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通过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的认识阶段、内化阶段、外现阶段中,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贯穿起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符合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社会学科 可持续发展观 养成途径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中学生可能都知道,但他们对此的内心感触如何、是否有情感共鸣、是否能内化为日常意识而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却未必有多少进展。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初中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学科中提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能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正确认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用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与环境,是社会学科(除知识教育外)实施人文情感教育与行为教育的一大重点。
但是长期以来,这一教育主线因为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而淡化,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甚至很大程度上,口号越喊越响,学生的内心却不知所以然,更不知怎么去实践与应用。所谓“听起来生动,想想也感动,结果却一动不动”。鉴于此,笔者以为应该遵循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既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又有机地将其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下面,笔者就自身感悟总结在社会学科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的主要途径。
一、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阶段
1.课内指导,从认知上感受
初中社会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大量的有关我国资源方面的材料,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也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我国资源的特点和形势的严峻性。
第二部分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一部分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来演示课本中的三个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并交流所得,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然后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及人们所取得的共识,帮助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接着,教师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这样,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得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观做好铺垫。
2.课外收集,获取实践案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光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保留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分组学习、自主学习,利用课外时间与社会力量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与讨论,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手案例,让学生对周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切身的体验。这样他们会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例如“生活中我们怎样环保”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本地环境进行调查后,找出了初中生就可以实施的环保措施,列举如下:
(1)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废旧物品,不往江河湖泊里乱扔脏东西;我们可以回收旧电池,交予有关部门集体处置,减少环境污染。
(2)我们可以节约水电,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自然资源。
(3)我们可以在特定的日期去种花、种草、种树,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可以保护禽类、兽类,从而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4)我们可以倡导大家将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以便有关部门分类处理,可以分为可回收再利用和不可回收再利用。
(5)我们可以将垃圾回收并生产成为既可用又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再生物品,如:再生纸、再生塑料、再生金属、再生玻璃等,这样一来,既不会使垃圾堆积如山、污染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
这些体验,学生在学校里、课堂上是很难得到的,只有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他们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来操作,才会有深刻的体会,这些活动会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化阶段
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消化吸收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养成。因此,在内化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活动所学到的知识、案例撰写成体会报告,并在班级、年级、校级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而组织学校的辩论赛与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反思与交流中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让可持续发展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资源观、人口观与发展观。
1.结合案例,撰写感想体会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那么在写感想体会报告的时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得到自己分析结果的思维过程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化过程。
例如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中“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中提到的计划生育问题,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从以前的“多子多福”到现在的“只生一个好”;从以前的早婚早育,到现在的晚婚晚育;从以前的“生儿子传宗接代”,到现在的“生女儿是福气”。这样围绕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带来的社会变化,要求学生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维习惯、行为表现以及个人感受等说出体会,撰写可持续发展研究性学习报告。
2.分组辩论,激发思维火花
“真理是愈辩越明”。通过全校性的大辩论可以让一些对可持续发展观认识有误差的学生得到知识纠正与观念更新的机会,也让一些对可持续发展观模糊不清的学生得到清晰的知识结构。
例如,针对“应对资源危机”中提到的水资源问题,学校组织学生讨论和开展辩论赛。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那么是不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的现状呢?在全校性的大讨论与辩论中制造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点的碰撞与思维的火花。
三、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外现阶段
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环境认识得到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行为得到纠正,良好的发展观成为学生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通过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成果展示让学生有充分机会表现出来。
1.专题展示,肯定学习成果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制可持续发展小报:例如“哭泣的地球”、“我们本地的水污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等;同时在校报上开辟专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认识观点,组织班级与学校黑板报对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小报进行展示,布置每个学习阶段的活动展示栏等。通过这些,在校园内营造保护环境良好氛围,展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成果。
2.情境模拟,训练养成观念
学习是为了生活中的应用,否则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怎么样让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呢?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小品,环保小品让学生融入所掌握的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并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进行表演,潜移默化地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违背可持续发展观的,应该怎样纠正不良行为与观念,这样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课堂上的死记硬背,很多学生会受益终生。
四、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线路图
综上所述,在初中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可持续发展观的“三阶段六式样”的渐进式养成途径,这一过程遵循了心理学规律,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持之以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使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使素质教育思想与教育的人文性与情感性在学科教育中得到渗透、运用与升华,这符合课改的理念,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中国科学院,2012.
[2]彭绪亚等.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才素质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1999(1).
[3]徐嵩龄.环境伦理观的选择[J].生态经济,2002(3).
