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音乐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音乐课,并且由于受其他课业的负担重的影响,导致学生偏重主科,对于像音乐学科这种小三门根本不重视,音乐课课堂纪律也得不到保证。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学习负担很重,音乐课上要么垂头丧气,要么无视课堂纪律,没有规矩。我想是否能将自信教育渗透课堂之中,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平台,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学有所获呢。最初,我的想法就是想改变课堂纪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生的进步很大,逐渐,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初见成果,我尝到了喜悦,体会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是教师的首要任务。随着学校对德育的重视,我认识到学科德育渗透,基础是教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更好地教书育人。
一、音乐课上无差生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在我校,不少学生整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即使蹦蹦跳跳的音乐课也是无法激情,这归根结底是一种自卑。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举手发言、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和老师顶嘴等等。对这样的学生,我开始也不喜欢。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原初二(4)班刘恒斌,学习成绩很差、上课讲废话,和老师相处又没礼貌,从来不和老师打招呼。我真的很头疼,多次找他谈心,可不见成效。一次,我在做公开课的时候,他竟然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借此良机,表扬了他,还写成了表扬单送给他:“一个人的成长,是要经历一些挫折的,今天的你和过去的你相比就有很大的进步。能不能再给老师一些惊喜?”从此,他就象变了一个人,在我的课堂上,很认真的听讲,主动回答问题,虽然有时难免要说上一两句,但当我眼睛看他的时候,他马上收住,而且,在课间遇到我的时候,能主动和我打招呼,有一次,他还和我说:“谢谢你,老师,下次请你吃糖。”从此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因为我知道以前所看到的他们流于表面的自信,骨子里是一种自卑,一个人,如果心存自卑,为了要取得优越地位所做的努力,只会错上加错,他的感觉是发自“我不如人”的前提,所以“破罐子破摔”。作为老师,是在这个破罐子上继续敲个洞呢,还是去看他好的一面,帮他去补洞呢?为了打破学生的自卑心理,我提出了“音乐课上无差生”的观点,让学生摆脱差生的阴影,在我的音乐课堂上自信起来。
二、表扬是自信的新起点
说到表扬,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评价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更是为专家和教师们所提倡,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赞扬自己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这样,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可能会使一个学生发生巨大的转变,表扬,特别是对差生的表扬是自信的第一步,差生对于表扬显得更为珍惜。
我校是随班就读(即智力有障碍的同学随着正常的班级一起上课)的试点学校,当我叫到随班就读同学回答问题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每当我问到他们问题时,有意把问题难度降低,让他们能答得出,让他们感到“我能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些主课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在音乐课上找到了自信,他们居然会在音乐课上举手发言,我抓住大好时机及时的表扬他们。一次音乐课,一位学困生,一连举了好几次手回答问题,而且十分准确,我马上表扬了他,全班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赏的目光,我想,这种目光,他过去一定是没见过的,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幸福的笑;初一(2)班的王欣同学,从来不敢当众唱歌,在老师的鼓励下,也能在全班面前表演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她深情地演唱了一首歌《妈妈》,虽然,偶尔也有走音的时候,但她毕竟战胜了自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还有初二(2)班的柯佳怡同学,从来不会吹口琴,也是同学嘲笑的对象。一次,秋游,我看到她买了笛子,便得知她会吹笛子。所以,为了让她获得自信,我让她期末考试考吹笛子,她高兴极了,几次找我记谱子。我知道,她是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因为她以前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音乐课上无差生”,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更体现了音乐课上人人平等的原则,音乐课有了更多的和谐、平等的氛围,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所以,老师不要吝惜你的表扬,你给学生的是一滴水,而从中得到的却是一片海洋。
我们常说,少年兴则国家兴。为了孩子,教师不要放弃每一个教育机会,真正做到情随阳光常灿烂,意伴桃李永芬芳。音乐教师更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音乐课上无差生的推进,使学生越来越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也成为了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市级课题《基于脑科学的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的个案研究》在我校开题,就选择了音乐课,面对几十名市级专家听我的音乐课,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学生更是信心倍增。他们和我一起感受着自信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我的音乐课获得上海市一等奖,音乐课堂呈现出学生热爱学习音乐的和谐热烈的学习场景,受到学生的喜爱和专家的肯定。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育实践中,由于赏识学生、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满足了人性深层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的需求,因而才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德育是百年教育的重头戏。