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不良贷款攀升的原因,并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上升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中国银监会于2014年7月25日披露数据称,截至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人民币,达6944亿元人民币,连续十一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亦为近六个季度的高点[1]。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连续高速发展后的下行周期,各家商业银行在经济刺激时期发放的超额贷款正面临巨大的回收风险。作为一名银行工作者,已经能够深切感受到实体经济不景气传导至银行体系内,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的危机。经济泡沫的“无情”破灭迫使还沉浸在信贷狂欢中的银行纷纷感到措手不及,“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只有在潮水退时,才知道谁在裸泳”。造成今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面积爆发的原因,有银行主观因素造成,也有市场客观因素使然,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各中成因:
1、在信贷爆发式增长时期,部分授信资金未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在经济刺激政策下,各家银行急于跑马圈地,在信贷“盛宴”中乐此不疲地做着贷款派生存款,“表内”转成“表外”等自欺欺人的把戏。受大信贷思想影响,相较于规模较小,需要投入相对较多人力、物力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往往更愿意把钱借给那些“大块头”企业,即使这些企业根本不缺钱。其实只要研究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不难发现,有些企业的银行授信甚至高于其主营业务成本,显然授信资金被用于“体外循环”。而银行往往不是不知道,但是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和经营指标压力下,只得别人能给1个亿,我就给他2个亿。这些根本不缺钱的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授信资金支持,就变着法地把授信资金挪去做“钱生钱”的生意,有的投入到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有的投入到小额贷款公司,自己成了“放贷人”。而一旦经济形式下行,实体经济不景气,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将导致这场“钱生钱”的游戏无法继续,最终倒霉的是还是银行、储户,还有纳税人。
当然,上面讲的是银行的主观因素主导造成银行授信被挪作他用,一些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信贷材料与实际经营、财务情况严重不符也是造成不良贷款攀升的主要因素。
2、贷前调查不细致,导致信审人员错下审批结论。
有些客户经理认为只要取得企业连续财务报表,简单分析 “攒出”一篇调查报告,便能开始做业务了。殊不知,如建筑物的地基不牢一样,若信贷业务最开始的贷前调查都不细致,那后面信审人员基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以及客户经理调查结果做出的审查结论就无从谈起了。
银行的客户经理要做好业务就要先学会成为一名“杂家”,各行各业都要有所涉猎;要做到真正了解你的客户,不单单依靠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更要关注企业的水表、电表、纳税申报表、海关关单等客观信息资料,有时与企业员工的深入接触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好的客户经理,要充分了解客户的行业情况,分析行业前景,判断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摸清其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研发、生产、营销、融资能力等情况。
有些银行针对续作业务往往不注意重新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只是简单将调查报告的财务数据进行更新,便匆匆审议通过予以续作。要知道,出现不良贷款的业务往往就是那些每年都在续作的业务,续作业务往往风险更大。因为银行授信一旦投入,尤其是大额授信,很难在短时间内退出。一旦出现信贷风险,银行往往处于被“绑架”的地步,最后迫于上级考核压力,只得“被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慢慢“消化”不良贷款。
3、授信主体出现问题:往往由于经营环境等不可抗力发生变化或产品被市场淘汰等经营不善问题所致。
银行的信审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充分考量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地位,企业与上、下游合作情况,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因素。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出现信贷风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资金链发生断裂所致,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性净现金流匮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营运资金占用不合理,如应收账款、存货等科目的不合理大额、长期占用,产品滞销或销售回款不畅等问题都是导致企业营运资金断裂的重要原因;关联企业大额拆借款的长期占用也是导致企业出现不良贷款的原因。
2)投资性净现金流匮乏。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上大项目,对项目前期预计不足,导致资金出现巨额缺口,或项目迟迟不能完工达产,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紧张最终现金流断裂。
3)筹资性净现金流匮乏。一方面是企业盲目增加银行授信,大额欠债与收入水平不匹配,一旦出现银行不再续作状况,企业抽调资金而产生的巨大资金缺口将导致现金流瞬间断裂。另一方面企业过度透支商业信用,一旦资金摆布出现问题,将导致债权人集体追债,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4、关联企业出现问题:银行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通过常年的信贷审查工作不难发现,经常会遇到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将不同经营板块分别各自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均成立公司,关联交易频繁,资金往来繁复。若只提供其中一家企业财务资料,银行很难搞清楚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这就要求银行在给予授信前要充分进行贷前调查,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真正了解借款人关联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有形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后的收入、银行授信等情况。只有全面掌握关联企业的整体情况,弄清楚企业实际产能,才能有效分析借款企业偿债能力。
