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海民壶精雅质朴(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民国紫砂名家高手人物众多,技艺不凡,茗壶品种繁多,精品迭出。上期本刊刊登了各地所藏民国诸家的壶艺珍品:范锦甫《佛手壶》、范正根《报春壶》、杨阿时《圆珠壶》、史莲生《扁竹壶》、唐凤芝《松树葡萄壶》,本期将继续刊登民国精品茗壶。
  6、《东坡提梁壶》(图6)
  民国制壶高手郭其林的作品,壶盖内钤阴文楷印“郭记”,壶底钤阳文扁形篆印“郭记”及阳文楷印“宜兴紫砂”,紫泥制作,色泽淡红。
  东坡提梁壶相传是北宋文豪苏东坡设计,东坡曾居宜兴,且好饮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流传。后人加以附会,便把提梁壶命名为东坡提梁壶。
  东坡提梁壶主面有陶刻高手镌刻的隶书“谷雨催花日,梅风泼火辰,辛巳秋月,协新制”。辛巳为1941年,协新为民国著名的紫砂工厂。整壶陶刻刀法规整,字迹古雅,是民国壶中的陶刻精品。
  东坡提梁壶壶身为球形,圆润光洁。疤节流树桩钮,三叉提梁,疏密有致,色式俱佳,制工不凡,是郭其林的代表作。
  郭其林(1901-1972年),宜兴蜀山人。1921年,进入利永陶工传习所,师从名师程寿珍与范大生,与民国壶艺名家冯桂林,制壶高手束金寿、强义海、叶德喜、陈汉西为同班艺徒。郭其林满师后,以善制花货提梁壶闻名。1942年,他为宜兴立信陶器厂制成大东坡提梁壶。壶高48em,壶面用秦砖汉瓦钟鼎文古钱币装饰镌铭,器形硕大,气势恢弘,是立信陶器厂的招牌壶,也是紫砂经典名著《宜兴紫砂》的封面壶。这把名作树立了郭其林在民国紫砂壶艺史中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民国提梁壶第一高手。
  因郭其林在抗战前一直在近代紫砂实业家赵松亭(1852-1934年)创办的艺古斋中大量制作贡局壶与仿制古壶,故他传世的作品较少。据考郭其林还为陈鼎和陶器厂制作过圆形提梁壶。
  其传器有高鼓壶、高钟壶、柿竹提梁壶等。
  7、《软提圆珠壶》(图7)
  民国制壶高手陈宝生的作品,壶盖内钤阳文篆印“宝生”,红泥制作,色泽红艳。
  软提圆珠壶的主面为民国陶刻名家蒋永西(1900-1957年,号石生)篆刻的汉砖瓦文“竞宁甘泉,石生氏刻”,副面刻有花鸟图。此壶壶身以球形为基形,三弯流提梁把,圆珠钮,曲线柔美,珠圆玉润,是陈宝生的代表作。
  陈宝生(1905-1967年),宜兴蜀山人,民国紫砂高手三宝三根之一。17岁师从赵松亭之子赵乾泰(1889-1953年),艺成后以制紫砂瓶盆为主。20世纪40年代后期,陈宝生创制了紫砂星壶,盖面以一枚“五角星”为标记,在窑坊引起轰动。1950年,陈宝生又创制成功五角红星壶,此壶壶身饰以五角红星,故又名爱国壶或俄国壶,并大量出口前苏联。50年代后,他常做一些验坯及为紫砂厂制作制壶专用工具的工作。其兄陈宝大(1903-1939年)亦为民国高手,擅制瓶盆杂玩。
  其传器有传炉壶、圆珠壶、五角星壶等。
  8、《狮钮壶》(图8)
  民国制壶高手倪祥林的作品,壶盖内钤阳文篆印“雪琴”,壶底钤阳文篆印“祥林制陶”,紫泥制作,色泽褐红。
  狮钮壶壶身为四棱瓜形,形制扁平,比例合适。盖钮为睡狮玩球,三弯壶流,椭圆壶把,全壶集动物类花货与筋纹货为一体,端正轻盈,精工细作,棱角分明,匀称协调,是倪祥林的代表作。
