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听好友《伯牙鼓琴》这节课,感慨颇深。这篇课文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的第一篇。好友以古曲《高山流水》引入课题,将一节课串成了一串“看着诱人、闻着芬芳、品着香甜”的糖葫芦,这八颗糖葫芦分别是:①音乐入境,巧激趣;②初读准音,画节奏;③自主学习,归方法;④合作探究,解文意;⑤品读课文,悟知音;⑥填词入曲,巧背诵;⑦对比关注,谈魅力;⑧拓展延伸,做积累。一节课,如春风拂面,如杨柳依依,行云流水,与听者,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我之所以又提到“糖葫芦”,是因为我曾经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课堂环节的组织问题。用“糖葫芦”来形容课堂环节,特别形象生动、易理解。我觉得“课堂环节组织”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将课堂生搬硬套成几个环节,过渡生硬,课堂看似时时刻刻有事做,实则是随意堆积在一起,没有逻辑性,就像还在锅里的糖葫芦;第二层次,就像一串做好的“糖葫芦”,课堂中的教学环节由一根“棍子”贯穿,所有环节围绕主线,结构完整,层层递进;第三层次,更像是“融化了的糖葫芦”,仍然有一根主线,但各个环节不像第二层次那样,一个一个看的特别清楚,而是过渡自然,由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环节,水到渠成,不仔细分辨,就好像浑然一个整体一样。我觉得,如果能把课堂组织到像“融化了的糖葫芦”这个程度,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言归正传,如果我来讲这节课的话。我想我是不会制作PPT课件的,就一跟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足矣。我想象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三尺讲台连接五湖四海,一寸粉笔贯通万世千秋。”PPT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就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很多,但同时也兼具巨大的弊端。就PPT而言,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呈现信息的量太大,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容器,甚至学生“只往进装”都来不及,更别提思考;二是呈现信息的速度太快,眼睛一眨,又是一满屏,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时空,不像传统的板书,老师边写,学生可以变记边想边猜,相比而言,有思考的时间;三是呈现的画面太丰富,看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实则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假如没有PPT中那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心里边想象的画面一定各不相同,丰富多彩,充满个性,而如果在大屏上展示出来,就将这种想象归于一统,就成了“几十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一句话,在使用PPT之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时,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可能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冲淡教学的内容。语文课,又是文言文,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想象空间,我想我还是不用PPT更合适一些。
当然,我怎样讲,也只是心血来潮地说说,只是想象一下自己和常规课不一样的地方。涉及常规的讲法,一笔带过。
一、课题的处理
首先,我会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伯牙鼓琴》。慢慢地,一笔一划,不急,争取写的倜傥潇洒,给学生做好“写好字”的示范,是以“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后,让学生齐读三遍,中国人讲究“三六九,朝上走”,那这节课就以读三遍课题开始。
读完课题后询问学生:“有没有不知道题目意思的?”题目简单,学生应该都懂,万一有不懂的,可能就是“鼓”字,可以让懂的同学给他讲。当学生都知道“鼓”就是“弹”的意思后,抛出第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课文题目不叫“伯牙弹琴”,而是“伯牙鼓琴”呢?由学生随便猜,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我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个人认为:用“鼓”字就能让人觉得这是一篇古代文言文,而如果用“弹”字,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篇現代白话文,“鼓”和“弹”,在此可以用来区分文体。其实,强调用“鼓”而不用“弹”实为给学生渗透“选词炼字”的用意。同时,再结合本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这篇课文里边提到的那位村党支部书记的代称,来加深学生印象。一般情况下,都会用“老人”,而这篇课文里却用了“老汉”。老人,给人感觉白发苍苍,垂垂老矣;而“老汉”则是宝刀未老,身强体壮,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再以现在生活中的另外一个词语“女汉子”为例,突出“汉”这个字中蕴藏的坚毅刚强的味道,进而继续渗透“炼字”的重要,所谓“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接着,就是常规教学,问学生“从题目读出什么,想知道什么”等等,不再赘述。