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发酵杏鲍菇菇渣、草炭、蛭石、珍珠岩不同体积配比的复合基质对草莓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充分利用杏鲍菇菌渣和节省草莓种植成本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综合理化性质在适合草莓生长的范围内,T1处理组(草炭、菌渣、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3 ∶1 ∶1 ∶1)的复合基质综合理化性质在适合草莓生长的范围内,且总钾含量显著提高,草莓植株長势(冠面积和叶面积)、显蕾和开花生长、产量及品质均优于其他处理组。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基质;草莓
中图分类号: S668404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6-0114-02
收稿日期:2016-03-29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5]31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团队项目(编号:2014td00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团队子项目(编号:2014kj30);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编号:2014kj14)。
作者简介:樊金山(1987—),男,江苏句容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加工。E-mail:fjs12345@126com。
通信作者:贾君,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生产及加工。E-mail:772805883@qqcom。
有机基质栽培是近年来新兴的无土栽培技术之一,无土栽培中的有机基质成本低、缓冲能力强,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应用[1-3]。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作为一种食用较为普遍的食用菌,其工厂化生产在江苏省发展迅速,尤其在南京市周边以及苏北地区工厂化生产企业逐年增多,生产周期短、规模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杏鲍菇菌渣残留。由于没有有效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大量菌渣暴露在野外,腐烂变质,造成病虫害的蔓延,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然而杏鲍菇菌渣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在10%左右,粗纤维含量在15%~30%之间,粗脂肪含量约5%,且含丰富的矿物质,其营养价值与麸皮相当[4-5],同时具有一定的持水性和孔隙度,是很好的有机基质。目前大部分草莓栽培基质都是以草炭为主,然而草炭资源较为匮乏,成本较高,所以找出合适的替代基质十分必要。本试验研究栽培的草莓品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栽品种红颊,将杏鲍菇菌渣加入降解菌堆料发酵后,和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于草莓无土栽培,记录整个栽培期间草莓生长数据,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无土栽培技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菌渣
杏鲍菇菌渣,由江苏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粗纤维降解专业菌,由中国有机产业联盟生防研究所监制。
112供试草莓品种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颊,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实训基地提供。
113杏鲍菇菌渣处理
本试验菌渣处理于玻璃温室中进行,采摘1茬后的废弃杏鲍菇菌棒充分粉碎(约20目),在1 t菌渣中加入30 L粗纤维降解菌种(已提前培养好),浇洒均匀,最终使菌渣含水量达到60%,锥形建堆,盖上塑料膜和黑色遮阳布。当料堆中心温度达到(56±3) ℃时,进行翻料1次,补清水1次。按此方法连续发酵,温度维持(56±3) ℃发酵1周后,停止发酵,冷却晒干后备用。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盆直径31 cm,高285 cm,每盆栽种草莓3株,清水滴灌方式供水,按照高架草莓种植方式管理。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平行9次,重复3次。复合基质由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按一定比例配比而成(表1)。
13测定指标
131理化性质指标
pH值采用PHS-3C pH计测定[8];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凯氏消煮法测定全氮(TN)含量;用湿灰化法测定全磷(TP)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TK)含量。
132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定植30 d后开始测量并记录草莓长势数据,包括冠面积、叶片数、叶柄长、叶柄粗、叶面积、株高,参照陈秀娟等的方法[9]计算叶面积。
133植株花期指标测定
定植60 d后开始记录草莓开花数据,包括显蕾数、开花数、花序长、无表现植株数。
134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
草莓成熟时进行采收,记录果实产量数据,包括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果数、单株最大果质量;并测定品质相关数据,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用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WYA-2W阿贝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数据的统计处理
数据分析均运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
CK组的pH值与其他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4个处理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K组较酸,pH值为522,其他组多为酸性接近中性,都在适合草莓生长的pH值范围内。CK组、T1组的TN和TP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2组均与其他3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3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CK组TP含量最高,为095%,T1组为072%。CK组、T3组、T4组的TK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与T1组、T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1组与T2组的TK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1组最高,为184%(表2)。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表同。
22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植株生长影响
T1组草莓植株的冠面积和叶面积与其他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1组冠面积、叶片数分别为 43755 cm2 、214张,而其他4个处理组组间冠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另外,T1组草莓植株叶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达到3352 cm2,且与其他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4组组间无明显差异。草莓植株在叶柄长、叶柄粗和株高5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表3)。 23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花期影响
由表4可见,T1组草莓的显蕾数和开花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CK、T2、T3组显著高于T4组(P<005),T1处理组的显蕾数、开花数分别为 1733个/株、1563朵/株,T4处理组最低,分别为 816个/株、621朵/株。T1组的花序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花序长为 1683 cm,而CK、T2处理组显著高于T3、T4处理组(P<005)。另外,T2、T3、T4处理组分别有2、3、5株无表现草莓植株。