  倪祥林(1909-1960年),号雪琴,民国壶艺大师俞国良的女婿,宜兴“锡山俞传”的嫡系传人,当今省工艺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倪顺生(1938年生)的生父。倪祥林16岁跟俞国良学艺,制壶技艺得俞国良之真传,艺成后以制作四方传炉壶为主。20世纪20年代末,倪祥林和俞国良的养女邵宝琴(1913-1984年)结为夫妇,此后夫妻两人共同制壶。30年代后期,倪祥林受聘于宜兴利用陶器公司做杂务,兼做验货、包装、配套等工作,故制壶较少。
  其传器有传炉壶、周盘壶、柿子壶、海棠壶等。
  9、《扁灯壶》(图9)
  民国制壶高手邵全章的作品,壶盖内钤阳文楷印“全章”,壶底钤二方阳文篆印“半壶老”和“邵全章”,紫泥制作,色泽淡紫。
  扁灯壶形制扁长,看似简单,制工极难。清同光年间“邵家壶”壶艺名家邵大赦(1863-1912年).以善制扁长到光货壶闻名.他制作的折肩扁壶色泽润净,细腻光洁,是不可多得的传世名作。而邵全章的这把扁灯壶,表面光润简洁大方,壶身平稳口盖严密,把手舒适出水流畅,亦是邵全章光货中的力作。
  邵全章(1913-1993年,另说1909-1989年),号半壶老,宜兴上袁人,出身陶艺世家,为宜兴民国“邵家壶”嫡系传人,他是清中紫砂名师邵甫廷之孙,清末紫砂名家邵云甫之子,民国壶艺高手邵茂章之弟。邵全章自幼随父学艺,艺成后以制掇球、仿古为主。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他转为紫砂经营,后因改窑失败,邵家从此家道中落。邵全章不得已,只能重操旧业制壶度日,这时他常为艺光陶厂与福康陶坊制作高档壶具,其间他创制了紫砂壶新品高足果园壶。
  1952年之后,邵全章转而从事耐火陶瓷业,与紫砂壶艺界暂时脱离,直至70年代后期,他从浙江长兴耐火陶瓷退休后,重回宜兴,平日闲暇之时,还经常制壶,并不时有新作问世。
  民国时期,邵茂章邵全章兄弟就与壶艺泰斗顾景舟(1915-1996年)交情深厚。1947年,邵茂章去世后,邵全章与顾景舟还常有交往。
  邵全章的外甥徐汉棠、徐秀棠均为我国现代著名的紫砂工艺大师。
  其传器有掇球壶、供春壶、高足果园壶等。
  10、《鱼化龙壶》(图10)
  民国制壶高手施福生的作品,壶盖内钤阳文篆印“馥森”,青泥制作,色泽青灰。
  鱼化龙壶壶体呈扁球状,壶上浮雕有鲤鱼、蛟龙与波涛。壶把是龙尾,壶流壶盖分别饰以云纹和伸缩自如的龙头,斟茶时龙头会自动伸缩,妙不可言,寓意鲤鱼化龙,前途无量。全壶制作完美贴塑精细,鱼龙各态生动传神,是施福生的代表作。   鱼化龙壶是动物类花货中重要的传统器形。据传为明代陈仲美首创,但由于无传器,故具体形状不详,惟知它叠刻有“龙戏海涛,伸爪出目”。鱼化龙真正的传器为清嘉道邵家壶巨匠邵大亨始创,历代艺人多有仿制。因各人的艺术修养不同,故仿成的鱼化龙壶也各具特色。以清末壶艺大师黄玉麟(1842-1914年)与近现代花货泰斗朱可心(1904-1986年)所仿最为精美。
  施福生的这把鱼化龙壶由台湾一乐茶坊珍藏,说起当年一乐茶坊收藏此壶还有一段故事:20世纪80年代末,该壶通过紫砂商之手辗转到台湾,但藏家不知真伪。1993年,有好事者又将这把壶从台湾拿回宜兴,找到当年72岁的施福生老先生。施老仔细观察后,确认该壶是自己民国后期所制,并写下了证明材料。对施老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台湾茗壶收藏界一直传为佳话。
