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任何一次课程改革计划,不管它制定的如何完美周详,都必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付诸实施。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了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课程改革的新需要就成了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转变方式 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
一、由他主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独立健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当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它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知识不应靠外界强硬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去,而是学生主动接受和建构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过分强调接受的他主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消失,它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培养的人才缺乏创造力,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转变这种过分依赖他人,过分强调他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带着知识给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学知识”才是“授人以渔”。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与个性。
二、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一般可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相关专题并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的课堂内容不再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现有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归纳得出的结论,比起由老师详细讲解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因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探究的方法也就有所差异。如对中学生,探究教学宜多采用模型,实物试验,以直观感性地获得知识。而中学数学常用的探究方法有演绎法,数学归纳法,化归法,列举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如在学习《扇形的统计图》时,我要求全班学生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展开调查、统计,如调查同学们课余时间的安排或家庭常用的洗衣粉牌子等,然后统计成图表,并探究是出于何种原因。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又可以很好地培养其探究学习的兴趣。从人类学习的角度看,接受式学习对于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探究学习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说因为变革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学习就忽视甚至摒弃了接受学习,但由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造成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仅仅是死记硬背,以及为了巩固而进行的机械重复的训练,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关注知识关注基础的同时,凸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和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强调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怎样学,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学习
学习没有固定的年龄,任何年龄的人学习都是有益并且可能的。学习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和人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持續过程。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任何一个人,要想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必须终身学习,而不能认为教育只在校园内,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素质教育不是基础教育的专利,而应伴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基础教育所能达到的素质培养的目标,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着教育阶段的结束而彻底达到。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长远利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力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且,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与观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教会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教学应当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是提供前人的思维成果。我们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想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以及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使学生积极从事实践活动,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有一席立足之地。
(江苏邳州市第四中学;221300)
【关键词】转变方式 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
一、由他主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独立健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当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它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知识不应靠外界强硬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去,而是学生主动接受和建构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过分强调接受的他主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消失,它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培养的人才缺乏创造力,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转变这种过分依赖他人,过分强调他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带着知识给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学知识”才是“授人以渔”。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与个性。
二、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一般可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相关专题并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的课堂内容不再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现有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归纳得出的结论,比起由老师详细讲解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因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探究的方法也就有所差异。如对中学生,探究教学宜多采用模型,实物试验,以直观感性地获得知识。而中学数学常用的探究方法有演绎法,数学归纳法,化归法,列举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如在学习《扇形的统计图》时,我要求全班学生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展开调查、统计,如调查同学们课余时间的安排或家庭常用的洗衣粉牌子等,然后统计成图表,并探究是出于何种原因。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又可以很好地培养其探究学习的兴趣。从人类学习的角度看,接受式学习对于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探究学习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说因为变革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学习就忽视甚至摒弃了接受学习,但由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造成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仅仅是死记硬背,以及为了巩固而进行的机械重复的训练,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关注知识关注基础的同时,凸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和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强调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怎样学,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学习
学习没有固定的年龄,任何年龄的人学习都是有益并且可能的。学习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和人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持續过程。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任何一个人,要想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必须终身学习,而不能认为教育只在校园内,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素质教育不是基础教育的专利,而应伴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基础教育所能达到的素质培养的目标,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着教育阶段的结束而彻底达到。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长远利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力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且,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与观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教会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教学应当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是提供前人的思维成果。我们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想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以及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使学生积极从事实践活动,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有一席立足之地。
(江苏邳州市第四中学;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