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啼笑因缘》是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的代表作品,自发表以来引起了空前的阅读反响。对此现象,本文从内容、形式和作者的创作思想上做出解释。而本文通过其中的一段文字,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特色,借以验证上述说法,管窥全书创造阅读传奇的原因。
关键词:张恨水;《啼笑因缘》;心理独白;艺术特色
在自传集《回忆写作生涯录》中,张恨水曾说过:“人家说起张恨水,就联想到《啼笑因缘》”。的确,这本书自出版以来,七十多年间,“仅搬上银幕和荧幕的,就有14 次之多”,“差不多5 年一次。这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下的最高纪录了”。对于《啼笑因缘》为何能开创如此传奇,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内容上,情节曲折,矛盾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形式上,形式新颖,是新旧文学、雅俗文学的结合;作品的创作意识上,作者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作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以上特点是贯穿在整本书里的,笔者希望通过一段文字来具体论证,借以管窥《啼笑因缘》的创作艺术。
该段落选自第二回(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从“一个人受了声色的刺激”,到“想了几个更次”,主要是讲家树经过白天与凤喜和丽娜的接触后,回到家中临睡前进行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此时的家树,表面平静,可是心里面却已经暗波涌动,对凤喜和丽娜已经有了初步的评价,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家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凤喜和丽娜的态度截然不同。所以,可以说这段心理描写推动了文章大潮的发展。
一、内容上
(一)情节:家树一宿定褒贬,求沈拒何成趋势
此时的家树,回想着两个容貌异常相似,但是命运截然不同的女孩,心中非常感慨。在家树心中,凤喜是一朵“生活在荆棘丛中的好花”,以唱大鼓戏卑微而顽强地养活自己和家人;而丽娜则是“温室里的娇花”,生活奢侈,新潮放荡。在容貌上,凤喜并不比丽娜差,甚至因为更年轻而更显魅力。而对于凤喜生活的同情、对表嫂等人市侩气息的反抗、对自由交友恋爱的追求,更是让家树加强了认识凤喜的欲望,而何小姐,在当时家树的心中,注定只能是泛泛之交。在这样的想法下,家树次日来到了沈宅,通过持续的交往与凤喜感情逐渐升温,并出钱资助了凤喜上学,摆脱了唱大鼓戏的命运。而对于何丽娜三番五次的暗示,他视而不见,并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见,这段心理描写指导着家树下面的行动,是其“求沈拒何”的原因,对推动情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凤喜清丽何奢华,家树反旧新青年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却概括了凤喜与丽娜最大的区别,反映了家树对于二人的态度,可以说,是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小说主人公的突出形象。凤喜,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以唱大鼓为生。她以及她的家人,深知金钱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只赏一块钱,她家里人就感激涕零”;丽娜,富家小姐,慷慨奢华,挥金如土,随便施舍的小费就已经远远多于凤喜的劳动所得。身世背景决定了她们人生的道路,也构成了家树乃至于读者对于二人的基本印象。
也许,仅仅读到此处,大多数读者的情感倾向更多地指向凤喜。殊不知,这段文字隐含的人物性格却让故事的发展朝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驶去。正是因为终年贫贱,凤喜及其家人对于金钱有着不一般的渴望。这段话可以显示出凤喜性格中的弱点:对金钱的意志薄弱,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苗头,但随着其生活的改善愈发明显,是其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而相比之下,丽娜一直养尊处优,对于钱的追逐欲自然没那么强,甚至愿意为了家树,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风,最终赢得了家树的心。沈,贫穷而贪慕财富,最终因金钱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何,富裕而不慕金钱,改变自己收获幸福生活。这段文字既能体现沈与何出身背景的不同,也能通过背景暗示人物性格,塑造了沈、何的鲜明人物形象。
二、形式上: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相转换
谢家顺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叙事特点论》中提出,“《啼笑因缘》……在小说中频繁转换视点,使其在对传统叙事视点的改造中,具备了某些现代小说的特质”。本段文字此种特征也相当明显,通过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相互转换,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小说基本通篇使用全知视角,叙述者站在文本中戏剧化人物之外(非戏剧化人物) ,以无所不知的视角来审视整部作品中的人物行动。在这段文字中,家树“不能马上安帖”,床头有“小茶柜”、“电灯”,家树翻开“《红楼梦》”等等都是叙述者站在绝对权威的高度上, 向接受者描绘整个画面。
三、创作思想上:读者意识强烈,符合大众审美情趣
张恨水是通俗文学大家,他的作品以“最贴近读者的趣味倾向和价值趋向”]为名,赢得普通市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段文字,正体现了张恨水的创作思想。
《啼笑因缘》这个故事固然包含着所谓的追求婚恋自由、谴责封建压迫等崇高主题,但其内核仍然是一个最为通俗、最能迎合市民趣味的温婉、伤感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等不同阶层的市民的悲欢离合。
这段文字,深入人物内心,真切地表现樊家树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前面我们讲到,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缺乏心理描写的传统,而这里却通过对家树的心理独白,使人物刻画颇具新意。读者在阅读中能透视角色内心的感受,满足了其对于家树态度的好奇心,也更易于理解家树日后“求沈拒何”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此段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
简简单单一段文字实际上是整个文本的缩影,体现了张恨水在情节与写作技艺方面的高度讲究,并且蕴含着其强烈的读者意识。《啼笑因缘》中尚有众多相似的片段,窥一豹而见全身,《啼笑因缘》何以创造空前的阅读轰动,张恨水何以成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便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马琳.大众审美与《啼笑因缘》中的市民趣味[J].嘉兴学院学报,2007(1).
