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汽车厂焊装车间,输送方式已成为生产线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输送方式的选取会直接影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品质。从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来看,要想抢占市场资源,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将产品做精做细。本文主要针对输送方式在汽车厂焊装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输送方式、汽车厂焊装、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19-01
一、前言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迅猛增长,汽车生产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产品的市场前景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汽车企业能否弹性的适应市场波动并进行快速调整,显得至关重要。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上,因此,生产线采用何种形式输送方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共线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不同的机械化输送方式的性能,分析不同的车间物流方式,在保证车间净输出及安全生产的同時,为合理选择生产线的输送形式做一定程度的指导性分析。
二、常见的输送方式
1、滚轮输送;
2、往复杆输送;
3、板链式输送;
4、滑橇式输送;
5、轨道式输送。
焊装生产线中一般包含地面式输送方式及空中输送方式两种输送方式,地面输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某一种输送方式,一般采用多种输送方式组合对零件总成、半成品及周转件进行输送,空中输送方式一般采用积放链、自行小车、滚床滑橇来进行输送,本文主要针对这些输送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三、常见的输送方式的应用
1、滚轮输送
用多个滚轮组成一个输送平面形成滚轮输送系统,将工件放置在滚轮输送系统上,电机拖动使零件在滚轮上行走。电机拖动输送方式由工件定位夹具、气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输送系统四部分组成,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PLC进行程序控制,实现整个线体的运行自动化,同时也实现了输送自动化。当零件放置到输送系统上时,零件的感应开关会将信号输入给PLC,由PLC内部对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处理完毕后输出信号控制输送电机,输送电机转动,带动输送系统运行,实现输送自动化。
2、往复杆输送
电控往复杆由定位系统、气路系统、电控系统、输送系统组成,定位系统主要起定位零件总成的作用,在零件及零件总成焊接完成后,气路系统将气缸顶出,气缸与输送系统连接,输送系统随之顶起,输送系统顶起后将零件总成顶起,输送系统接触零件后,输送系统上的感应开关将信号传递给电控系统,PLC程序运行处理信号信息,处理完毕后输出信号控制输送电机转动,带动往复杆做往返运动。
3、板链式输送
板链式输送由地面板式输送链 、定位系统及电控系统组成,定位系统主要是在地面板式输送链上安装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固定在地面板式输送链上,随地面板式输送链一起做循环运动,定位支架由四个或者四个以上支架组成一组,每组可以支撑一个整车,每组与每组之间的间隔为2000-3000mm,地面板式输送链的自动运行和操作由PLC系统进行控制,通过变频器调速可以控制地面板式输送链的运行速度,同时出现问题时电控系统可以在触摸屏上显示报警信息,地面板式输送链可以自动停止;当整车调整完成后,在地面板式输送链端部设置输送及吊上装置,在整车吊上后,地面板式输送链向下运行,从下部返回做循环运动。
4、滑橇式输送
滑橇式输送由滑橇、滚床、控制系统组成,此输送方式较简单,滑橇长度为3000-6000mm,滑橇线工位间距为4500-6500mm ,滑橇由输送式支架及定位支架组成,输送式支架主要与滚床上的滚轮接触,控制系统主要为PLC系统,PLC系统将指令传递给变频器,通过变频器调速,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机转动带动滚床上的滚轮转动,滚床左右各一排滚轮,左右对称的两个组成一组,由4-5组滚轮支撑一个滑橇,滚轮转动带动滑橇向前运行,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滑橇可以随时停止运行,同时可以实现连续和间歇式运行。滑橇式输送系统由于能很好地利用厂房空间、灵活地调整各工序的工位节距、极易实现车身离线或上线等, 因而在焊装车间地面输送系统中使用最广。滑橇输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布置灵活,容易分区、分段和延长,能垂直升降,多层布置,用不同的输送设备可组成闭式、平面、立体等各种输送形式的输送线。
(2) 功能的多样性,可以实现工件的平面积放和空橇体的堆垛积放,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升降、旋转、分流、快速、慢速输送,充分满足工艺要求。
(3) 便于和工艺设备衔接配套,快慢速交接易于实现。
(4)物品输送平稳,停位精确,便于对输送中的物品进行表面处理、加工等各种工艺性操作。
(5)安装的土建基础要求较低,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6)新型滚轮材料的应用降低了输送机的噪音,并且减少了润滑点的数量,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7)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进行总线和分级控制该系统。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产量,滑橇输送系统可以由以下的单机组成:橇体、电动固定滚床、电动升降滚床、无动力辊子、电动移行滚床、电动旋转滚床、双柱式升降机、四柱升降机、剪式升降台、叉式移载机、地面(空中)积放单边带式(板式)输送机、停止器、工艺线单边带式输送机、双链输送机、双链(带)移行机、橇体夹紧定位装置系统。
