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大脑随时随地要对它们进行识别、感受、理解、判断。而这些信息的物质载体就是符号,符号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意象,是思想的具体感性基础的袒露。而人的本质则表现在他们能够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神话、宗教、历史、语言、科学、艺术等都是人们符号化的产物,人类的符号成了沟通人与世界的桥梁和媒介。
关键词:图形;构成;符号学;环境设计;创意;视觉;哲学;社会学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所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艺术无所不在。它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经验。艺术还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从时装到每种产品的创意和设计,从建筑到表演业和娱乐业,艺术已经成为身价亿万的产业。没有艺术,我们就无法生活——我们绝不愿意过没有艺术的生活”。
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它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卡西尔哲学观认为,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才产生出一切文化,同时又塑造了人之为人的东西。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始源现象,这就是符号现象,这种创造性活动就是符号活动。因而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正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人类文化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条件。
1、符号学及其含义
所谓符号学,按一般理解,就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符号学(Semiotics)最早是本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联系。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
符号是对象、概念或含义的载体、是表达知识含义的手段。凡用来表达含义的各种形式都是符号。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它是事物特性的表征,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也是思维的主体。人们在符号系统中达成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在此意义上,符号无疑是信息的工具。符号是价值的载体,表现了信仰观念;符号也是人类交流的载体,否则人类就无法表达和交流;符号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也是各种知识的表达,这是时代性和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样,设计对象可以被看做是符号,平面设计中的标志是符号,服装设计中的款式本身就是符号,环境设计中的造型是符号,动漫设计中各种造型是符号,工业设计中产品造型也是符号。
2、设计符号学
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曾讲:“从广义上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符号学往往是表示符号的一般理论,这种理论经过欧洲结构主义的阐述后,把结构主义的符号学广泛运用于各类学术性学科。
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设计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就是画记号。现在被普遍采用的英文Design,也就是做记号的意思。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在二维空间中对视觉对象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因此,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根据设计意象对视觉元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编码,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系统。设计作为一种规划构思和形式的创造活动,以观念的构思形成产品的表象,作为生产的前提,使生产活动能依据人的自觉目的来进行。
20世纪初,德意志联盟所倡导的艺术与工业生产的革命,明确提出把产品质量和文化观念相结合,注重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统一,使德国的工业产品质量达到空前高度,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是以其造型因素构成产品语言和符号系统的,其中包括材料要素、空间构成要素和各种形式要素,它们都是符号构成的物质媒介。设计符号学便是研究设计产品的语言以便充分发挥产品的精神功能。
符号是艺术设计的最基本元素,符号构成了艺术的表象。埃及金字塔是建筑符号系统的典范,埃及的大地景观具有简单而均匀的地理结构,它们以稳定的造型、厚重的体量和简洁的空间结构表达了一种永恒性和秩序感。古希腊建筑对西方建筑形式有深远影响,希腊的圣地建筑是一种具有雕塑性形体的建筑,它们看似偶然的配置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具有重大的空间功能。美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摩尔设计的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在设计中大胆抽取各种古典的要素符号,并以象征性的手法将其再现出来。整个广场以巴洛克式的圆形平面为构图,以逐渐扩散的同心圆及黑白相间的地面铺装向四周延伸出去,直至三面入口的街道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立体主义引入当代艺术,各种方盒子式建筑被认为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对此用信息论有关原理来解释,就是环境符号系统所载有效信息太少。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丰富建筑的内容,同时使建筑成为包括其他方面的多维艺术,甚至包括文字,使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空间的工具。"他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以语义的模棱两可和紧张感代替平铺直叙;以语义的多重性反对非此即彼的机会主义;要混杂而不要一目了然的统一。斯特恩设计的"最好的"产品陈列室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立面上采用了许多传统的符号和构成形式,尤如古希腊神殿的立面图,以此暗示他要表达的主题立意,即把该建筑作为"消费主义的神殿"。隐喻的手法是复杂的、多重的,不经认真思考,人们难以马上从其表象领会到真正的意义。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但比方盒子有思想深度,就是比单纯地追求像一艘帆船或者一只猛禽等具象的象征主义更耐人寻味,更富有哲理。 3、符号学之于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符号像文字语言一样,既根于往昔的经验,又与飞速发展着的社会相联系,新的功能、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召唤着新的思想。所以一方面它如同文字语言一般缓慢地变化着,另一方面又随着社会飞速地发展。把环境作为一种符号现象,为解决长期困扰设计人员的继承和创新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环境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是“包围人类,并对其生活和活动给予各种各样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是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有机构成,以人为中心的居住或生活空间。对环境的研究不能离开对人的研究,要了解人的特性,特别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不论是最原始的、最简陋的居住形式,还是当代最现代的建筑样式,人都是处于一个物质实体的包围中,人成为空间定向的主体,在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感知中,逐渐产生出一种自我意识,即把自我至于空间意象之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空间和时间成为与一切事物相连的载体。