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需求、兴趣、选择,培养和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从学生的人格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的音乐课都没有差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一、音乐课上无差生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在我校,不少学生整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即使蹦蹦跳跳的音乐课也是无法激情,这归根结底是一种自卑。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举手发言、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和老师顶嘴等等。对这样的学生,我开始也不喜欢。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原初二(4)班刘恒斌,学习成绩很差、上课讲废话,和老师相处又没礼貌,从来不和老师打招呼。我真的很头疼,多次找他谈心,可不见成效。一次,我在做公开课的时候,他竟然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借此良机,表扬了他,还写成了表扬单送给他:“一个人的成长,是要经历一些挫折的,今天的你和过去的你相比就有很大的进步。能不能再给老师一些惊喜?”从此,他就象变了一个人,在我的课堂上,很认真的听讲,主动回答问题,虽然有时难免要说上一两句,但当我眼睛看他的时候,他马上收住,而且,在课间遇到我的时候,能主动和我打招呼,有一次,他还和我说:“谢谢你,老师,下次请你吃糖。”从此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因为我知道以前所看到的他们流于表面的自信,骨子里是一种自卑,一个人,如果心存自卑,为了要取得优越地位所做的努力,只会错上加错,他的感觉是发自“我不如人”的前提,所以“破罐子破摔”。作为老师,是在这个破罐子上继续敲个洞呢,还是去看他好的一面,帮他去补洞呢?为了打破学生的自卑心理,我提出了“音乐课上无差生”的观点,让学生摆脱差生的阴影,在我的音乐课堂上自信起来。
二、表扬是自信的新起点
说到表扬,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评价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更是为专家和教师们所提倡,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赞扬自己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这样,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可能会使一个学生发生巨大的转变,表扬,特别是对差生的表扬是自信的第一步,差生对于表扬显得更为珍惜。
我校是随班就读(即智力有障碍的同学随着正常的班级一起上课)的试点学校,当我叫到随班就读同学回答问题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每当我问到他们问题时,有意把问题难度降低,让他们能答得出,让他们感到“我能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些主课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在音乐课上找到了自信,他们居然会在音乐课上举手发言,我抓住大好时机及时的表扬他们。一次音乐课,一位学困生,一连举了好几次手回答问题,而且十分准确,我马上表扬了他,全班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赏的目光,我想,这种目光,他过去一定是没见过的,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幸福的笑;初一(2)班的王欣同学,从来不敢当众唱歌,在老师的鼓励下,也能在全班面前表演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她深情地演唱了一首歌《妈妈》,虽然,偶尔也有走音的时候,但她毕竟战胜了自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还有初二(2)班的柯佳怡同学,从来不会吹口琴,也是同学嘲笑的对象。一次,秋游,我看到她买了笛子,便得知她会吹笛子。所以,为了让她获得自信,我让她期末考试考吹笛子,她高兴极了,几次找我记谱子。我知道,她是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因为她以前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音乐课上无差生”,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更体现了音乐课上人人平等的原则,音乐课有了更多的和谐、平等的氛围,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所以,老师不要吝惜你的表扬,你给学生的是一滴水,而从中得到的却是一片海洋。
我们常说,少年兴则国家兴。为了孩子,教师不要放弃每一个教育机会,真正做到情随阳光常灿烂,意伴桃李永芬芳。音乐教师更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音乐课上无差生的推进,使学生越来越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也成为了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市级课题《基于脑科学的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的个案研究》在我校开题,就选择了音乐课,面对几十名市级专家听我的音乐课,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学生更是信心倍增。他们和我一起感受着自信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我的音乐课获得上海市一等奖,音乐课堂呈现出学生热爱学习音乐的和谐热烈的学习场景,受到学生的喜爱和专家的肯定。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育实践中,由于赏识学生、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满足了人性深层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的需求,因而才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德育是百年教育的重头戏。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需求、兴趣、选择,培养和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从学生的人格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的音乐课都没有差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