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发展与电影艺术之间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影作为推广城市形象重要且独特的载体,展现出各个城市不同的文化景观。本文结合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城市电影情况,以北京、上海、重庆为例,研究分析了中国电影是如何反映城市现代化形象的。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市电影;城市映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4-0048-03
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城市的容貌,散发着一道道虚实交映的城市之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多以大城市为创作背景,以城市人的生活为原始素材,表现城市特有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文化积淀,逐渐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就是把城市与电影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传递城市的风貌和内涵,展现城市特有的风采。而城市画面在银幕上总是部分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将这一系列荧幕片段进行有机整合,就构成了电影银幕上的城市映像。
一、北京映像
作为世界文化古都和现代化建设大都会,电影和北京有着很深的渊源。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即诞生于此。建国后的17年里,新中国电影创作主要聚集于此,这个时期虽拍摄了不少以北京为主题和背景的影片,但多呈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北京作为城市在电影中表达得残缺模糊。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才开始逐渐走上光影的舞台,以北京为对象的城市影像才变得多姿多彩。不仅有《茶馆》(谢添导演,1982年)、《城南旧事》(吴贻弓导演,1982年)、《骆驼祥子》(凌子风导演,1982年)、《春桃》(凌子风导演,1982年)等回望老北京城图景的影片,同时涌现出《瞧这一家子》(王好为导演,1979年)、《珍珍的发屋》(许同均导演,1987年)、《北京,你早》(张暖忻导演,1990年)、《本命年》(谢飞导演,1989年)、《顽主》(米家山导演,1989年)、《夕照街》(王好为导演,1993年)等一批与当代北京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影片,延续了老北京的特色,丰富多彩地展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象。其中《北京,你早》中北京的社会现象、《顽主》中的地道老北京人、《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1993年)中的梨园文化、《茶馆》中的京腔京韵、《春桃》中的北京景物等,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也呈现出北京独特的气质与品格,让观众感悟到它久远的历史沉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正宗的京味文化。
北京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充满生活情趣的故事发生,而这种故事、情趣,又形象地在诸多四合院住宅和一条条胡同中显现出来。斑驳的围墙、蜿蜒的胡同小道伴随着一声声地道的老北京吆喝,在这种形象的背后,寄寓着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其中不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事。尹力导演的电影《我的九月》表现当下市民浓郁的生活气息,用长镜头将庸常的生活、邻里间的寒暄与北京人的喜怒哀乐一一呈现。《瞧这一家子》、《卡拉是条狗》、陈强和陈佩斯主演的“二子”系列影片等,都讲述了发生在杂院、胡同里的市民故事,表现了老北京人闲情逸乐的生活景象和小市民苦中作乐、冷眼观世的幽默传统。这些电影所描述的那种独特的都市民间温情也都投影到了这种胡同和建筑形象上,不仅是对京城市民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也在市井里巷的镜头下表达了城中人对城的文化认同。
新世纪以来,京城影像也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和多重的言语空间。《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导演,1995年)、《洗澡》(张扬导演,1999年)、《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导演,2001年)、《甲方乙方》(冯小刚导演,1997年)、《我们两》(马俪文导演,2005年)、《独自等待》(伍仕贤导演,2005年)等电影中老北京的开阔与祥和、新北京的时尚与繁华,都通过其中的角色很好地进行了演绎。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带着幽默的老北京味儿,把北京人的大气、善良又有些贫的性格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影视作品中最多的城市主角莫属北京和上海。而对于这两座不同风格大都市的影像表现常常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刻画来完成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常常透视出一个城市的品格。
