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阳春时节,漫步在“五岳独秀”南岳衡山山脚下的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眼前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观。这里树木丛生、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百鸟婉转、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身处其中,可与自然交融,可与天地对话。
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试点建设。作为湘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廊道、全球候鸟的迁徙通道,也是湘江流域一级水功能保留区和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生态屏障,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湿地修复与保护工作,实现生态惠民,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篇章。
践行绿色发展 筑牢湿地生态屏障
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衡阳市衡山县与衡东县的交界处,属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公园呈南北狭长型廊道走向,南起湘江大源渡库区,北至洣水与湘江交汇处,总面积 2849.8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808.6 公顷,湿地率为98.55%。
试点建设以来,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按照湘江保护“一号工程”规划有关“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建设要求,在辖区内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工作。5年多来,坚持高位推动、精细管理、夯实基础、依规治园,先后投入2.67亿元用于公园的基本建设和管理运行。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明确划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共在公园边界设立6块界碑、200个界桩,确保公园边界清晰、公园内土地权属清晰、土地使用经营权无争议;打造了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科普宣教中心以及标识标牌系统;购置水质监(检)测设备1 套、监测巡护快艇1艘、巡查管护船4条;建设了公园停车场、自动化气象监测站、湿地综合监测平台(水文、水质、动植物监测)等配套设施。经过充分调研,形成了以《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按照“一园一法”要求,于2017年3月公布实施了《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为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坚持齐抓共管 湿地保护如火如荼
“环境变好了,我们更得保护好环境,才能住得更舒適。”萱洲河社区居民成昌华和永和乡新场市社区的杨正坤,以前还经常在外面打鸟、捕鱼。现在,每天看着萱洲湿地公园建设带来的变化后,他们主动加入到湿地保护的队伍中,从事湿地公园的日常巡护工作,劝导周边居民不乱排乱放、不滥捕滥猎。
“我县对湿地的系统化管理和保护始于2016年。”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要保护好湿地,首先要减少人为的破坏,尤其是对生态敏感度高、生态区位重要的大源江、龙荫港、黄泥港等三条湘江一级支流。龙荫港曾经有一处规模较大的网箱养鱼,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是对河流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湿地公园管理处和相关单位多次上门做工作,养殖户自愿退出养殖,主动将网箱全部清理上岸。
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外来有害生物“水葫芦”大量入侵,辖区内的生物和水体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衡山县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一方面重点对大源江流域进行了河道疏浚清淤、湿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共清理各类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等外来危害水生植物1000余吨,恢复有效湿地水面36.66公顷;另一方面,对龙荫港、黄泥港等流域进行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并在当地聘请管护人员进行常态性的管护。2017年以来,公园水域再也没有发生“水葫芦”大面积入侵成灾的情况。
如今,乘坐小船行驶在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大小河流上,临河远眺,波光粼粼,水清鱼跃,如入画中。当地居民老成在这片湿地生活了几十年,他说,“如今天气好的时候,篙子撑到底都看得到。”
加强日常宣教 推进生态保护教育
萱洲湿地公园建设初期,周边群众大多还是第一次听到“湿地公园”这个名词,他们对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不是很了解,还心存疑惑。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管理和科普宣传,周边群众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不但成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员”,也成了“信息员”,哪里有破坏湿地环境的现象,哪里发现了新的陌生鸟类等等,他们都会主动向湿地公园管理处报告。2019年11月,萱洲镇白沙村村民主动向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报告,发现几只漂亮的“大鸟”,并主动引领工作人员前往察看。通过跟踪拍摄,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家鉴定,这几只“大鸟”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近年来,萱洲湿地公园管理处坚持以科普宣教为抓手,着力完善高水平的科普宣传体系,实行实地宣教网络化,重点打造“一核数廊”,延伸宣教网络。“一核”,即位于游客服务中心的总面积370平方米的科普宣教中心;“数廊”,即位于萱洲古河街、湿地生态广场、永和龙荫港河堤、县实验小学等6处宣教长廊。同时,借助“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节会平台,认真组织开展湿地摄影大赛、书画大赛、作文大赛、图片展览、科普知识讲座、“保护萱洲湿地、建设美丽衡山、我是行动者”万人签名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湿地宣教活动或体验活动。此外,推行的“湿地+民间河长”的新模式为全省首创,通过组织一批在村(社区)有威望的老村干、老党员和群众担任“民间河长”,义务参与湿地公园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为推动湘江流域全民治理、全域治理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营建优质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2016年10月27日,在萱洲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至今,已连续4年在公园水域内监测到它的“芳容”。
一批批珍稀鸟类的到访,有力地说明了萱洲湿地公园建设取得的成绩。现在,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据公园资源本底调查,有种子植物143科507属930种,其中湿地植物66科177属258种;有鱼类6目17科58种,占湖南省鱼类种类的25.19%,其中8种为中国特有种、3种被列为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鸟类12目40科127种,占湖南省鸟类种数的28.35%,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及其他50多种珍贵水鸟和迁徙性候鸟。
“人择地而居,鸟择木而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鸟类专家张志强博士说,中华秋沙鸭不但要择木,还要择水、择温度、择氛围、择食品源等,对环境的要求可谓极其严苛。“中华秋沙鸭等多种珍稀候鸟在这片水域频频出现,足以证明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质量‘过得硬’!”
