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反腐题材小说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SP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场反腐小说是以官场为创作背景,以形形色色的官员为主体,流露出作家对官场文化的理解。本文主要围绕官场反腐小说中的官场文化,挖掘官场反腐小说的现实价值及作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而展望官场反腐小说的未来创作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国家廉政、勤政的认识不断加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多的作家涌现出来,承担社会责任,直视政治问题,不再规避文学的思考性,站在政治尖端,通过官场小说揭示社会腐败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
  一、当代官场反腐小说的价值及作用
  (一)道德教化功能
  当代官场反腐小说的教化功能体现为对改革合理性的肯定,对依法治国、惩治腐败、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赞美和肯定,是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反腐倡廉,推动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思。目的在于反腐和惩恶,归属在于表达民众的政治渴望,建立一个法治的、公正的、廉洁的、和谐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官场反腐的道德教化内容,在于让普通的民众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认识到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认识到党员中正气的存在,也认识到反腐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官场反腐小说也让许多领导干部深深惊醒,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行为对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明确自己为人民服务和忠于党、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并以国家和民众利益为上的职业道德为标准,如张平的《国家干部》。
  (二)写作模式的突破
  官场反腐小说具有宏大的叙事表层结构,同时又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即正义必将压倒腐败,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清正廉洁必将扫除腐朽丑恶。那么小说就形成了二元对立叙事话语模式,这种创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文革”时期的“三突出”原则一致。在官场反腐小说创作中,反腐倡廉的英雄是绝大多数作家所突出的重点,作家主要是以英雄人物的高尚人格和反腐的魄力作为官场反腐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王跃文等为代表的官场小说作家则突破了这种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更加注重写作场域的变化,尤其是主人公的场域的变化起伏,这大大拓宽了官场小说的写作维度。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也不再是英雄人物,而是转向关注官场苦苦挣扎的小人物身上,展现他们堕落的一面。很多官场反腐小说作家不再以直白的方式进行揭露,而是用反讽的手法、荒诞的方式进行隐晦的表达,如《天气不好》。
  二、当代官场小说的艺术缺陷
  当代官场小说创作繁荣,作品数量突飞猛进,其发展态势有目共睹。尽管丰富复杂的官场文学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的思想性或是艺术性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
  (一)概念化的人物模式
  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很多,文学作品亦是如此。在面对冲击与诱惑的时候,人的心灵和性格发展也是丰富复杂的。可是,在许多官场反腐文学作品中,作家忽略了这一点,将作品中人物的复杂性格过分简单化、抽象化,好人、坏人泾渭分明,使作品中的人物陷于概念化的模式,过于脸谱化。例如,《国画》《位置》《跑官》等基本都采用这种创作模式,不可否认,作者在创作这些人物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性深度的挖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样的创作模式过于单一,再加上内容重复,让很多读者感觉乏味,并且作品中的人物过于脸谱化,艺术空间拓展不够,表现手法也缺乏适度的创新。
  (二)程式化的叙事模式
  当代的官场小说内容总是让人感觉相似,重复较多。在官场反腐小说的作品中,涉及的人物大多是一个或几个清官与一群由金钱权力利益构成的腐败群体的斗争,经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斗争,正义战胜了邪恶,属于典型的大团圆结局,如《大雪无痕》《至高利益》《省委书记》等。小说中一般都主要围绕一个焦点人物,为了谋权夺位费尽心思地上演一场钩心斗角的权力斗争。反腐倡廉者绝大多数义无反顾,并且总有一批群众是反腐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三)类型化的情感模式
  官场反腐小说中对情感的处理主要表现为亲情制约型、割舍人情型、任人唯亲等几种模式。在官场反腐小说中,主人公对权力欲望及金钱利益的追求成为制约其情感的主要因素,这直接导致官场反腐小说中人物主体情感的压抑和本性解放的丧失。例如,《羊的门》中,由于对权力欲望的过分追求和高度崇拜,小说中的贪官放弃了内心真实的情感,致力于利益和权力的无限追求,并且将这种欲望无限扩张放大。
  三、当代官场反腐小说的创作展望
  官场反腐小说在思想或艺术上存在缺陷与不足,应在今后的创作中注重创新。
  (一)提升作品审美价值,关注人性
  当代的官场反腐小说绝大多数是对官场反腐现象的描摹,也注重展示腐败的细节,然而对这种反腐現象的本质揭示相对较少,也没有过多引导读者思考腐败的内在原因。作家很少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进行思考,揭示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看到的只是腐败的表面现象。也有一些作品将批判腐败现象的滋生作为唯一的目的与最高标准,使得文学的审美性严重缺失,因此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遵循文学创作的原则,注重提高官场反腐小说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同时,在创作官场反腐小说的过程中,作家应该注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探究人性的本质,对人性进行深刻的剖析,创作具有灵魂深度、思想深度的典型人物,这样才能使官场反腐小说不流于表面,具有深刻性。
  (二)拓展主题思想的多元化
  纵观官场反腐小说,人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小说中,主题意识与思想意识主要依旧表现为青天意识和旧式的人治观念。在很多官场反腐文学作品中,作者更多注重的是在剖析官场、消解权力的同时,也会流露出一种权力至高无上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作家对政治体制和改革期盼的同时,还表现为清官意识和人治观念。当前需要具有现代知识理性的作家,引导读者、大众进行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反思和自省,这也就要求作家在官场反腐小说的创作上拓展主题思想,使官场反腐小说的发展越来越宽,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走出单一的叙述模式
