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纠缠危险
“荒野文学”起源于美国,至此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学,荒野的意象也从艺术元素延伸至每个人对于乌托邦的情感投射,当我们试图逃离现有环境去追寻荒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荒野的自由与危险并存,这种二元性的相互纠缠,或许我们能得到些什么,这很重要。
你无需逃离此时,也不必归属彼地,访问荒野,是回到不存在的地方。当你意识到要再次回到荒野时,也许就是荒野消失殆尽之时,很有可能,连你虚构的荒野也不复存在。
“荒野”既象征着自由和解放,同时又意味着罪恶与凶险,这种意向的二元论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文学创作拥有了其他文学手法所无可比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荒野文学”
写在叫做泥土的地书上
人对场所的初识是荒野,这种初识是历久弥新的。
美国的国家公园和许多荒无人烟的森林和大山广川都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那里的土地和生态体系不受人类活动的破坏,人们只能作为访客,与自然交谈,但不能给那里留下人为的痕迹。这些地区叫做“荒野”保护它们的法律是‘荒野法”。据说还有人为了保护荒野提出“荒野税”、“森林税”和“空气税”。如果追溯这部“荒野法”的诞生背景,或许能够对美国人灵魂深处的“荒野文化”窥之二。
“荒里野”一詞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是美国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被公认为是以“荒野”概念为中心的生态环境思想的发源地。““荒野”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工业革命以来,尤其如此。随着西方传统价值的崩溃,逃遁到荒野,以示对文明世界的厌倦和疏离,对传统价值的排斥和抗拒,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主流。写出《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的著名环境史学者罗德里克纳什提出荒野是一种“思想状态”,即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美国自然主义思想家亨利梭罗提出荒野是“世俗世界的保留地”。荒野是一个与文明相对的概念。在西方,荒野代表着无尽的启程,却永无抵达,人们对荒野的认识和态度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转化和更迭。
荒野在整个西方文学和生态学研究中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派别。它是指原生自然和原野,是受人类干预最小或未经开发的地域和生态系统。对荒野的理解是美国文学的精髓所在,“荒野”也是自然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荒野”意象作为美国的一种文学传统,有着其根深蒂固的意义和地位,在当代的美国文学作品中,都能或多或少的看见它的痕迹,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文学冲击力。它所代表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弛在世界文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等着更多的人去探索其新的维度。
“荒野”意象,历来就是文学实践中的天际般的意义,在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颇为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在美国文学史上,更是以其独到之处而异彩纷呈。在美国文学中,“荒野”既象征着自由和解放,同时又意味着罪恶与凶险,这种意向的二元论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文学创作拥有了其他文学手法所可比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早期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描写与当今的生态诠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以人的理解和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生态本身存在之价值为出发点。早期荒野描写大都出自新教徒之手,清教思想与自然结合,建构出美国新大陆这一空间的独特性,形成地域归属感。浪漫主义赋予荒野以多重新义,爱默生和梭罗关于荒野的论述表达了明显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哲学。20世纪的荒野描写则表达了现代人对文明与荒野关系的思索,不仅有对文学中美学意识的追寻对土地、对自然界的伦理观的探讨,还有对科技至,上主义的批判。
美国文学中“荒野”一般就是森林的代词,森林是绿色的湖泊,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隐喻个人与自由,有时也是表示危险和罪恶。在美国文学中,“荒野”现象就是以殖民地的早期生活作为真实历史来进行记载的,作家们对“荒野”有着亲身感受,他们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客观的描述,如无尽的冒险故事,就成为后来的作家们遵循的隐喻。由此“荒野”现象形成了美国文学传统的意象风格。
