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之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的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作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得分: 60分
  点评: 这篇文章突出之处有两点:一是高屋建瓴。作者站在创作动机的角度,将文章分为“心文”与“用文”,认为“心文”是出于抒发内心所作,字字关情;“用文”考虑文章用途,作品人品可背离。这种分类,使得说理居高临下,给人以拨云见日之感,显示出了思维的独特与深刻。二是视角独特。在大多数同学站在阅读的角度,探究作者人品与文品是一致还是背离的情况下,这位同学却独出机杼,站在考证的角度,将作品与作家的生活年代联系起来,看问题更接近本真,观点更令人信服。
  因其分析辩证,对题意有自己的理解与生发,且论证有层次感,60分毋庸置疑。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浙江省大多地方的土地是黑色的,唯有这里的土地是红色的。这里就是“浙江之心”,因“金星与婺女争华”的故事而得名的“金华”。  金华是有底蕴的,那步下生莲咿呀婉转的婺剧,由不得你不沉醉、不赞叹。金华是有朝气的,那横空出世的横店影视城,由不得你不感慨、不思考。
近读人民日报治学漫笔专栏载邢贲思文:《勤读·勤想·勤写》,该文言及读书几种情况:可分计划内的和计划外的。计划内的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属于打基础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
古人言:文如其人。我却认为不尽然。一篇墨香之文是否反映为人高洁?一幅山水墨画是否显示性情淡泊?非也。人性之复杂怎局限于小小篇幅之内?艺术,仅是人性之碎片。  首先,艺术具有美化性。正如诸多英雄文学中塑造的伟岸人物,他们勇敢正义,品质闪光,这代表作者也如此吗?若真如此,他又怎能写出卑鄙、软弱的叛徒形象?若无与叛徒相似的心理,如何勾画汉奸形象?人性之中有畏惧、软弱,谁都不能否认。连耶稣也曾在客西马尼祈
说起我的老师啊,他上课讲知识点的时候,那可是明明白白、滔滔不绝。但要是说起他那记性,真是差得没话说,隔三岔五就闹一个笑话,像家常便饭似的。  我们班上有一对双胞胎,一个叫明天,一个叫明亮。老师已经带我们班很久了,但他常常“天”和“亮”不分。那天,考试成绩下来了,明天请假没来学校,谁知,老师进班后把卷子“啪”地一下放在讲台上,大声说:“明天!你上来看看!”没人吭声,老师又提高了声音,问:“明天在哪儿
期刊
我们教室窗台上有一排碧绿的植物,老师天天呵护它们。其中,一棵白掌的经历可真是传奇。  国庆长假后的星期一,同学们在绿植旁聊天,注意到了那棵可怜的白掌——花盆里的土干得比石头都硬,裂成了龟壳状。那茎像一个九十岁的老爷爷,弓着背弯着腰。那叶子看起来更让人觉得没救了,有的完全干枯了,疲惫地缩在一起;有的全都变黄了,尖头处甚至变成了褐色;还有的一半是黄色的,一半仍保留着它的本色,挂在枝丫上摇摇欲坠。风吹过
期刊
“功名之士,必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自然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海明威回答说:“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我爱的时候。”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强烈的情感奔涌而出。当创作者归于平静,
“凭栏正值南风起,轻轻拂动我身上衣,风送故国乡土味,引我浣纱若耶溪。”儿时记忆中曾祖母的声音已经有些模糊,直到长大后再听妈妈讲曾祖母的故事,那些熟悉的唱词才又在记忆里鲜活起来。  戏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中国戏曲史的一半在浙江,浙江戏曲史的一半在婺剧。”这方独特的婺州土地上诞生出的戏曲婺剧,带着它的独特风韵在历史中穿行,扎根民间的婺剧不像京剧、昆曲,曾被高雅文化雕琢,它始终保持着可贵的平民情怀。
当我在绍兴老去,午后的阳光很暖,我一个人走过有千年历史的大善塔,看那标志性的塔尖,和那棵不被时间侵蚀的树。  当我在绍兴老去,沿着悠长的仓桥直街,曲曲折折,最后拐进历史一角,从此极目难寻。  当我在绍兴老去,听着越剧里才子佳人“咿咿呀呀”的吟唱,故事瘦成了诗篇,过路人行色匆匆,叹息却独自游走在车水马龙里。  不管时间怎样陪着生命悄悄流逝,我知道,你的微笑是我所写诗中,最好的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