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安全感”的需求与对策研究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感伴随人的一生,对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皆有重要影响,尤其对3-4岁幼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幼儿“安全感”的需求及如何培养幼儿安全感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教师营造、幼儿园营造以及家庭营造三方面。
  关键词:幼儿;安全感;培养
  安全感是指个体心理客观存在的一种感受,它受主体经验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对自我及外界的有力掌控感以及能从恐惧和焦虑脱离出来的信心和自由的感覺。安全感包含着自信、自由、积极等要素。具备安全感的个体深信自己属于一个有归属感、有生存保障的社会,自己在受人需要的同时也受到别人的保护,可以充分地从自由活动和发挥中得到满足。幼儿安全感主要强调安全、自信和自由,这种感觉能让孩子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依赖,从而积极大胆的进行探索。我们也经常看到会有许多孩子容易焦虑、自卑、无理取闹,因此,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安全感是幼儿不可或缺的,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人们不应仅仅把目光锁定在成人世界的安全感上,更要积极关注儿童的安全感。
  一、幼儿“安全感”需要的重要性
  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如果幼儿缺乏安全感,孩子就会花费大量的时候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这会使他们在探索的时候畏手畏脚,甚至停滞不前。反之当幼儿感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爱与安全感的人际交往环境中时,幼儿便会产生交往的欲望,大胆地与自己周围的成人、同伴进行接触、交流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促进了其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安全感是孩子认识周围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基础。
  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有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去探究一切新奇的事物但是这种探究行为的发生是以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鲍尔毕认为幼儿的内在兴趣会激励他们指向一定的新奇对象,并试图接触、摆弄它,但是这种探究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幼儿内在焦虑的制约,一旦探究环境中的刺激激起幼儿警觉和恐怖的感觉,幼儿感到不再安全时,探究活动就会终止。
  二、培养幼儿安全感的对策
  1.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教育方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良好的环境。而针对3—4岁幼儿来说,他们是刚刚入园的孩子,从自己熟悉的环境突然来到陌生的幼儿园,这对他们的心理是一种极大的考验,那如何教师应该如何更好的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呢?活动环境作为支持幼儿发展的一部分教育资源,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认识事物的主要依靠动作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他们对有声的、能动的环境和材料感兴趣,所以应该让孩子们在看、摸、玩的过程中感知事物,获得发展,教师创设环境应以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活动环境尤为必要。因此教室的设计、布置应当安逸舒适,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容易对亲近的事物产生依恋情绪,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创设娃娃家、小厨房和小医院等角色游戏,使幼儿在熟悉、宽松、温馨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另外教师应引导幼儿关爱同伴,与同伴和睦相处,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互尊互助,以身作则,使班级真正成为一个和睦温馨的大家庭,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从而获得安全感。
  2.教师为幼儿营造安全感
  安全感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基础,那么作为教师而言给予幼儿安全感是我们的责任。小班幼儿处于新入园阶段,他们依恋家人,在幼儿园安全感极低,陌生的环境和人物使他们不安、恐惧和焦虑,作为教师而言我们要及时的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遇到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我们班一个男孩叫衡衡,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十分依赖自己的家人,来园时总是抱着妈妈的大腿不肯下来,在班级是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大哭,如自己的衣服没有挂起来,找不到自己的手套,放学要一定要把自己的书包背回家等等,出去玩的时候总是询问老师灯关了么?门锁没锁?针对此情况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如运用口头语言对幼儿进行积极关注如,当幼儿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用语言来肯定幼儿的表现。运用肢体语言对幼儿进行积极关注,如当幼儿到园之后,老师摸摸幼儿的小脑袋,拍拍他们的肩膀,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获得安全感。运用表情对幼儿进行积极关注,如老师温柔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能够很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请他当小班长树立自信心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同时,教师要做到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呢欲望,不要急于指挥幼儿成长,要学会发现幼儿、解放幼儿、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敏感期,应为幼儿发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鼓励幼儿自主,使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从而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3.幼儿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安全感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安全、宽松、和谐的环境,既要重视幼儿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所以为了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色彩鲜艳、温馨、适宜、儿童化的生活环境,使幼儿感受温暖,有家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形成安全感。幼儿园最基础的前提是保证幼儿的安全,所以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应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安全性,如危险物品和开关幼儿能否触摸到等。除此之外幼儿园可为幼儿创设沙水池、足球场、饲养区、种植区等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进一步提高安全感。幼儿园整体的人文环境主要来自教师群体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独立、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沉着冷静、诚实正直、温和宽厚等都是对一位优秀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幼儿园是教师从事保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角色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是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角色教育,协调教师的角色关系,消除教师的角色紧张,为教师工作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适宜的园所氛围,一个幼儿园教师有了和谐的宽松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个拥有了自身职业“安全感”的教师才能传递给幼儿最贴心的“安全感”,也最终会给幼儿提供一个具有准备性自由、有序、和愉快的环境。