荒野文学作为一段真实的历史记载,早期作家对殖民地初期个人与自由、危险与罪恶的二元性的荒野意象有着深切的感受,而这个时期作家切身经历的客观描述则发展成为后来作家隐喻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荒野当中往往能够,上作家获得写作的契机,通过理想化荒野,将其勾勒成为脱离社会限制的理想社会。在整个美国文学发展历史当中,荒野意象属于核心的主题之一,并且与美国的其他文化共同形成美国的传统文学体系。
作为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反复出现的核心主题,“荒野”曾被不同时代的众多美国作家描述,并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荒野是人类尚末探索开发的原始自然界,是真实的自然,即原生态的系统。美国人民是一个在荒野中缔造社会的民族。与欧洲相比,北美那片广阔而未开垦的土地、一望无际的荒野,被认为是真确的美国特色。《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典型美国小说作品中的“荒野”意象具有生态理论的多重视角:自然荒野、生态荒野和精神荒野。小说中对美国西部自然荒野的描绘,也是超越地理意义上的荒野。其探讨人类精神层面的荒野,主要表现在哈克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在追求自由中遇到的迷惑以及与来自文明社会的威胁的抗争。生态意义上的荒野着重强调小说中对人类与自然之间互促关系的展现和危情暗示。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作品讲述一条名叫巴克的大型杂交犬经历荒野和文明的教化,最终回归荒野的情节以表达作者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对荒野的憧憬,写的是狗,却也反映了人的世界。《野性的呼唤》就是象征手法最形象的体现,他通过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生活的杯盏。《野性的呼唤》中的象征意义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的。卡尔桑德堡说:“《野性的呼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狗的故事,同时也是对人类灵魂最深处那奇异而又捉摸不定的动机的探讨。我们越是变得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惧”。杰克·伦敦前承马克·吐温,后启海明威,他在美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绝不容被忽视的名字,所创作的众多文学形象,比如那最终返回荒野的巴克;比如投海自尽的马于伊登;还有那块令人心酸不已的“牛排”(《一块牛排》)。 “荒野文学”的概念因马克·吐温、海明威、杰克·伦敦、雷蒙德卡佛等作家的發展而异常清晰起来。“荒野文学”写在叫做泥土的地书上,但荒野文学的意义却在天际。
荒野领“她”回归自身
荒野,是人类本来的面目。每个人都出生和开始于语言的荒野中。
“好的东西埋没在一片荒草中,当野草蔓生以后,就盖过了他们不被重视的成长。”这是《呼啸山庄》中的一句话。在此书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这位伟大的女性笔下,荒野这一意象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但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养育了作品的主,人公,赋予他们粗犷奔放疯狂热烈的气质。可以说,荒野是自由、生命和爱情的象征,是撄犯者的场域。“黑夜已提前降临,天空和群山混成一片,淹没在暴风雪卷起的可怕旋涡中”,阴郁、孤独和扭曲的基调对环境塑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荒野呼啸着的严雪、狂风、残旧的呼啸山庄,画面的重现,有笔调之远。这种画面营造的呈现为阅读作“了十分充足的心理铺垫:“我爱他脚下的土地,头顶上的空气,他触摸过的每一件东西,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神情,每一个动作,还有他整个人,他的全部。”荒野成为“他”第二个身躯。
《呼啸山庄》典型地体现与阐释了艾米莉·勃朗特的荒原情结,全书散发着浓郁的荒凉与粗犷气息。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生活在荒原上,他们活泼好动、性格粗犷,灵魂似乎不愿意在他们的体内落户,从小就放浪形骸,喜欢自由自在地在荒原上嬉戏。荒原成了他们逃避世间压迫与纷扰的乐土,使他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荒原上,没有不公平的对待、没有名利场的魔爪、没有社会习俗的阴影、没有对人的尊严的蹂躏,人们可以呼吸到自然清新的空气,可以过自由、野性和快乐的生活。勃朗特在荒原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荒原意象固然狂放而粗糙,但它却与自由、爱情、生命紧密相连,如书中的对话:‘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树林中的叶子,当冬季改变树木的时候,随之就会改变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像地下永久不变的岩石……我爱的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的一部分。”荒野的森林成为了他们的体内风景。