等学生讨论完后,我会抛出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有的教材,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取为……”说到“取为”就停止说话,吊学生胃口,徐徐转身至黑板,在“伯牙鼓琴”的旁边,再次缓缓的边读边写“伯牙绝弦”,争取也能带着学生一起缓缓地读。这个“绝”字,也比较好理解,写完后问题就来了:“同学们,这两个题目,哪个更好一些呢?”还是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我还是没有标准答案。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渗透挑战权威、不盲从、敢于质疑的意识。待学生讨论完后,我概括一句,以继续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到底哪个题目,更好一些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学习课文,学完之后,再下结论。”
二、课文的处理
首先,还是“三六九”的做法,学生自由读三遍,读完后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果有的话,由懂的同学来讲解,老师来补充。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集思广益的方法应该能够解决不懂的字词和句子,能够疏通文意。
好友在第四个糖葫芦“合作探究,解文意”中采取了PPT展示四个难句,由学生逐个认领的方式,我觉得不妥。时下有一句开玩笑的话是“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老师认为的难句,不一定就是学生不懂的难句;同理,老师认为的易句,在学生眼里不一定还是易句。老师不宜越俎代庖,替学生代劳。学生有难处,就讨论;学生没有难处,就跳过;不能为了课堂环节的完整,想当然,自以为是,凭借个人教学经验强行制作学生的难处。
疏通文意后,就可以朗诵。好友采取的用mp3范读,我觉得此法亦不妥。再好的录音也是别人的,完全不能和老师自己的范读相媲美。在学生眼里、在学生耳里、在学生心里,老师的范读,更有影响力、更有说服力、更有穿透力。如果觉得自己朗诵尚有提升的空间,可以提前对着优秀的录音多练几遍。课堂上用自己声情并茂的声音去感染学生,是老师应该做的,也应该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之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疏通文意、朗诵课文后,就到了本课的精华部分,用单元阅读提示里的话,就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感悟思想境界之高。这篇文章中最关键的两句话、最有画面感的两句话是: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想象高耸入云的泰山,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想象波澜壮阔的江河,一定不要在PPT出示类似照片,否则就会限制、狭隘了学生的想象。
为了增强、丰富画面感,好友拓展的也很好,用了“杨柳依依”“明月皎皎”、“落叶纷纷”“白雪皑皑”四种意象,来扩充“善哉乎鼓琴,
我之所以又提到“糖葫芦”,是因为我曾经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课堂环节的组织问题。用“糖葫芦”来形容课堂环节,特别形象生动、易理解。我觉得“课堂环节组织”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将课堂生搬硬套成几个环节,过渡生硬,课堂看似时时刻刻有事做,实则是随意堆积在一起,没有逻辑性,就像还在锅里的糖葫芦;第二层次,就像一串做好的“糖葫芦”,课堂中的教学环节由一根“棍子”贯穿,所有环节围绕主线,结构完整,层层递进;第三层次,更像是“融化了的糖葫芦”,仍然有一根主线,但各个环节不像第二层次那样,一个一个看的特别清楚,而是过渡自然,由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环节,水到渠成,不仔细分辨,就好像浑然一个整体一样。我觉得,如果能把课堂组织到像“融化了的糖葫芦”这个程度,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言归正传,如果我来讲这节课的话。我想我是不会制作PPT课件的,就一跟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足矣。我想象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三尺讲台连接五湖四海,一寸粉笔贯通万世千秋。”PPT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就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很多,但同时也兼具巨大的弊端。就PPT而言,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呈现信息的量太大,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容器,甚至学生“只往进装”都来不及,更别提思考;二是呈现信息的速度太快,眼睛一眨,又是一满屏,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时空,不像传统的板书,老师边写,学生可以变记边想边猜,相比而言,有思考的时间;三是呈现的画面太丰富,看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实则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假如没有PPT中那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心里边想象的画面一定各不相同,丰富多彩,充满个性,而如果在大屏上展示出来,就将这种想象归于一统,就成了“几十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一句话,在使用PPT之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时,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可能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冲淡教学的内容。语文课,又是文言文,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想象空间,我想我还是不用PPT更合适一些。
