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古”到“师心”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观岱是我国现代最早在中国画内部引导中国画风转型的典范。他中年以后,竭力向石涛、髡残(号石谿)等富有个性的画家学习,在当时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主流画坛上,他的画给人一种个性鲜明、意境开阔、笔力雄强的新感觉,一扫主流画坛柔靡的画风,而这一转变的过程,则正是其绘画理念从“师古”到“师心”的过程。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吴观岱应占一席之地,他是中国现代最早在中国画内部引导中国画风转型的典范。
  吴观岱(1862-1929年),江苏无锡人,名宗泰,字念康,中年后改字观岱,遂以字行。其幼家贫,少时在酱酒店当学徒,以津贴购笔墨纸颜料,深夜学画。因性喜丹青、不愿为商店学徒,后从潘锦(昼堂)学画,每月学费由叔父供给。壮年得同乡廉泉的帮助,偕去北京,结识京华名家,饱览历代名画,悉心揣摩,画技日精,后由廉泉荐入清官如意馆,并为光绪帝绘课本故事,声誉鹊起。在京期间,得见大量石涛原作,手摹心追,画风大变。回无锡后,其画一扫“四王”摹古、泥古的做法,大胆向石涛、石溪的画风靠拢,首开江南画风的新风气,求画者纷至沓来,得其画者,视为珍宝,人多以“江南老画师”称之。锡城名画家诸健秋、秦古柳均出自他的门下。
  明末清初,天崩地坼,清兵入关,士大夫或为遗民,或为降民,反映在画坛上,则出现了“四僧”和“四王”。“四僧”指渐江、石涛、髡残、八大山人,此四人,或为帝室之后(石涛、八大山人),或为抗清勇士(浙江、髡残),见故国沦亡,便把一腔孤愤喷泄在画幅之上,因而他们的画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其中尤以石涛为甚,成了画坛上“自我派”的代表。“四王”指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四人中,王时敏年纪最大,王鉴是其族侄,王翠是其入室弟子,王原祁是其孙子。王时敏家世受明朝皇恩,但当清兵即将入关时,他却第一个主张投降,清兵入关,他亲率父老,卑躬屈膝,迎接虎狼之师,其子孙皆为清朝大官。作为顺臣降民,他们安分守己,也因循守旧,因而其画小心谨慎、温和柔顺,强调笔笔从古人来,以酷似古人为最高准则,以得古人“脚汗气”为荣,他们的画作始终是技法凌驾于个性之上,因而缺乏个人面目。“四僧”与“四王”相比,“四僧”艺术成就远高于“四王”,但因政治和时代的原因,“四王”之画,则是有清一代正宗,于是中国画坛江河日下,摹古、泥古之风盛行,千人一面,画风柔靡。直到清末国将不国之时,有识之士奋起图强,强调个性,强调自我,“四僧”尤其是石涛那纵横恣肆的画风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画坛上,吴观岱就是最早从石涛那儿汲取艺术养分的大画家。
  纵观吴观岱的艺术人生,他与所有中国画家一样,最初走的也是“师古”的路子,他的山水画,沿着“四王”的路,从五代董、巨人手,至元四家,再至沈周,以追求温润华滋、平和中正为主。人物则学唐寅、华嵒(新罗山人),追求笔致清秀。南京博物院与无锡博物院编印的《江南老画师——吴观岱》画集,其中《青云得路图》《茅桥闲吟图》《刘海戏蟾图》《春夜宴桃李园图》《松下听风图》《疏影暗香图》《梅花仕女图》《采莲图》等,均表现出这种痕迹。作者61岁时,在其24岁所作仿华新罗笔意的《刘海戏蟾图》上,有一段题跋:“余画是帧乙酉清和,去壬戌三十八年矣,所学皆时人笔墨,虽笔致清秀,而未见古人名迹,殊少古趣……”师古人、追求古趣,是吴观岱早年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追求。看他的画集,其中摹某某、仿某某,贯穿始终。
  “师古”是学中国画的不二法门,如果仅仅这样,吴观岱成不了后来的吴观岱。大概在辛亥年(1911年)后,他的画风大变,在追求“古趣”的基础上,更追求一种“天趣”和“个性”。所谓“天趣”,就是“自然”,就是“率意”,就是笔墨从自家心中流出。他说:“画学写意起于元朝而盛于明代,启南之苍古莫及。八大山人长于用笔,而屈于用墨;清湘大涤子用墨最佳,笔次之。笔墨之难如此。兴之所至,笔即随之,自有天趣。以画自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耳。”(题《重阳风雨图》,1913年)他说:“古人作画以天地为师,缩造化于楮墨,为造化传无穷之变态,今人作画,能以古人为师已上乘矣,余于此中卅年,东涂西抹,无所适从,兴至则画,意懒即止,东坡先生云‘画以适吾意’,此语最可寻味。”(题《山水屏》,1915年)他又说:“古人有言,诗文字画其理一也。不可不师古,亦不可溺于师古。不师古则无法,无法则堕于野狐;溺于师古则无我,无我则毕生寄人门户。然作画要有古人在,师古须有我在也。如此,然后可以言师古矣。”(题《秋江别意图》)他还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求笔墨。盖有意不如无意之妙耳。”(题《水墨山水轴》,1921年)四段题跋,核心意思即为作画要写自家胸中之画,所谓“有我”“无意”“自娱”“适吾意”“兴之所至,笔即随之”,就是这个意思。