“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在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这是《傲慢与偏见》里的一句话,暗喻了情感的荒野广阔的时空与尺度。《傲慢与偏见》具有丈量荒野的忧伤,克制了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方式,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中自我发现了心理。上的荒野。“傲慢让人无法爱我,偏见让我无法爱人。”基于偏见,我们会选择,然而我们每一次选择,尽管从某一方面,这或许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将帅的功成是靠很多人的生命换来的,人类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世界的同时,也会留下无数的骸骨葬身荒野。
荒野是傲慢的,人们也都心存偏见。傲慢与偏见是消除不掉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性。没有偏见,怎么会有“我”的存在?但是,人们总是试图弱化这种属性。偏见是双刃,它可能领你步入光明,也能造成沉重的伤害。人们只顾及追求而忽视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是不道德的。或许我们的步伐慢一点,思量得快一点,会让偏见的双刃对彼此的伤害减弱,甚至成为你的第三只眼睛。
简·奥斯丁和艾米莉·勃朗特是九世纪女姓的代言人。她们呼吁荒野般平等自由的爱情和婚姻,提出女性选择婚姻的权利。她们通过自己的小说对女性不公的待遇发出了高亢的生意,她们挑战传统的女性观点。她们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通过不同的“荒野”来获得女性的平等和自由的。《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两部“能行动”的典型女性争取爱情和婚姻的作品,都是描写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作家在这两部作品中都认为婚姻不能只由男性来决定,女性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双方的真爱才是婚姻的基石。但是她们又有不同的观点,简·奥斯汀认为爱情和经济在决定一段婚姻上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而艾米莉·勃朗特认为,男女恋爱的双方关系中地位是平等的,不能以经济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他们之间的关系,心灵的契合才是婚姻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的婚姻中权存在着矛盾,也就是爱情和家世的差距。在美国人看来,“荒野”说出了他们的本性与自由,强调了他们追求公平自由的竞争。这种荒野精神影响了无数的美国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蕴含了这种精神,形成了独有的美国文学的荒野意象。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意象,它从多层次的向度传达着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关系。以荒野的广阔写很少的事物,节奏缓慢但感情剧烈。裙褶出荒野,女性能从荒野中读到自己,而荒野唤醒女性,回归自己。
学界对荒野意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男性视角的观照之上,女性在这场自我主体边缘化的大潮中,多被强制解读成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事实上,荒野是爱的方式,大批的女作家都对女性和荒野的关系做过隐喻性的文学探索,荒野愈缺席愈在场。
在她们特别的“成长过程”中,荒野作为显性的意象存在和隐性的语言,在与女性独立人格的追寻和呼唤之间有着极深的精神契合。西方文学作品中男女两性对“荒野”有各异的态度与共处模式,指出女性的“荒野话语”有着自己独特的说服力与内蕴:荒野对男性来说是备好老鹰的探险地,对女性来说则是放出兔子的家园。荒野之于他们,既远又近。荒野和女性的精神同构,以及女性在荒野中自我身份的确立,既近又远。
尽管自然神论和壮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启蒙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它们仍然有助于一个极为不同的自然概念的形成。浪漫主义抵制定义,却焕发出深切和悠长的内蕴,它暗含着一种对神秘、隔绝、遥远、陌生和诡秘的事物的热情,思辨运动在语码中映现。因此,在对自然的态度上,浪漫主义者更青睐荒野。浪漫主义者反感那些无比吸引启蒙运动者的如分级对称并有统一的主轴的凡尔赛宫花园,而转向了粗犷的森林。荒野吸引着那些厌倦或者嫌恶人及其作品的人。它不仅提供了一个逃避社会的场所,同时它还成为一个理想国,让那些浪漫主义者得以实践他们对个性与自由的膜拜,以荒野的与世隔绝及完全的自由为嘉年华,也为忧思,但不是一个完美的所在,而是握着自由的手走进现实。“荒野”进而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学原型。当巨杉疯狂地在暴风雨中屹立不动或挥舞着遒劲的枝干;当白茫茫的原野广漠无垠,阒无人迹,狂风怒吼,雪花飞扬,古老浪漫主义的根源从而得到揭示和显现。
