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 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学校价值取向、学校精神、学校风气、学校形象四个方面。高职院校在“十二五”文化建设中,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探索有效方法、路径、载体,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对于提升学校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精神文化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高职院校已有1280多所。在建设新校区、改造老校区的同时,各校普遍重视文化建设,提升了办学层次,促进了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但反观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的现象;即使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也尚需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而精神文化恰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对其他文化建设起着统领作用。高职院校在“十二五”文化建设中,重视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概念、内涵及作用
(1)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是指各校在办学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学校价值取向、学校精神、学校风气、学校形象四个方面,既能够赋予学校及其师生员工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又能够反映学校及其师生员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2)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一是指学校积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校训和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道德观念等,它引导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使学校群体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指学校凝练形成的校本精神,它是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支柱,是激励师生员工为实现美好目标奋发进取的动力。三是指学校培育形成的整体风气,主要反映在党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及管理作风等上面,它可以对师生员工的心态、意识、情操和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师生员工自觉地遵守学校的群体约定和规范。四是指学校塑造形成的综合形象,除了硬件上的校容校貌凸显学校特色,更需软件上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彰显社会魅力,良好的学校软件形象,既能吸引学生及家长选择本校就读,也能吸引企业来校合作和招聘人才。
二、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1)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一是体现价值取向的校训大都看不出高职特色和学校个性,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趋于雷同,这样的校训就不一定都能得到很好的践行;二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外显的学校精神,即使显现学校精神,大都也是跟形势的口号式的;三是虽然各校都已重视学校风气建设,但实际上往往是抓抓放放、紧紧松松,尤其在学风、班风建设上下的功夫不多,这种缺失长效机制保障的学校风气建设是很难奏效的;四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现在各校都很注重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但往往投资硬件建设多,花精力抓软件建设少,这样塑造出来的学校形象就不一定校园环境和人的言行举止都美好。(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第一,由于高职院大都是中专校升格的,往往为提高品位向本科院校靠,对校训没有深入探究,因而形成的校训与本科院校大同小异,也自然就体现不出自身的特色。第二,由于大学精神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本科院校也在探索中,高职院校出现的学校精神缺乏自身特点也就不足为怪。第三,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学生多、教职工少,教学、管理任务比较繁重,往往在学风、班风建设和师生员工形象塑造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产生断断续续的现象。
三、建设有自身特色精神文化的思考及对策
(1)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应有自身特色。高职院校应以“十二五”文化建设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将文化建设的重心从外延转向内涵,积极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精神文化,以此统领其他文化建设,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2)建设有自身特色精神文化的对策。具体可从以下几点探索方法、路径、载体:一是从高职的独特性和学校的个性来审视、梳理现有精神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学校“十二五”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在具体建设中,既要传承已有的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优秀精神文化,又要对优秀精神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行业背景、地域文化、学校特色和精神面貌等凝练学校精神、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升华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端正教育态度、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等,增强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完善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等健康心态,健全学校精神文化系统,并选树先进典型,营造见贤思齐氛围。这样建设精神文化,必将凸显高职院校特色。三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活动文化等,都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这些文化建设中,要以精神文化为灵魂,在具体的校标、校徽、校旗、校歌、校服、图腾、雕塑、景点、文本、图案、符号和各类活动中,都要体现学校精神文化。
总之,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高职院校在“十二五”期间下功夫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既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增强社会影响力、吸引力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精神文化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高职院校已有1280多所。在建设新校区、改造老校区的同时,各校普遍重视文化建设,提升了办学层次,促进了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但反观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的现象;即使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也尚需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而精神文化恰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对其他文化建设起着统领作用。高职院校在“十二五”文化建设中,重视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概念、内涵及作用
(1)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是指各校在办学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学校价值取向、学校精神、学校风气、学校形象四个方面,既能够赋予学校及其师生员工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又能够反映学校及其师生员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2)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一是指学校积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校训和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道德观念等,它引导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使学校群体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指学校凝练形成的校本精神,它是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支柱,是激励师生员工为实现美好目标奋发进取的动力。三是指学校培育形成的整体风气,主要反映在党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及管理作风等上面,它可以对师生员工的心态、意识、情操和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师生员工自觉地遵守学校的群体约定和规范。四是指学校塑造形成的综合形象,除了硬件上的校容校貌凸显学校特色,更需软件上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彰显社会魅力,良好的学校软件形象,既能吸引学生及家长选择本校就读,也能吸引企业来校合作和招聘人才。
二、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1)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一是体现价值取向的校训大都看不出高职特色和学校个性,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趋于雷同,这样的校训就不一定都能得到很好的践行;二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外显的学校精神,即使显现学校精神,大都也是跟形势的口号式的;三是虽然各校都已重视学校风气建设,但实际上往往是抓抓放放、紧紧松松,尤其在学风、班风建设上下的功夫不多,这种缺失长效机制保障的学校风气建设是很难奏效的;四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现在各校都很注重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但往往投资硬件建设多,花精力抓软件建设少,这样塑造出来的学校形象就不一定校园环境和人的言行举止都美好。(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第一,由于高职院大都是中专校升格的,往往为提高品位向本科院校靠,对校训没有深入探究,因而形成的校训与本科院校大同小异,也自然就体现不出自身的特色。第二,由于大学精神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本科院校也在探索中,高职院校出现的学校精神缺乏自身特点也就不足为怪。第三,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学生多、教职工少,教学、管理任务比较繁重,往往在学风、班风建设和师生员工形象塑造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产生断断续续的现象。
三、建设有自身特色精神文化的思考及对策
(1)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应有自身特色。高职院校应以“十二五”文化建设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将文化建设的重心从外延转向内涵,积极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精神文化,以此统领其他文化建设,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2)建设有自身特色精神文化的对策。具体可从以下几点探索方法、路径、载体:一是从高职的独特性和学校的个性来审视、梳理现有精神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学校“十二五”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在具体建设中,既要传承已有的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优秀精神文化,又要对优秀精神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行业背景、地域文化、学校特色和精神面貌等凝练学校精神、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升华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端正教育态度、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等,增强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完善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等健康心态,健全学校精神文化系统,并选树先进典型,营造见贤思齐氛围。这样建设精神文化,必将凸显高职院校特色。三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活动文化等,都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这些文化建设中,要以精神文化为灵魂,在具体的校标、校徽、校旗、校歌、校服、图腾、雕塑、景点、文本、图案、符号和各类活动中,都要体现学校精神文化。
总之,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高职院校在“十二五”期间下功夫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既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增强社会影响力、吸引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