北京的城市映像,根本上是通过人的故事展现出来的。众多反映北京各阶层市民的情感思想、生活方式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性格、文化及其城市独有的风度。
二、上海映像
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大都会,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前,这座城市就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是中国东边的一座璀璨明珠,更是中国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题材。上海摩登都市形象的现代气质为电影提供了奇观化观照对象,以上海为故事背景的电影更是不胜枚举,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部电影与这座繁荣的大都市息息相关。代表影片包括彭小莲导演的上海三部曲《美丽上海》、《上海伦巴》、《假如没感觉》等。
银幕上的上海城市形象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早起的老上海形象,三四十年代的外滩、南京路、黄浦江、铁桥、电车、欧式建筑等,无一不凸显着老上海滩的影像与韵味,成为许多怀旧影片选择的对象。《风月》(陈凯歌导演,1996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张艺谋导演,1995年)和《阮玲玉》(关锦鹏导演,1992年)中,夜总会、咖啡厅、花园洋房等娱乐场所和居所成为其共同的描述对象。这里是中国人和西方人进行交流的活动场所,是洋酒、咖啡、雪茄、爵士乐、西洋舞蹈、洋装和中国旗袍交融相处的文化空间,这样的空间经过内、外两方面的精心塑造,已经成为老上海的代名词,这里的故事就成为老上海的故事。在怀旧电影的银幕中,老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的巴黎”、“西面的纽约”、“地球上最世界主义的城市”。但反映上海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决定城市标志的不仅仅是这些固态的建筑,更为精致鲜活的是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态。那些特殊的、有着特别意义的、作为老上海标志的记号性事物,通过电影中演员的表演、色彩的搭配、光线的调度等手段,给这座城市赋予了感情色彩,进而渲染出怀旧、沧桑的历史感。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内地和香港导演将镜头聚焦于上海,不仅有内地电影银幕上的上海形象,就连香港电影也北上向上海借取无数怀旧的时空。上海的灵魂,香港的桥,新浪潮导演为香港那段殖民历史——那段借来的时间,找到了宿命,它来自上海,流连上海,既有晓风残月的缠绵,也有残酷夸张的命运。关锦鹏、徐克、许鞍华、王家卫等香港著名导演从上海借取时空,不仅创造了香港电影的辉煌历史,而且还使得上海城市形象与文化在全世界得以传播。在这些电影作品中,有的表现老上海滩的婉约味道,有的则表现新上海的现代气质,而这些影片夺人眼球的不仅是其中动人的故事情节,更因上海的城市魅力而被观众记住并喜爱。《花样年华》(王家卫导演,2000年)中苏丽珍的行为举止、衣食住行都代表了上海所自有的奢华精致,《上海伦巴》(彭晓莲导演,2006年)里以现实主义为视角,开始转向聚焦平民化的家庭生活空间,《海上传奇》(贾樟柯导演,2010年)更是通过18位不同时代的上海人的采访记录,将不同的人生经历串联起来述说上海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除此之外,《紫蝴蝶》(娄烨导演,2003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7年)、《理发师》(陈逸飞导演,2003年)、《股疯》(李国立导演,1993年)、《倾城之恋》(许鞍华导演,1984年)等电影也上演了一幕幕人间的悲欢离合。在这些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大上海的情节,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生活起居、外在修饰、待人接物到内心情感,无不表现出上海的城市风貌。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是改革开放渐进过程中古老中国的缩影,那么上海则是在跨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图景中现代中国的象征。颇具气派的现代城市风景与古老上海的旧迹风情结合在一起,为日益跨境发展的电影提供了新的空间形态和多重言说的可能。《夜,上海》(张一白导演,2007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9年)、《海上传奇》(贾樟柯导演,2010年)等,这些根据上海城市文化特点“量身定做”的城市主题电影多取景于外滩、南京路、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地,剧作力求把上海的风情原汁原味拍摄出来,银幕上炫目霓虹的上海夜空、高耸的摩登大厦、宽阔的马路街道、呼啸而过的高级轿车、时髦的服装打扮、舒适的家具装潢、便捷的通讯设备已明显散发着上海的现代化气息,上海在镜头下被描绘成了一座繁华时尚的魅力之都,上海的时尚文化和草根文化尽数展现在观众面前。
