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个微电影诞生(下)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3-0制作总结报告
  一个微电影诞生之后,在教学上就是所谓的“制作总结报告”,这是最后一次学习,而且会让你终生难忘。因为,如果你过了这一关,就可以拿到“电影学文凭”了。“制作总结报告”有一点像英国皇家科学院的“经典答辩”,又称“八股答辩”。
  1你的创意;
  2你的落实:
  3你的呈现;
  4你的反思。
  参考资料一
  参考资料二
  参考资料三
  11-4-0有关微电影的旁白
  电影旁白被认为是叙事的辅助性手法,它的源头可以从无声电影的字幕手法上找到。例如,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剧中为了表现人物心情,用了三次字幕。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读信,演员好像在朗诵,这需要合理地设计人物读信的环境。第一人称的旁白就是所谓的“独白”,例如,《广岛之恋》女主角的独白贯穿整部电影。独白的作用是让人物的内心外露化,使观众更好地去了解剧情,有时好像人物在大声说出一种思想。
  独白手法被划分为称“主观表现”,其目的是使人物的思想具体地活跃在银幕上,也影响画面的准确性和逼真性。总之,导演使用旁白旨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成分,是文章象征性的表现手段。例如,《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的独白“活着还是死亡”。
  从道理上说,旁白既然属于叙事的辅助,就不应该“反客为主”变成叙事的主要手法。目前不知何故,微电影出现过度使用旁白的倾向。例如,《调音师》的内心独白部分,在我看来,非语言的“有机沉默”技巧在该片中表现空间大大存在。再如,优秀短片集《巴黎,我爱你》很多大师都采用了独白表现。独白是可以使人物思想活泼起来,也可以去影响人物表现上的准确性和逼真性,其心理趋向议论,其情感趋向说明。由于一贯强调电影动作的“描写性”,我们即会对上述微电影旁白倾向表示疑问“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微电影体裁吗?”也许是短片时长问题,需要加大信息量,急急忙忙使剧情达到高潮。
  为了增进教学智慧和艺术进步,我们做了一项实验,题为“视觉识别差异性”,其目的是为了分析电影语言“说明性的”和“描写性的”关系。
  最后我们公开第一手实验资料,与大家分享。括号部分是我所标写提示,仅供参考;对影片暴露部分,即“看得见的东西”学生认知类同,这不是我们讨论范围,故省略。
  陈婷婷(感恩独自)
  在我的生命里遇到过一个很特别的人,我不知道他叫什么,不知道他的职业,年龄,不知道他从何而来,又去向何方,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却教会我一些重要的事。
  我抱着琴,昂头挺胸往回走。迎面跑来两个天真灿烂的少女,真美。
  洪旻(闹别扭独白)
  不就多说了两句吗,你至于半路把我丢下车吗,有钱了不起啊,姐又不是没见过钱!
  我确实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选择一次,放了电池的琴就能找回失去的声音,重拾初心的我,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新生活
  刘晓荷(接客独自)
  睁眼之后,简陋的小屋依旧是那股穷酸样,仿佛我睡了好几年,昨晚那不知名的客人已经离开,除了床头上的几张人民币什么都没留下。
  天已经全亮了,公园里已经有了晨练的人们,我走过他们,依旧有人向我指指点点,但是我却敢抬起头,紧紧地抱着琴,好像那琴就是我自己,天气很晴朗,空气中好像都带着股活力,就像现在的我。
  方玉洁(责怪父母)
  天又亮了,千篇一律的夜场生活越来越没劲了,唉。
  我在你们眼里不是个什么好货色,对,我的确不是什么好货色,不然爸妈也不会对我不管不问!
  我这些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你们的笑柄,是么,呵呵。你们等着,我会让你们大跌眼镜的,走着瞧,到时候可别跪着崇拜噢!
  朱琳(委屈独自)
  天微亮,我独自走在公园的小道上,回想起刚刚在夜店的一幕,真是叫人气愤又心寒,为了音乐,我摸爬滚打,受尽责难才在夜店那小小的舞台上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不料却被人当作是陪酒女,太让人委屈了。
  我换了心态就可以重新生活么?我对未来充满了疑惑,胆怯,可尽管如此,天仍日照常亮起来,不是吗?