史前人类对外部空间的感知是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中获得的,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早期文化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太阳崇拜的痕迹,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由此形成的最早地空间方位概念便是东方和西方。城市环境是由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组成的,建筑物作为一种结构实体,为人们提供了内在的生活空间。F·吉伯德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空间的构成和特征。所以,空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具有不同功能的场所,任何环境设计,最终都体现为某种空间的创造,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相应的保证。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词汇"和"语法"在发展中趋于统一的态势,但是一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就像口语中的方言一样,设计者巧妙地注入这种"乡音"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增强环境语言的感染力。日本现代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香川县政厅就是一个"新形式的传统语义"的典范。该建筑虽采用的是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外部形式处理却采用露明椽头、梁头等传统符号,立面的横向分割使人自然联想到日本主塔的层层屋檐。平面布局也吸收了方塔的优点,把交通和公共设施集中在平面核心,使他们所占面积最小,到达各层的交通路线最短。从而为人们展示了一种用现代结构技术形式反映传统地方风格的方法。
著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的卢浮宫改建工程,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巴黎实施的十大公共工程。卢浮宫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存放着王室档案以及各国各类艺术珍品,是法国文化的象征。改建完成后的玻璃金字塔不但从外形上像钻石一样光芒四射,而且从形式上来说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固。玻璃和金属结构的建筑材料则暗示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扩建的新馆和原建筑的比例关系,不但凸显了新馆的中心地位,而且又不掩盖古建筑的庄严和威严。如今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已成为巴黎的标志,像镶嵌在塞纳河畔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奇艺迷人的光芒!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曾经说过“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论一件艺术品(甚至全部艺术活动)是何等的复杂、深奥和丰富,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因此,艺术理论无疑是建立一个有效于生动现实的心灵概念这样一个更为伟大事业的序言。”符号活动已经包含了某种抽象概念的活动,已经不再停留在个别之上了。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只有体现在一定的情感结构中,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南京中山陵就是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实例。吕彦直先生提出的警钟型平面布局图,寓意深刻,思想深远。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爱坊”牌坊,充分体现了孙山中博大的胸怀和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中山陵依山就势的规划布局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陵园中每一处建筑物都镌刻有书法作品,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双重解码的特征。中山陵内书法作品的应用,不但对建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对陵园起到了界定作用,强化了环境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境。
符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把建筑的构件、各种建筑风格都作为符号处理。色彩与灯光有鲜明的象征、隐喻作用,它们也都是符号。色彩的冷暖、灯光的聚散都可以反映一定的主题、营造一定的气氛。在环境设计中,首先,符号的使用与创造一定要准确、要恰如其分,要与其他造型因素相统一并成整体。符号的表现物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器物,还可以是植物、石头、水……等。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能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变成视觉符号。其次,应当充分满足空间的性质与用途,要与建筑功能与建筑技术相适应进行设计。它应通过对空间、造型、细节、色彩、艺术品等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既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同时又具有特定的艺术形式所反映的审美价值。
新世纪的特征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为代表,人们的意识也呈现多元化了,从而更追求个性的表现。环境设计面对时代的发展必须创新,设计要充分表达情感。为了情感交流,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可以采取符号性手法进行设计。运用符号学原理,探讨符号设计工作的关系,并指出设计中符号具有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设计中对符号的运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阐述了对符号学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4.结语
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所有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因此,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又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所谓精通文化,在符号层面上起码应该做到娴熟地操作构成该文化的符号文化系统而不是符号本身,将新的经验和见识编织到符号中去,其实符号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而有关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奥秘也就存在于这变异之中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仍然是人类的万古明灯,而符号学这门现代学科呼唤我们从返苏格拉底。将简约而又复杂的语义,以传统而又时尚的语构,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
参考文献:
[1]《符号学基础》(第六版)〔美〕约翰·迪利 著 张祖建 译 中国人民大学 2012.9
[2]《符号学美学》罗兰·巴特 著 董学文、王葵 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3]《视觉符号》〔英〕大卫·科罗 著 李琪、程晓婷 译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0
[4]《符号学与设计》李乐山 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3
[5]《设计符号学》徐恒醇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6]《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王小慧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7
[7]《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 著 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8]《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6