  这几段题跋,还可看出吴观岱画学观念的转变。他“师古”三十余年,但仍无所适从,因画的只是古人的画,并非自家心中的画,好比将古人的胡须安在自家面孔上。他将画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师古人”,二是“师造化”,三是“师心”(即“有我”“适吾意”),而第三个层次,则是他认为的最高层次,所谓“兴之所至,笔即随之,自有天趣”是也。
  统观他辛亥年之后的画,也确实表现出了一种追求“天趣”的率真意味。如作于1912年的《墨梅图》,画幅上的梅树,不再是屈曲盘绕、疏影横斜的传统造型,而是直干数枝,凌云而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吴观岱题友人诗句于其上:“凌云一笑扶摇上,不共桃花竹外斜。”并作跋语云:“……遂写直干数枝,以博一笑。”自信,自负,率意,率真,真所谓“适吾意耳”。画与文相映,情与趣相成,一段天趣自然流淌。再如作于1915年的《危崖风帆图》,洒墨淋漓,生意勃发,其山不用“四王”小石堆叠,而是危崖矗天,其水不作小桥流水,而是大江无涯,并题石涛《画语录》一段于其上:“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自立矣……画我所有,法无居焉。”此画此跋,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求,自非柔靡的“四王”之法所能束缚得住的。   吴观岱中年后,其画风明显地向石涛、髡残靠拢,尤其是石涛。即使仿古人之画,也流露出石涛的影子,如作于1918年仿华新罗的《江天壁立图》。华新罗之山水,清新俊逸,潇洒拔俗,然吴观岱此仿,却多了点苍茫雄豪,传达出一种天荒地老的况味,难怪裴景福题此画道:“新罗隽逸欠雄豪,点笔荒荒到石涛。茅屋烟林天水外,分明荆关入纤毫。”
  石涛在受冷落近200年后,成为画坛偶像,是时代使然。中国山水画,自明代起定下的标准就是淡、柔、静、寂,沿着这条路走到清末,中国山水画的主流已然死气沉沉、衰败柔靡。清末民初,也是个天崩地坼的时代,在屡受列强欺凌之下,有识之士奋起图强,于是有了洋务运动,有了公车上书,有了立宪运动,有了辛亥革命,有了新文化运动,有了五四运动,反映在书法领域则有了碑学的兴起,反映在国画领域则有了石涛等“四僧”的重新受到重视。而“四僧”中的石涛,其画大气磅礴、天风海雨般的气势,更符合时代精神,因而石涛的画便成了打到“四王”的利器,其画风、画论也成了改变中国画坛萎靡不振的良药。吴观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画家,在中国画坛,他是最早提倡石涛,向石涛学习,并成功转型的典范。
  吴观岱跟从廉泉到北京后便住在廉泉家中,廉泉喜收藏石涛,这给吴观岱接触石涛以极大的便利,再加上廉泉的人脉关系,使吴观岱能见到更多的石涛作品。利用这种条件,吴观岱悉心揣摩,竭力从石涛那儿汲取艺术养分——从理论到技法,使得吴观岱从技法到画风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据说他在北京的仿石涛之作,其用墨、落款、神韵,均逼似石涛,有“石涛再世”之称。
  在吴观岱传世作品中,有不少是摹仿石涛的,在南京博物院与无锡博物院编印的《江南老画师——吴观岱》画集中,就有16幅直接点明是仿石涛的作品。有些自作题跋鲜明地表现出吴观岱对石涛的敬仰和对石涛画风的追求。如跋《危崖风帆图》云:“兼三先生属画,因久不见佳本,迟迟未报。昨日三弟诒孙自沪上归,携得清湘老人画册,展玩数四,奇峰怪石,洒墨淋漓,不觉画兴颇豪,偶一效颦,岂敢云临摹也。”跋《黄山云门双峰图》云:“清湘老人尝游黄山,曾写数册以纪游迹,中间有云门双峰一帧最奇,曩在都门曾读一过,意中每不能忘……”跋《山水放艇图》云:“盈盈绿水,叠叠青山,放吾艇子,高咏其间。清湘大涤子画册中有此,爱其设色奇绝,临奉雁峰先生方家鉴教。”跋《水涧舟行图轴》云:“曾见古人论石涛画,脱化无垠,元气磅礴,寓法度于纵横之中,得奇趣于笔墨之外,学者莫能窥其涯涘……清湘老人画册,苍古氤氲,令人莫测,极意追摹,无一处近似也。”跋《仿清湘山水》云:“曩见小万柳堂藏清湘老人扇册,笔情纵恣,洒墨淋漓,非纤毫吮墨所能学步。背拟大略,无一笔近理……”对石涛的有些画,吴观岱一摹再摹,仅画集所及,如《仿石涛东坡诗意图》就有两幅。一幅名《仿石涛东坡诗意图》,作于1918年;一幅名《松山幽居图》,作于1921年。《仿清湘山水》也涉及两幅。一幅名《仿清湘山水》,作于1916年;一幅名《春山闲兴图》,年代不详。有趣的是,《春山闲兴图》的自作跋语比《仿清湘山水》略有不同,并多了几句,照引如下:“曾见小万柳堂藏清湘老人真本,笔情纵恣,洒墨淋漓,第非纤毫吮墨所能学步。背拟大略,无一理,虽草草不经意,而笔墨流动,于颓放中复存规模。”这段跋语的最后,可见出吴观岱对自己掌握石涛的画技画风的自信和肯定。
