐不理解,你走得越远,中间距离就越远。亲情,他并不看重。至于朋友,只能某一段同路而已,过了这一段,各走各的路。一辈子的同道,几乎没有。这时代有太多的虚假,与他们那个时代比,垃圾更多,人心更虚伪,几乎更难求知音。
听上去吴冠中的话,似乎显得不近人情,但看到他对艺术的那种真诚和执著,不能不感动于他的坦率和为艺术的虔诚。正如他所说,他的一切都在作品中,他也坚信,他离世后,他的散文读者要超过他绘画的赏者。现在吴冠中的话是否验证了呢?坊间关于他的书很多,尤其是散文集,这点吴冠中说对了,就是他身后会有许多读者喜欢他的散文。
但有一点似乎还不能确定:就是他的散文读者是否超过了他绘画的赏者。因为他的各种版本的画集尤其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图文配合的选集更是受到我辈的喜爱,例如他谈他的画的创作谈,其实是他的每一幅绘画后边的文字故事,一文一图,赏心悦目。
吴冠中作为一名画家,非常看重文学的素养和功能,例如他说: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过一个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会软很多,少一个画家则不然。对于吴冠中的这种言论,无须来评判是非,但有一点可以看出,这就是他对以鲁迅为象征的文学功能的推崇。用他的话说,一个杰出画家的成就绝不限于画面,感人的画面孕育于丰厚的修养与独特的感悟中。就这一点来说,这也是吴冠中作品的特色所在。他的绘画非常讲究形式上的美和意境的营造,他的画面内涵往往是从画面上“溢”出来的。
作为美院的绘画教授,他对中国“美协”和画院这样的官办机构嗤之以鼻,他说:美协、画院,他们为艺术的服务体现在哪里?他们的活动就是搞展览、大赛和评奖,学校扩招成了他们来钱的机会。他说他每天收到的杂志,都是些乱七八糟宣传自己的,再这样搞下去就跟妓院一样——出钱就给你办!有的人左右逢源,既在体制内拥有权力,又享受市场的好处,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
吴冠中对自己的作品态度是一丝不苟的,譬如1991年9月,他就烧掉了二百多幅自己不满意的画作。对待艺术,吴冠中是视如生命的,曾和吴冠中同事的画家袁运甫说,当年有一次从海南岛写生返回北京,因为买不到卧铺票,吴冠中为了保护一捆未干透的油画,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放画,他自己竟然从广州站到北京,到北京后脚全肿了。
在生活上朴素平淡,在艺术上探索不止,这是吴冠中最明显的特征。他说自己在艺术上是“好色之徒”,他作品中的色彩和构图上的创新,也让他成了有鲜明的艺术符号特征的艺术家。他说自己的油画实践让他狂热地追求色彩,而国画实践又使他步入水墨的雅淡之乡。他把油画和水墨这两个不同的画种的关系比作一把剪刀的两面锋刃,以“剪裁东西方结合的新装”。这也是吴冠中留给后人的最好的艺术遗产。
吴冠中的晚年虽然正逢其时,画家的作品价格不断在攀升,但对吴冠中来说,这一切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他已经不受这样的诱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超脱了,“历史造成了我生活的坎坷,历史又赐予了我对艺术忠贞的条件,无奈文艺之神没有赋予我才华,我报以苦劳”,这是吴冠中的自谦,也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有一张碟片,是关于吴冠中的,是当年凤凰卫视采访吴冠中的专题片,这张碟片我有时候会拿出来播放,每看一遍,总是涌上激动。感动的是吴冠中的真诚,感动的是吴冠中的坦率,尤其是他抨击美术圈的种种怪现象的言辞,犀利深刻,不留情面。
在接受访谈时,已步入人生晚年的吴冠中说:他这一辈子,很孤独。他有亲人,但一步步往前走时,亲人渐渐不理解,你走得越远,中间距离就越远。亲情,他并不看重。至于朋友,只能某一段同路而已,过了这一段,各走各的路。一辈子的同道,几乎没有。这时代有太多的虚假,与他们那个时代比,垃圾更多,人心更虚伪,几乎更难求知音。
听上去吴冠中的话,似乎显得不近人情,但看到他对艺术的那种真诚和执著,不能不感动于他的坦率和为艺术的虔诚。正如他所说,他的一切都在作品中,他也坚信,他离世后,他的散文读者要超过他绘画的赏者。现在吴冠中的话是否验证了呢?坊间关于他的书很多,尤其是散文集,这点吴冠中说对了,就是他身后会有许多读者喜欢他的散文。
但有一点似乎还不能确定:就是他的散文读者是否超过了他绘画的赏者。因为他的各种版本的画集尤其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图文配合的选集更是受到我辈的喜爱,例如他谈他的画的创作谈,其实是他的每一幅绘画后边的文字故事,一文一图,赏心悦目。
吴冠中作为一名画家,非常看重文学的素养和功能,例如他说: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过一个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会软很多,少一个画家则不然。对于吴冠中的这种言论,无须来评判是非,但有一点可以看出,这就是他对以鲁迅为象征的文学功能的推崇。用他的话说,一个杰出画家的成就绝不限于画面,感人的画面孕育于丰厚的修养与独特的感悟中。就这一点来说,这也是吴冠中作品的特色所在。他的绘画非常讲究形式上的美和意境的营造,他的画面内涵往往是从画面上“溢”出来的。
作为美院的绘画教授,他对中国“美协”和画院这样的官办机构嗤之以鼻,他说:美协、画院,他们为艺术的服务体现在哪里?他们的活动就是搞展览、大赛和评奖,学校扩招成了他们来钱的机会。他说他每天收到的杂志,都是些乱七八糟宣传自己的,再这样搞下去就跟妓院一样——出钱就给你办!有的人左右逢源,既在体制内拥有权力,又享受市场的好处,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
吴冠中对自己的作品态度是一丝不苟的,譬如1991年9月,他就烧掉了二百多幅自己不满意的画作。对待艺术,吴冠中是视如生命的,曾和吴冠中同事的画家袁运甫说,当年有一次从海南岛写生返回北京,因为买不到卧铺票,吴冠中为了保护一捆未干透的油画,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放画,他自己竟然从广州站到北京,到北京后脚全肿了。
在生活上朴素平淡,在艺术上探索不止,这是吴冠中最明显的特征。他说自己在艺术上是“好色之徒”,他作品中的色彩和构图上的创新,也让他成了有鲜明的艺术符号特征的艺术家。他说自己的油画实践让他狂热地追求色彩,而国画实践又使他步入水墨的雅淡之乡。他把油画和水墨这两个不同的画种的关系比作一把剪刀的两面锋刃,以“剪裁东西方结合的新装”。这也是吴冠中留给后人的最好的艺术遗产。
吴冠中的晚年虽然正逢其时,画家的作品价格不断在攀升,但对吴冠中来说,这一切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他已经不受这样的诱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超脱了,“历史造成了我生活的坎坷,历史又赐予了我对艺术忠贞的条件,无奈文艺之神没有赋予我才华,我报以苦劳”,这是吴冠中的自谦,也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