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读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人们不难发现,其中交织着复杂多变的主题。罗斯通过塑造一组又一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元素,通过二元对立的手法把这些元素融入其复杂的主题中,凸显了《人性的污秽》所体现出来的富有层次的、寓意丰富的复杂主题,突出了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白人和黑人对立为主线的矛盾冲突。
一、二元对立在《人性的污秽》中的价值
《人性的污秽》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三部曲的第二部。2000年一经出版,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这本小说以主人公科尔曼无心说出的“幽灵(spirit)”事件为导向,引出了关于种族、文化、性别等多重主题交织的一系列事件。小说的主人公科尔曼·西尔克原是一名黑人,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遭遇种种不平等待遇,以至于难以实现美国梦的时候,他抛弃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利用自己浅肤色的特点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犹太人,并与母亲和妹妹决裂,彻底告别过去,走向全新的人生。讽刺的是,本是黑人的科尔曼,最后正是因为“幽灵(spirit)”这一带有歧视黑人色彩的词汇而被定义为种族主义者,从而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终点。
在科尔曼渐渐沦陷的过程中,充斥着种种二元对立的矛盾推手。黑人和白人、知识分子和文盲、男性和女性等二元對立的因素在事件的发酵中起着环环相扣的推动作用,最终导致了科尔曼的灭亡。“二元对立”是索绪尔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某一领域中相互对立且不可缺少的一组元素。结构主义者认为,人类是通过从两种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来构建世界使其产生意义的。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认为,一些特定的二元对立可以体现出文本的主题意义。在《人性的污秽》中,多重二元对立构建了其主题的复杂性,也建构了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美国社会。
二、《人性的污秽》中几组二元对立主题
(一)黑人与白人的对立
作品的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白人对黑人的排挤十分严重。作为黑人的科尔曼,从小便被父亲悉心教导,细心栽培,希望天赋过人的他能够进入黑人社会的最高学府——霍华德大学学习。然而成长于黑白人种混杂学校的科尔曼在父亲和哥哥的保护之下,并没有切身地感受到黑白人种之间的差别待遇。同学的回避、邻居的冷漠都没有让沉浸在自己美国梦中的科尔曼领悟到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直到科尔曼走出从小生长的环境,走到外面,上了大学被明确划归到黑人种群时,离开了父亲保护的他才第一次直面黑白人种之间的矛盾。当街上热狗摊的摊主拒绝卖给他热狗的时候,科尔曼内心的屏蔽机制被无情地打破了,他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黑人身份。
罗斯曾这样评价说:“在种族隔离的南方,不存在个体身份,即使对他和他的室友也不例外。绝不允许这类细微的差别存在,其撞击力是可怕的。黑鬼——指的是他。”这种认知对科尔曼的打击是巨大的。科尔曼凭借自身优势获取的认同感被打碎,黑人的身份使他无法面对。于是,在父亲去世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在种族一栏选择了犹太人,并给自己编造了虚假的过去。在改变自己的身份以后,科尔曼依然没有脱离被称为“黑鬼”的耻辱感,他在余下的人生里都坚守着这个秘密,并且害怕被人拆穿,这也是导致他悲剧的原因之一。科尔曼对黑人身份的抛弃,注定了他要成为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他对黑人种族的认同失败驱使他转换了身份,这种转换是不可逆转的,以至于他无法与妻子分享自己的秘密,在孩子们追问家族历史的时候也显得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另一个黑白对立的典型就是德芬妮。她在撰写征婚广告时,极力想表达自己只限白人男性应征的想法,却因为顾虑到外界的看法而放弃直接说明,选择了隐晦地表达,将其定义为“地中海肤色”。实际上,越着重去避免种族问题反而说明她的内心对种族区分十分在意,因此她才会在措辞中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她只是不想让其余人知道她如此在意种族划分罢了。通过黑人和白人的对立,罗斯塑造了科尔曼这一不堪种族歧视而改变种族的主人公形象,并描写了他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通过科尔曼的人生选择和心理描摹,突显了小说主题中黑白人种的矛盾。
(二)知识分子和文盲的对立
小说第三章的标题为《你拿一个识不了字的孩子怎么办》。“相似的处境,同样的命运,使得一个黑人教授和一个文盲双双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却相互倾心、相互爱恋。”福妮雅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在遭到继父的性骚扰之后逃离家中,嫁给了她的前夫越战老兵莱斯。逃离家中的福妮雅,用不识字来伪装自己。与其恰恰相反,科尔曼则是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雅典娜学院院长的位置。相似的处境,他们却做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反应。知识对于科尔曼来说,是得以跻身中产阶级的跳板;而对福妮雅来说,则是逃离她生活过的那个家的工具。因此,科尔曼尽力获取知识,而福妮雅则刻意抛弃知识,伪装成了文盲。两人截然不同的选择让知识的可利用空间变得灵活起来,它既是给人勇气的源泉,也是伤人的武器。这对于这部知识分子小说来说,深化了其主体的复杂性。福妮雅的文盲身份给她加持了“弱者”的光环,使得知识分子德芬妮在对科尔曼的威胁信中尤其提到了她“没文化”这一特点,这或许也是作者对于知识分子的思考,即拥有知识的人比较强大。