无论是怀旧影像中老上海的传奇,还是今天大都市人的迷失故事,共同构成了电影城市上海的镜像,构成了人们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与想象,虽然它们对上海的历史真实与现实图景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刻意营造。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在银幕中得到彰显的城市在视觉呈现上是截然不同的。“北京和上海不仅代表了城市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而且蕴含了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力量:在现代中国人心目中,北京往往具有乡村的传统性,而上海则反映了都市的现代性:前者注重延续,后者注重变迁。”
三、重庆映像
重庆是一座具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山水环绕,峡谷纵横,洞坑密布,丛林悠远,是重庆独特的咯斯特地貌特征。山地城市由于山峦叠嶂、地形起伏、城市道路不似平原地区规整、纵横有度。重庆的街道往往依山傍水、曲折迂回,临街建筑多呈现屋宇重叠、错落有致的景观。因此,从视觉上来看重庆的街道具有多空间层次和多变化视点的特征。这一鲜明的地缘感和独特的视觉在当代中国城市较为罕见,因此,也成为电影中突出展示的自然背景元素。而历史风韵独具的老街、石板路、吊脚楼、屋檐和林立的高楼、时尚的人群交错相融,无一不彰显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和传统,刚强、张扬的城市气质与情怀。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政治经济全面发展,给重庆带来了新的机遇。由此,城市面貌和景观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加上山城特有的地貌和风土人情,使得重庆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电影生产的梦工厂。
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于本正导演,1980年)以优美的景色开始,以凄婉的悲剧结束,讲述的是三峡信号员杨明及其妹妹三幅杨英之间的兄弟手足情谊及大幅张恋水对杨英的一往情深。整部电影的镜头在轮船、信号台及航运学校之间切换,影片中真挚纯洁的感情、秀丽优美的风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三峡不仅有风帆、号子、激流、猿猴,还有漫山遍野的红叶。虽然几乎没有对重庆市区风景进行描绘的镜头,但电影主题对于爱情的叙写本身就是思想禁锢之后的解放与大胆尝试,描绘出了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年轻人真挚活泼的精神面貌。电影中对重庆河流山川、大峡大雾的反映让人印象深刻,山歌、茶馆、船工,兄妹俩食用的担担面、辣椒等也极具重庆特色。
进入21世纪,作为新兴的现代大都市,众多电影创作选择重庆作为背景或主题,如电影《生活秀》(霍建起导演,2002年)、《周渔的火车》(孙周导演,2002)、《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2006年)、《好奇害死猫》(张一白导演,2006年)、《三峡好人》(贾樟柯导演,2006年)、《门》(李少红导演,2007年)、《日照重庆》(王小帅导演,2010年)等,这些影视作品不同程度地对都市和乡村、回忆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等命题进行了审视,共同构成了重庆城市的独特影像。电影中的重庆呈现了当下城市的繁复空间,一面是繁华的现代都市,一面有破败的县城小镇。而这种种并不是现实中城市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想象和建构。
近几年,在重庆拍摄的现代都市故事片数量较多,也不乏质量高、影响大的,其中最火的要数电影《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2006年)。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重庆没落的工艺厂保卫科科长,为保护镇厂之宝翡翠,拍得好价钱给员工发工资,围绕翡翠各路窃贼上演的一部喜剧。影片中的重庆,镜头远处高楼林立、灯火灿烂,镜头注视下的楼房破旧、寺庙萧条、工厂倒闭、设备简陋、房屋拆迁。重庆方言给影片增添了许多喜感。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是重庆方言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喜剧效果方面,重庆方言更显得十分有张力。又如重庆的饮食习惯,30多年来变化不大,从《寒夜》(阙文林导演,1984年)里的抄手,《喋血嘉陵江》(黄力加导演,1992年)中的火锅,《等到满山红叶时》(于本正导演,1980年)中的担担面、干红辣椒,到《生活秀》(霍建起导演,2002年)中的串串、烧烤、啤酒和《重庆美女》(杨紫婷导演,2009年)中的张飞牛肉,都是川菜系的经典,麻辣鲜香,经久流传。再如茶馆和麻将是重庆人休闲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重庆,茶馆是人们聊天聚会的好去处。麻将则更是重庆人休闲娱乐的普及活动,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总是能听见一片搓麻将的声音。除此之外,透过重庆电影我们还可以看到,船工、号子、挑夫、棒棒等重庆特有的元素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慢慢地传承下来,没有发生改变。