有时,关联企业的经营不善往往会将借款主体拖入“无底深渊”。如果一家企业的关联企业涉猎非常庞杂,甚至涉及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银行就要警惕企业经营与其他金融板块企业经营是否完全独立。若关联企业间拆借频繁,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引发连锁反应,威胁银行授信资金安全。
5、担保方式往往“形同虚设”,未能有效缓释第二还款来源风险。 银行授信的担保方式是出现信贷风险后的第二还款来源,在经济刺激时期的信贷狂欢中,多数银行针对一些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关联保证方式授信。这样的担保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期的风险暴露不明显,而一旦经济形式下滑,便可谓“形同虚设”,毫无缓释风险作用。因为集团内关联企业的交易错综复杂,资金循环往复,一旦一家成员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其他成员企业正常经营。单纯依靠关联企业保证的大额授信在遭遇信贷风险时不但“掉头”难,很难短时间压缩,要想“保命”更难,第二还款来源实则落空。
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尚存在一些传统信贷思想,即“把银行做成当铺”,不曾想抵押担保也并非万无一失。抵押物在贷款出现不良后往往会因为面积过大难以处置,或由于贷前调查不充分导致后期处置抵押物时,遭遇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等问题无法处置,也会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悬空。
近日宣判的北京市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骗贷案中,担保公司在 2010年至2012年期间,伙同借款企业骗取银行授信,共有15家银行遭受损失,损失合计高达1.36亿元人民币[2]。所以说,第二还款来源的选择也要求银行在贷前审查中仔细甄别,避免出现了信贷风险,没有补救措施。
6、贷后管理松懈,流于形式,银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银行松懈的贷后管理一直是饱受诟病的信贷环节。这里不乏银行内部员工的工作疏漏,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数据混淆视听也是造成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不少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后便认为只要按季度向企业索要财务报表及时归档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等待着明年继续续作。殊不知,在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下,也许这家企业只剩一名会计等着每季度给银行传送报表,待到来年贷款到期时早已人去楼空,授信到期银行发现贷款逾期,可早已回天乏术。
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是导致本轮信贷风险集中暴露的诱因,银行自身的问题是导致走到今天艰难处境的重要因素。银行要想少出现不良贷款,就要从源头防范风险,做到各个环节都能尽职免责,加强内控防范机制建设,强化贷后管理。只有将风险控制嵌入到信贷业务的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尽可能多地降低不良贷款率,保持商业银行经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逼近七千亿,连升十一个季度》中新社北京2014年7月25日电
[2]《中担担保8名高管被判“骗贷罪”,15家银行共损失1.36亿》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2014年8月12日电
作者简介:
高山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现就职于大连银行天津分行从事授信审批工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中国银监会于2014年7月25日披露数据称,截至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人民币,达6944亿元人民币,连续十一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亦为近六个季度的高点[1]。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连续高速发展后的下行周期,各家商业银行在经济刺激时期发放的超额贷款正面临巨大的回收风险。作为一名银行工作者,已经能够深切感受到实体经济不景气传导至银行体系内,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的危机。经济泡沫的“无情”破灭迫使还沉浸在信贷狂欢中的银行纷纷感到措手不及,“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只有在潮水退时,才知道谁在裸泳”。造成今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面积爆发的原因,有银行主观因素造成,也有市场客观因素使然,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各中成因:
1、在信贷爆发式增长时期,部分授信资金未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在经济刺激政策下,各家银行急于跑马圈地,在信贷“盛宴”中乐此不疲地做着贷款派生存款,“表内”转成“表外”等自欺欺人的把戏。受大信贷思想影响,相较于规模较小,需要投入相对较多人力、物力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往往更愿意把钱借给那些“大块头”企业,即使这些企业根本不缺钱。其实只要研究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不难发现,有些企业的银行授信甚至高于其主营业务成本,显然授信资金被用于“体外循环”。而银行往往不是不知道,但是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和经营指标压力下,只得别人能给1个亿,我就给他2个亿。这些根本不缺钱的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授信资金支持,就变着法地把授信资金挪去做“钱生钱”的生意,有的投入到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有的投入到小额贷款公司,自己成了“放贷人”。而一旦经济形式下行,实体经济不景气,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将导致这场“钱生钱”的游戏无法继续,最终倒霉的是还是银行、储户,还有纳税人。
当然,上面讲的是银行的主观因素主导造成银行授信被挪作他用,一些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信贷材料与实际经营、财务情况严重不符也是造成不良贷款攀升的主要因素。
2、贷前调查不细致,导致信审人员错下审批结论。
有些客户经理认为只要取得企业连续财务报表,简单分析 “攒出”一篇调查报告,便能开始做业务了。殊不知,如建筑物的地基不牢一样,若信贷业务最开始的贷前调查都不细致,那后面信审人员基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以及客户经理调查结果做出的审查结论就无从谈起了。
银行的客户经理要做好业务就要先学会成为一名“杂家”,各行各业都要有所涉猎;要做到真正了解你的客户,不单单依靠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更要关注企业的水表、电表、纳税申报表、海关关单等客观信息资料,有时与企业员工的深入接触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好的客户经理,要充分了解客户的行业情况,分析行业前景,判断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摸清其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研发、生产、营销、融资能力等情况。
