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已达到2308.5万人,总量居世界第一位。自从“马加爵事件”以来,大学生因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逐步的引起了教育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建设和谐校园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研究意义方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做相关综述。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创办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实行 “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的办学方针,再此求学的学生和老师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最终形成了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汉唐以来的官办高等教育机构太学、国子监等,以及宋、明朝逐步发展起来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书院,都一贯秉承着学术自由、讨论互辩的传统,大学的规模和人数也不断的扩张。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共招收了31000名大学生,1958年普通高校招生数首次突破30万人,达到32万3千人。1966年至1969年由于文革浩劫高校停止招生。1970高校恢复招生,当年招收人数为4万2千人。1977年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可以分为2个阶段:正常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是2个阶段的分界线,因为1999年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108.4万人,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4%;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159.7万人,与1998年相比增加 了47.32%;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681.5万人,是1970年的162.3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如图1所示。(以上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 http://www.stats.gov.cn)。
图1. 中国历年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单位: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网站的数据,2011年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已达到2308.5万人,总量居世界第一位。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规模,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是很有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自从“马加爵事件 ”以来,大学生因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逐步的引起了教育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建设和谐校园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将聚焦大学生人际关系特别是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一、研究问题
人际交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交往活动贯穿整个人类的历史。同时,人际交往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可以作为教育手段,而且作为教育目的统一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复杂,同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同学可能也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加之现在交往手段(学生活动、手机、网络等)多种多样,决定了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根据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对学生社会角色的认识,可以用下图来解释:
C 同辈群体 C1作为同辈群体成员的学生 X1作为其他社会影响之受体的学生
学生的社会位置也是三者的重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大部分也大部分属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是否应该包括以下问题:人际交往包括是大学生之间的还是跟其他社会人的互动?看的见的人际交往与看不见的人际交往是否考虑过?交往情境如何界定?宿舍?食堂?课堂?学术会议?时空是否便利?在什么时段进行观察?以什么方式方法进入田野?有没有预研究,从中提出的本土概念有哪些?
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反思,比如对研究情境的界定,因为寝室是一个生活的场所,生活即潜在课程,生活即学校文化(向蓓莉,2009)。寝室是一个多重文化聚合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和互动发生比较频繁的场所。因此,我最终选定以学生寝室的交往与互动为切入点,进行一个原生态的研究。
影响学生交往的因素
影响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性格、家庭背景、学科专业、甚至南北方差异都会影响学生的互动效果,哈贝马斯也从交往理论来阐述了人类交往行为的异化。
1、性别差异。性别是影响人际互动的重要因素。无论对哪一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显见的事实。“人类为合群动物,不论年龄长幼,其结伴建立友谊、展开互动的对象总以选择年龄相近者为自然;其后在性别意识逐渐形成时,人们在两性之间交往必然优先选择同性者友谊为基础,此为不争的事实。校园内学生友谊团体也不例外,所以,年龄、性别相同者是结成友谊团体的第一要素” (吴清山,1990:250)。
2、性格差异。个性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从其定义来看,个性本身就以人际交往为其中的一个尺度。人们也倾向于认为具有外倾型性格的人容易发生相应的人际交往。以致忽略了个性的互补性对人际互动的影响。Suvillivan(1953)根据“情绪互补理论”提出了人际互补的观点。他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是互补需要的加强(或消退)及相似需要的满足(或拒绝)的过程,这是互补活动的模式。Leary(1957)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思想,并首次提出“人际互补关系的原理是指人际反射倾向于发动或引起另一个人的互补人际反应。”而且另一个人的互补人际反应又会强化前者的行为。
3、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对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至关重大。家庭背景一般包括家长教育程度、社会职业、家庭结构、消费方式、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的价值导向等因素(张华,1993)。张华通过实证调查认为家庭背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互动的影响是呈阶段性的。在小学,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概念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因此很容易打成一片,除非是人为的把人群作为三六九等分开,比如设立贵族子弟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到了中学和大学,随着学生开始逐渐成熟,人以群分的规律开始逐渐体现,一般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都是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互动较多。对研究生来说,这个现象又有所减弱,毕竟研究生是以学习和研究为主。但是,在寝室这个比较私密的场所中,大家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家庭背景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4、学科差异。学科差异也是影响学生交流与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相同或者相近学科背景的学生容易谈拢。如果学科背景相差太大或者隔阂太多,则容易产生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另外文理科的学生在交流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受学科训练的思维影响(秦晓晴,1997)。
5、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影响很大。如果来自相同的省份或者城市则有更多的共同的话题,对话和交流也比较多。大学里经常召开老乡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6、年级差异。在现有的文献中,对研究生因年级差异而导致的交往问题的研究没有,但是对本科生的可以拿来借鉴一下。韦耀阳(2009)运用孙煜明编制的交往归因量表,以619名湖北师范学院的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交往成败归因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成功期望明显高于失败期望,成败期望在年级主效应、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7、交往行为异化。哈贝马斯认为,后工业社会的逻辑便是消灭人们的交往方式,使人的交往和行为失去明确的意义,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已侵入了交往者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控制着人们的交往,导致交往关系的物化,行为领域的金钱化和官僚主义。特别是随着以目的——工具合理性为主旨的“官僚制化”的蔓延,已无孔不入地广泛渗透到经济、文化意识、社会生活乃至最隐秘的家庭生活领域,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和社会无所不包的一条根本性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式。哈贝马斯称,这种在社会文化互动或沟通中所产生的异化现象为“有意被扭曲的交往”或“伪交往”(张俭民,2007)。