24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基质配比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表5)。5个处理组在单株平均产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1处理最高,为24247 g。T1组草莓单株平均果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CK、T2、T3组显著高于T4组(P<005),其中T1组最高,为1633个。而在单株最大果质量上,T1组最高, 为2275 g,T4组最低,为1448 g。T1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为1171%,其他4个处理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维生素C含量上,5个处理组组间无显著差异。CK、T1、T2、T3处理组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与T4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与结论
为了不造成菌渣资源的浪费,节省草莓种植成本,本试验研[CM(25]究了将杏鲍菇菌渣、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混合作[CM)]
为栽培基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目前有一些关于基质种植的研究,如李晓强等研究表明,菇渣中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草炭,且菇渣 ∶珍珠岩=3 ∶1、菇渣 ∶蛙石=4 ∶1、菇渣 ∶蛙石=3 ∶1的混合基质种植甜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叶而积、根体积、壮苗指数都显著高于CK(草炭 ∶珍珠岩=1 ∶1)[10]。赵荷娟等研究表明,加入一定量发酵菌糠能够提高基质养分含量,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都有一定提高,而按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蛙石= 1 ∶3 ∶1 ∶1 基质配比下的草莓生长情况和开花、结果都好于其他处理[11]。李飘飘等研究表明,菇渣与水苔按15 ∶1混配后基质的电导率(EC)、pH值、 容重、 孔隙度均在适合草莓生长的范围内,而且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12]。
本试验显示,T1处理组(草炭、菌渣、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3 ∶1 ∶1 ∶1)的基質理化性质均在适合草莓生长的范围内,钾盐含量显著提高,草莓植株(冠面积和叶面积)长势最好,显蕾数和开花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草莓植株的单株平均产量与单株平均果数均为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见T1处理组是最利于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基质组合。
参考文献:
段崇香,于贤昌 有机基质栽培黄瓜化肥施用技术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2):238-241
郑光华 蔬菜无土栽培与绿色食品生产[J] 中国蔬菜,1996(4):1-3
[3]李海云,孟凡珍,张复君,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研究[J] 北方园艺,2004(1):7-8
[4]李志香,蔡元丽 菌糠发酵饲料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2003,30(5):8-9
[5]姚有华,侯贺玲,王振兴 菌糠饲料的开发利用技术[J] 饲料世界,2006(9/10):29-30
[6]郑林用,黄小琴,彭卫红 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 食用菌学报,2006,13(1):74-77
[7]孙永平,郭成宝,陈月红,等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基质配方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40-141
[8]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9]陈秀娟,陈卫平,糜林,等 南方草莓叶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0-193
[10]李晓强,郭世荣,卜崇兴,等 菇渣复合基质在甜椒育苗上的使用效果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7,23(1):48-51
[11]赵荷娟,魏启舜,王琳,等 双孢蘑菇菌糠基质对架式栽培草毒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20-121
[12]李飘飘,王秀峰,韩宇睿 菇渣水苔复合基质对草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1):85-87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基质;草莓
中图分类号: S668404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6-0114-02
收稿日期:2016-03-29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5]31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团队项目(编号:2014td00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团队子项目(编号:2014kj30);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编号:2014kj14)。
作者简介:樊金山(1987—),男,江苏句容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加工。E-mail:fjs12345@126com。
通信作者:贾君,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生产及加工。E-mail:772805883@qqcom。
有机基质栽培是近年来新兴的无土栽培技术之一,无土栽培中的有机基质成本低、缓冲能力强,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应用[1-3]。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作为一种食用较为普遍的食用菌,其工厂化生产在江苏省发展迅速,尤其在南京市周边以及苏北地区工厂化生产企业逐年增多,生产周期短、规模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杏鲍菇菌渣残留。由于没有有效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大量菌渣暴露在野外,腐烂变质,造成病虫害的蔓延,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然而杏鲍菇菌渣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在10%左右,粗纤维含量在15%~30%之间,粗脂肪含量约5%,且含丰富的矿物质,其营养价值与麸皮相当[4-5],同时具有一定的持水性和孔隙度,是很好的有机基质。目前大部分草莓栽培基质都是以草炭为主,然而草炭资源较为匮乏,成本较高,所以找出合适的替代基质十分必要。本试验研究栽培的草莓品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栽品种红颊,将杏鲍菇菌渣加入降解菌堆料发酵后,和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于草莓无土栽培,记录整个栽培期间草莓生长数据,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无土栽培技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菌渣
杏鲍菇菌渣,由江苏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粗纤维降解专业菌,由中国有机产业联盟生防研究所监制。
112供试草莓品种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颊,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实训基地提供。
113杏鲍菇菌渣处理
本试验菌渣处理于玻璃温室中进行,采摘1茬后的废弃杏鲍菇菌棒充分粉碎(约20目),在1 t菌渣中加入30 L粗纤维降解菌种(已提前培养好),浇洒均匀,最终使菌渣含水量达到60%,锥形建堆,盖上塑料膜和黑色遮阳布。当料堆中心温度达到(56±3) ℃时,进行翻料1次,补清水1次。按此方法连续发酵,温度维持(56±3) ℃发酵1周后,停止发酵,冷却晒干后备用。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盆直径31 cm,高285 cm,每盆栽种草莓3株,清水滴灌方式供水,按照高架草莓种植方式管理。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平行9次,重复3次。复合基质由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按一定比例配比而成(表1)。
13测定指标
131理化性质指标
