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手段。通过读,品味感受语言文字;通过读,积累运用语言材料。有些文章的精妙之处独运匠心,不是靠分析讲解所能理解、体会的。只有引导学生有情感地反复吟诵,才会有所知,有所感,直至有所悟。所以学习语文应以读为本,以多读为途径,通过课内反复练读,课外大量阅读,才能使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规律,运用好语言文字。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准确地阐述了读与写的关系。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是阅读的结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病:读归读,写归写,读写脱节,读写游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如何讀,也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读中悟写,从范文中学习写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强调范文引路,切实做到读写结合。入选教材的课文大多数是记叙文,无非是记事、写人、状物、写景,它们都有共同点,即便利于读写结合。比如,为让学生学会写人,在教学写人的课文时,先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再让学生分析学过的写人的课文内容,接着围绕“怎样写人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掌握写人物文章的规律:内容——选一件或几件事;中心——表现人物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品质。结构——围绕中心选择,安排材料。表达——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内心活动来写。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针对学生作文往往抓不住重点、内容空洞等毛病,指导学生首先抓住重点段落,提出几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思: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和语言,具体描写董存瑞炸暗堡的情景的?教学时可用假设法,把原文中的具体描写改为简单叙述,再让学生比较、朗读。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知道,文章写得具体生动的原因是作者对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既有叙述,又有描写。在描写中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又恰当运用了比喻手法。这样就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最后以“我的______”为题,指导学生仿写一篇文章。
二、以读为本,从课文中汲取“营养”
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语文,却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对这一切中时弊的批评,怎不使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呢?就教师而言,繁琐多余的分析,没完没了的重复作业,这是导致“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面对如此的教学后果,该怎么办?“语文教学的大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因此,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手段。我们要走出繁琐分析的误区,抛弃没完没了的练习,回到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上来,学会读书。通过读,品味感受语言文字;通过读,积累运用语言材料。有些文章的精妙之处独运匠心,不是靠分析讲解所能理解、体会的。只有引导学生有情感地反复吟诵,才会有所知,有所感,直至有所悟。所以学习语文应以读为本,以多读为途径,通过课内反复练读,课外大量阅读,才能使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规律,运用好语言文字。
三、读写结合,从原文中寻找材料
当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后,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写作因素,设计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经常练笔。
1.扩写简略处。入选课文多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意蕴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积累的知识进行加工,作适当补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充实、描写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如(赤壁之战》一文,周瑜听了黄盖的计策后非常满意,而周瑜怎样满意,课文没有具体描写。教学中,可以此为读写结合点,启发学生想象,从周瑜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将他“满意”的情景扩写出来。
2.补写空白处。我们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换。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其实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处,“无中生有”,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享受无疆思维的快乐。比如,《灰雀》一文讲男孩第一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因此可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男孩的所想所为。并连起来写一段话。这样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3.续写结尾。结尾是文章的基本结构之一,好的结尾往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续写训练。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的结尾句:“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我们可根据课文结尾,启发学生沿着一定思路,合理想象,使故事结局达到一个新境界。然后以“老屋最后倒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续写一个片断。
结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把习作看成是语文园地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并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实现爱读写,会读写,且能读写得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53-54.
[2]刘爱君.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0-121.
[3]林敏锋. 小学语文文体意识下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准确地阐述了读与写的关系。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是阅读的结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病:读归读,写归写,读写脱节,读写游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如何讀,也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读中悟写,从范文中学习写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强调范文引路,切实做到读写结合。入选教材的课文大多数是记叙文,无非是记事、写人、状物、写景,它们都有共同点,即便利于读写结合。比如,为让学生学会写人,在教学写人的课文时,先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再让学生分析学过的写人的课文内容,接着围绕“怎样写人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掌握写人物文章的规律:内容——选一件或几件事;中心——表现人物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品质。结构——围绕中心选择,安排材料。表达——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内心活动来写。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针对学生作文往往抓不住重点、内容空洞等毛病,指导学生首先抓住重点段落,提出几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思: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和语言,具体描写董存瑞炸暗堡的情景的?教学时可用假设法,把原文中的具体描写改为简单叙述,再让学生比较、朗读。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知道,文章写得具体生动的原因是作者对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既有叙述,又有描写。在描写中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又恰当运用了比喻手法。这样就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最后以“我的______”为题,指导学生仿写一篇文章。
二、以读为本,从课文中汲取“营养”
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语文,却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对这一切中时弊的批评,怎不使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呢?就教师而言,繁琐多余的分析,没完没了的重复作业,这是导致“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面对如此的教学后果,该怎么办?“语文教学的大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因此,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手段。我们要走出繁琐分析的误区,抛弃没完没了的练习,回到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上来,学会读书。通过读,品味感受语言文字;通过读,积累运用语言材料。有些文章的精妙之处独运匠心,不是靠分析讲解所能理解、体会的。只有引导学生有情感地反复吟诵,才会有所知,有所感,直至有所悟。所以学习语文应以读为本,以多读为途径,通过课内反复练读,课外大量阅读,才能使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规律,运用好语言文字。
三、读写结合,从原文中寻找材料
当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后,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写作因素,设计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经常练笔。
1.扩写简略处。入选课文多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意蕴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积累的知识进行加工,作适当补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充实、描写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如(赤壁之战》一文,周瑜听了黄盖的计策后非常满意,而周瑜怎样满意,课文没有具体描写。教学中,可以此为读写结合点,启发学生想象,从周瑜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将他“满意”的情景扩写出来。
2.补写空白处。我们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换。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其实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处,“无中生有”,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享受无疆思维的快乐。比如,《灰雀》一文讲男孩第一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因此可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男孩的所想所为。并连起来写一段话。这样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3.续写结尾。结尾是文章的基本结构之一,好的结尾往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续写训练。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的结尾句:“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我们可根据课文结尾,启发学生沿着一定思路,合理想象,使故事结局达到一个新境界。然后以“老屋最后倒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续写一个片断。
结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把习作看成是语文园地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并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实现爱读写,会读写,且能读写得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53-54.
[2]刘爱君.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0-121.
[3]林敏锋. 小学语文文体意识下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