8、交往形式虚拟化倾向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岑乾明等(岑乾明,2002)认为网络交际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弱强制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及符号性等特点,网络交际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说其原因有压抑心理释放的需要、从众心理的影响、“本我”的驱使、自我表现的需要、依恋心理的作怪等几个方面。虽然网络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但是也带来诸如人际信任危机、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交往失范等负面影响(李志红、姜靖、齐超,2008)。
通过以上影响学生交往的多种因素出发,本研究将尝试从微观层面切入,希望从生生交往的角度出发,去解读研究的交往现状,力图追溯他们交往的内容和形式背后的真实想法,挖掘交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来透视学校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而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通过对大学生之间交往问题的揭示,提出对提高思想品质的建议,以进一步寻求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议及举措。
在此基础上我绘制了研究的初步概念框架图: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人际交往问题是教育教学理论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关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交往和师生交往方面,研究也多数仍停留在理论和描述阶段,对课堂外的、生活中的生生交往关注很少。从管理者角度描述生生交往的多,而较少从学生角度来深入探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对于这部分群体规模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生生交往研究还比较滞后,深入研究与大学生有关的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我希望通过对大学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研究,丰富有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陈向明(2000)提出质性研究中要学会建构理论,并提出建构理论的方法和步骤。她提出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主要通过下列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我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反思,不断加深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认识,并尽量提升到理论高度,同时希望通过我自己的研究体验给其他的研究者一些研究启发。
二、实践意义
第一,已有的研究表明,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的真正存在的普遍条件。大学生的交往对思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大学生的交往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过这个研究后就可以为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让大家反思现有大学生的交往状况,也让高等教育管理者反思其大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管理水平。
第二,本研究是从自身的体验和兴趣出发,通过这个研究我也会反思自己与他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为其他的大学生交往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帮助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为高校教育者提供一个衡量尺度,以期尽量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更好的营造校园氛围,培养思想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J·Habermas). 曹卫东译. 交往行为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向蓓莉.学校生活、潜在课程和学校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09(6):30-32.
[4]李志红、姜靖、齐超.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7-80.
[5]吴清山等.班级经营[M].台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250.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创办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实行 “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的办学方针,再此求学的学生和老师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最终形成了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汉唐以来的官办高等教育机构太学、国子监等,以及宋、明朝逐步发展起来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书院,都一贯秉承着学术自由、讨论互辩的传统,大学的规模和人数也不断的扩张。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共招收了31000名大学生,1958年普通高校招生数首次突破30万人,达到32万3千人。1966年至1969年由于文革浩劫高校停止招生。1970高校恢复招生,当年招收人数为4万2千人。1977年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可以分为2个阶段:正常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是2个阶段的分界线,因为1999年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108.4万人,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4%;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159.7万人,与1998年相比增加 了47.32%;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681.5万人,是1970年的162.3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如图1所示。(以上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 http://www.stats.gov.cn)。
图1. 中国历年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单位: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网站的数据,2011年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已达到2308.5万人,总量居世界第一位。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规模,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是很有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自从“马加爵事件 ”以来,大学生因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逐步的引起了教育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建设和谐校园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将聚焦大学生人际关系特别是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一、研究问题
人际交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交往活动贯穿整个人类的历史。同时,人际交往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可以作为教育手段,而且作为教育目的统一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复杂,同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同学可能也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加之现在交往手段(学生活动、手机、网络等)多种多样,决定了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根据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对学生社会角色的认识,可以用下图来解释:
C 同辈群体 C1作为同辈群体成员的学生 X1作为其他社会影响之受体的学生
学生的社会位置也是三者的重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大部分也大部分属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是否应该包括以下问题:人际交往包括是大学生之间的还是跟其他社会人的互动?看的见的人际交往与看不见的人际交往是否考虑过?交往情境如何界定?宿舍?食堂?课堂?学术会议?时空是否便利?在什么时段进行观察?以什么方式方法进入田野?有没有预研究,从中提出的本土概念有哪些?