[4]李培超等.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求索,1998(7).
关键词:初中社会学科 可持续发展观 养成途径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中学生可能都知道,但他们对此的内心感触如何、是否有情感共鸣、是否能内化为日常意识而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却未必有多少进展。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初中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学科中提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能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正确认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用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与环境,是社会学科(除知识教育外)实施人文情感教育与行为教育的一大重点。
但是长期以来,这一教育主线因为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而淡化,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甚至很大程度上,口号越喊越响,学生的内心却不知所以然,更不知怎么去实践与应用。所谓“听起来生动,想想也感动,结果却一动不动”。鉴于此,笔者以为应该遵循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既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又有机地将其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下面,笔者就自身感悟总结在社会学科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的主要途径。
一、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阶段
1.课内指导,从认知上感受
初中社会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大量的有关我国资源方面的材料,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也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我国资源的特点和形势的严峻性。
第二部分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一部分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来演示课本中的三个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并交流所得,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然后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及人们所取得的共识,帮助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接着,教师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这样,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得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观做好铺垫。
2.课外收集,获取实践案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光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保留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分组学习、自主学习,利用课外时间与社会力量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与讨论,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手案例,让学生对周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切身的体验。这样他们会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例如“生活中我们怎样环保”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本地环境进行调查后,找出了初中生就可以实施的环保措施,列举如下:
(1)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废旧物品,不往江河湖泊里乱扔脏东西;我们可以回收旧电池,交予有关部门集体处置,减少环境污染。
(2)我们可以节约水电,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自然资源。
(3)我们可以在特定的日期去种花、种草、种树,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可以保护禽类、兽类,从而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4)我们可以倡导大家将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以便有关部门分类处理,可以分为可回收再利用和不可回收再利用。
(5)我们可以将垃圾回收并生产成为既可用又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再生物品,如:再生纸、再生塑料、再生金属、再生玻璃等,这样一来,既不会使垃圾堆积如山、污染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
这些体验,学生在学校里、课堂上是很难得到的,只有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他们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来操作,才会有深刻的体会,这些活动会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化阶段
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消化吸收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养成。因此,在内化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活动所学到的知识、案例撰写成体会报告,并在班级、年级、校级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而组织学校的辩论赛与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反思与交流中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让可持续发展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资源观、人口观与发展观。
1.结合案例,撰写感想体会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那么在写感想体会报告的时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得到自己分析结果的思维过程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化过程。
例如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中“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中提到的计划生育问题,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从以前的“多子多福”到现在的“只生一个好”;从以前的早婚早育,到现在的晚婚晚育;从以前的“生儿子传宗接代”,到现在的“生女儿是福气”。这样围绕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带来的社会变化,要求学生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维习惯、行为表现以及个人感受等说出体会,撰写可持续发展研究性学习报告。
2.分组辩论,激发思维火花
“真理是愈辩越明”。通过全校性的大辩论可以让一些对可持续发展观认识有误差的学生得到知识纠正与观念更新的机会,也让一些对可持续发展观模糊不清的学生得到清晰的知识结构。
例如,针对“应对资源危机”中提到的水资源问题,学校组织学生讨论和开展辩论赛。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那么是不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的现状呢?在全校性的大讨论与辩论中制造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点的碰撞与思维的火花。
三、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外现阶段
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环境认识得到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行为得到纠正,良好的发展观成为学生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通过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成果展示让学生有充分机会表现出来。
1.专题展示,肯定学习成果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制可持续发展小报:例如“哭泣的地球”、“我们本地的水污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等;同时在校报上开辟专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认识观点,组织班级与学校黑板报对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小报进行展示,布置每个学习阶段的活动展示栏等。通过这些,在校园内营造保护环境良好氛围,展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成果。
2.情境模拟,训练养成观念
学习是为了生活中的应用,否则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怎么样让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呢?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小品,环保小品让学生融入所掌握的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并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进行表演,潜移默化地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违背可持续发展观的,应该怎样纠正不良行为与观念,这样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课堂上的死记硬背,很多学生会受益终生。
四、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线路图
综上所述,在初中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可持续发展观的“三阶段六式样”的渐进式养成途径,这一过程遵循了心理学规律,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持之以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使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使素质教育思想与教育的人文性与情感性在学科教育中得到渗透、运用与升华,这符合课改的理念,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中国科学院,2012.
[2]彭绪亚等.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才素质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1999(1).
[3]徐嵩龄.环境伦理观的选择[J].生态经济,2002(3).
[4]李培超等.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求索,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