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特别注重小初阶段的衔接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数学教师做好小初数学衔接的策略,分别是明了初中数学主要特点,高屋建瓴;掌握基本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适当增大习题训练量,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初数学衔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教学心得
众所周知,小学学习好不见得初中就学习好,特别是对于数学的学习而言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特别注重小初阶段的衔接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简要探讨几点初中数学教师做好小初数学衔接的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一、明了初中数学主要特点,高屋建瓴
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明显感觉与小学阶段不同,因为不适应所以迷茫。应该说这是有着一定客观性的,因为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一些基本方面的确有着显著不同。大体地看,小学数学侧重建立数学基础,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数量关系及基本图形的认识。而初中阶段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点外,自始至终渗透着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培养、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归纳思想等,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侧重培养数学思维及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差异。
此外还应明了,初一的上学期重点依然是计算,但不再仅仅是数的计算,而是多了式的计算,并且主要是基本概念、分类及简单运算等,侧重于对数字敏感性的培养。这个阶段,如果学生在小学期间,代换的熟练度很高,那么这个学期将过得很愉快。初二则是分水岭,好的会更好,差的会很差。除了思想上、年龄上(青春期)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的安排上也加速了这种分化。因为初二有物理了,课程的难度上来了,如果学生没有在初一阶段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那就很可能会被落下。以上这些初中数学的主要特点,首先教师应切实明白,这样才能结合具体情况把握好衔接教学的实施。
二、掌握基本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
第一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个数学概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形态,理解要想做到准确全面,概念的理解上必须包涵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二是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第二是数学运算,从目前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很重要的方面。运算能力差,往往阻碍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运算错误,不可等闲视之,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寻找原因,要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第三是数学解题,做习题要保证数量和质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既要落实思维过程也要落实解答过程。
此外,作为教师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前提。就小初衔接方面,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初中题量增加了,难度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的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习惯,不能再像小学阶段那样提倡“不会就问”。因为假使学生不经历思维上的自主探索过程,就很难获得数学思维及能力的发展,这里善于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适当增大习题训练量,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的主要标志之一。虽然在新课改形势下,“题海战术”变得越来越受人詬病,但我们认为还应应适当加大题目训练量,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做题少、解题思维不熟练、出错率高的弊端扭转过来。学生做题为什么会出错呢?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及思想方法的前提下仍然出错,那基本都可归结为一点原因,即练习量不够,熟练度不够。
打个比方,大多数人夜里上厕所是不需要开灯的,也不会担心摔倒或者碰到什么物体。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对于家中的环境无比的熟悉。解题也是一样,在不熟练的地方就特别容易出错。另外,在学生出现错题时,一定要引导其剖析原因及时纠正,以免对后续学习产生阻碍。学习中还要及时归类总结,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推荐使用错题本,在复习时使用,会提高效率。反复多做几遍同类型的题,对考试很有帮助。错题本不仅仅是记录错题,当学习过程中遇到有什么好的解题思路,都可以记录下来,便于复习时开拓思路。
如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数学教师做好小初数学衔接的策略,分别是明了初中数学主要特点,高屋建瓴;掌握基本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适当增大习题训练量,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最后应当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的学习而言更是这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熊夕.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初小衔接[J]. 赢未来,2017(34):145-145.
[2]秦灿灿. 关于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 文理导航,2016,000(10Z):P.17.
[3]曹明银.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 新课程学习(中),2014(7).
关键词:小初数学衔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教学心得
众所周知,小学学习好不见得初中就学习好,特别是对于数学的学习而言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特别注重小初阶段的衔接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简要探讨几点初中数学教师做好小初数学衔接的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一、明了初中数学主要特点,高屋建瓴
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明显感觉与小学阶段不同,因为不适应所以迷茫。应该说这是有着一定客观性的,因为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一些基本方面的确有着显著不同。大体地看,小学数学侧重建立数学基础,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数量关系及基本图形的认识。而初中阶段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点外,自始至终渗透着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培养、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归纳思想等,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侧重培养数学思维及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差异。
此外还应明了,初一的上学期重点依然是计算,但不再仅仅是数的计算,而是多了式的计算,并且主要是基本概念、分类及简单运算等,侧重于对数字敏感性的培养。这个阶段,如果学生在小学期间,代换的熟练度很高,那么这个学期将过得很愉快。初二则是分水岭,好的会更好,差的会很差。除了思想上、年龄上(青春期)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的安排上也加速了这种分化。因为初二有物理了,课程的难度上来了,如果学生没有在初一阶段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那就很可能会被落下。以上这些初中数学的主要特点,首先教师应切实明白,这样才能结合具体情况把握好衔接教学的实施。
二、掌握基本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
第一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个数学概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形态,理解要想做到准确全面,概念的理解上必须包涵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二是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第二是数学运算,从目前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很重要的方面。运算能力差,往往阻碍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运算错误,不可等闲视之,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寻找原因,要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第三是数学解题,做习题要保证数量和质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既要落实思维过程也要落实解答过程。
此外,作为教师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前提。就小初衔接方面,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初中题量增加了,难度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的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习惯,不能再像小学阶段那样提倡“不会就问”。因为假使学生不经历思维上的自主探索过程,就很难获得数学思维及能力的发展,这里善于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适当增大习题训练量,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的主要标志之一。虽然在新课改形势下,“题海战术”变得越来越受人詬病,但我们认为还应应适当加大题目训练量,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做题少、解题思维不熟练、出错率高的弊端扭转过来。学生做题为什么会出错呢?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及思想方法的前提下仍然出错,那基本都可归结为一点原因,即练习量不够,熟练度不够。
打个比方,大多数人夜里上厕所是不需要开灯的,也不会担心摔倒或者碰到什么物体。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对于家中的环境无比的熟悉。解题也是一样,在不熟练的地方就特别容易出错。另外,在学生出现错题时,一定要引导其剖析原因及时纠正,以免对后续学习产生阻碍。学习中还要及时归类总结,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推荐使用错题本,在复习时使用,会提高效率。反复多做几遍同类型的题,对考试很有帮助。错题本不仅仅是记录错题,当学习过程中遇到有什么好的解题思路,都可以记录下来,便于复习时开拓思路。
如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数学教师做好小初数学衔接的策略,分别是明了初中数学主要特点,高屋建瓴;掌握基本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适当增大习题训练量,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最后应当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的学习而言更是这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熊夕.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初小衔接[J]. 赢未来,2017(34):145-145.
[2]秦灿灿. 关于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 文理导航,2016,000(10Z):P.17.
[3]曹明银.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 新课程学习(中),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