当下反映重庆的电影,都紧跟重庆城市发展的步伐。重庆的大街小巷是影像空间中重要的呈现对象,也是典型的城市意象,从而被赋予了多变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指涉着多种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构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都市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精神的流离辗转,重庆作为影片故事发展的载体,使得故事本身也在重庆中。
改革开放后的重庆,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由20世纪90年代的泥泞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马路,由破旧低矮的楼房变成了时尚现代的高楼大厦,从水上到地上,从地上再到天上,山城的交通工具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下,残破和新兴的对比,成为今日重庆的缩影。《门》(李少红导演,2007年)、《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2006年)、《好奇害死猫》(张一白导演,2006年)等城市影像的主要特征是对峙,由城乡差距、贫富悬殊所导致的社会阶级分化在影片的视觉空间上也体现出同样的特征:高楼与棚户、现代与传统在同一画面中并置、重叠,进而产生碰撞、冲突,把重庆城与人结合在一起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周边所熟悉的景物,同时也准确地反映了重庆人的精神面貌。这些极具重庆地域特色的电影,不仅记录了发展中的重庆城与人的状况,而且反映出了重庆城市的变革。
四、结语
电影见证、记录了城市的成长,城市独有的多变、斑斓的空间,恰好也符合电影作为时空艺术的本质需求。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历史积累和地域特色,每一个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迁、兴衰荣辱中逐渐积累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内核。在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这种以城市为主题的电影往往并不是某一部,而是由一批电影勾勒出某一座城市鲜活的印记。
[注 释]
①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王海威:《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③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④路春燕:《城市电影:关于城市想象与记忆》,《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市电影;城市映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4-0048-03
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城市的容貌,散发着一道道虚实交映的城市之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多以大城市为创作背景,以城市人的生活为原始素材,表现城市特有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文化积淀,逐渐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就是把城市与电影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传递城市的风貌和内涵,展现城市特有的风采。而城市画面在银幕上总是部分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将这一系列荧幕片段进行有机整合,就构成了电影银幕上的城市映像。
一、北京映像
作为世界文化古都和现代化建设大都会,电影和北京有着很深的渊源。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即诞生于此。建国后的17年里,新中国电影创作主要聚集于此,这个时期虽拍摄了不少以北京为主题和背景的影片,但多呈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北京作为城市在电影中表达得残缺模糊。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才开始逐渐走上光影的舞台,以北京为对象的城市影像才变得多姿多彩。不仅有《茶馆》(谢添导演,1982年)、《城南旧事》(吴贻弓导演,1982年)、《骆驼祥子》(凌子风导演,1982年)、《春桃》(凌子风导演,1982年)等回望老北京城图景的影片,同时涌现出《瞧这一家子》(王好为导演,1979年)、《珍珍的发屋》(许同均导演,1987年)、《北京,你早》(张暖忻导演,1990年)、《本命年》(谢飞导演,1989年)、《顽主》(米家山导演,1989年)、《夕照街》(王好为导演,1993年)等一批与当代北京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影片,延续了老北京的特色,丰富多彩地展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象。其中《北京,你早》中北京的社会现象、《顽主》中的地道老北京人、《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1993年)中的梨园文化、《茶馆》中的京腔京韵、《春桃》中的北京景物等,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也呈现出北京独特的气质与品格,让观众感悟到它久远的历史沉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正宗的京味文化。