  吴观岱在极力向石涛学习的同时,还努力从石溪的画作中汲取营养,他跋《深山茅店图》云:“近见石溪上人画,精品也,留悬壁间,对之神往,其笔法之严谨,难能追摹,约略记之,并录原题。”跋《仿石谿笔意图》(作于1918年)云:“明末有三奇人,一为清湘大涤子,一为石骆残道人,一为八大山人,国变后,皆遁迹韬晦,托诸浮图,发为吟咏,多苍凉悲感语,所作画亦奇气横溢,有不可一世之慨。而残道人画尤以精炼胜。予何人?斯曷敢妄拟古人,嗟乎!气之所感,偶尔涉笔,神与古会,亦不自知也。”在画集中,直接点明仿石谿的就有6幅,其中《仿石谿笔意图》有两幅(另一幅作于1923年,名《松溪客话图》)。
  吴观岱画风转变后,其画与所谓正宗的“四王”所追求的淡、柔、静、寂之意境完全不同了。他的构图,不再追求静与寂,而往往是奇峰怪石构成的不平衡画面;他的笔墨,不再追求淡与柔,而是雄强、精炼、骨力、奔放、朴拙;整体意境雄浑开阔,富有生趣。明显地表现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追求,也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又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要求客观服从于主观,物我同一于情感,吴观岱所说的“气之所感,偶尔涉笔,神与古会,亦不自知也”,“师古须有我在”,“兴之所至,笔即随之,自有天趣”,正是这个意思。吴观岱跋《高松鸣琴图》(1917年):“李宗阳云:以画自娱则高,以画营业则陋。画索其值,随人指点,索人高价,只得多费工夫以迎索画者之意,古人往往有之,匪独吾人为然。若白石翁之苍古,天池生(之)幽怪,清湘大涤子之奔放,石豁残道人之沉着,皆以画自娱者也……”所谓“自娱”,并不是指自己画着玩玩的自娱自乐,而是指用画来表达自己的个性追求,写自己胸中的情感。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师心”。吴观岱正是由“师古’’而“师心”,完成了自己画风的转变。又由于他依然用的是传统的笔墨,传统的线条,所以说他是中国现代最早在中国画内部引导中国画风转型的典范。
其他文献
编者按:武汉博物馆珍藏有许多近现代书画作品,其中不乏著名艺术大师的传世名迹。上期本刊刊登了吴昌硕《寿桃图》轴、齐白石《喜从天降图》轴、黄宾虹《山城青色图》轴、何香凝《墨梅图》轴、徐悲鸿《墨马图》轴,本期将继续赏析武汉博物馆藏的名家名作。  溥儒《寒山归去图》轴(图6)  纵29厘米,横34厘米,绢本设色。画幅之上有溥儒题草书七言诗一首,笔锋力道粗犷,用墨浑厚,酣畅淋漓,与画幅的淡雅俊逸情景交融,使
期刊
1980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RewiAlley)将他在华50多年收集的3600多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了他的第二故乡甘肃山丹。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保护和展示他捐赠的珍贵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山丹县修建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馆内珍藏和展示路易·艾黎的生平图片、实物、事迹以及他捐赠的数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种类繁多,品位较高,
期刊
文人高士常以玉喻君子之德,帝王权贵习用玉琢凭信之玺。玉,这种被历代中国人视为珍玩的美石,数千年来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还承载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其中,以玉为印尤是这种文化现象最完整的体现。秦汉是用印制度化的开端,而这一开端便造就了玉印的辉煌。这小小的方寸之印,背负了千万枭雄政客的重望,也凝聚了无数工官匠隶的血汗。虽为小技,足显富贵;方寸之料,尽显奇姿。  《汉旧仪》曰:“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犀、
期刊
青铜鼎是青铜礼器家族出土最多、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夏铸九鼎”揭开了我国青铜鼎铸造的序幕,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是1987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纹铜鼎(图1)。及至商代,青铜鼎的铸造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时代,鼎的数量不断增加,鼎的造型渐趋成熟,铸造工艺不断提高,装饰艺术日臻完美,并出现了铭文。本文将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分早、中、晚三期探讨商代青铜鼎的发展演变规律。  一、商代早期  商代
