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关注在“非遗”保护的大环境下,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教育传承的现状,分析在学校教育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更好地保护及传承秀山花灯。
[关键词]秀山花灯;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1-0105-03
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重要代表。它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而命名,现多聚集在以秀山为中心的云、贵、川及湖北交界的土家族地区,其表演特征是以土家族苗族歌、舞、韵白为一体的,并伴以打击乐、琴弦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秀山县政府及文化馆在“非遗”保护的号召下,更加积极地重视对秀山花灯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传承的工作,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同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4月秀山县政府启动了秀山花灯博物馆的建设,2012年底秀山花灯博物馆竣工,使之成为了秀山当地的标志与代表,为秀山花灯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016年11月,本人跟随“渝东南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小组进入秀山当地,对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的教育传承现状进行调研。从海洋中心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秀山实验中学三所学校调研中,探寻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的教育传承情况。
一、秀山花灯的教育传承现状
(一)传承基地的建立
青少年作为一股新兴力量,肩负着学习与传播文化的重任,秀山花灯走进校园是确保秀山花灯得以弘扬与发展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2012年在县政府及文化馆的领导下推广花灯操,同年秀山海洋乡海洋中心校被设为秀山花灯传承基地。因此,秀山政府将大部分中小学的课间操进行了大改革,把秀山花灯也纳入了课间活动,这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把强身健体与继承传统文化相结合。此方法实施的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加大了传播力度,并慢慢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课间文化。
(二)学校的传承现状
经过我们深入走访海洋中心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秀山实验中学这三所学校,发现每个学校的花灯教育传承在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师资力量、成效等方面有所不同,现汇报如下:
1课程开设
①海洋中心校从2014年开始正式开设花灯课程,每周两个课时,安排在周二和周四的第六节课的社会实践课。
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从2010年开始开设花灯课程,每周有一节课的时间,安排在周三的最后一节课,除此他们还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学习花灯。
③秀山实验中学2007年被列为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实验学校,该校利用周一和周三晚七点到九点的时间进行学习花灯。
2教学方式
①海洋中心校老师采取小组教学,把班内男女同学分成两个小组一步一个动作地教学。
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的老师采取集体教学,以一个班为一个集体,利用课间操、体育课的时间开始教学。
③秀山实验中学老师采用集体教学和个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该学校除了集体跳花灯操以外,还专门投入教师对花灯舞進行编排,而对花灯舞的教学形式以一对一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花灯舞的动作技巧能更快更好地掌握。
3师资力量
①传承人进校园
海洋中心校自评为花灯传承基地以来,聘请了该地区国家级花灯传承人彭兴茂老师来负责本校的花灯课程的教学。彭兴茂老师在2009年5月26日被选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代表作有《茶女》《卖货郎》《六唱责任好》《土家摆宝宝》《庆丰收》等。该老师学习花灯已有50余年的时间,他自1964年是从著名花灯表演艺术家潘光兵以来,就多次随班到各地演出,他花灯的动作、技巧的掌握与理解都是相当的透彻,先后受邀参加涪陵歌舞团及重庆歌舞团等多场大型演出。
秀山第一民族小学教授花灯课程的就是学校里的体育老师田洪军,他十八岁时就来到了该校,是一名体育老师,但除了体育以外,在音乐舞蹈方面也较为突出,曾是县里面的文艺骨干,每当县里有外出比赛或重大活动时,都会被抽到县里担当主要演员跳秀山花灯。田老师接触花灯有20多年,参与过跳花灯的作品有《跳花灯》《火红的花灯》《花灯小戏》等。他是秀山花灯健身操教学示范视频表演者之一,在2016年,田洪军老师被评为秀山花灯县级传承人。
②现有的教师资源
秀山花灯作为秀山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传承与发展大多在民间进行。因此,花灯传承人多为民间艺人。而这些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大部分已离开人世,现有的都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对花灯教学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很多学校都是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来完成花灯课程的教学。秀山实验中学就是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对花灯进行教学,主要负责教学的老师是该校的体育老师。
4比赛及获奖情况
在花灯课程教学之余,各学校积极参加相关的各种比赛或活动。秀山第一民族小学在2012年全县花灯等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花灯教育成果展示斩获嘉奖。秀山实验中学获全县花灯比赛一等奖,2013年参加重庆市的中小学艺术文化比赛中,该校花灯舞获团体“一等奖”。
二、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我们调研小组走访的三所学校中,每个学校的花灯教学的情况都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对“非遗”保护的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法、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非遗”保护观念薄弱