北京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充满生活情趣的故事发生,而这种故事、情趣,又形象地在诸多四合院住宅和一条条胡同中显现出来。斑驳的围墙、蜿蜒的胡同小道伴随着一声声地道的老北京吆喝,在这种形象的背后,寄寓着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其中不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事。尹力导演的电影《我的九月》表现当下市民浓郁的生活气息,用长镜头将庸常的生活、邻里间的寒暄与北京人的喜怒哀乐一一呈现。《瞧这一家子》、《卡拉是条狗》、陈强和陈佩斯主演的“二子”系列影片等,都讲述了发生在杂院、胡同里的市民故事,表现了老北京人闲情逸乐的生活景象和小市民苦中作乐、冷眼观世的幽默传统。这些电影所描述的那种独特的都市民间温情也都投影到了这种胡同和建筑形象上,不仅是对京城市民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也在市井里巷的镜头下表达了城中人对城的文化认同。
新世纪以来,京城影像也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和多重的言语空间。《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导演,1995年)、《洗澡》(张扬导演,1999年)、《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导演,2001年)、《甲方乙方》(冯小刚导演,1997年)、《我们两》(马俪文导演,2005年)、《独自等待》(伍仕贤导演,2005年)等电影中老北京的开阔与祥和、新北京的时尚与繁华,都通过其中的角色很好地进行了演绎。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带着幽默的老北京味儿,把北京人的大气、善良又有些贫的性格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影视作品中最多的城市主角莫属北京和上海。而对于这两座不同风格大都市的影像表现常常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刻画来完成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常常透视出一个城市的品格。
北京的城市映像,根本上是通过人的故事展现出来的。众多反映北京各阶层市民的情感思想、生活方式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性格、文化及其城市独有的风度。
二、上海映像
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大都会,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前,这座城市就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是中国东边的一座璀璨明珠,更是中国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题材。上海摩登都市形象的现代气质为电影提供了奇观化观照对象,以上海为故事背景的电影更是不胜枚举,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部电影与这座繁荣的大都市息息相关。代表影片包括彭小莲导演的上海三部曲《美丽上海》、《上海伦巴》、《假如没感觉》等。
银幕上的上海城市形象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早起的老上海形象,三四十年代的外滩、南京路、黄浦江、铁桥、电车、欧式建筑等,无一不凸显着老上海滩的影像与韵味,成为许多怀旧影片选择的对象。《风月》(陈凯歌导演,1996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张艺谋导演,1995年)和《阮玲玉》(关锦鹏导演,1992年)中,夜总会、咖啡厅、花园洋房等娱乐场所和居所成为其共同的描述对象。这里是中国人和西方人进行交流的活动场所,是洋酒、咖啡、雪茄、爵士乐、西洋舞蹈、洋装和中国旗袍交融相处的文化空间,这样的空间经过内、外两方面的精心塑造,已经成为老上海的代名词,这里的故事就成为老上海的故事。在怀旧电影的银幕中,老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的巴黎”、“西面的纽约”、“地球上最世界主义的城市”。但反映上海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决定城市标志的不仅仅是这些固态的建筑,更为精致鲜活的是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态。那些特殊的、有着特别意义的、作为老上海标志的记号性事物,通过电影中演员的表演、色彩的搭配、光线的调度等手段,给这座城市赋予了感情色彩,进而渲染出怀旧、沧桑的历史感。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内地和香港导演将镜头聚焦于上海,不仅有内地电影银幕上的上海形象,就连香港电影也北上向上海借取无数怀旧的时空。