(三)男性与女性的对立
书中另一让人无法忽视的二元对立元素即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立。罗斯采取人物视角透视的方式,通过人物的声音说话,让读者走进了不同人物的内心,因此人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不同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其中,能让读者明显感觉到男性和女性相对立的描写出现在人物德芬妮处。作为女性主义者,德芬妮对于男性的解读过于极端。她把男性的各种行为都添加了自己的理解。男士的着装、说话的习惯、看人的方式都跟女性主义挂上了钩。她像一个挑剔的旁观者,一边表达着对身边各类男士的不满,一边期望可以找到合乎自己审美的男士。可是当她真正描绘出了心目中理想伴侣的模样,那个人却恰恰与她的竞争对手重合了。如果她想要在学术界取得一席之地,她就必须打败大部分站在她前面的男性。但是在内心中,德芬妮又十分渴望一位这样的男性伴侣。男女分属于不同的性别,除了在权力分配上的冲突之外,也有相合的一面。罗斯通过塑造德芬妮这一形象,隐晦地表达了男女关系的对立和合作,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看起来独立自主的德芬妮,心中也存在着对男性伴侣的憧憬,而另一位看起来似乎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福妮雅,则考虑要跟一只乌鸦结婚。她生命中三次与男性的重要交集,都没有带给她安全感,因此她甚至不愿意选择男性伴侣。她的继父给了她心灵上的伤害,这样的伤害是前夫莱斯和情人科尔曼都无法治愈的。因此,她不仅把自己和男性对立开来,也和人这一社会性动物对立了。
三、结语
通过二元对立的主题元素,罗斯对科尔曼悲剧命运的复杂推手进行了一层层地解刨,突出了其富有层次、意义丰富的复杂主题。其中,黑人与白人的冲突是小说的主线,也是小说体现出来的最大主题。而在黑人和白人的对立下,小说中充斥着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对立元素,使得《人性的污秽》在多重主题的交相辉映下闪现出动人的光芒。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变动,黑白种族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在科尔曼的晚年也从台面上走到了幕后,但是依然充斥着整个美国社会,并交织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罗斯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突出了两个对立面的不可调和性,也为其注入了多重活力,加强了小说的可读性,突出了其冲突主题的复杂性。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二元对立在《人性的污秽》中的价值
《人性的污秽》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三部曲的第二部。2000年一经出版,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这本小说以主人公科尔曼无心说出的“幽灵(spirit)”事件为导向,引出了关于种族、文化、性别等多重主题交织的一系列事件。小说的主人公科尔曼·西尔克原是一名黑人,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遭遇种种不平等待遇,以至于难以实现美国梦的时候,他抛弃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利用自己浅肤色的特点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犹太人,并与母亲和妹妹决裂,彻底告别过去,走向全新的人生。讽刺的是,本是黑人的科尔曼,最后正是因为“幽灵(spirit)”这一带有歧视黑人色彩的词汇而被定义为种族主义者,从而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终点。
在科尔曼渐渐沦陷的过程中,充斥着种种二元对立的矛盾推手。黑人和白人、知识分子和文盲、男性和女性等二元對立的因素在事件的发酵中起着环环相扣的推动作用,最终导致了科尔曼的灭亡。“二元对立”是索绪尔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某一领域中相互对立且不可缺少的一组元素。结构主义者认为,人类是通过从两种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来构建世界使其产生意义的。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认为,一些特定的二元对立可以体现出文本的主题意义。在《人性的污秽》中,多重二元对立构建了其主题的复杂性,也建构了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美国社会。
二、《人性的污秽》中几组二元对立主题
(一)黑人与白人的对立
作品的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白人对黑人的排挤十分严重。作为黑人的科尔曼,从小便被父亲悉心教导,细心栽培,希望天赋过人的他能够进入黑人社会的最高学府——霍华德大学学习。然而成长于黑白人种混杂学校的科尔曼在父亲和哥哥的保护之下,并没有切身地感受到黑白人种之间的差别待遇。同学的回避、邻居的冷漠都没有让沉浸在自己美国梦中的科尔曼领悟到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直到科尔曼走出从小生长的环境,走到外面,上了大学被明确划归到黑人种群时,离开了父亲保护的他才第一次直面黑白人种之间的矛盾。当街上热狗摊的摊主拒绝卖给他热狗的时候,科尔曼内心的屏蔽机制被无情地打破了,他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黑人身份。