期刊
笔者的祖父辈,酷爱收藏古陶瓷器。在留传下来的古瓷器中,有一件青瓷油灯,老气开门,器形独特,为不凡之器。灯柱上贴塑的观音菩萨像甚是罕见,几经方家同好考证鉴别,可推断为西晋青瓷佛造像蓬花灯(见图)。  灯的发明,源于人类火的发明与照明需要。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我国最早对灯做出表述的是晋代著名学者郭璞,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镫)”。灯具真正成形是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出现了人物形灯,
期刊
如果没有品读过他的藏品,很难把他同紫砂壶收藏家联系在一起。瞧!长长的头发,胡子拉碴,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一个洗的发白、还有个漏洞的黄军挎包,斜挎在了他的肩上。有时,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行在闹市的街头巷尾中,犹如一道别样的风景,引起了不少路人的“唏嘘”,有人说他的外貌酷似“齐白石”的造型,更有人说他像个“疯子”。然而,他这样打趣地告诉笔者:“我喜欢别人封我的‘怪老头’雅号!”  一个偶然的机会
期刊
王建民  笔名王渐鸣,号砚溪,1979年6月生,江西省峡江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安市作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安美杯)、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行书展、首届全国手卷书法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展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赛10余次。曾获江西省第六、七届书法篆刻大展一、二等奖,连续两届“白鹭洲文学奖”得主。有散文
期刊
编者按:民国紫砂名家高手人物众多,技艺不凡,茗壶品种繁多,精品迭出。上期本刊刊登了各地所藏民国诸家的壶艺珍品:范锦甫《佛手壶》、范正根《报春壶》、杨阿时《圆珠壶》、史莲生《扁竹壶》、唐凤芝《松树葡萄壶》,本期将继续刊登民国精品茗壶。  6、《东坡提梁壶》(图6)  民国制壶高手郭其林的作品,壶盖内钤阴文楷印“郭记”,壶底钤阳文扁形篆印“郭记”及阳文楷印“宜兴紫砂”,紫泥制作,色泽淡红。  东坡提梁
期刊
许世英(1873-1964年),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原字俊人,后改字静仁,晚年自号双溪老人,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人,光绪丁酉年(1897年)拔贡。他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宦海沉浮六十余年。晚清时代,他历任刑部浙江司副主稿、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山西布政使等职;北洋军阀时代,曾任大理院长、司法总长、奉天民政长、福建巡按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安徽省长、内阁总理等;国民政府时
期刊
贺州出土的青铜器在岭南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时常出土一些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怪异青铜器,非常具有地方特色。2014年1月6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冯松林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秦颖教授、鄂州博物馆董亚巍研究员等六人齐聚广西贺州市博物馆(见图1),针对贺州本地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分析。  一、对潇贺古道零星出土铜器的研究分析  限于篇幅,此处仅选二枚有代表性的青铜钟为例。二枚青铜钟零星分布在桂岭、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