  施福生(1921-1999年),原名馥森,宜兴蜀山人,出身制壶世家。其父施金廷(1877-1950年)是制作寿星壶的名手。施福生从18岁师从民国紫砂名家叶德喜(1897-1988年,字玉良,号冶陶),主要学制鱼化龙壶,艺成后就以制作鱼化龙壶为主。40年代后期,施福生创制了松鼠葡萄壶,这时他所制壶具造型匀称协调,细部自然逼真,气势浑然大度。50年代,施福生又创制了丰收壶,该壶喻丰收之景,简洁光润神形兼备,是施福生的传世名作。
  施福生是建国初期的1954年宜兴紫砂业开厂七名师之一。1960-1980年,施福生任紫砂工艺厂高档壶及出口壶的验收工作,他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为紫砂壶的质量提高做出了贡献。
  施福生的女婿鲍仲梅为省工艺大师,其子施小马其女施秀春俱为当今制壶名家、高级工艺师。
  施福生为人诙谐,与人相处十分融洽,故年轻艺人都愿与之交往。
  其传器有竹鼠壶、扁鱼化龙壶、丰收壶、松鼠葡萄壶等。
  中华民国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作为实用工艺品的紫砂民国壶,经历了民国的战乱与文革的动乱,能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加之建国以来,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低收入低消费,紫砂民国壶并未引起壶艺收藏界的重视。以至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紫砂民国壶中的精品名作以低价流向港台及海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对紫砂文化的厚爱,紫砂民国壶开始进入茗壶收藏界的视野,紫砂民国壶中的名品佳器受到广大壶友的青睐与追捧,各地紫砂民国壶的拍卖热火朝天。但需要提醒的是紫砂民国壶中赝品泛滥,尤其是对民国名家高手的作品仿造,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些不法之徒打着海外回流茗壶的旗号,把高仿茗壶天价出售,望广大壶友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光阴似箭,时代巨变,宜兴的蜀山巍然屹立,古老的蠡河日夜奔流。宜兴紫砂源远流长传承有序,作为紫砂民国壶的爱好者与收藏者,笔者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对民国名家高手的深入研究和对民国壶的及时收藏。如果现在不能对民国一些名家高手的紫砂生涯及时整理著述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他们的制壶业绩与传世绝技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现在如果对散落在民间的民国精壶不能及时地抢救收藏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这些传世的民国精壶就会破损消失在断垣瓦砾之中。
  宜兴紫砂民国名家高手的名字与业绩将永存紫砂陶艺史册!
