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离子导入与内服诱发排卵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患者45例,治疗组使用中药内外合治方法,对照组仅内服中药,并观察治疗前后的BBT、尿液LH等变化。结果:中药内外合治诱发排卵的总有效率为86.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关键词】中药离子;诱发排卵;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302-01
  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辨治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孕有较好的疗效。笔者选择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孕症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与内服方法,对照组仅内服中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对象:凡婚后同居二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经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未避孕而不怀孕者(本组病例均为原发性不孕症),并伴有月经先后无定期,经前或经期乳胀,便溏,心烦胸闷,腰酸怕冷,舌质淡苔白,脉细弦等症,中医辨证为肝郁肾虚者。
  1.2 年龄:治疗组:27~30岁者11例,31~36岁者19例;对照组:27~30岁者7例;31~36岁者8例。
  1.3 不孕年限:治疗组:2~3年不孕者18例,4~6年不孕者12例;对照组:2~3年不孕者11例,4~6年不孕者4例。
  2 观察与治疗方法
  2.1 觀察方法:在治疗前两组病例均需测定基础体温2个周期,并放免测定泌乳素等(本组病例均属正常范围)。治疗期间,若基础体温出现双相者,则在下一周期体温上升前3天、后4天连续测定尿液LH(酶免疫法)及B超同步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
  2.2 治疗方法:治疗组:①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内服妇宁合剂。处方:柴胡、香附、当归、川芎、熟地、潼蒺藜、鹿角片、仙灵脾、肉桂、紫石英。由本院药剂科制成合剂。每日2次,每次50ml,10天为1个疗程(每瓶500毫升,共服2瓶)。②中药离子穴位导入:将肉桂、小茴香、丹参、红花等药经蒸馏合煎后配制成外用液。取穴:关元、子宫(双)。方法:取20cm×13cm大小,厚约1cm(12层绒布)药垫浸透于上述药液里,然后将药垫放在小腹的关元穴、子宫穴(双)上,用直流电导入,电流量5~10mA,每次2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仅内服中药妇宁合剂,剂量、用法和起止时间同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3.1 基础体温曲线(BBT)情况: 治疗组:30例中,出现BBT双相型者(升高0.3~0.5度并持续11天以上)26例。治疗时间最短者2个周期,治疗时间最长者5个周期,平均治疗时间3.2个周期。 对照组:15例中,出现BBT双相者7例。治疗时间最短者4个周期,治疗时间最长者6个周期,平均治疗时间5.1个周期。
  3.2 B超监测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情况:治疗组:30例中在月经中期经B超连续监测480人次60个周期,出现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者26例,其中在月经周期第11~12天出现排卵者18例;在月经周期第13~15天出现排卵者8例。对照组:15例中,经B超连续监测240人次30周期,出现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者7例;其中在月经周期第11~12天出现排卵者2例,在第13~15天出现排卵者5例。
  3.3 尿液LH呈阳性反应(酶免疫测定):治疗组:30例中,测定480人次60周期,出现阳性者26例,阳性率为86.6%。对照组:15例中测定240 人次30周期,出现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47.7%。
  3.4 妊娠情况:治疗组:30例中,妊娠者18例,妊娠率为60%。对照组:15例中,妊娠5例,妊娠率为33.3%。以上二组病例中怀孕者未发现流产现象,且均为足月分娩,婴儿出生体重为3600g~4000g左右,母乳充足。
  4 讨论与体会
  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是女性不孕症常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正常月经周期的存在,主要是肾-冲任-胞宫之间机转的建立与平衡的结果。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藏精之所,肾对天癸的产生及人体的生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条达,藏血充足,则冲任二脉通盛,胞宫得以濡养,方能摄精受孕。当肝郁肾虚时,则天癸泌至失调,血气不和,冲任不能相资,直接影响肾-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而导致不孕。中药妇宁合剂(疏肝补肾类药)意在调补肝肾,调整和改善机体状态,协调平衡,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功能的恢复。
  作者单位: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卫生院1
  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2
其他文献
【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86-02  黄芪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的补益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耆,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预充万汶、聚明胶肽和乳酸钠林格液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妇科患者术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60例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隨机分为3组,新一代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组130/0.4组(W,实验组一),聚明胶肽组(M,实验组二),乳酸纳林格注射液组(R,对照组),各20例。在围术期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加万汶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加聚明胶肽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3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刺透疗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共选取病例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法治疗,对照组以按摩为主辅以熏蒸治疗。结果:刺透疗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疗效满意,并有见效快、成本低、损伤小等优点。结论:本实验通过平行对照的方法对肩峰下滑囊炎按摩治疗辅以熏蒸治疗临床观察结果的分析,探索以透刺为主治疗方案的实用价值。从而确定其可以提高疗效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与氯胺酮麻醉行小儿上肢术后并发症的比較。方法:80例择期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儿,采用氯胺酮组(A组, 40例)和氯胺酮组(B组, 40例),观察术后患儿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结果:A组躁动,恶心呕吐的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和监测:  1.2.1 精神心理准备:4-6岁小儿自我意识已形成
期刊
【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全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做好社区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三级预防;社区护理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R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80-01  原发性高血压是原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心、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4-01  本病是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病变,以腹痛腹泻、溃疡性糜烂为主。慢性结肠炎常见的,多发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本病程日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易转癌变,临床统计转癌率高达10%以上。  维吾尔医理论分析:认为慢性结肠炎主要是体液性和非体液性两种之分,前者根据体液性质又分粘液质和胆液质
期刊
【摘要】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它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简述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误区。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误区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9-01  自1899年3月6日德国拜耳制药厂合成阿司匹林以来,至今已有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5-01  笔者自1997年-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1 早期防治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且女性为多。笔者在门诊共接治33例类风湿病人,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2岁。本病晚期病情顽固难愈,因此应重视类风湿病的早期防治。根据类风湿病初起
期刊
【摘要】随着中草药临床应用增多,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陆续报道,中草药的肾毒性已广泛引起注意。引起肾毒性的中草药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可引起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重者可致死亡。治疗包括主要包括解毒、血液净化疗法及对症治疗。  【关键词】中草药;肾损害;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89-01  以原生药为主的中草药,在医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6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将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的患儿资料,对照组为单纯采用西药疗法的患儿资料。结果:治疗组止惊、开始退热与完全退热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