1学生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淡漠
我们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是自己爱好花灯才学习花灯,大多数学生是跟随其他同学或是因为学校有这个课才来学跳花灯,他们都普遍喜欢现代体操,以及现代舞蹈,认为高雅,对传统花灯文化的认知还不够。有的认为花灯课程可有可无。
2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学校以抓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虽然开有花灯课程,但都是以兴趣课程为主,该课程多设置在课余时间。作为一种对升学率没有多大影响的花灯课程,学校对之重视度不是很高,管理模式较松散,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学质量测评等。相比文化课程,花灯课程就缺乏严谨度。
除此之外,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作为贫困县,政府财政收入不高,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相比其他发达地区偏低。因此对秀山花灯的教育传承工作,有的学校因这方面的经费不足,不能满足花灯课程的需求。然而花灯的教学与传承需要购买服装、道具等一系列用品,学校没有相关的经费,也就使其教学资源与设施设备相对匮乏。
(二)课程方面
总的来说,三所学校对花灯课程的开设时间较晚,课时量少。海洋中心校2014年才正式开课。秀山第一民族小学该课程目前一周两节,课时量的不足使学生们的练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所以学生在技巧上也很难掌握,同时也直接影响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和课程考核的建立,该校的花灯课程一直以兴趣课的形式为主。参加兴趣班的学生们来自各个年级,然而不同年龄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因此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课程难度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部分学生觉得有些动作很难掌握就放弃了;教师们在教学中感到困难,原因是教学进度提不上来,加上很多学生没有舞蹈功底,没有多余的时间练习。
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专业机构、教委等出台相关课程体系,没有课程考核,难以直观看到课程开展的成效,老师学生都将失去一定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
这三所学校的花灯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教学生模仿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教学时都是采用的“灌输法”,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很多学生之前没有跳舞蹈的经历,所以动作掌握慢,学生的兴趣也会递减。
(四)教材不完善
目前教育部门还没有制定统一完善的花灯教材。只有秀山实验中学有自编教材,他们的自编教材也只是适合他们学校的学生,毕竟有一定的基础。但总的来说,教材还不够完善。
(五)师资力量缺乏
一方面,花灯传承人彭兴茂现已步入晚年,从传承人被国家、市政府保护起来就可以知道,真正原生性花灯传承人真的很少,传承人后继无人。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花灯教学老师,秀山第一民族小学、实验中学负责花灯教学的都是体育老师,他们对于跳花灯的学习及研究较少。虽然教授花灯课的教师已经掌握了花灯教学的基本功,但是专业度还有待提高,所以专业的花灯教师仍然缺乏。
三、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秀山花灯教育传承问题,结合上述秀山花灯在当地的实地调研中反映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如下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格局观
首先,虽然如今的文化格局日渐多元化,我们应该尊重各种文化在民族地区风格上的差异,但我们更应该树立起对民族文化差异的自重观念。因为作为我们自己本民族的乡土文化,只有我们自己优先增强本土文化观念,才能获得自信,并让其保持自身的特点,让它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下去。[BW(D(S,,)][BW)]
其次,秀山花灯作为当地的一种民族文化特色,与其他地区本就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尊重这差异性就成了秀山花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点,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尊重这差异性的最好对策。这就要求当地教育部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新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观,尝试改变传统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大胆创新,制定出适合当地的花灯教学方式用于花灯教育传承的改革方案中去。
(二)完善秀山花灯课程改革体系
1编辑完整的花灯教材
秀山花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文化,其教学模式还多为传承人或教师通过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而且教学模式还不够规范化。为使秀山花灯真正进入校园走进课堂,还需要编写正规的本土教材,这样不仅能使花灯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还能使花灯教学更规范、严谨,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课程设置
加强秀山花灯课程开设力度,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秀山花灯其传承的重要性不亚于平时所学的文化知识,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观念。所以,秀山当地应该更加尊重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课程开设力度,如把秀山花灯纳入考试科目,增加花灯课时,或把秀山花灯纳入必修课,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秀山花灯。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应通过文化宣传、政府资金支持等手段,吸引更多的本土传承人加入到花灯教学中来,把花灯的精髓传授给下一代,让秀山花灯更好地传承下去。