其他文献
俑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按类型可以分为泥俑、木俑、陶俑等等。  身披光明甲、脚踏一小鬼,浓眉倒立,双目圆瞪,左臂上举……这个威风凛凛的天王木俑就是新疆博物馆藏的国宝级文物——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这件木俑是1973年考古学家在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206号墓葬中发现的,木俑通高86厘米,由一个彩绘天王和一个素面小鬼组成。  天王踏鬼木俑采用的是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纹饰描绘一丝不苟,惟妙惟肖。天王
期刊
伦敦佳士得:古典装饰艺术备受追捧  近日,伦敦佳士得成功举办了《超凡珍品》主题晚场拍会,引发了现场和线上藏家的激烈竞夺,竞拍热线持续火爆,最终以3104.8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28亿元)的成交总额顺利收官,创下了不同所有者古典装饰艺术精品拍会的历史新高,打破了佳士得同题材拍会于201 1年创造的287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03亿元)的纪录。  北京保利第27期7月底举槌  携北京保利第13次蝉
期刊
禹之鼎(1647~1716年)是一位名噪一时的画家,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位置。史上关于禹之鼎的生平事略记述不多,偶尔散见于扬州、江都、兴化当地旧志,民国《清稗类钞》等典籍文献,以及昔人留下来的一些诗文、题跋,从中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现代美术史论家胡艺先生著有《禹之鼎年谱》,算得上是研究画家个人的重要资料之一了。  禹之鼎,字尚吉、上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号慎斋,又号涛上渔人,原
期刊
编者按:武汉博物馆珍藏有许多近现代书画作品,其中不乏著名艺术大师的传世名迹。上期本刊刊登了吴昌硕《寿桃图》轴、齐白石《喜从天降图》轴、黄宾虹《山城青色图》轴、何香凝《墨梅图》轴、徐悲鸿《墨马图》轴,本期将继续赏析武汉博物馆藏的名家名作。  溥儒《寒山归去图》轴(图6)  纵29厘米,横34厘米,绢本设色。画幅之上有溥儒题草书七言诗一首,笔锋力道粗犷,用墨浑厚,酣畅淋漓,与画幅的淡雅俊逸情景交融,使
期刊
1980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RewiAlley)将他在华50多年收集的3600多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了他的第二故乡甘肃山丹。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保护和展示他捐赠的珍贵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山丹县修建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馆内珍藏和展示路易·艾黎的生平图片、实物、事迹以及他捐赠的数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种类繁多,品位较高,
期刊
文人高士常以玉喻君子之德,帝王权贵习用玉琢凭信之玺。玉,这种被历代中国人视为珍玩的美石,数千年来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还承载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其中,以玉为印尤是这种文化现象最完整的体现。秦汉是用印制度化的开端,而这一开端便造就了玉印的辉煌。这小小的方寸之印,背负了千万枭雄政客的重望,也凝聚了无数工官匠隶的血汗。虽为小技,足显富贵;方寸之料,尽显奇姿。  《汉旧仪》曰:“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犀、
期刊
青铜鼎是青铜礼器家族出土最多、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夏铸九鼎”揭开了我国青铜鼎铸造的序幕,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是1987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纹铜鼎(图1)。及至商代,青铜鼎的铸造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时代,鼎的数量不断增加,鼎的造型渐趋成熟,铸造工艺不断提高,装饰艺术日臻完美,并出现了铭文。本文将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分早、中、晚三期探讨商代青铜鼎的发展演变规律。  一、商代早期  商代
期刊
笔者的祖父辈,酷爱收藏古陶瓷器。在留传下来的古瓷器中,有一件青瓷油灯,老气开门,器形独特,为不凡之器。灯柱上贴塑的观音菩萨像甚是罕见,几经方家同好考证鉴别,可推断为西晋青瓷佛造像蓬花灯(见图)。  灯的发明,源于人类火的发明与照明需要。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我国最早对灯做出表述的是晋代著名学者郭璞,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镫)”。灯具真正成形是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出现了人物形灯,
期刊
如果没有品读过他的藏品,很难把他同紫砂壶收藏家联系在一起。瞧!长长的头发,胡子拉碴,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一个洗的发白、还有个漏洞的黄军挎包,斜挎在了他的肩上。有时,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行在闹市的街头巷尾中,犹如一道别样的风景,引起了不少路人的“唏嘘”,有人说他的外貌酷似“齐白石”的造型,更有人说他像个“疯子”。然而,他这样打趣地告诉笔者:“我喜欢别人封我的‘怪老头’雅号!”  一个偶然的机会
期刊
王建民  笔名王渐鸣,号砚溪,1979年6月生,江西省峡江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安市作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安美杯)、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行书展、首届全国手卷书法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展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赛10余次。曾获江西省第六、七届书法篆刻大展一、二等奖,连续两届“白鹭洲文学奖”得主。有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