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传授知识,让学生打好基础,这是智育的一部分;而智育的更重要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智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呢?
一、设疑问难,启迪思维
古人曰: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深入学习知识起点,是启迪思维火花的开端。中学生都有一种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对智力活动有日益增长的兴趣,他们渴求知识,力求找到自己关心的问题的准确答案。而在教学中采用设疑问难的办法,恰好适应他们的这种学习心理,因此就可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测量电阻一节教学片段:
师:怎样测出电阻?
生:有公式R=U/I,先测出电压,再测出电流,然后计算得出。
师:电压怎么测?电流怎么测?
生:用电压表跟未知电阻并联测电压,电流表跟未知电阻串联测电流,如下电路图。
师:实验中怎样保护仪器和减小误差?
生:控制电路中电流强弱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师:用什么办法能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想出,一是改变电源的电压,二是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两种方案。这样顺利地测出了电阻。教师用一连串的提问激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获得解决的办法,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思维。
二、把握过程,启发思维
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分析和综合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笔者在讲“惯性”这一概念时举例:公共汽车突然启动向前时,乘客要保持原来静止,所以向后倒,乘客保持原来静止不变的性质就是惯性;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站立不动,而是要缓冲一段距离才能停下。通过具体事例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经过思维认识了惯性的含义,加深了对惯性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创造直观条件,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一步一步脱离直观向抽象发展。笔者在讲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时,用实验展示不如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全班学生都能很清晰看到凸透镜会聚光,凹透镜发散光线。讲电路中电流方向时,使用多媒体能清晰看到模拟电流流动方向,同时展示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样的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直观条件,做到了思维从直观向抽象过渡的训练。
三、科学探究,教会思维
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等过程。例如,教“探究响度与振幅关系”时,让学生边敲鼓,边听声音。
师:听到了什么?
生:鼓声一会响,一会弱。
师: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假设:(1)响度可能跟鼓的大小有关;(2)响度可能跟鼓槌的大小有关;(3)响度可能跟鼓面的振动幅度有关。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学生拿两面大小不同的鼓,轻敲大鼓,重敲小鼓,否定猜想(1);拿两个大小不同鼓槌,敲同一面鼓,小鼓槌重击鼓,大鼓槌轻击鼓,否定猜想(2);为验证猜想(3),学生在鼓面放一些碎纸屑,用同一个鼓槌、不同的力击同一鼓,发现用力越大,纸屑跳的越高,鼓声越响;用力越小,纸屑跳的越低,鼓声越弱。学生讨论、交流、又做了几次实验,通过分析、论证发现: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能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泽的能力。由此可见,教会科学探究,就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激发多思,砥砺思维
“砥砺”,有磨练之意。通过多思来磨练,多思出智慧,多思使人聪明,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的关键点,抓住突破口,要在能砥砺学生思维的地方,激发学生多思、深思。
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很吃力,规律难记忆。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规律,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成像规律,引导学生找到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处,实像与虚像的分界处。找到分界处后,学生通过大脑中成像模型,很快理解和记忆了成像规律。这正是抓住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两个分界处的关键点,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建立了成像规律变化的关键位置,而这个关键位置是学生经过深思和多思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完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后,给出一道习题:如图,空气的折射在哪一面?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很迷茫。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既相邻又相等的两角。学生找到∠AOM′=∠BOM′,联想到两角中必然一个是反射角,另一个是入射角,且MM′是法线,那么,AO和OB两条光线中,一条是入射光线,另一条是反射光线。再由光的折射规律得出,OC是折射光线。NN′是界面,且它的左侧是空气。抓住问题突破口:相邻又相等的两角,学生就能层层深入,打开解题思路,找出问题的答案。
总之,学生思维的培养,不是教师一朝一夕能完成,教师要把握好思维的过程,课上经常设疑问难,教会学生科学探究,激励学生多思、深思,积暂时为长久,日积月累,才能磨练出思维。
一、设疑问难,启迪思维
古人曰: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深入学习知识起点,是启迪思维火花的开端。中学生都有一种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对智力活动有日益增长的兴趣,他们渴求知识,力求找到自己关心的问题的准确答案。而在教学中采用设疑问难的办法,恰好适应他们的这种学习心理,因此就可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测量电阻一节教学片段:
师:怎样测出电阻?
生:有公式R=U/I,先测出电压,再测出电流,然后计算得出。
师:电压怎么测?电流怎么测?
生:用电压表跟未知电阻并联测电压,电流表跟未知电阻串联测电流,如下电路图。
师:实验中怎样保护仪器和减小误差?
生:控制电路中电流强弱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师:用什么办法能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想出,一是改变电源的电压,二是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两种方案。这样顺利地测出了电阻。教师用一连串的提问激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获得解决的办法,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思维。
二、把握过程,启发思维
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分析和综合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笔者在讲“惯性”这一概念时举例:公共汽车突然启动向前时,乘客要保持原来静止,所以向后倒,乘客保持原来静止不变的性质就是惯性;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站立不动,而是要缓冲一段距离才能停下。通过具体事例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经过思维认识了惯性的含义,加深了对惯性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创造直观条件,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一步一步脱离直观向抽象发展。笔者在讲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时,用实验展示不如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全班学生都能很清晰看到凸透镜会聚光,凹透镜发散光线。讲电路中电流方向时,使用多媒体能清晰看到模拟电流流动方向,同时展示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样的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直观条件,做到了思维从直观向抽象过渡的训练。
三、科学探究,教会思维
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等过程。例如,教“探究响度与振幅关系”时,让学生边敲鼓,边听声音。
师:听到了什么?
生:鼓声一会响,一会弱。
师: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假设:(1)响度可能跟鼓的大小有关;(2)响度可能跟鼓槌的大小有关;(3)响度可能跟鼓面的振动幅度有关。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学生拿两面大小不同的鼓,轻敲大鼓,重敲小鼓,否定猜想(1);拿两个大小不同鼓槌,敲同一面鼓,小鼓槌重击鼓,大鼓槌轻击鼓,否定猜想(2);为验证猜想(3),学生在鼓面放一些碎纸屑,用同一个鼓槌、不同的力击同一鼓,发现用力越大,纸屑跳的越高,鼓声越响;用力越小,纸屑跳的越低,鼓声越弱。学生讨论、交流、又做了几次实验,通过分析、论证发现: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能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泽的能力。由此可见,教会科学探究,就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激发多思,砥砺思维
“砥砺”,有磨练之意。通过多思来磨练,多思出智慧,多思使人聪明,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的关键点,抓住突破口,要在能砥砺学生思维的地方,激发学生多思、深思。
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很吃力,规律难记忆。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规律,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成像规律,引导学生找到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处,实像与虚像的分界处。找到分界处后,学生通过大脑中成像模型,很快理解和记忆了成像规律。这正是抓住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两个分界处的关键点,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建立了成像规律变化的关键位置,而这个关键位置是学生经过深思和多思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完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后,给出一道习题:如图,空气的折射在哪一面?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很迷茫。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既相邻又相等的两角。学生找到∠AOM′=∠BOM′,联想到两角中必然一个是反射角,另一个是入射角,且MM′是法线,那么,AO和OB两条光线中,一条是入射光线,另一条是反射光线。再由光的折射规律得出,OC是折射光线。NN′是界面,且它的左侧是空气。抓住问题突破口:相邻又相等的两角,学生就能层层深入,打开解题思路,找出问题的答案。
总之,学生思维的培养,不是教师一朝一夕能完成,教师要把握好思维的过程,课上经常设疑问难,教会学生科学探究,激励学生多思、深思,积暂时为长久,日积月累,才能磨练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