[9]《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李幼蒸译 三联书店1988
关键词:图形;构成;符号学;环境设计;创意;视觉;哲学;社会学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所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艺术无所不在。它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经验。艺术还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从时装到每种产品的创意和设计,从建筑到表演业和娱乐业,艺术已经成为身价亿万的产业。没有艺术,我们就无法生活——我们绝不愿意过没有艺术的生活”。
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它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卡西尔哲学观认为,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才产生出一切文化,同时又塑造了人之为人的东西。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始源现象,这就是符号现象,这种创造性活动就是符号活动。因而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正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人类文化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条件。
1、符号学及其含义
所谓符号学,按一般理解,就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符号学(Semiotics)最早是本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联系。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
符号是对象、概念或含义的载体、是表达知识含义的手段。凡用来表达含义的各种形式都是符号。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它是事物特性的表征,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也是思维的主体。人们在符号系统中达成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在此意义上,符号无疑是信息的工具。符号是价值的载体,表现了信仰观念;符号也是人类交流的载体,否则人类就无法表达和交流;符号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也是各种知识的表达,这是时代性和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样,设计对象可以被看做是符号,平面设计中的标志是符号,服装设计中的款式本身就是符号,环境设计中的造型是符号,动漫设计中各种造型是符号,工业设计中产品造型也是符号。
2、设计符号学
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曾讲:“从广义上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符号学往往是表示符号的一般理论,这种理论经过欧洲结构主义的阐述后,把结构主义的符号学广泛运用于各类学术性学科。
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设计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就是画记号。现在被普遍采用的英文Design,也就是做记号的意思。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在二维空间中对视觉对象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因此,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根据设计意象对视觉元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编码,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系统。设计作为一种规划构思和形式的创造活动,以观念的构思形成产品的表象,作为生产的前提,使生产活动能依据人的自觉目的来进行。
20世纪初,德意志联盟所倡导的艺术与工业生产的革命,明确提出把产品质量和文化观念相结合,注重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统一,使德国的工业产品质量达到空前高度,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是以其造型因素构成产品语言和符号系统的,其中包括材料要素、空间构成要素和各种形式要素,它们都是符号构成的物质媒介。设计符号学便是研究设计产品的语言以便充分发挥产品的精神功能。
符号是艺术设计的最基本元素,符号构成了艺术的表象。埃及金字塔是建筑符号系统的典范,埃及的大地景观具有简单而均匀的地理结构,它们以稳定的造型、厚重的体量和简洁的空间结构表达了一种永恒性和秩序感。古希腊建筑对西方建筑形式有深远影响,希腊的圣地建筑是一种具有雕塑性形体的建筑,它们看似偶然的配置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具有重大的空间功能。美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摩尔设计的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在设计中大胆抽取各种古典的要素符号,并以象征性的手法将其再现出来。整个广场以巴洛克式的圆形平面为构图,以逐渐扩散的同心圆及黑白相间的地面铺装向四周延伸出去,直至三面入口的街道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立体主义引入当代艺术,各种方盒子式建筑被认为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对此用信息论有关原理来解释,就是环境符号系统所载有效信息太少。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丰富建筑的内容,同时使建筑成为包括其他方面的多维艺术,甚至包括文字,使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空间的工具。"他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以语义的模棱两可和紧张感代替平铺直叙;以语义的多重性反对非此即彼的机会主义;要混杂而不要一目了然的统一。斯特恩设计的"最好的"产品陈列室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立面上采用了许多传统的符号和构成形式,尤如古希腊神殿的立面图,以此暗示他要表达的主题立意,即把该建筑作为"消费主义的神殿"。隐喻的手法是复杂的、多重的,不经认真思考,人们难以马上从其表象领会到真正的意义。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但比方盒子有思想深度,就是比单纯地追求像一艘帆船或者一只猛禽等具象的象征主义更耐人寻味,更富有哲理。 3、符号学之于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符号像文字语言一样,既根于往昔的经验,又与飞速发展着的社会相联系,新的功能、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召唤着新的思想。所以一方面它如同文字语言一般缓慢地变化着,另一方面又随着社会飞速地发展。把环境作为一种符号现象,为解决长期困扰设计人员的继承和创新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环境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是“包围人类,并对其生活和活动给予各种各样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是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有机构成,以人为中心的居住或生活空间。对环境的研究不能离开对人的研究,要了解人的特性,特别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不论是最原始的、最简陋的居住形式,还是当代最现代的建筑样式,人都是处于一个物质实体的包围中,人成为空间定向的主体,在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感知中,逐渐产生出一种自我意识,即把自我至于空间意象之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空间和时间成为与一切事物相连的载体。史前人类对外部空间的感知是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中获得的,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早期文化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太阳崇拜的痕迹,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由此形成的最早地空间方位概念便是东方和西方。