[2]谢家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叙事特点论[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3]徐仲佳.《啼笑因缘》的道德叙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7
[4]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5]张恨水.啼笑因缘[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
[6]张涛甫.试论张恨水的名士才情和市民趣味[J].苏州大学学报,1997(3)
关键词:张恨水;《啼笑因缘》;心理独白;艺术特色
在自传集《回忆写作生涯录》中,张恨水曾说过:“人家说起张恨水,就联想到《啼笑因缘》”。的确,这本书自出版以来,七十多年间,“仅搬上银幕和荧幕的,就有14 次之多”,“差不多5 年一次。这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下的最高纪录了”。对于《啼笑因缘》为何能开创如此传奇,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内容上,情节曲折,矛盾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形式上,形式新颖,是新旧文学、雅俗文学的结合;作品的创作意识上,作者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作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以上特点是贯穿在整本书里的,笔者希望通过一段文字来具体论证,借以管窥《啼笑因缘》的创作艺术。
该段落选自第二回(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从“一个人受了声色的刺激”,到“想了几个更次”,主要是讲家树经过白天与凤喜和丽娜的接触后,回到家中临睡前进行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此时的家树,表面平静,可是心里面却已经暗波涌动,对凤喜和丽娜已经有了初步的评价,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家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凤喜和丽娜的态度截然不同。所以,可以说这段心理描写推动了文章大潮的发展。
一、内容上
(一)情节:家树一宿定褒贬,求沈拒何成趋势
此时的家树,回想着两个容貌异常相似,但是命运截然不同的女孩,心中非常感慨。在家树心中,凤喜是一朵“生活在荆棘丛中的好花”,以唱大鼓戏卑微而顽强地养活自己和家人;而丽娜则是“温室里的娇花”,生活奢侈,新潮放荡。在容貌上,凤喜并不比丽娜差,甚至因为更年轻而更显魅力。而对于凤喜生活的同情、对表嫂等人市侩气息的反抗、对自由交友恋爱的追求,更是让家树加强了认识凤喜的欲望,而何小姐,在当时家树的心中,注定只能是泛泛之交。在这样的想法下,家树次日来到了沈宅,通过持续的交往与凤喜感情逐渐升温,并出钱资助了凤喜上学,摆脱了唱大鼓戏的命运。而对于何丽娜三番五次的暗示,他视而不见,并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见,这段心理描写指导着家树下面的行动,是其“求沈拒何”的原因,对推动情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凤喜清丽何奢华,家树反旧新青年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却概括了凤喜与丽娜最大的区别,反映了家树对于二人的态度,可以说,是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小说主人公的突出形象。凤喜,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以唱大鼓为生。她以及她的家人,深知金钱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只赏一块钱,她家里人就感激涕零”;丽娜,富家小姐,慷慨奢华,挥金如土,随便施舍的小费就已经远远多于凤喜的劳动所得。身世背景决定了她们人生的道路,也构成了家树乃至于读者对于二人的基本印象。
也许,仅仅读到此处,大多数读者的情感倾向更多地指向凤喜。殊不知,这段文字隐含的人物性格却让故事的发展朝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驶去。正是因为终年贫贱,凤喜及其家人对于金钱有着不一般的渴望。这段话可以显示出凤喜性格中的弱点:对金钱的意志薄弱,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苗头,但随着其生活的改善愈发明显,是其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而相比之下,丽娜一直养尊处优,对于钱的追逐欲自然没那么强,甚至愿意为了家树,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风,最终赢得了家树的心。沈,贫穷而贪慕财富,最终因金钱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何,富裕而不慕金钱,改变自己收获幸福生活。这段文字既能体现沈与何出身背景的不同,也能通过背景暗示人物性格,塑造了沈、何的鲜明人物形象。
二、形式上: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相转换
谢家顺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叙事特点论》中提出,“《啼笑因缘》……在小说中频繁转换视点,使其在对传统叙事视点的改造中,具备了某些现代小说的特质”。本段文字此种特征也相当明显,通过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相互转换,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小说基本通篇使用全知视角,叙述者站在文本中戏剧化人物之外(非戏剧化人物) ,以无所不知的视角来审视整部作品中的人物行动。在这段文字中,家树“不能马上安帖”,床头有“小茶柜”、“电灯”,家树翻开“《红楼梦》”等等都是叙述者站在绝对权威的高度上, 向接受者描绘整个画面。
三、创作思想上:读者意识强烈,符合大众审美情趣
张恨水是通俗文学大家,他的作品以“最贴近读者的趣味倾向和价值趋向”]为名,赢得普通市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段文字,正体现了张恨水的创作思想。
《啼笑因缘》这个故事固然包含着所谓的追求婚恋自由、谴责封建压迫等崇高主题,但其内核仍然是一个最为通俗、最能迎合市民趣味的温婉、伤感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等不同阶层的市民的悲欢离合。
这段文字,深入人物内心,真切地表现樊家树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前面我们讲到,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缺乏心理描写的传统,而这里却通过对家树的心理独白,使人物刻画颇具新意。读者在阅读中能透视角色内心的感受,满足了其对于家树态度的好奇心,也更易于理解家树日后“求沈拒何”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此段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
简简单单一段文字实际上是整个文本的缩影,体现了张恨水在情节与写作技艺方面的高度讲究,并且蕴含着其强烈的读者意识。《啼笑因缘》中尚有众多相似的片段,窥一豹而见全身,《啼笑因缘》何以创造空前的阅读轰动,张恨水何以成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便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马琳.大众审美与《啼笑因缘》中的市民趣味[J].嘉兴学院学报,2007(1).
[2]谢家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叙事特点论[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3]徐仲佳.《啼笑因缘》的道德叙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7
[4]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5]张恨水.啼笑因缘[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
[6]张涛甫.试论张恨水的名士才情和市民趣味[J].苏州大学学报,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