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糖尿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世界的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的概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跃居三大顽疾之首。目前全球约有2亿多的糖尿病患者,其中亚洲糖尿病的患者人数约占世界61% 。那么糖尿病是否遗传,如果遗传那么遗传几率有多少,将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糖尿病的遗传做出讨论。
关键词 糖尿病 遗传 基因 环境 肥胖
糖尿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患病率1980年调查占人群的0.67%,但上海统计1978~1989年由1.01上升为2.23%。其中增加主要是2型的患者。以上事实说明,随着人们社会经济生活提高,糖尿病(特别是2型)病人有迅速增加的势头不容忽视。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病人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因而认为糖尿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
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涉及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变异使人更易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更为明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还受环境、肥胖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积极预防对于这些易患糖尿病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比非糖尿病患者亲属要大,说明糖尿病有遗传的倾向。因此,父母或者某一方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应定期查血糖以便及早发现是否患有糖尿病。有资料统计表明,父母亲都是糖尿病的患者,其子女约有5%的几率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但是,糖尿病病人也并非都能找到明显遗传现象,父母双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发病率也并非100%。这说明,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但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至于是否发病,还得看后天发病的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丰盛、等)是否具备,是否足以引发糖尿病。遗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外在的环境因素常常作为诱因,只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病因素二者都有,相互作用,才会发生糖尿病。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有些人有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至于这种环境,目前认为和饮食热量过剩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活动太少及肥胖有关。
以上的回答是“简单的回答”,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最多见的2型糖尿病来说的。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糖尿病学会新分型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情况就复杂得多。例如最近有报道,发现了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基因,而1型糖尿病的遗传可能性就比2型糖尿病大得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幅度改善,2型糖尿病在我国近几年的发病率具快速增长的势头,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很可能双亲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患病率超过5%。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2型糖尿病是与体重有关联的一种糖尿病,具有更高遗传性。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在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之间;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2型糖尿病,则遗传几率就提高到二分之一。事实上,对于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也超重的时候才说明危险临近了,可如今,孩子肥胖的现象日益广泛。所以,患有2型糖尿病的孩子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存在引发心神经、脏病、肾病问题和视力衰退的危险。
至于新分型中的一类“特殊类型糖尿病”,情况就更为复杂。有一部分的病因已明确为因线粒体突变引起者,则是母系遗传,即母亲患有此种糖尿病,则会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还有“成年型青年糖尿病”,则已明确了几个特定基因遗传缺陷,当然和遗传有关。但如因药物(如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或内分泌疾病引起,或者因胰腺疾病(如胰腺手术切除、慢性胰腺炎)的引起者,则就和原发病或所服的药物有关,而不一定与遗传有关了。
最好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稍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免脂肪堆积,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全麦食品,多给孩子吃蔬菜油(橄榄油等)。这些合理的预防措施将会达到更大的效果。最好限制孩子食用细加工的淀粉类食物,比如土豆和精白面等。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孩子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判断他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糖尿病对人类的威胁不容忽视,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无疑是远离病魔最好的药物。
作者简介:张璐,女, 1990.6-,籍贯:辽宁省抚顺市,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生学院,学位:本科,专业:生物技术
关键词 糖尿病 遗传 基因 环境 肥胖
糖尿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患病率1980年调查占人群的0.67%,但上海统计1978~1989年由1.01上升为2.23%。其中增加主要是2型的患者。以上事实说明,随着人们社会经济生活提高,糖尿病(特别是2型)病人有迅速增加的势头不容忽视。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病人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因而认为糖尿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
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涉及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变异使人更易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更为明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还受环境、肥胖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积极预防对于这些易患糖尿病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比非糖尿病患者亲属要大,说明糖尿病有遗传的倾向。因此,父母或者某一方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应定期查血糖以便及早发现是否患有糖尿病。有资料统计表明,父母亲都是糖尿病的患者,其子女约有5%的几率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但是,糖尿病病人也并非都能找到明显遗传现象,父母双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发病率也并非100%。这说明,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但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至于是否发病,还得看后天发病的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丰盛、等)是否具备,是否足以引发糖尿病。遗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外在的环境因素常常作为诱因,只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病因素二者都有,相互作用,才会发生糖尿病。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有些人有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至于这种环境,目前认为和饮食热量过剩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活动太少及肥胖有关。
以上的回答是“简单的回答”,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最多见的2型糖尿病来说的。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糖尿病学会新分型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情况就复杂得多。例如最近有报道,发现了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基因,而1型糖尿病的遗传可能性就比2型糖尿病大得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幅度改善,2型糖尿病在我国近几年的发病率具快速增长的势头,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很可能双亲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患病率超过5%。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2型糖尿病是与体重有关联的一种糖尿病,具有更高遗传性。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在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之间;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2型糖尿病,则遗传几率就提高到二分之一。事实上,对于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也超重的时候才说明危险临近了,可如今,孩子肥胖的现象日益广泛。所以,患有2型糖尿病的孩子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存在引发心神经、脏病、肾病问题和视力衰退的危险。
至于新分型中的一类“特殊类型糖尿病”,情况就更为复杂。有一部分的病因已明确为因线粒体突变引起者,则是母系遗传,即母亲患有此种糖尿病,则会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还有“成年型青年糖尿病”,则已明确了几个特定基因遗传缺陷,当然和遗传有关。但如因药物(如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或内分泌疾病引起,或者因胰腺疾病(如胰腺手术切除、慢性胰腺炎)的引起者,则就和原发病或所服的药物有关,而不一定与遗传有关了。
最好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稍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免脂肪堆积,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全麦食品,多给孩子吃蔬菜油(橄榄油等)。这些合理的预防措施将会达到更大的效果。最好限制孩子食用细加工的淀粉类食物,比如土豆和精白面等。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孩子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判断他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糖尿病对人类的威胁不容忽视,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无疑是远离病魔最好的药物。
作者简介:张璐,女, 1990.6-,籍贯:辽宁省抚顺市,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生学院,学位:本科,专业: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