上海的灵魂,香港的桥,新浪潮导演为香港那段殖民历史——那段借来的时间,找到了宿命,它来自上海,流连上海,既有晓风残月的缠绵,也有残酷夸张的命运。关锦鹏、徐克、许鞍华、王家卫等香港著名导演从上海借取时空,不仅创造了香港电影的辉煌历史,而且还使得上海城市形象与文化在全世界得以传播。在这些电影作品中,有的表现老上海滩的婉约味道,有的则表现新上海的现代气质,而这些影片夺人眼球的不仅是其中动人的故事情节,更因上海的城市魅力而被观众记住并喜爱。《花样年华》(王家卫导演,2000年)中苏丽珍的行为举止、衣食住行都代表了上海所自有的奢华精致,《上海伦巴》(彭晓莲导演,2006年)里以现实主义为视角,开始转向聚焦平民化的家庭生活空间,《海上传奇》(贾樟柯导演,2010年)更是通过18位不同时代的上海人的采访记录,将不同的人生经历串联起来述说上海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除此之外,《紫蝴蝶》(娄烨导演,2003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7年)、《理发师》(陈逸飞导演,2003年)、《股疯》(李国立导演,1993年)、《倾城之恋》(许鞍华导演,1984年)等电影也上演了一幕幕人间的悲欢离合。在这些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大上海的情节,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生活起居、外在修饰、待人接物到内心情感,无不表现出上海的城市风貌。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是改革开放渐进过程中古老中国的缩影,那么上海则是在跨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图景中现代中国的象征。颇具气派的现代城市风景与古老上海的旧迹风情结合在一起,为日益跨境发展的电影提供了新的空间形态和多重言说的可能。《夜,上海》(张一白导演,2007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9年)、《海上传奇》(贾樟柯导演,2010年)等,这些根据上海城市文化特点“量身定做”的城市主题电影多取景于外滩、南京路、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地,剧作力求把上海的风情原汁原味拍摄出来,银幕上炫目霓虹的上海夜空、高耸的摩登大厦、宽阔的马路街道、呼啸而过的高级轿车、时髦的服装打扮、舒适的家具装潢、便捷的通讯设备已明显散发着上海的现代化气息,上海在镜头下被描绘成了一座繁华时尚的魅力之都,上海的时尚文化和草根文化尽数展现在观众面前。
无论是怀旧影像中老上海的传奇,还是今天大都市人的迷失故事,共同构成了电影城市上海的镜像,构成了人们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与想象,虽然它们对上海的历史真实与现实图景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刻意营造。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在银幕中得到彰显的城市在视觉呈现上是截然不同的。“北京和上海不仅代表了城市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而且蕴含了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力量:在现代中国人心目中,北京往往具有乡村的传统性,而上海则反映了都市的现代性:前者注重延续,后者注重变迁。”
三、重庆映像
重庆是一座具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山水环绕,峡谷纵横,洞坑密布,丛林悠远,是重庆独特的咯斯特地貌特征。山地城市由于山峦叠嶂、地形起伏、城市道路不似平原地区规整、纵横有度。重庆的街道往往依山傍水、曲折迂回,临街建筑多呈现屋宇重叠、错落有致的景观。因此,从视觉上来看重庆的街道具有多空间层次和多变化视点的特征。这一鲜明的地缘感和独特的视觉在当代中国城市较为罕见,因此,也成为电影中突出展示的自然背景元素。而历史风韵独具的老街、石板路、吊脚楼、屋檐和林立的高楼、时尚的人群交错相融,无一不彰显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和传统,刚强、张扬的城市气质与情怀。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政治经济全面发展,给重庆带来了新的机遇。由此,城市面貌和景观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加上山城特有的地貌和风土人情,使得重庆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电影生产的梦工厂。
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于本正导演,1980年)以优美的景色开始,以凄婉的悲剧结束,讲述的是三峡信号员杨明及其妹妹三幅杨英之间的兄弟手足情谊及大幅张恋水对杨英的一往情深。整部电影的镜头在轮船、信号台及航运学校之间切换,影片中真挚纯洁的感情、秀丽优美的风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三峡不仅有风帆、号子、激流、猿猴,还有漫山遍野的红叶。虽然几乎没有对重庆市区风景进行描绘的镜头,但电影主题对于爱情的叙写本身就是思想禁锢之后的解放与大胆尝试,描绘出了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年轻人真挚活泼的精神面貌。电影中对重庆河流山川、大峡大雾的反映让人印象深刻,山歌、茶馆、船工,兄妹俩食用的担担面、辣椒等也极具重庆特色。