  李嘉妮(性爱索然)
  清早,通常走在回家的路上,呼,没有人,我喜欢点根烟,边抽边走,在夜间,没有温存的性爱,令我感到索然,抽烟能使我找回点暖意和理智。
  我深深的陶醉在琴声中,似乎有种魔力,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以前,我曾有过梦想,有过对弹琴的渴望,有过对掌声的期盼。但几年前的聚变,让一切不复存在。我的沦落和悲惨境遇,让我不敢再梦,因为没有资本。
  但琴声好像能瞬间洗刷我的不堪内里,就好像一注电流打通我堵塞的身心。我将牢记那男人说的话,重拾梦想和信心的生命,如获新生,我再也不怕跌倒,又何惧流言。
  李思晓(堕落独自)
  天又亮了,但怎么耳边还是听得见那些臭男人猥琐的笑声。除了抽烟麻醉自己,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方式了,对我来说,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早就忘记了。
  当我像往常一样想到长椅上休息时,发现那里躺了一个人。他是谁?我打量了那个男人,又脏又臭,长椅下还满是喝空的酒瓶。怎么会有比我活得还堕落的人。
  她们骂我烂货,也许我真的是这样,无法改变了,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妓女,又有谁知道我曾经是想当一个钢琴家的呢。但是那个老头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我看到手中的琴,顿时有了力量,我的梦想也会复活。
  刘思宇(该学员物件独白有独到之处,片名暗示性发酵,认知“城市化的垃圾问题”)
  我是一架被遗忘的电子琴,明明我还是崭新的,却被主人无情地抛弃。
  清晨,天还未全亮,我孤独的倒在垃圾桶旁边,等待着有新的主人来把我领走,或者被垃圾车带走,被粉碎。
  女人的高跟鞋停在我的面前,她说:“这么新的琴,怎么被丢在这里啊?我心头一阵辛酸,有了被人呵护的感觉。
  天亮了起来,太阳照在我的身上,很舒服,女人把我抱回了家。路上碰到了我的旧主人,她们在骂我的新主人。我很想大声告诉她们;我和我的新主人已经充好了电,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11-5-0尾声
  在日本,我常被一些小学邀请去给小朋友讲电影,校方称为“课外教室”。校方配合非常到位,会有十几个助教配合,孩子使用电子摄影机。我的电影制作课设定三个半天,第一个半天是看电影,如《火车进站》、《水浇园丁》作品,然后讲电影原理和制作趣事。第二个半天,让他们拍一部电影,漫画剧本由我提供,叫《水浇园丁》。要求用六个画面完成一分钟的短片。第三个半天是放映小朋友的作品,不管拍得是好是坏,我都会拍拍手,表扬一番,我给日本小学生的电影教学就结束了。
  学校方认为我讲课是有成果的,因为小朋友们很愉快,他们还会拍电影了,这就是所谓的“课外教室”效果。
  在大学里教学,“课外教室”变成“课内教学”,情况不是那么简单,我不能指望用三个半天的时间让学员学会拍电影,他们需要用四年时间学习,学生毕业作品指导需要年时间,完成之后还不一定能让我感到满意。毕业汇报时,我要对每件作品制作技能进行分析,综合打分。从导演专业要求上来说,电影本身不是故事,而是故事处理技能,而电影观众只看结果,无视制作过程,因此我的评分方法如下。
  创意和剧作技术原来不是导演的重点,所以这两项技能评价系数设定10%,再好的创意无法落实便没有任何价值。分镜头,选角,场景落实,导戏,剪辑加工,音响处理等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电影呈现的质量,所以评价系数设定80%。摄影,照明,录音这三项能力纯属技术操作。今天数字技术的普及,可以使现场摄影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操作,而照明技术这一项十分依赖于经验法则,对于学生来说如能掌握影调识别,做到用光自然,遵守连续性原则,这就非常不错了。这三项技能评价系数定为10%。
  电影制作没有满分,倒是有及格和不及格之分,毕业作品反映了该学员走向社会是否能够胜任基本工作,这就是文凭的真正意义。电影的特质是所谓的“人生描写”,比起制作技能,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学习,加油,期待你拍出伟大的作品! 责编/张慧彬
其他文献
父亲  爸爸周年祭。心里面除了想念就是对这份父爱的感恩。  常常想起我八九岁时他手把手教我写书法、画画的情景。我这个拖延症女儿,记得12岁那年参加书法大赛,复赛要邮寄作品到北京,截止比赛的前一晚,临摹要交两本,作品要交一幅,而我之前居然一页未动。深更半夜,我一页页写,他打开电扇一页页替我吹干,陪我熬夜,没有一句数落……后来我幸运地加入决赛,书法也获得了楷书大奖,那一次我和他好开心。我不会忘记那刻。
期刊