其次,在已有的基础上,应招一些专业的舞蹈老师,特别是较为偏远的一些学校,应更多地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吸引外来人才把“跳花灯”这一民间艺术和专业的舞蹈艺术相结合,并招收花灯艺术专业作为考学的一个类别,促进花灯学习的积极性。
(三)社会各界对秀山花灯的支持
1利用政府职能手段发展传统文化
政府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者和带头者,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在秀山花灯传承的扶持问题上,政府首先应加强对学校的扶持力度,并利用政府职能,加强对花灯的全民普及意识,并把秀山花灯宣传与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相结合,使秀山花灯真正做到“传承性”“全民性”和“普及性”相融合。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力度,杜绝贪污腐败,使传统文化发展透明化。
2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师资建设
秀山花灯是秀山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但秀山花灯的民间艺术家十分稀少,且大多年事已高,这是秀山花灯传承的一个重要困境。所以借助社会力量,加大资金的投入,举办花灯教师师资培训来应对这一问题。但想要长期保证师资力量还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的设立,保持花灯文化的稳定发展。总之,只要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就能使“秀山花灯”这颗明珠永葆光辉。
四、结语
秀山花灯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地方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当地政府应加以高度重视。作为本土学校,更要担当教育传承责任。把秀山花灯带进校园,让中小学生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学习花灯,使他们人生的行囊中多一样物件,那就是对家乡的记忆,使他们怀揣秀山花灯里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和丰富情感,在家乡视野之外,感受故乡的情怀。
通过对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教育传承中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希望秀山花灯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因为秀山花灯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秀山人前行征程中的一盏明灯。
[参 考 文 献]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中国音乐学,2004(01):15.
[2]冯健先.民族音乐教育之我见[J].人民音乐,1979:27—29.
[3]崔鸿飞.关于秀山花灯艺术文化起源的解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4]习鑫.秀山花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J].大众体育,2016(02).
[5]甘绍成,杨明辉.将音乐类非遗项目引入中國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思考[J].音乐探索,2015(03).
[6]冯光钰.秀山花灯的历史积淀与现代传统[J].中国音乐,2016(01).
[7]易念念.秀山花灯的调查研究——以寨锺花灯为例[J].艺术品鉴,2016(07).
[关键词]秀山花灯;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1-0105-03
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重要代表。它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而命名,现多聚集在以秀山为中心的云、贵、川及湖北交界的土家族地区,其表演特征是以土家族苗族歌、舞、韵白为一体的,并伴以打击乐、琴弦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秀山县政府及文化馆在“非遗”保护的号召下,更加积极地重视对秀山花灯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传承的工作,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同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4月秀山县政府启动了秀山花灯博物馆的建设,2012年底秀山花灯博物馆竣工,使之成为了秀山当地的标志与代表,为秀山花灯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016年11月,本人跟随“渝东南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小组进入秀山当地,对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的教育传承现状进行调研。从海洋中心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秀山实验中学三所学校调研中,探寻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的教育传承情况。
一、秀山花灯的教育传承现状
(一)传承基地的建立
青少年作为一股新兴力量,肩负着学习与传播文化的重任,秀山花灯走进校园是确保秀山花灯得以弘扬与发展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2012年在县政府及文化馆的领导下推广花灯操,同年秀山海洋乡海洋中心校被设为秀山花灯传承基地。因此,秀山政府将大部分中小学的课间操进行了大改革,把秀山花灯也纳入了课间活动,这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把强身健体与继承传统文化相结合。此方法实施的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加大了传播力度,并慢慢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课间文化。
(二)学校的传承现状
经过我们深入走访海洋中心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秀山实验中学这三所学校,发现每个学校的花灯教育传承在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师资力量、成效等方面有所不同,现汇报如下:
1课程开设
①海洋中心校从2014年开始正式开设花灯课程,每周两个课时,安排在周二和周四的第六节课的社会实践课。
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从2010年开始开设花灯课程,每周有一节课的时间,安排在周三的最后一节课,除此他们还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学习花灯。