当然,我怎样讲,也只是心血来潮地说说,只是想象一下自己和常规课不一样的地方。涉及常规的讲法,一笔带过。
一、课题的处理
首先,我会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伯牙鼓琴》。慢慢地,一笔一划,不急,争取写的倜傥潇洒,给学生做好“写好字”的示范,是以“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后,让学生齐读三遍,中国人讲究“三六九,朝上走”,那这节课就以读三遍课题开始。
读完课题后询问学生:“有没有不知道题目意思的?”题目简单,学生应该都懂,万一有不懂的,可能就是“鼓”字,可以让懂的同学给他讲。当学生都知道“鼓”就是“弹”的意思后,抛出第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课文题目不叫“伯牙弹琴”,而是“伯牙鼓琴”呢?由学生随便猜,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我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个人认为:用“鼓”字就能让人觉得这是一篇古代文言文,而如果用“弹”字,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篇現代白话文,“鼓”和“弹”,在此可以用来区分文体。其实,强调用“鼓”而不用“弹”实为给学生渗透“选词炼字”的用意。同时,再结合本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这篇课文里边提到的那位村党支部书记的代称,来加深学生印象。一般情况下,都会用“老人”,而这篇课文里却用了“老汉”。老人,给人感觉白发苍苍,垂垂老矣;而“老汉”则是宝刀未老,身强体壮,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再以现在生活中的另外一个词语“女汉子”为例,突出“汉”这个字中蕴藏的坚毅刚强的味道,进而继续渗透“炼字”的重要,所谓“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接着,就是常规教学,问学生“从题目读出什么,想知道什么”等等,不再赘述。等学生讨论完后,我会抛出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有的教材,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取为……”说到“取为”就停止说话,吊学生胃口,徐徐转身至黑板,在“伯牙鼓琴”的旁边,再次缓缓的边读边写“伯牙绝弦”,争取也能带着学生一起缓缓地读。这个“绝”字,也比较好理解,写完后问题就来了:“同学们,这两个题目,哪个更好一些呢?”还是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我还是没有标准答案。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渗透挑战权威、不盲从、敢于质疑的意识。待学生讨论完后,我概括一句,以继续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到底哪个题目,更好一些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学习课文,学完之后,再下结论。”
二、课文的处理
首先,还是“三六九”的做法,学生自由读三遍,读完后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果有的话,由懂的同学来讲解,老师来补充。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集思广益的方法应该能够解决不懂的字词和句子,能够疏通文意。
好友在第四个糖葫芦“合作探究,解文意”中采取了PPT展示四个难句,由学生逐个认领的方式,我觉得不妥。时下有一句开玩笑的话是“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老师认为的难句,不一定就是学生不懂的难句;同理,老师认为的易句,在学生眼里不一定还是易句。老师不宜越俎代庖,替学生代劳。学生有难处,就讨论;学生没有难处,就跳过;不能为了课堂环节的完整,想当然,自以为是,凭借个人教学经验强行制作学生的难处。
疏通文意后,就可以朗诵。好友采取的用mp3范读,我觉得此法亦不妥。再好的录音也是别人的,完全不能和老师自己的范读相媲美。在学生眼里、在学生耳里、在学生心里,老师的范读,更有影响力、更有说服力、更有穿透力。如果觉得自己朗诵尚有提升的空间,可以提前对着优秀的录音多练几遍。课堂上用自己声情并茂的声音去感染学生,是老师应该做的,也应该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之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疏通文意、朗诵课文后,就到了本课的精华部分,用单元阅读提示里的话,就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感悟思想境界之高。这篇文章中最关键的两句话、最有画面感的两句话是: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想象高耸入云的泰山,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想象波澜壮阔的江河,一定不要在PPT出示类似照片,否则就会限制、狭隘了学生的想象。
为了增强、丰富画面感,好友拓展的也很好,用了“杨柳依依”“明月皎皎”、“落叶纷纷”“白雪皑皑”四种意象,来扩充“善哉乎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