“荒野文学”起源于美国,至此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学,荒野的意象也从艺术元素延伸至每个人对于乌托邦的情感投射,当我们试图逃离现有环境去追寻荒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荒野的自由与危险并存,这种二元性的相互纠缠,或许我们能得到些什么,这很重要。
你无需逃离此时,也不必归属彼地,访问荒野,是回到不存在的地方。当你意识到要再次回到荒野时,也许就是荒野消失殆尽之时,很有可能,连你虚构的荒野也不复存在。
“荒野”既象征着自由和解放,同时又意味着罪恶与凶险,这种意向的二元论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文学创作拥有了其他文学手法所无可比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荒野文学”
写在叫做泥土的地书上
人对场所的初识是荒野,这种初识是历久弥新的。
美国的国家公园和许多荒无人烟的森林和大山广川都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那里的土地和生态体系不受人类活动的破坏,人们只能作为访客,与自然交谈,但不能给那里留下人为的痕迹。这些地区叫做“荒野”保护它们的法律是‘荒野法”。据说还有人为了保护荒野提出“荒野税”、“森林税”和“空气税”。如果追溯这部“荒野法”的诞生背景,或许能够对美国人灵魂深处的“荒野文化”窥之二。
“荒里野”一詞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是美国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被公认为是以“荒野”概念为中心的生态环境思想的发源地。““荒野”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工业革命以来,尤其如此。随着西方传统价值的崩溃,逃遁到荒野,以示对文明世界的厌倦和疏离,对传统价值的排斥和抗拒,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主流。写出《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的著名环境史学者罗德里克纳什提出荒野是一种“思想状态”,即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美国自然主义思想家亨利梭罗提出荒野是“世俗世界的保留地”。荒野是一个与文明相对的概念。在西方,荒野代表着无尽的启程,却永无抵达,人们对荒野的认识和态度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转化和更迭。
荒野在整个西方文学和生态学研究中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派别。它是指原生自然和原野,是受人类干预最小或未经开发的地域和生态系统。对荒野的理解是美国文学的精髓所在,“荒野”也是自然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荒野”意象作为美国的一种文学传统,有着其根深蒂固的意义和地位,在当代的美国文学作品中,都能或多或少的看见它的痕迹,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文学冲击力。它所代表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弛在世界文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等着更多的人去探索其新的维度。
“荒野”意象,历来就是文学实践中的天际般的意义,在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颇为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在美国文学史上,更是以其独到之处而异彩纷呈。在美国文学中,“荒野”既象征着自由和解放,同时又意味着罪恶与凶险,这种意向的二元论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文学创作拥有了其他文学手法所可比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早期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描写与当今的生态诠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以人的理解和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生态本身存在之价值为出发点。早期荒野描写大都出自新教徒之手,清教思想与自然结合,建构出美国新大陆这一空间的独特性,形成地域归属感。浪漫主义赋予荒野以多重新义,爱默生和梭罗关于荒野的论述表达了明显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哲学。20世纪的荒野描写则表达了现代人对文明与荒野关系的思索,不仅有对文学中美学意识的追寻对土地、对自然界的伦理观的探讨,还有对科技至,上主义的批判。
美国文学中“荒野”一般就是森林的代词,森林是绿色的湖泊,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隐喻个人与自由,有时也是表示危险和罪恶。在美国文学中,“荒野”现象就是以殖民地的早期生活作为真实历史来进行记载的,作家们对“荒野”有着亲身感受,他们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客观的描述,如无尽的冒险故事,就成为后来的作家们遵循的隐喻。由此“荒野”现象形成了美国文学传统的意象风格。