城市环境是由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组成的,建筑物作为一种结构实体,为人们提供了内在的生活空间。F·吉伯德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空间的构成和特征。所以,空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具有不同功能的场所,任何环境设计,最终都体现为某种空间的创造,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相应的保证。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词汇"和"语法"在发展中趋于统一的态势,但是一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就像口语中的方言一样,设计者巧妙地注入这种"乡音"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增强环境语言的感染力。日本现代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香川县政厅就是一个"新形式的传统语义"的典范。该建筑虽采用的是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外部形式处理却采用露明椽头、梁头等传统符号,立面的横向分割使人自然联想到日本主塔的层层屋檐。平面布局也吸收了方塔的优点,把交通和公共设施集中在平面核心,使他们所占面积最小,到达各层的交通路线最短。从而为人们展示了一种用现代结构技术形式反映传统地方风格的方法。
著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的卢浮宫改建工程,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巴黎实施的十大公共工程。卢浮宫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存放着王室档案以及各国各类艺术珍品,是法国文化的象征。改建完成后的玻璃金字塔不但从外形上像钻石一样光芒四射,而且从形式上来说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固。玻璃和金属结构的建筑材料则暗示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扩建的新馆和原建筑的比例关系,不但凸显了新馆的中心地位,而且又不掩盖古建筑的庄严和威严。如今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已成为巴黎的标志,像镶嵌在塞纳河畔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奇艺迷人的光芒!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曾经说过“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论一件艺术品(甚至全部艺术活动)是何等的复杂、深奥和丰富,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因此,艺术理论无疑是建立一个有效于生动现实的心灵概念这样一个更为伟大事业的序言。”符号活动已经包含了某种抽象概念的活动,已经不再停留在个别之上了。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只有体现在一定的情感结构中,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南京中山陵就是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实例。吕彦直先生提出的警钟型平面布局图,寓意深刻,思想深远。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爱坊”牌坊,充分体现了孙山中博大的胸怀和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中山陵依山就势的规划布局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陵园中每一处建筑物都镌刻有书法作品,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双重解码的特征。中山陵内书法作品的应用,不但对建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对陵园起到了界定作用,强化了环境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境。
符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把建筑的构件、各种建筑风格都作为符号处理。色彩与灯光有鲜明的象征、隐喻作用,它们也都是符号。色彩的冷暖、灯光的聚散都可以反映一定的主题、营造一定的气氛。在环境设计中,首先,符号的使用与创造一定要准确、要恰如其分,要与其他造型因素相统一并成整体。符号的表现物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器物,还可以是植物、石头、水……等。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能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变成视觉符号。其次,应当充分满足空间的性质与用途,要与建筑功能与建筑技术相适应进行设计。它应通过对空间、造型、细节、色彩、艺术品等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既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同时又具有特定的艺术形式所反映的审美价值。
新世纪的特征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为代表,人们的意识也呈现多元化了,从而更追求个性的表现。环境设计面对时代的发展必须创新,设计要充分表达情感。为了情感交流,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可以采取符号性手法进行设计。运用符号学原理,探讨符号设计工作的关系,并指出设计中符号具有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设计中对符号的运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阐述了对符号学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4.结语
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所有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因此,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又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所谓精通文化,在符号层面上起码应该做到娴熟地操作构成该文化的符号文化系统而不是符号本身,将新的经验和见识编织到符号中去,其实符号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而有关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奥秘也就存在于这变异之中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仍然是人类的万古明灯,而符号学这门现代学科呼唤我们从返苏格拉底。将简约而又复杂的语义,以传统而又时尚的语构,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
参考文献:
[1]《符号学基础》(第六版)〔美〕约翰·迪利 著 张祖建 译 中国人民大学 2012.9
[2]《符号学美学》罗兰·巴特 著 董学文、王葵 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3]《视觉符号》〔英〕大卫·科罗 著 李琪、程晓婷 译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0
[4]《符号学与设计》李乐山 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3
[5]《设计符号学》徐恒醇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6]《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王小慧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7
[7]《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 著 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8]《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6
[9]《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李幼蒸译 三联书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