有些银行针对续作业务往往不注意重新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只是简单将调查报告的财务数据进行更新,便匆匆审议通过予以续作。要知道,出现不良贷款的业务往往就是那些每年都在续作的业务,续作业务往往风险更大。因为银行授信一旦投入,尤其是大额授信,很难在短时间内退出。一旦出现信贷风险,银行往往处于被“绑架”的地步,最后迫于上级考核压力,只得“被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慢慢“消化”不良贷款。
3、授信主体出现问题:往往由于经营环境等不可抗力发生变化或产品被市场淘汰等经营不善问题所致。
银行的信审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充分考量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地位,企业与上、下游合作情况,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因素。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出现信贷风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资金链发生断裂所致,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性净现金流匮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营运资金占用不合理,如应收账款、存货等科目的不合理大额、长期占用,产品滞销或销售回款不畅等问题都是导致企业营运资金断裂的重要原因;关联企业大额拆借款的长期占用也是导致企业出现不良贷款的原因。
2)投资性净现金流匮乏。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上大项目,对项目前期预计不足,导致资金出现巨额缺口,或项目迟迟不能完工达产,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紧张最终现金流断裂。
3)筹资性净现金流匮乏。一方面是企业盲目增加银行授信,大额欠债与收入水平不匹配,一旦出现银行不再续作状况,企业抽调资金而产生的巨大资金缺口将导致现金流瞬间断裂。另一方面企业过度透支商业信用,一旦资金摆布出现问题,将导致债权人集体追债,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4、关联企业出现问题:银行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通过常年的信贷审查工作不难发现,经常会遇到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将不同经营板块分别各自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均成立公司,关联交易频繁,资金往来繁复。若只提供其中一家企业财务资料,银行很难搞清楚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这就要求银行在给予授信前要充分进行贷前调查,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真正了解借款人关联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有形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后的收入、银行授信等情况。只有全面掌握关联企业的整体情况,弄清楚企业实际产能,才能有效分析借款企业偿债能力。
有时,关联企业的经营不善往往会将借款主体拖入“无底深渊”。如果一家企业的关联企业涉猎非常庞杂,甚至涉及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银行就要警惕企业经营与其他金融板块企业经营是否完全独立。若关联企业间拆借频繁,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引发连锁反应,威胁银行授信资金安全。
5、担保方式往往“形同虚设”,未能有效缓释第二还款来源风险。 银行授信的担保方式是出现信贷风险后的第二还款来源,在经济刺激时期的信贷狂欢中,多数银行针对一些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关联保证方式授信。这样的担保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期的风险暴露不明显,而一旦经济形式下滑,便可谓“形同虚设”,毫无缓释风险作用。因为集团内关联企业的交易错综复杂,资金循环往复,一旦一家成员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其他成员企业正常经营。单纯依靠关联企业保证的大额授信在遭遇信贷风险时不但“掉头”难,很难短时间压缩,要想“保命”更难,第二还款来源实则落空。
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尚存在一些传统信贷思想,即“把银行做成当铺”,不曾想抵押担保也并非万无一失。抵押物在贷款出现不良后往往会因为面积过大难以处置,或由于贷前调查不充分导致后期处置抵押物时,遭遇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等问题无法处置,也会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悬空。
近日宣判的北京市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骗贷案中,担保公司在 2010年至2012年期间,伙同借款企业骗取银行授信,共有15家银行遭受损失,损失合计高达1.36亿元人民币[2]。所以说,第二还款来源的选择也要求银行在贷前审查中仔细甄别,避免出现了信贷风险,没有补救措施。
6、贷后管理松懈,流于形式,银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银行松懈的贷后管理一直是饱受诟病的信贷环节。这里不乏银行内部员工的工作疏漏,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数据混淆视听也是造成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不少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后便认为只要按季度向企业索要财务报表及时归档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等待着明年继续续作。殊不知,在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下,也许这家企业只剩一名会计等着每季度给银行传送报表,待到来年贷款到期时早已人去楼空,授信到期银行发现贷款逾期,可早已回天乏术。
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是导致本轮信贷风险集中暴露的诱因,银行自身的问题是导致走到今天艰难处境的重要因素。银行要想少出现不良贷款,就要从源头防范风险,做到各个环节都能尽职免责,加强内控防范机制建设,强化贷后管理。只有将风险控制嵌入到信贷业务的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尽可能多地降低不良贷款率,保持商业银行经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逼近七千亿,连升十一个季度》中新社北京2014年7月25日电
[2]《中担担保8名高管被判“骗贷罪”,15家银行共损失1.36亿》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2014年8月12日电
作者简介:
高山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现就职于大连银行天津分行从事授信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