罗斯曾这样评价说:“在种族隔离的南方,不存在个体身份,即使对他和他的室友也不例外。绝不允许这类细微的差别存在,其撞击力是可怕的。黑鬼——指的是他。”这种认知对科尔曼的打击是巨大的。科尔曼凭借自身优势获取的认同感被打碎,黑人的身份使他无法面对。于是,在父亲去世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在种族一栏选择了犹太人,并给自己编造了虚假的过去。在改变自己的身份以后,科尔曼依然没有脱离被称为“黑鬼”的耻辱感,他在余下的人生里都坚守着这个秘密,并且害怕被人拆穿,这也是导致他悲剧的原因之一。科尔曼对黑人身份的抛弃,注定了他要成为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他对黑人种族的认同失败驱使他转换了身份,这种转换是不可逆转的,以至于他无法与妻子分享自己的秘密,在孩子们追问家族历史的时候也显得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另一个黑白对立的典型就是德芬妮。她在撰写征婚广告时,极力想表达自己只限白人男性应征的想法,却因为顾虑到外界的看法而放弃直接说明,选择了隐晦地表达,将其定义为“地中海肤色”。实际上,越着重去避免种族问题反而说明她的内心对种族区分十分在意,因此她才会在措辞中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她只是不想让其余人知道她如此在意种族划分罢了。通过黑人和白人的对立,罗斯塑造了科尔曼这一不堪种族歧视而改变种族的主人公形象,并描写了他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通过科尔曼的人生选择和心理描摹,突显了小说主题中黑白人种的矛盾。
(二)知识分子和文盲的对立
小说第三章的标题为《你拿一个识不了字的孩子怎么办》。“相似的处境,同样的命运,使得一个黑人教授和一个文盲双双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却相互倾心、相互爱恋。”福妮雅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在遭到继父的性骚扰之后逃离家中,嫁给了她的前夫越战老兵莱斯。逃离家中的福妮雅,用不识字来伪装自己。与其恰恰相反,科尔曼则是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雅典娜学院院长的位置。相似的处境,他们却做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反应。知识对于科尔曼来说,是得以跻身中产阶级的跳板;而对福妮雅来说,则是逃离她生活过的那个家的工具。因此,科尔曼尽力获取知识,而福妮雅则刻意抛弃知识,伪装成了文盲。两人截然不同的选择让知识的可利用空间变得灵活起来,它既是给人勇气的源泉,也是伤人的武器。这对于这部知识分子小说来说,深化了其主体的复杂性。福妮雅的文盲身份给她加持了“弱者”的光环,使得知识分子德芬妮在对科尔曼的威胁信中尤其提到了她“没文化”这一特点,这或许也是作者对于知识分子的思考,即拥有知识的人比较强大。
(三)男性与女性的对立
书中另一让人无法忽视的二元对立元素即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立。罗斯采取人物视角透视的方式,通过人物的声音说话,让读者走进了不同人物的内心,因此人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不同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其中,能让读者明显感觉到男性和女性相对立的描写出现在人物德芬妮处。作为女性主义者,德芬妮对于男性的解读过于极端。她把男性的各种行为都添加了自己的理解。男士的着装、说话的习惯、看人的方式都跟女性主义挂上了钩。她像一个挑剔的旁观者,一边表达着对身边各类男士的不满,一边期望可以找到合乎自己审美的男士。可是当她真正描绘出了心目中理想伴侣的模样,那个人却恰恰与她的竞争对手重合了。如果她想要在学术界取得一席之地,她就必须打败大部分站在她前面的男性。但是在内心中,德芬妮又十分渴望一位这样的男性伴侣。男女分属于不同的性别,除了在权力分配上的冲突之外,也有相合的一面。罗斯通过塑造德芬妮这一形象,隐晦地表达了男女关系的对立和合作,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看起来独立自主的德芬妮,心中也存在着对男性伴侣的憧憬,而另一位看起来似乎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福妮雅,则考虑要跟一只乌鸦结婚。她生命中三次与男性的重要交集,都没有带给她安全感,因此她甚至不愿意选择男性伴侣。她的继父给了她心灵上的伤害,这样的伤害是前夫莱斯和情人科尔曼都无法治愈的。因此,她不仅把自己和男性对立开来,也和人这一社会性动物对立了。
三、结语
通过二元对立的主题元素,罗斯对科尔曼悲剧命运的复杂推手进行了一层层地解刨,突出了其富有层次、意义丰富的复杂主题。其中,黑人与白人的冲突是小说的主线,也是小说体现出来的最大主题。而在黑人和白人的对立下,小说中充斥着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对立元素,使得《人性的污秽》在多重主题的交相辉映下闪现出动人的光芒。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变动,黑白种族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在科尔曼的晚年也从台面上走到了幕后,但是依然充斥着整个美国社会,并交织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罗斯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突出了两个对立面的不可调和性,也为其注入了多重活力,加强了小说的可读性,突出了其冲突主题的复杂性。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