  4.家庭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安全感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自己的家长在一起,家庭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感来说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现在常常看到的就是很多时候家长会给孩子布置成人化环境,购买一堆益智图书、益智玩具,把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家长给予幼儿的知识要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教给孩子的东西要是孩子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并且理解的,是启蒙性的,不要让孩子有学习的压力从而缺失安全感。心理环境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伴随的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出现,孩子们常常在家庭里听到最多的就是争吵,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是恐惧的、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缺乏安全感。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呢?家长要学会关注孩子情绪的细微变化,给予正向疏导。把孩子当做一名成人去对待,批评教育是尽量温和耐心的去沟通。家长要为孩子创设温馨的环境,多亲亲他们,多抱抱他们,多和孩子一起看看书,玩游戏,给予他们更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华红艳. 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表现[J].长治学院学报,2013,30(04):108-111.
  [2]刘婷.幼儿心理安全需要及其满足策略[J].文教资料,2018(31):133-135.
  [3]赵军海.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5):4361-4363.
  [4]李春莉,徐晓涵.3-6岁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6):81+65.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阐述了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评估。运用SCL-90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得到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存在主义;团体心理辅导  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存在主义团体辅导是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小学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处在初级阶段和探索阶段。本文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在农村小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对策    一、研究背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何为生涯与生涯教育,简介国外开展生涯教育情况。论述在中国中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为中小学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下,将生涯规划纳入心理健康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和应用。最后论述中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生涯 生涯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涯教育的由来和内涵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是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博士197
期刊
音乐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宣泄,是最感性的交流方式之一。所以音乐是抚愈心灵伤痛的良药;是治疗精神创伤的神奇妙方。音乐型的治疗活动可以为那些生活在阴影中的孩子们提供一种治疗性的情感释放。  未经治疗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们今后与他人的交往,影响到他们在校的表现,更会影响到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创造性的宣泄方法能够缓解创伤所带来的影响。通常,孩子和成人都很难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出他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人们运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发展自我。生涯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运用这种能力规划生涯,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我。  一、如何理解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一)问题解决及其过程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
期刊
摘要:“特需生”的转化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开始,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进行道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问难度要适合于他们的思维发散水平;对待特需生要多鼓励,勤表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特需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要教会特需生重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教师学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关键词:特需生转化;培养习惯;树立人生观;鼓励与表扬;创造机会;语言风趣  “特需生”这个字眼
期刊
摘要:时下的幼教领域,越来越重视幼儿敏感期。这是学前教育更深入、更细化的结果,也是全民教育理念提升的体现。敏感期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我们进行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度过他的“敏感期”。  关键词:幼儿;敏感期;学前教育  1敏感期阐述  敏感期也叫关键期,它最早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根据蝴蝶幼虫发育期的趋光性得出。他在观察中发现,蝴蝶产卵后,在其刚孵化成虫时,便对光产生了极强的趨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班主任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但有一类学生会令所有的老师为之头疼,那就是暴躁、叛逆的学生。这类学生很容易被激怒,遇到问题往往不够冷静,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针对这样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就需要注意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以柔克刚,控制其情绪,开展家校合作,有效帮助叛逆的学生学会情绪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叛逆;以柔克刚;情绪管理  我所教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叫小程。他叛逆、易怒暴
期刊
摘要:在教学管理中,由于学生的基础技能、认知水平、个性素质等存在差异,有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困难,迷茫而不得方向,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教学教法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环境的因素,还有学生自身差异的因素。对学困生的转化任务是艰巨的,要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得有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辅导学困生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做好转化工作。  关键
期刊
摘要: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加需要我们去关注,疏导孩子心中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内心,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故事。用心去浇灌每一朵小花,让他们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孤僻;关注;心理;健康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对于校园多了一份情感,正是这份情感,有助于他们日后顺利走向社会,拥有健全的人格。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忘性大,今天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