荒野文学作为一段真实的历史记载,早期作家对殖民地初期个人与自由、危险与罪恶的二元性的荒野意象有着深切的感受,而这个时期作家切身经历的客观描述则发展成为后来作家隐喻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荒野当中往往能够,上作家获得写作的契机,通过理想化荒野,将其勾勒成为脱离社会限制的理想社会。在整个美国文学发展历史当中,荒野意象属于核心的主题之一,并且与美国的其他文化共同形成美国的传统文学体系。
作为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反复出现的核心主题,“荒野”曾被不同时代的众多美国作家描述,并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荒野是人类尚末探索开发的原始自然界,是真实的自然,即原生态的系统。美国人民是一个在荒野中缔造社会的民族。与欧洲相比,北美那片广阔而未开垦的土地、一望无际的荒野,被认为是真确的美国特色。《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典型美国小说作品中的“荒野”意象具有生态理论的多重视角:自然荒野、生态荒野和精神荒野。小说中对美国西部自然荒野的描绘,也是超越地理意义上的荒野。其探讨人类精神层面的荒野,主要表现在哈克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在追求自由中遇到的迷惑以及与来自文明社会的威胁的抗争。生态意义上的荒野着重强调小说中对人类与自然之间互促关系的展现和危情暗示。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作品讲述一条名叫巴克的大型杂交犬经历荒野和文明的教化,最终回归荒野的情节以表达作者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对荒野的憧憬,写的是狗,却也反映了人的世界。《野性的呼唤》就是象征手法最形象的体现,他通过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生活的杯盏。《野性的呼唤》中的象征意义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的。卡尔桑德堡说:“《野性的呼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狗的故事,同时也是对人类灵魂最深处那奇异而又捉摸不定的动机的探讨。我们越是变得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惧”。杰克·伦敦前承马克·吐温,后启海明威,他在美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绝不容被忽视的名字,所创作的众多文学形象,比如那最终返回荒野的巴克;比如投海自尽的马于伊登;还有那块令人心酸不已的“牛排”(《一块牛排》)。 “荒野文学”的概念因马克·吐温、海明威、杰克·伦敦、雷蒙德卡佛等作家的發展而异常清晰起来。“荒野文学”写在叫做泥土的地书上,但荒野文学的意义却在天际。
荒野领“她”回归自身
荒野,是人类本来的面目。每个人都出生和开始于语言的荒野中。
“好的东西埋没在一片荒草中,当野草蔓生以后,就盖过了他们不被重视的成长。”这是《呼啸山庄》中的一句话。在此书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这位伟大的女性笔下,荒野这一意象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但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养育了作品的主,人公,赋予他们粗犷奔放疯狂热烈的气质。可以说,荒野是自由、生命和爱情的象征,是撄犯者的场域。“黑夜已提前降临,天空和群山混成一片,淹没在暴风雪卷起的可怕旋涡中”,阴郁、孤独和扭曲的基调对环境塑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荒野呼啸着的严雪、狂风、残旧的呼啸山庄,画面的重现,有笔调之远。这种画面营造的呈现为阅读作“了十分充足的心理铺垫:“我爱他脚下的土地,头顶上的空气,他触摸过的每一件东西,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神情,每一个动作,还有他整个人,他的全部。”荒野成为“他”第二个身躯。
《呼啸山庄》典型地体现与阐释了艾米莉·勃朗特的荒原情结,全书散发着浓郁的荒凉与粗犷气息。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生活在荒原上,他们活泼好动、性格粗犷,灵魂似乎不愿意在他们的体内落户,从小就放浪形骸,喜欢自由自在地在荒原上嬉戏。荒原成了他们逃避世间压迫与纷扰的乐土,使他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荒原上,没有不公平的对待、没有名利场的魔爪、没有社会习俗的阴影、没有对人的尊严的蹂躏,人们可以呼吸到自然清新的空气,可以过自由、野性和快乐的生活。勃朗特在荒原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荒原意象固然狂放而粗糙,但它却与自由、爱情、生命紧密相连,如书中的对话:‘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树林中的叶子,当冬季改变树木的时候,随之就会改变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像地下永久不变的岩石……我爱的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的一部分。”荒野的森林成为了他们的体内风景。