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试点建设。作为湘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廊道、全球候鸟的迁徙通道,也是湘江流域一级水功能保留区和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生态屏障,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湿地修复与保护工作,实现生态惠民,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篇章。
践行绿色发展 筑牢湿地生态屏障
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衡阳市衡山县与衡东县的交界处,属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公园呈南北狭长型廊道走向,南起湘江大源渡库区,北至洣水与湘江交汇处,总面积 2849.8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808.6 公顷,湿地率为98.55%。
试点建设以来,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按照湘江保护“一号工程”规划有关“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建设要求,在辖区内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工作。5年多来,坚持高位推动、精细管理、夯实基础、依规治园,先后投入2.67亿元用于公园的基本建设和管理运行。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明确划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共在公园边界设立6块界碑、200个界桩,确保公园边界清晰、公园内土地权属清晰、土地使用经营权无争议;打造了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科普宣教中心以及标识标牌系统;购置水质监(检)测设备1 套、监测巡护快艇1艘、巡查管护船4条;建设了公园停车场、自动化气象监测站、湿地综合监测平台(水文、水质、动植物监测)等配套设施。经过充分调研,形成了以《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按照“一园一法”要求,于2017年3月公布实施了《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为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坚持齐抓共管 湿地保护如火如荼
“环境变好了,我们更得保护好环境,才能住得更舒適。”萱洲河社区居民成昌华和永和乡新场市社区的杨正坤,以前还经常在外面打鸟、捕鱼。现在,每天看着萱洲湿地公园建设带来的变化后,他们主动加入到湿地保护的队伍中,从事湿地公园的日常巡护工作,劝导周边居民不乱排乱放、不滥捕滥猎。
“我县对湿地的系统化管理和保护始于2016年。”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要保护好湿地,首先要减少人为的破坏,尤其是对生态敏感度高、生态区位重要的大源江、龙荫港、黄泥港等三条湘江一级支流。龙荫港曾经有一处规模较大的网箱养鱼,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是对河流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湿地公园管理处和相关单位多次上门做工作,养殖户自愿退出养殖,主动将网箱全部清理上岸。
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外来有害生物“水葫芦”大量入侵,辖区内的生物和水体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衡山县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一方面重点对大源江流域进行了河道疏浚清淤、湿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共清理各类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等外来危害水生植物1000余吨,恢复有效湿地水面36.66公顷;另一方面,对龙荫港、黄泥港等流域进行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并在当地聘请管护人员进行常态性的管护。2017年以来,公园水域再也没有发生“水葫芦”大面积入侵成灾的情况。
如今,乘坐小船行驶在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大小河流上,临河远眺,波光粼粼,水清鱼跃,如入画中。当地居民老成在这片湿地生活了几十年,他说,“如今天气好的时候,篙子撑到底都看得到。”
加强日常宣教 推进生态保护教育
萱洲湿地公园建设初期,周边群众大多还是第一次听到“湿地公园”这个名词,他们对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不是很了解,还心存疑惑。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管理和科普宣传,周边群众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不但成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员”,也成了“信息员”,哪里有破坏湿地环境的现象,哪里发现了新的陌生鸟类等等,他们都会主动向湿地公园管理处报告。2019年11月,萱洲镇白沙村村民主动向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报告,发现几只漂亮的“大鸟”,并主动引领工作人员前往察看。通过跟踪拍摄,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家鉴定,这几只“大鸟”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近年来,萱洲湿地公园管理处坚持以科普宣教为抓手,着力完善高水平的科普宣传体系,实行实地宣教网络化,重点打造“一核数廊”,延伸宣教网络。“一核”,即位于游客服务中心的总面积370平方米的科普宣教中心;“数廊”,即位于萱洲古河街、湿地生态广场、永和龙荫港河堤、县实验小学等6处宣教长廊。同时,借助“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节会平台,认真组织开展湿地摄影大赛、书画大赛、作文大赛、图片展览、科普知识讲座、“保护萱洲湿地、建设美丽衡山、我是行动者”万人签名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湿地宣教活动或体验活动。此外,推行的“湿地+民间河长”的新模式为全省首创,通过组织一批在村(社区)有威望的老村干、老党员和群众担任“民间河长”,义务参与湿地公园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为推动湘江流域全民治理、全域治理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营建优质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2016年10月27日,在萱洲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至今,已连续4年在公园水域内监测到它的“芳容”。
一批批珍稀鸟类的到访,有力地说明了萱洲湿地公园建设取得的成绩。现在,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据公园资源本底调查,有种子植物143科507属930种,其中湿地植物66科177属258种;有鱼类6目17科58种,占湖南省鱼类种类的25.19%,其中8种为中国特有种、3种被列为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鸟类12目40科127种,占湖南省鸟类种数的28.35%,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及其他50多种珍贵水鸟和迁徙性候鸟。
“人择地而居,鸟择木而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鸟类专家张志强博士说,中华秋沙鸭不但要择木,还要择水、择温度、择氛围、择食品源等,对环境的要求可谓极其严苛。“中华秋沙鸭等多种珍稀候鸟在这片水域频频出现,足以证明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质量‘过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