  目前官场反腐小说中,单一的叙述模式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研读官场反腐小说,人们会发现绝大多数作品中的故事存在雷同的情节,长此以往,官场反腐小说渐渐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小说。这种类型化的官场反腐小说具体表现为内容上的相似性和重复性,缺乏创新的表现手法,艺术性不足。具体表现为,概念化的人物模式、程式化的叙事模式以及列星花的情感模式。因此,在今后的官场反腐小说创作中,人们要走出单一的叙述模式,创作圆形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与灵魂,同时更加注重叙述的多元化。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当代反腐题材小说研究”(序号:10,项目编号:lshh17-18ky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左传》是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本文试从故事因果、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等角度对《左传》的叙事进行分析。  一、故事的情节化——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叙事文学的要素有三点,首先是情节,即讲什么。叙事文学就是要通过事件的展开来讲故事,但是故事是否能够成为叙事文学的一个要素就要看故事所展开的事件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鲁昭公时期是鲁国五百多年历史中彻底走向衰落的转
期刊
细读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人们不难发现,其中交织着复杂多变的主题。罗斯通过塑造一组又一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元素,通过二元对立的手法把这些元素融入其复杂的主题中,凸显了《人性的污秽》所体现出来的富有层次的、寓意丰富的复杂主题,突出了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白人和黑人对立为主线的矛盾冲突。  一、二元对立在《人性的污秽》中的价值  《人性的污秽》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
期刊
《追忆似水年华》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奇书,其作者马赛尔·普鲁斯特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文学史上,他又是意识流小说的真正奠基者,作者以其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写出了二百多万字的鸿篇巨著,为人类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一部人生命运的交响乐  《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出生于1871年,1922年逝世,享年51岁。在35岁的时候,他着手准备创作这本书,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奇怪,
期刊
小说《佛罗伦萨的神女》出版于2008年,于2017年底经过翻译在我国国内正式出版,是一部以东西方文化对比以及跨民族、跨宗教、爱情为主题的历史小说,值得思索探讨的视角很多,如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笔者且不谈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单从作者所塑造的具有颠覆性生命力的女性形象这一维度对小说进行分析。书中女性人物众多,笔者在此仅择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三类女性形象——即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合著
期刊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主题一直就是一个颇有争论的话题。从纯文学的角度看,它讲的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远大前程”先得后失,又失而复得,幡然悔悟的浪子回头,历经痛苦而抛弃虚伪的价值,正是这些主题才使得作品具有永恒的意义并进入西方文学的主流。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在英国古典文学里,狄更斯是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人物。在众多的狄更斯小说里,最能揭示英国这个名利场的莫过于《远大前程》。要认识
期刊
就这样泅过岁月的长河  却发现对你的爱  此生仍不可愈合  你用锐利如剑的词章  在我心上刻下图腾  之后漫长的时光里  我循着本能 将它一寸一寸孤独地喂养  无处觅踪迹  黄花也伴秋风凉  我的哀伤犹显得别样单薄  于是在心里一遍遍暗自揣度  山盼人来 人许山無意  只恐功名负累久 黄土一抔风流去  千情万意无时已 栏杆拍遍  多情词客 更在云烟遮断处  原谅我终于还是与自己暗中和解  穿拂过迷
期刊
《我们的荆轲》是莫言历史剧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他以《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展开剧本创作,同时对这一具有规范性的历史记载实现了解构,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与史传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内在品质上与如今社会的精神生态现状有了深度对接。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的互文性出发,通过剖析荆轲这一人物的塑造,展现莫言历史剧创作的历史观念与文本特点。  历史题材的戏剧如何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历史剧一定要尊
期刊
春秋中期,郑国弱国无外交的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郑国居于晋、楚两大国之间,随着晋楚两国实力的变化,唯强是从,朝晋暮楚,这一点可以通过青铜器体现。因此,本文以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为例,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其中典型的晋文化和楚文化因素,再现郑国当时的历史。  1923年8月,新郑南门外的乡绅李锐在凿灌溉用井时,偶然发现青铜器,随后发掘一共得到铜器约89件,碎铜片635块。有大铜鼎、小铜鼎
期刊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该首诗通过拟人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春雨特征与成都夜雨景象,描述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诗人将春雨描绘得细致形象、生动活泼,别有一番风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是杜甫最为知名的咏雨诗之一。杜甫创造该首诗前为冬春时节,成都出现旱灾。因此,在春雨来临之际,人们非常欢喜,与久
期刊
《孔雀东南飞》属于长篇叙事诗,在乐府诗集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悲惨的爱情故事,其中焦母形象一直被当作反面的人物进行批判,但人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物关系等缺乏重视。所以,本文以当时社会环境状况为出发点,结合当前《孔雀东南飞》解读发展现状,从焦母与刘兰芝的形象、焦母与刘兰芝的突出矛盾方面进行辩证分析,以便更好地解读焦母、刘兰芝的形象。  一、焦母与刘兰芝的形象  从以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