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天,在图书馆里发现了李静编选的随笔年选,于是在开架阅览室里找全了从2002年到2006年五年的随笔集。集中大约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将这二百多万的随笔文字通读一遍。不久前又将《2007中国随笔年选》读完,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么多的文字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读完,竟然丝毫不觉厌倦,相反却有一种思想和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每年的年选中,有一些作者的名字出现频率极高,我对这六年的作者稍作整理,不妨抄列如下:崔卫平(6次)、孙郁(6次)、李长声(6次)、林贤治(5次)、陈丹青(5次)、高尔泰(5次)、李敬泽(5次)、傅国涌(4次)、谢有顺(4次)、邵建(4次)、李大卫(4次)、程巍(4次)、止庵(4次)、徐晓(4次)、秦晖(3次)、何怀宏(3次)、傅谨(3次)、张新颖(3次)、聂华苓(3次)、北岛(3次)、邵燕祥(3次)、周泽雄(3次)、摩罗(3次)、雷颐(3次)。这些在随笔年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字,我不以为这是编选者一种狭隘的个人趣味或者小圈子化的精神按摩,恰恰相反,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些写作者艺术和精神上的成熟稳定,代表了当下中国随笔写作的真实水准。
什么样的脑袋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在这些年选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些写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精神担当。在我印象中很深刻的是这样一些文字,龙应台先生的《我看《色•戒》;陈丹青的《鲁迅是谁?——写在鲁迅逝世70周年》;谢有顺的《他在,就还不完全是黑暗》;艾晓明的《保卫灵魂自由的姿态》;程青松的《送君万水千山去,独自听猿到五更》;秦晖的《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纪念“9•11”一周年》徐晓的《监狱中的日常生活》,等等。这些文章几乎反映了人文学者对于近年来所出现的人文现象的一次集中思考和发言,诸如纪念鲁迅、巴金去世、大众学术、精神快餐、恐怖主义、三峡移民、农村生活、文革记忆、大学教育、公共空间、城市建设、文化交流,等等,这些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关注的文化事件进行独立的发言,反映了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职责,如果没有这些声音的出现,我们很难想象中国话语空间的建设,正如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所说:“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幸亏我们还能听见这样稀薄的声音,让我们在这个躁动的世界中感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希望。
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每年的年选中,有一些作者的名字出现频率极高,我对这六年的作者稍作整理,不妨抄列如下:崔卫平(6次)、孙郁(6次)、李长声(6次)、林贤治(5次)、陈丹青(5次)、高尔泰(5次)、李敬泽(5次)、傅国涌(4次)、谢有顺(4次)、邵建(4次)、李大卫(4次)、程巍(4次)、止庵(4次)、徐晓(4次)、秦晖(3次)、何怀宏(3次)、傅谨(3次)、张新颖(3次)、聂华苓(3次)、北岛(3次)、邵燕祥(3次)、周泽雄(3次)、摩罗(3次)、雷颐(3次)。这些在随笔年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字,我不以为这是编选者一种狭隘的个人趣味或者小圈子化的精神按摩,恰恰相反,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些写作者艺术和精神上的成熟稳定,代表了当下中国随笔写作的真实水准。
什么样的脑袋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在这些年选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些写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精神担当。在我印象中很深刻的是这样一些文字,龙应台先生的《我看《色•戒》;陈丹青的《鲁迅是谁?——写在鲁迅逝世70周年》;谢有顺的《他在,就还不完全是黑暗》;艾晓明的《保卫灵魂自由的姿态》;程青松的《送君万水千山去,独自听猿到五更》;秦晖的《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纪念“9•11”一周年》徐晓的《监狱中的日常生活》,等等。这些文章几乎反映了人文学者对于近年来所出现的人文现象的一次集中思考和发言,诸如纪念鲁迅、巴金去世、大众学术、精神快餐、恐怖主义、三峡移民、农村生活、文革记忆、大学教育、公共空间、城市建设、文化交流,等等,这些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关注的文化事件进行独立的发言,反映了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职责,如果没有这些声音的出现,我们很难想象中国话语空间的建设,正如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所说:“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幸亏我们还能听见这样稀薄的声音,让我们在这个躁动的世界中感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