进入21世纪,作为新兴的现代大都市,众多电影创作选择重庆作为背景或主题,如电影《生活秀》(霍建起导演,2002年)、《周渔的火车》(孙周导演,2002)、《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2006年)、《好奇害死猫》(张一白导演,2006年)、《三峡好人》(贾樟柯导演,2006年)、《门》(李少红导演,2007年)、《日照重庆》(王小帅导演,2010年)等,这些影视作品不同程度地对都市和乡村、回忆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等命题进行了审视,共同构成了重庆城市的独特影像。电影中的重庆呈现了当下城市的繁复空间,一面是繁华的现代都市,一面有破败的县城小镇。而这种种并不是现实中城市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想象和建构。
近几年,在重庆拍摄的现代都市故事片数量较多,也不乏质量高、影响大的,其中最火的要数电影《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2006年)。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重庆没落的工艺厂保卫科科长,为保护镇厂之宝翡翠,拍得好价钱给员工发工资,围绕翡翠各路窃贼上演的一部喜剧。影片中的重庆,镜头远处高楼林立、灯火灿烂,镜头注视下的楼房破旧、寺庙萧条、工厂倒闭、设备简陋、房屋拆迁。重庆方言给影片增添了许多喜感。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是重庆方言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喜剧效果方面,重庆方言更显得十分有张力。又如重庆的饮食习惯,30多年来变化不大,从《寒夜》(阙文林导演,1984年)里的抄手,《喋血嘉陵江》(黄力加导演,1992年)中的火锅,《等到满山红叶时》(于本正导演,1980年)中的担担面、干红辣椒,到《生活秀》(霍建起导演,2002年)中的串串、烧烤、啤酒和《重庆美女》(杨紫婷导演,2009年)中的张飞牛肉,都是川菜系的经典,麻辣鲜香,经久流传。再如茶馆和麻将是重庆人休闲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重庆,茶馆是人们聊天聚会的好去处。麻将则更是重庆人休闲娱乐的普及活动,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总是能听见一片搓麻将的声音。除此之外,透过重庆电影我们还可以看到,船工、号子、挑夫、棒棒等重庆特有的元素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慢慢地传承下来,没有发生改变。
当下反映重庆的电影,都紧跟重庆城市发展的步伐。重庆的大街小巷是影像空间中重要的呈现对象,也是典型的城市意象,从而被赋予了多变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指涉着多种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构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都市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精神的流离辗转,重庆作为影片故事发展的载体,使得故事本身也在重庆中。
改革开放后的重庆,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由20世纪90年代的泥泞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马路,由破旧低矮的楼房变成了时尚现代的高楼大厦,从水上到地上,从地上再到天上,山城的交通工具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下,残破和新兴的对比,成为今日重庆的缩影。《门》(李少红导演,2007年)、《疯狂的石头》(宁浩导演,2006年)、《好奇害死猫》(张一白导演,2006年)等城市影像的主要特征是对峙,由城乡差距、贫富悬殊所导致的社会阶级分化在影片的视觉空间上也体现出同样的特征:高楼与棚户、现代与传统在同一画面中并置、重叠,进而产生碰撞、冲突,把重庆城与人结合在一起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周边所熟悉的景物,同时也准确地反映了重庆人的精神面貌。这些极具重庆地域特色的电影,不仅记录了发展中的重庆城与人的状况,而且反映出了重庆城市的变革。
四、结语
电影见证、记录了城市的成长,城市独有的多变、斑斓的空间,恰好也符合电影作为时空艺术的本质需求。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历史积累和地域特色,每一个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迁、兴衰荣辱中逐渐积累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内核。在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这种以城市为主题的电影往往并不是某一部,而是由一批电影勾勒出某一座城市鲜活的印记。
[注 释]
①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王海威:《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③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④路春燕:《城市电影:关于城市想象与记忆》,《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