③秀山实验中学2007年被列为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实验学校,该校利用周一和周三晚七点到九点的时间进行学习花灯。
2教学方式
①海洋中心校老师采取小组教学,把班内男女同学分成两个小组一步一个动作地教学。
②秀山第一民族小学的老师采取集体教学,以一个班为一个集体,利用课间操、体育课的时间开始教学。
③秀山实验中学老师采用集体教学和个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该学校除了集体跳花灯操以外,还专门投入教师对花灯舞進行编排,而对花灯舞的教学形式以一对一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花灯舞的动作技巧能更快更好地掌握。
3师资力量
①传承人进校园
海洋中心校自评为花灯传承基地以来,聘请了该地区国家级花灯传承人彭兴茂老师来负责本校的花灯课程的教学。彭兴茂老师在2009年5月26日被选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代表作有《茶女》《卖货郎》《六唱责任好》《土家摆宝宝》《庆丰收》等。该老师学习花灯已有50余年的时间,他自1964年是从著名花灯表演艺术家潘光兵以来,就多次随班到各地演出,他花灯的动作、技巧的掌握与理解都是相当的透彻,先后受邀参加涪陵歌舞团及重庆歌舞团等多场大型演出。
秀山第一民族小学教授花灯课程的就是学校里的体育老师田洪军,他十八岁时就来到了该校,是一名体育老师,但除了体育以外,在音乐舞蹈方面也较为突出,曾是县里面的文艺骨干,每当县里有外出比赛或重大活动时,都会被抽到县里担当主要演员跳秀山花灯。田老师接触花灯有20多年,参与过跳花灯的作品有《跳花灯》《火红的花灯》《花灯小戏》等。他是秀山花灯健身操教学示范视频表演者之一,在2016年,田洪军老师被评为秀山花灯县级传承人。
②现有的教师资源
秀山花灯作为秀山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传承与发展大多在民间进行。因此,花灯传承人多为民间艺人。而这些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大部分已离开人世,现有的都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对花灯教学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很多学校都是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来完成花灯课程的教学。秀山实验中学就是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对花灯进行教学,主要负责教学的老师是该校的体育老师。
4比赛及获奖情况
在花灯课程教学之余,各学校积极参加相关的各种比赛或活动。秀山第一民族小学在2012年全县花灯等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花灯教育成果展示斩获嘉奖。秀山实验中学获全县花灯比赛一等奖,2013年参加重庆市的中小学艺术文化比赛中,该校花灯舞获团体“一等奖”。
二、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我们调研小组走访的三所学校中,每个学校的花灯教学的情况都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对“非遗”保护的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法、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非遗”保护观念薄弱
1学生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淡漠
我们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是自己爱好花灯才学习花灯,大多数学生是跟随其他同学或是因为学校有这个课才来学跳花灯,他们都普遍喜欢现代体操,以及现代舞蹈,认为高雅,对传统花灯文化的认知还不够。有的认为花灯课程可有可无。
2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学校以抓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虽然开有花灯课程,但都是以兴趣课程为主,该课程多设置在课余时间。作为一种对升学率没有多大影响的花灯课程,学校对之重视度不是很高,管理模式较松散,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学质量测评等。相比文化课程,花灯课程就缺乏严谨度。
除此之外,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作为贫困县,政府财政收入不高,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相比其他发达地区偏低。因此对秀山花灯的教育传承工作,有的学校因这方面的经费不足,不能满足花灯课程的需求。然而花灯的教学与传承需要购买服装、道具等一系列用品,学校没有相关的经费,也就使其教学资源与设施设备相对匮乏。
(二)课程方面
总的来说,三所学校对花灯课程的开设时间较晚,课时量少。海洋中心校2014年才正式开课。秀山第一民族小学该课程目前一周两节,课时量的不足使学生们的练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所以学生在技巧上也很难掌握,同时也直接影响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和课程考核的建立,该校的花灯课程一直以兴趣课的形式为主。参加兴趣班的学生们来自各个年级,然而不同年龄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因此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课程难度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部分学生觉得有些动作很难掌握就放弃了;教师们在教学中感到困难,原因是教学进度提不上来,加上很多学生没有舞蹈功底,没有多余的时间练习。
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专业机构、教委等出台相关课程体系,没有课程考核,难以直观看到课程开展的成效,老师学生都将失去一定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
这三所学校的花灯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教学生模仿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教学时都是采用的“灌输法”,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很多学生之前没有跳舞蹈的经历,所以动作掌握慢,学生的兴趣也会递减。
(四)教材不完善
目前教育部门还没有制定统一完善的花灯教材。只有秀山实验中学有自编教材,他们的自编教材也只是适合他们学校的学生,毕竟有一定的基础。但总的来说,教材还不够完善。
(五)师资力量缺乏
一方面,花灯传承人彭兴茂现已步入晚年,从传承人被国家、市政府保护起来就可以知道,真正原生性花灯传承人真的很少,传承人后继无人。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花灯教学老师,秀山第一民族小学、实验中学负责花灯教学的都是体育老师,他们对于跳花灯的学习及研究较少。虽然教授花灯课的教师已经掌握了花灯教学的基本功,但是专业度还有待提高,所以专业的花灯教师仍然缺乏。
