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文章阐述了研究生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基于角色视域做好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角色视域 研究生 辅导员工作
[作者简介]辛立章(1978- ),男,吉林梨树人,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凌日飞(1985- ),男,广西崇左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广西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201203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6-0080-02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我国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培养造就高素质研究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建立了初步的管理体系,从整体上看,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组织结构和思想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参照本科生辅导员的情况设置了研究生辅导员,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定位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繁杂,经常充当“救火队员”的工作角色,而对思想教育指导者的工作角色涉及较少。这些问题已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这些客观实际,找准研究生辅导员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角色和定位,处理角色冲突,最终完成角色担当,对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定位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具有思想成熟、个体差异大、学术水平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独立性和分散性强等特点。这些成为研究生角色定位和履行辅导员岗位职责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生辅导员要通过“践行规定的角色职责、践行恰当的角色行为、展现良好的角色形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需要。
(一)教育者
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在人的众多素质要求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为重要的素质,因而高校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育人任务。研究生大多经历了高等教育,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思想较为成熟。但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广大青年学生由于不良社会现象影响下出现的主流价值观认识的新变化,外加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以专业学习研究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弱化,一些研究生也存在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做研究生政治思想的导师。
(二)管理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进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当前,相对本科生而言,学校对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事务性要求不多;从研究生个体看,生活圈子多以科研为主,且多以专业导师管理为主,这也决定了辅导员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相对较少。但由于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生源的多样化、培养形式的多元化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研究生面临着更多选择和困惑。如果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研究生碰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学校的安全稳定。因此,研究生辅导员要主动承担起管理者的角色,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和实际,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强化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日常的管理工作做细、做活。
(三)服务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作为研究生辅导员,同样需要对学生充满关爱,这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何关爱学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以学生为本,善于抓住和把握研究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的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服务工作具体落实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帮助他们排除学习困难、解决生活烦恼、走出就业困惑。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必须要成为服务者,做研究生发展成长的导师。
(四)研究者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对研究生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正确把握高校研究生成长的规律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成长阶段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更好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又要寻求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共同特征和内在工作规律,进而不断提高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研究、分析判断、总结归纳的能力和水平,做一名研究者。 三、基于角色视域下做好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一)德育为先,知行结合,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育人职能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南,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培养相结合,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要明确高校研究生历史使命和政治方向。因此,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针对高校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面、积极的引导,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带动和影响学生传播正能量。要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指导,分类推进,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管理职能
日常管理是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教育、分类引导,是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说服力。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研究生辅导员应和学生近距离接触,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和方式,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研究生的思政工作特点,分类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研究生解决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真正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引路人;才能做到育人与管理工作的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双赢的效果。
(三)贴近实际,突出主体,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服务职能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主动深入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且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工作的“有心人”,主动顺应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新趋势、新导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寻求科学的、合乎规律、可操作的新方法。因此,在工作内容上,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通过符合研究生发展需求的活动来组织学生,帮助研究生认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引导广大研究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广大研究生所接受。在工作方法上,要鼓舞研究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挖掘内部的动因,增强知识学习、科学研究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掌握和利用新的手段,如通过微信、微博、QQ、飞信等开展网络宣传和思想交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拓展工作领域,巩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效果。
(四)结合专业,突出特点,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研究职能
高校要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优势,在创造性工作中实现其自我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掌握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规划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要适应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审时度势,不断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研究生成长规律的研判。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做好研究生成长教育不同阶段工作案例的积累与研究。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有组织地针对高校研究生的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有效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开拓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要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各个环节,在各方面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明确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定位,不断提升其履职能力是根本。学校要不断研究总结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Z].2010-07-29.
[2]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3]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四川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探索·创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选[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代武社,凌日飞.高校新任辅导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3(4).
[5]牛拥.从新时期研究生特点谈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理论观察,2011(5).
[关键词]角色视域 研究生 辅导员工作
[作者简介]辛立章(1978- ),男,吉林梨树人,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凌日飞(1985- ),男,广西崇左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广西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201203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6-0080-02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我国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培养造就高素质研究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建立了初步的管理体系,从整体上看,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组织结构和思想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参照本科生辅导员的情况设置了研究生辅导员,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定位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繁杂,经常充当“救火队员”的工作角色,而对思想教育指导者的工作角色涉及较少。这些问题已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这些客观实际,找准研究生辅导员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角色和定位,处理角色冲突,最终完成角色担当,对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定位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具有思想成熟、个体差异大、学术水平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独立性和分散性强等特点。这些成为研究生角色定位和履行辅导员岗位职责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生辅导员要通过“践行规定的角色职责、践行恰当的角色行为、展现良好的角色形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需要。
(一)教育者
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在人的众多素质要求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为重要的素质,因而高校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育人任务。研究生大多经历了高等教育,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思想较为成熟。但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广大青年学生由于不良社会现象影响下出现的主流价值观认识的新变化,外加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以专业学习研究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弱化,一些研究生也存在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做研究生政治思想的导师。
(二)管理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进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当前,相对本科生而言,学校对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事务性要求不多;从研究生个体看,生活圈子多以科研为主,且多以专业导师管理为主,这也决定了辅导员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相对较少。但由于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生源的多样化、培养形式的多元化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研究生面临着更多选择和困惑。如果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研究生碰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学校的安全稳定。因此,研究生辅导员要主动承担起管理者的角色,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和实际,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强化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日常的管理工作做细、做活。
(三)服务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作为研究生辅导员,同样需要对学生充满关爱,这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何关爱学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以学生为本,善于抓住和把握研究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的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服务工作具体落实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帮助他们排除学习困难、解决生活烦恼、走出就业困惑。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必须要成为服务者,做研究生发展成长的导师。
(四)研究者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对研究生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正确把握高校研究生成长的规律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成长阶段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更好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又要寻求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共同特征和内在工作规律,进而不断提高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研究、分析判断、总结归纳的能力和水平,做一名研究者。 三、基于角色视域下做好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一)德育为先,知行结合,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育人职能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南,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培养相结合,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要明确高校研究生历史使命和政治方向。因此,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针对高校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面、积极的引导,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带动和影响学生传播正能量。要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指导,分类推进,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管理职能
日常管理是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教育、分类引导,是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说服力。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研究生辅导员应和学生近距离接触,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和方式,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研究生的思政工作特点,分类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研究生解决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真正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引路人;才能做到育人与管理工作的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双赢的效果。
(三)贴近实际,突出主体,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服务职能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主动深入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且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工作的“有心人”,主动顺应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新趋势、新导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寻求科学的、合乎规律、可操作的新方法。因此,在工作内容上,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通过符合研究生发展需求的活动来组织学生,帮助研究生认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引导广大研究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广大研究生所接受。在工作方法上,要鼓舞研究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挖掘内部的动因,增强知识学习、科学研究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掌握和利用新的手段,如通过微信、微博、QQ、飞信等开展网络宣传和思想交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拓展工作领域,巩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效果。
(四)结合专业,突出特点,增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研究职能
高校要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优势,在创造性工作中实现其自我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掌握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规划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要适应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审时度势,不断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研究生成长规律的研判。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做好研究生成长教育不同阶段工作案例的积累与研究。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要有组织地针对高校研究生的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有效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开拓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要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各个环节,在各方面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明确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定位,不断提升其履职能力是根本。学校要不断研究总结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Z].2010-07-29.
[2]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3]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四川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探索·创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选[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代武社,凌日飞.高校新任辅导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3(4).
[5]牛拥.从新时期研究生特点谈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理论观察,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