微电影《勇敢·爱》剧本节选  编剧:承孝杰  导演:蒋红训 承孝杰  摄影:陈琳  后期:蒋红训 蓦麟视觉团队  男演员:黎宇航  女演员:张弛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杂志社做编辑,工作很忙碌,但是缺乏激情。我也有自己喜欢的男生,只是还没有向他表白。我和他的距离时常很近,时而又很远。他是一名户外摄影师,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外面拍摄。我很想了解他,跟随他,想成为他相机中最美的女主角。  又到了交
期刊
调整曝光的极限  数字摄影机的Log模式极大提高了数字摄影机的宽容度,使之可以达到甚至超越胶片的宽容度。宽容度提高带来的宽动态范围可以让摄影师表现个人风格的余地更大,比如曝光过度的高调和曝光不足的暗调。在每个片子开拍之前,摄影师都会对即将用到的摄影机进行测试,掌握摄影机的特性以便充分的发挥其优势。调色师实际上也非常需要介入到前期的测试环节,掌握摄影机在曝光方面所能达到的极限,有效地设计后期的调色方
期刊
DV进入普通家庭的早期,往往被用来拍摄“家庭私影像”。这段时期,人们还没有产生“电影创作”的想法。虽然不少媒体欢呼雀跃,大声宣布“个人影像时代的来临”,但“电影创作”对老百姓来说,实在是过于高级。DV影像的电影化,在国内是从“独立影片”的出现才开始的。多数“独立影片”都拥有十分强烈的精神内核,它蕴含着作者的深入思考,DV不再只是用来记录,而是用来表达。因为它追求独立精神和主观表达,所以它从本质上拒
期刊
Q:《数码影像时代》  A:陈昊  2010年,微电影元年,互联网拉开跨界影视圈的帷幕,三年的大跃进发展,微电影被互联网提高到战略层次;传统电视台也借这股东风,欲挖掘新的金点,纷纷开办微电影频道,微电影协会、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也不时见诸于报端。但为了赚到流量和收视率,事实上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微电影并不理想,甚至充斥着美色、血腥和暴力,如何把品牌和文化更好地融合起来,不仅考验着制作方,也考验着播出
期刊
任洋  80后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主修导演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广告公司任职多年,2011年潜心电影艺术创作。2013年创作公益微电影《上海失物招领网》。  作为电影工作者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充满着挑战,久而久之把困难当作乐趣勇于面对,这才是电影工作者的天性与职责。但,这次真是玩大了。  2013年11月初篮球场上和许久未见的老友一起挥汗。完毕,朋友打趣的说到公司刚刚做好一个公益网站,月底要召开启动
期刊
“导演,我们想要的是那种爱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温馨场景,要有吃饭时的欢乐景象,把我们的产品做前景,然后在桌上再放一个,你觉得行不?”  “导演,客户觉得,母亲骑自行车带儿子去公园是很重要的段落,麻烦你拍的时候,让母亲骑车骑得感人一点。”  “导演,毕竟客户花了钱,所以希望多看到自己的产品是可以理解的……”  “导演,产品在每个场景都出现一下……”  “导演……”  这就是现在大部分所谓的定制微电影或者
期刊
以前去看演唱会和体育比赛的时候,几百块钱的门票只能屈居在偌大体育场二层,远方主舞台上的歌手、场中的运动员在我眼里小的几乎看不见细节,环顾四周不少人举着长枪短炮生怕落下一个细节,也有装备不良者举着手机推到最远哪怕只能拍到芝麻粒大小的影像也不想浪费与偶像在一起的短暂时光。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望远镜能摄像就好了,这样花最便宜的票价却有前排感受,还能把演唱会录下来,一箭双雕!  于是满满的期待这就来了
期刊
创新(Creative)是数码娱乐产品的全球领导者。早在之前,Creative Aurvana Live的出现让大批的音乐发烧友广为推崇,最近创新再次推出7Aurvana Live!的升级版——Creative Aurvana Live 12,加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性价比更高,聆听效果堪比录音棚和音乐现场。[DVCLUB]产品测评室拿到这款耳机经过几周的试用之后,迫不及待和读者分享使用后
期刊
新片开拍之前,在选择稳定器的时候,通过一位朋友的强力推荐,我决定使用大疆公司的如影Ronin,从而放弃了斯坦尼康的使用。在实际拍摄使用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款稳定器,说实话,它所呈现的效果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比传统稳定器更加方便  导演和我(摄影)原本都倾向于斯坦尼康,因为之前拍摄一直使用所以很熟悉。而如影Ronin基本没有接触过,之前我只接触过其他公司的稳定器(有跟机员全权负责),我并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