“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在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这是《傲慢与偏见》里的一句话,暗喻了情感的荒野广阔的时空与尺度。《傲慢与偏见》具有丈量荒野的忧伤,克制了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方式,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中自我发现了心理。上的荒野。“傲慢让人无法爱我,偏见让我无法爱人。”基于偏见,我们会选择,然而我们每一次选择,尽管从某一方面,这或许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将帅的功成是靠很多人的生命换来的,人类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世界的同时,也会留下无数的骸骨葬身荒野。
荒野是傲慢的,人们也都心存偏见。傲慢与偏见是消除不掉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性。没有偏见,怎么会有“我”的存在?但是,人们总是试图弱化这种属性。偏见是双刃,它可能领你步入光明,也能造成沉重的伤害。人们只顾及追求而忽视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是不道德的。或许我们的步伐慢一点,思量得快一点,会让偏见的双刃对彼此的伤害减弱,甚至成为你的第三只眼睛。
简·奥斯丁和艾米莉·勃朗特是九世纪女姓的代言人。她们呼吁荒野般平等自由的爱情和婚姻,提出女性选择婚姻的权利。她们通过自己的小说对女性不公的待遇发出了高亢的生意,她们挑战传统的女性观点。她们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通过不同的“荒野”来获得女性的平等和自由的。《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两部“能行动”的典型女性争取爱情和婚姻的作品,都是描写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作家在这两部作品中都认为婚姻不能只由男性来决定,女性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双方的真爱才是婚姻的基石。但是她们又有不同的观点,简·奥斯汀认为爱情和经济在决定一段婚姻上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而艾米莉·勃朗特认为,男女恋爱的双方关系中地位是平等的,不能以经济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他们之间的关系,心灵的契合才是婚姻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的婚姻中权存在着矛盾,也就是爱情和家世的差距。在美国人看来,“荒野”说出了他们的本性与自由,强调了他们追求公平自由的竞争。这种荒野精神影响了无数的美国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蕴含了这种精神,形成了独有的美国文学的荒野意象。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意象,它从多层次的向度传达着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关系。以荒野的广阔写很少的事物,节奏缓慢但感情剧烈。裙褶出荒野,女性能从荒野中读到自己,而荒野唤醒女性,回归自己。
学界对荒野意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男性视角的观照之上,女性在这场自我主体边缘化的大潮中,多被强制解读成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事实上,荒野是爱的方式,大批的女作家都对女性和荒野的关系做过隐喻性的文学探索,荒野愈缺席愈在场。
在她们特别的“成长过程”中,荒野作为显性的意象存在和隐性的语言,在与女性独立人格的追寻和呼唤之间有着极深的精神契合。西方文学作品中男女两性对“荒野”有各异的态度与共处模式,指出女性的“荒野话语”有着自己独特的说服力与内蕴:荒野对男性来说是备好老鹰的探险地,对女性来说则是放出兔子的家园。荒野之于他们,既远又近。荒野和女性的精神同构,以及女性在荒野中自我身份的确立,既近又远。
尽管自然神论和壮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启蒙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它们仍然有助于一个极为不同的自然概念的形成。浪漫主义抵制定义,却焕发出深切和悠长的内蕴,它暗含着一种对神秘、隔绝、遥远、陌生和诡秘的事物的热情,思辨运动在语码中映现。因此,在对自然的态度上,浪漫主义者更青睐荒野。浪漫主义者反感那些无比吸引启蒙运动者的如分级对称并有统一的主轴的凡尔赛宫花园,而转向了粗犷的森林。荒野吸引着那些厌倦或者嫌恶人及其作品的人。它不仅提供了一个逃避社会的场所,同时它还成为一个理想国,让那些浪漫主义者得以实践他们对个性与自由的膜拜,以荒野的与世隔绝及完全的自由为嘉年华,也为忧思,但不是一个完美的所在,而是握着自由的手走进现实。“荒野”进而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学原型。当巨杉疯狂地在暴风雨中屹立不动或挥舞着遒劲的枝干;当白茫茫的原野广漠无垠,阒无人迹,狂风怒吼,雪花飞扬,古老浪漫主义的根源从而得到揭示和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