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反思,比如对研究情境的界定,因为寝室是一个生活的场所,生活即潜在课程,生活即学校文化(向蓓莉,2009)。寝室是一个多重文化聚合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和互动发生比较频繁的场所。因此,我最终选定以学生寝室的交往与互动为切入点,进行一个原生态的研究。
影响学生交往的因素
影响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性格、家庭背景、学科专业、甚至南北方差异都会影响学生的互动效果,哈贝马斯也从交往理论来阐述了人类交往行为的异化。
1、性别差异。性别是影响人际互动的重要因素。无论对哪一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显见的事实。“人类为合群动物,不论年龄长幼,其结伴建立友谊、展开互动的对象总以选择年龄相近者为自然;其后在性别意识逐渐形成时,人们在两性之间交往必然优先选择同性者友谊为基础,此为不争的事实。校园内学生友谊团体也不例外,所以,年龄、性别相同者是结成友谊团体的第一要素” (吴清山,1990:250)。
2、性格差异。个性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从其定义来看,个性本身就以人际交往为其中的一个尺度。人们也倾向于认为具有外倾型性格的人容易发生相应的人际交往。以致忽略了个性的互补性对人际互动的影响。Suvillivan(1953)根据“情绪互补理论”提出了人际互补的观点。他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是互补需要的加强(或消退)及相似需要的满足(或拒绝)的过程,这是互补活动的模式。Leary(1957)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思想,并首次提出“人际互补关系的原理是指人际反射倾向于发动或引起另一个人的互补人际反应。”而且另一个人的互补人际反应又会强化前者的行为。
3、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对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至关重大。家庭背景一般包括家长教育程度、社会职业、家庭结构、消费方式、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的价值导向等因素(张华,1993)。张华通过实证调查认为家庭背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互动的影响是呈阶段性的。在小学,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概念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因此很容易打成一片,除非是人为的把人群作为三六九等分开,比如设立贵族子弟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到了中学和大学,随着学生开始逐渐成熟,人以群分的规律开始逐渐体现,一般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都是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互动较多。对研究生来说,这个现象又有所减弱,毕竟研究生是以学习和研究为主。但是,在寝室这个比较私密的场所中,大家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家庭背景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4、学科差异。学科差异也是影响学生交流与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相同或者相近学科背景的学生容易谈拢。如果学科背景相差太大或者隔阂太多,则容易产生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另外文理科的学生在交流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受学科训练的思维影响(秦晓晴,1997)。
5、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影响很大。如果来自相同的省份或者城市则有更多的共同的话题,对话和交流也比较多。大学里经常召开老乡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6、年级差异。在现有的文献中,对研究生因年级差异而导致的交往问题的研究没有,但是对本科生的可以拿来借鉴一下。韦耀阳(2009)运用孙煜明编制的交往归因量表,以619名湖北师范学院的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交往成败归因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成功期望明显高于失败期望,成败期望在年级主效应、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7、交往行为异化。哈贝马斯认为,后工业社会的逻辑便是消灭人们的交往方式,使人的交往和行为失去明确的意义,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已侵入了交往者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控制着人们的交往,导致交往关系的物化,行为领域的金钱化和官僚主义。特别是随着以目的——工具合理性为主旨的“官僚制化”的蔓延,已无孔不入地广泛渗透到经济、文化意识、社会生活乃至最隐秘的家庭生活领域,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和社会无所不包的一条根本性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式。哈贝马斯称,这种在社会文化互动或沟通中所产生的异化现象为“有意被扭曲的交往”或“伪交往”(张俭民,2007)。
8、交往形式虚拟化倾向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岑乾明等(岑乾明,2002)认为网络交际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弱强制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及符号性等特点,网络交际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说其原因有压抑心理释放的需要、从众心理的影响、“本我”的驱使、自我表现的需要、依恋心理的作怪等几个方面。虽然网络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但是也带来诸如人际信任危机、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交往失范等负面影响(李志红、姜靖、齐超,2008)。
通过以上影响学生交往的多种因素出发,本研究将尝试从微观层面切入,希望从生生交往的角度出发,去解读研究的交往现状,力图追溯他们交往的内容和形式背后的真实想法,挖掘交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来透视学校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而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通过对大学生之间交往问题的揭示,提出对提高思想品质的建议,以进一步寻求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议及举措。
在此基础上我绘制了研究的初步概念框架图: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人际交往问题是教育教学理论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关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交往和师生交往方面,研究也多数仍停留在理论和描述阶段,对课堂外的、生活中的生生交往关注很少。从管理者角度描述生生交往的多,而较少从学生角度来深入探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对于这部分群体规模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生生交往研究还比较滞后,深入研究与大学生有关的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我希望通过对大学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研究,丰富有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陈向明(2000)提出质性研究中要学会建构理论,并提出建构理论的方法和步骤。她提出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主要通过下列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我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反思,不断加深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认识,并尽量提升到理论高度,同时希望通过我自己的研究体验给其他的研究者一些研究启发。
二、实践意义
第一,已有的研究表明,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的真正存在的普遍条件。大学生的交往对思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大学生的交往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过这个研究后就可以为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让大家反思现有大学生的交往状况,也让高等教育管理者反思其大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管理水平。
第二,本研究是从自身的体验和兴趣出发,通过这个研究我也会反思自己与他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为其他的大学生交往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帮助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为高校教育者提供一个衡量尺度,以期尽量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更好的营造校园氛围,培养思想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J·Habermas). 曹卫东译. 交往行为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向蓓莉.学校生活、潜在课程和学校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09(6):30-32.
[4]李志红、姜靖、齐超.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7-80.
[5]吴清山等.班级经营[M].台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