5、轨道式输送
轨道式输送主要由定位系统、前后推动系统、气路系统及电控控制组成,此输送方式比较复杂,但运行比较稳定,由同一个装置带动零部件及总成运行,不会造成变位定位公差累计,装配精度较高,定位系统主要是在台车装置上安装定位夹具,夹具安装在台车上,零部件及总成靠夹具上的定位进行固定,夹具靠气动系统进行夹紧、松开,保证零件的稳定性,台车随升降机构下降后,靠过度输送装置输送到流水线上,前后推动系统上升,前后推动系统上的定位销与台车两侧的定位孔配合,靠电控系统变频器驱动牵引电机将台车拖到下一个工位,前后推动系统下降,返回至上一个工位。
四、不同输送方式的性能对比分析
滚轮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容易造成面品问题,而且换位后,容易产生换位公差累积,车身变形量较大,这种输送方式造价低,适合于非外观件及要求精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用;往复杆输送可以解决产生面品问题,但是也会造成换位累积公差,精度公差累积较难控制,往复杆适合于分总成的焊接,一般用于流水线较短的部分,例如下车身总成线、侧围总成线;板链式输送既可以消除面品问题,也可以解决公差累积问题,共线车身定位孔一致,实现柔性化定位,但是此输送结构只适合车身调整时应用,不适合焊接时应用;滑橇式输送结合线旁夹具的应用,具有柔性化定位的特点,而且既可以实现车身的焊接,也可以实现车身的调整,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前提是已经焊接完成的总成上具有柔性化定位孔,在主车身线及调整线上应用比较广泛,分总成输送上具有局限性;轨道式输送与滑橇式输送相反,适合于分总成的焊接,可以保证分总成的精度稳定。
综上所述:各种输送机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一条流水线上不可能用一种输送方式就能实现所有零部件及总成的输送,在选用流水线时要综合考虑各种输送结构的特点,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配合使用。
五、结束语
生产线形式的选取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根据工件的不同、工艺性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输送系统来实现,同时要结合项目战略、生产纲领、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去考虑,瞄准平台化目标、战略走向去选取流水线的规模,同时结合公司基础条件、车间规模,根据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生产线各个部分的输送方式,避免成本和技术的浪费的同时,规划性价比较优的生产线输送形式。
参考文献
[1]丁华明,陶明元.汽车车身焊装线总体设计初探[J].汽车技术,1998,(8):32-34.
[2] 李丽霞.LG-1汽车车身焊装系统夹具的开发[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7).
[3]郭威.理化设计探讨[J].现代零部件,2009,(10):25-28.
[4]杨静涛.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汽车仪表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11(07).
[关键词]输送方式、汽车厂焊装、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19-01
一、前言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迅猛增长,汽车生产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产品的市场前景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汽车企业能否弹性的适应市场波动并进行快速调整,显得至关重要。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上,因此,生产线采用何种形式输送方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共线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不同的机械化输送方式的性能,分析不同的车间物流方式,在保证车间净输出及安全生产的同時,为合理选择生产线的输送形式做一定程度的指导性分析。
二、常见的输送方式
1、滚轮输送;
2、往复杆输送;
3、板链式输送;
4、滑橇式输送;
5、轨道式输送。
焊装生产线中一般包含地面式输送方式及空中输送方式两种输送方式,地面输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某一种输送方式,一般采用多种输送方式组合对零件总成、半成品及周转件进行输送,空中输送方式一般采用积放链、自行小车、滚床滑橇来进行输送,本文主要针对这些输送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三、常见的输送方式的应用
1、滚轮输送
用多个滚轮组成一个输送平面形成滚轮输送系统,将工件放置在滚轮输送系统上,电机拖动使零件在滚轮上行走。电机拖动输送方式由工件定位夹具、气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输送系统四部分组成,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PLC进行程序控制,实现整个线体的运行自动化,同时也实现了输送自动化。当零件放置到输送系统上时,零件的感应开关会将信号输入给PLC,由PLC内部对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处理完毕后输出信号控制输送电机,输送电机转动,带动输送系统运行,实现输送自动化。
2、往复杆输送
电控往复杆由定位系统、气路系统、电控系统、输送系统组成,定位系统主要起定位零件总成的作用,在零件及零件总成焊接完成后,气路系统将气缸顶出,气缸与输送系统连接,输送系统随之顶起,输送系统顶起后将零件总成顶起,输送系统接触零件后,输送系统上的感应开关将信号传递给电控系统,PLC程序运行处理信号信息,处理完毕后输出信号控制输送电机转动,带动往复杆做往返运动。