pH值采用PHS-3C pH计测定[8];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凯氏消煮法测定全氮(TN)含量;用湿灰化法测定全磷(TP)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TK)含量。
132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定植30 d后开始测量并记录草莓长势数据,包括冠面积、叶片数、叶柄长、叶柄粗、叶面积、株高,参照陈秀娟等的方法[9]计算叶面积。
133植株花期指标测定
定植60 d后开始记录草莓开花数据,包括显蕾数、开花数、花序长、无表现植株数。
134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
草莓成熟时进行采收,记录果实产量数据,包括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果数、单株最大果质量;并测定品质相关数据,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用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WYA-2W阿贝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数据的统计处理
数据分析均运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
CK组的pH值与其他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4个处理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K组较酸,pH值为522,其他组多为酸性接近中性,都在适合草莓生长的pH值范围内。CK组、T1组的TN和TP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2组均与其他3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3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CK组TP含量最高,为095%,T1组为072%。CK组、T3组、T4组的TK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与T1组、T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1组与T2组的TK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1组最高,为184%(表2)。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表同。
22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植株生长影响
T1组草莓植株的冠面积和叶面积与其他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1组冠面积、叶片数分别为 43755 cm2 、214张,而其他4个处理组组间冠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另外,T1组草莓植株叶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达到3352 cm2,且与其他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4组组间无明显差异。草莓植株在叶柄长、叶柄粗和株高5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表3)。 23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花期影响
由表4可见,T1组草莓的显蕾数和开花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CK、T2、T3组显著高于T4组(P<005),T1处理组的显蕾数、开花数分别为 1733个/株、1563朵/株,T4处理组最低,分别为 816个/株、621朵/株。T1组的花序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花序长为 1683 cm,而CK、T2处理组显著高于T3、T4处理组(P<005)。另外,T2、T3、T4处理组分别有2、3、5株无表现草莓植株。
24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基质配比对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表5)。5个处理组在单株平均产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1处理最高,为24247 g。T1组草莓单株平均果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CK、T2、T3组显著高于T4组(P<005),其中T1组最高,为1633个。而在单株最大果质量上,T1组最高, 为2275 g,T4组最低,为1448 g。T1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为1171%,其他4个处理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维生素C含量上,5个处理组组间无显著差异。CK、T1、T2、T3处理组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与T4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与结论
为了不造成菌渣资源的浪费,节省草莓种植成本,本试验研[CM(25]究了将杏鲍菇菌渣、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混合作[CM)]
为栽培基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目前有一些关于基质种植的研究,如李晓强等研究表明,菇渣中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草炭,且菇渣 ∶珍珠岩=3 ∶1、菇渣 ∶蛙石=4 ∶1、菇渣 ∶蛙石=3 ∶1的混合基质种植甜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叶而积、根体积、壮苗指数都显著高于CK(草炭 ∶珍珠岩=1 ∶1)[10]。赵荷娟等研究表明,加入一定量发酵菌糠能够提高基质养分含量,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都有一定提高,而按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蛙石= 1 ∶3 ∶1 ∶1 基质配比下的草莓生长情况和开花、结果都好于其他处理[11]。李飘飘等研究表明,菇渣与水苔按15 ∶1混配后基质的电导率(EC)、pH值、 容重、 孔隙度均在适合草莓生长的范围内,而且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12]。
本试验显示,T1处理组(草炭、菌渣、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3 ∶1 ∶1 ∶1)的基質理化性质均在适合草莓生长的范围内,钾盐含量显著提高,草莓植株(冠面积和叶面积)长势最好,显蕾数和开花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草莓植株的单株平均产量与单株平均果数均为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见T1处理组是最利于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基质组合。
参考文献:
段崇香,于贤昌 有机基质栽培黄瓜化肥施用技术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2):238-241
郑光华 蔬菜无土栽培与绿色食品生产[J] 中国蔬菜,1996(4):1-3
[3]李海云,孟凡珍,张复君,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研究[J] 北方园艺,2004(1):7-8
[4]李志香,蔡元丽 菌糠发酵饲料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2003,30(5):8-9
[5]姚有华,侯贺玲,王振兴 菌糠饲料的开发利用技术[J] 饲料世界,2006(9/10):29-30
[6]郑林用,黄小琴,彭卫红 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 食用菌学报,2006,13(1):74-77
[7]孙永平,郭成宝,陈月红,等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基质配方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40-141
[8]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9]陈秀娟,陈卫平,糜林,等 南方草莓叶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0-193
[10]李晓强,郭世荣,卜崇兴,等 菇渣复合基质在甜椒育苗上的使用效果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7,23(1):48-51
[11]赵荷娟,魏启舜,王琳,等 双孢蘑菇菌糠基质对架式栽培草毒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20-121
[12]李飘飘,王秀峰,韩宇睿 菇渣水苔复合基质对草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