三、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秀山花灯教育传承问题,结合上述秀山花灯在当地的实地调研中反映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如下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格局观
首先,虽然如今的文化格局日渐多元化,我们应该尊重各种文化在民族地区风格上的差异,但我们更应该树立起对民族文化差异的自重观念。因为作为我们自己本民族的乡土文化,只有我们自己优先增强本土文化观念,才能获得自信,并让其保持自身的特点,让它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下去。[BW(D(S,,)][BW)]
其次,秀山花灯作为当地的一种民族文化特色,与其他地区本就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尊重这差异性就成了秀山花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点,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尊重这差异性的最好对策。这就要求当地教育部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新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观,尝试改变传统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大胆创新,制定出适合当地的花灯教学方式用于花灯教育传承的改革方案中去。
(二)完善秀山花灯课程改革体系
1编辑完整的花灯教材
秀山花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文化,其教学模式还多为传承人或教师通过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而且教学模式还不够规范化。为使秀山花灯真正进入校园走进课堂,还需要编写正规的本土教材,这样不仅能使花灯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还能使花灯教学更规范、严谨,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课程设置
加强秀山花灯课程开设力度,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秀山花灯其传承的重要性不亚于平时所学的文化知识,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观念。所以,秀山当地应该更加尊重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课程开设力度,如把秀山花灯纳入考试科目,增加花灯课时,或把秀山花灯纳入必修课,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秀山花灯。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应通过文化宣传、政府资金支持等手段,吸引更多的本土传承人加入到花灯教学中来,把花灯的精髓传授给下一代,让秀山花灯更好地传承下去。
其次,在已有的基础上,应招一些专业的舞蹈老师,特别是较为偏远的一些学校,应更多地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吸引外来人才把“跳花灯”这一民间艺术和专业的舞蹈艺术相结合,并招收花灯艺术专业作为考学的一个类别,促进花灯学习的积极性。
(三)社会各界对秀山花灯的支持
1利用政府职能手段发展传统文化
政府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者和带头者,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在秀山花灯传承的扶持问题上,政府首先应加强对学校的扶持力度,并利用政府职能,加强对花灯的全民普及意识,并把秀山花灯宣传与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相结合,使秀山花灯真正做到“传承性”“全民性”和“普及性”相融合。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力度,杜绝贪污腐败,使传统文化发展透明化。
2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师资建设
秀山花灯是秀山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但秀山花灯的民间艺术家十分稀少,且大多年事已高,这是秀山花灯传承的一个重要困境。所以借助社会力量,加大资金的投入,举办花灯教师师资培训来应对这一问题。但想要长期保证师资力量还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的设立,保持花灯文化的稳定发展。总之,只要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就能使“秀山花灯”这颗明珠永葆光辉。
四、结语
秀山花灯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地方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当地政府应加以高度重视。作为本土学校,更要担当教育传承责任。把秀山花灯带进校园,让中小学生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学习花灯,使他们人生的行囊中多一样物件,那就是对家乡的记忆,使他们怀揣秀山花灯里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和丰富情感,在家乡视野之外,感受故乡的情怀。
通过对秀山花灯在当地学校教育传承中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希望秀山花灯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因为秀山花灯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秀山人前行征程中的一盏明灯。
[参 考 文 献]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中国音乐学,2004(01):15.
[2]冯健先.民族音乐教育之我见[J].人民音乐,1979:27—29.
[3]崔鸿飞.关于秀山花灯艺术文化起源的解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4]习鑫.秀山花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J].大众体育,2016(02).
[5]甘绍成,杨明辉.将音乐类非遗项目引入中國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思考[J].音乐探索,2015(03).
[6]冯光钰.秀山花灯的历史积淀与现代传统[J].中国音乐,2016(01).
[7]易念念.秀山花灯的调查研究——以寨锺花灯为例[J].艺术品鉴,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