3、板链式输送
板链式输送由地面板式输送链 、定位系统及电控系统组成,定位系统主要是在地面板式输送链上安装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固定在地面板式输送链上,随地面板式输送链一起做循环运动,定位支架由四个或者四个以上支架组成一组,每组可以支撑一个整车,每组与每组之间的间隔为2000-3000mm,地面板式输送链的自动运行和操作由PLC系统进行控制,通过变频器调速可以控制地面板式输送链的运行速度,同时出现问题时电控系统可以在触摸屏上显示报警信息,地面板式输送链可以自动停止;当整车调整完成后,在地面板式输送链端部设置输送及吊上装置,在整车吊上后,地面板式输送链向下运行,从下部返回做循环运动。
4、滑橇式输送
滑橇式输送由滑橇、滚床、控制系统组成,此输送方式较简单,滑橇长度为3000-6000mm,滑橇线工位间距为4500-6500mm ,滑橇由输送式支架及定位支架组成,输送式支架主要与滚床上的滚轮接触,控制系统主要为PLC系统,PLC系统将指令传递给变频器,通过变频器调速,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机转动带动滚床上的滚轮转动,滚床左右各一排滚轮,左右对称的两个组成一组,由4-5组滚轮支撑一个滑橇,滚轮转动带动滑橇向前运行,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滑橇可以随时停止运行,同时可以实现连续和间歇式运行。滑橇式输送系统由于能很好地利用厂房空间、灵活地调整各工序的工位节距、极易实现车身离线或上线等, 因而在焊装车间地面输送系统中使用最广。滑橇输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布置灵活,容易分区、分段和延长,能垂直升降,多层布置,用不同的输送设备可组成闭式、平面、立体等各种输送形式的输送线。
(2) 功能的多样性,可以实现工件的平面积放和空橇体的堆垛积放,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升降、旋转、分流、快速、慢速输送,充分满足工艺要求。
(3) 便于和工艺设备衔接配套,快慢速交接易于实现。
(4)物品输送平稳,停位精确,便于对输送中的物品进行表面处理、加工等各种工艺性操作。
(5)安装的土建基础要求较低,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6)新型滚轮材料的应用降低了输送机的噪音,并且减少了润滑点的数量,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7)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进行总线和分级控制该系统。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产量,滑橇输送系统可以由以下的单机组成:橇体、电动固定滚床、电动升降滚床、无动力辊子、电动移行滚床、电动旋转滚床、双柱式升降机、四柱升降机、剪式升降台、叉式移载机、地面(空中)积放单边带式(板式)输送机、停止器、工艺线单边带式输送机、双链输送机、双链(带)移行机、橇体夹紧定位装置系统。
5、轨道式输送
轨道式输送主要由定位系统、前后推动系统、气路系统及电控控制组成,此输送方式比较复杂,但运行比较稳定,由同一个装置带动零部件及总成运行,不会造成变位定位公差累计,装配精度较高,定位系统主要是在台车装置上安装定位夹具,夹具安装在台车上,零部件及总成靠夹具上的定位进行固定,夹具靠气动系统进行夹紧、松开,保证零件的稳定性,台车随升降机构下降后,靠过度输送装置输送到流水线上,前后推动系统上升,前后推动系统上的定位销与台车两侧的定位孔配合,靠电控系统变频器驱动牵引电机将台车拖到下一个工位,前后推动系统下降,返回至上一个工位。
四、不同输送方式的性能对比分析
滚轮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容易造成面品问题,而且换位后,容易产生换位公差累积,车身变形量较大,这种输送方式造价低,适合于非外观件及要求精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用;往复杆输送可以解决产生面品问题,但是也会造成换位累积公差,精度公差累积较难控制,往复杆适合于分总成的焊接,一般用于流水线较短的部分,例如下车身总成线、侧围总成线;板链式输送既可以消除面品问题,也可以解决公差累积问题,共线车身定位孔一致,实现柔性化定位,但是此输送结构只适合车身调整时应用,不适合焊接时应用;滑橇式输送结合线旁夹具的应用,具有柔性化定位的特点,而且既可以实现车身的焊接,也可以实现车身的调整,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前提是已经焊接完成的总成上具有柔性化定位孔,在主车身线及调整线上应用比较广泛,分总成输送上具有局限性;轨道式输送与滑橇式输送相反,适合于分总成的焊接,可以保证分总成的精度稳定。
综上所述:各种输送机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一条流水线上不可能用一种输送方式就能实现所有零部件及总成的输送,在选用流水线时要综合考虑各种输送结构的特点,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配合使用。
五、结束语
生产线形式的选取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根据工件的不同、工艺性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输送系统来实现,同时要结合项目战略、生产纲领、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去考虑,瞄准平台化目标、战略走向去选取流水线的规模,同时结合公司基础条件、车间规模,根据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生产线各个部分的输送方式,避免成本和技术的浪费的同时,规划性价比较优的生产线输送形式。
参考文献
[1]丁华明,陶明元.汽车车身焊装线总体设计初探[J].汽车技术,1998,(8):32-34.
[2] 李丽霞.LG-1汽车车身焊装系统夹具的开发[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7).
[3]郭威.理化设计探讨[J].现代零部件,2009,(10):25-28.
[4]杨静涛.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汽车仪表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