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文:解放军百万裁军“主刀人”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对外宣布:中国将裁军100万!此话一出,全球震惊。以美国为首的超级大国,在长期的冷战中,自己争当全球军备竞赛的先锋,却时时处处封锁、遏制别国,尤其是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将中国正常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妖魔化”,动辄指责中国“好战”,稍稍增加点国防开支就会被他们拿来“大做文章”……中国这一宣言,让这些反华势力全傻了眼!同时也让世界人民真正明白了:中国的确是要一心一意谋求和平发展!
  然而,要实施这一重大决定却决非易事。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何正文(1917-2000)将军,作为分管军务动员工作的总部首长,自始至终组织并参与了军队的精简整编工作,被誉为百万裁军的“主刀人”。
  
  多次精简的“主刀大夫”
  
  兵贵精而不在多。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没有哪位统帅不赞成“精兵”,但真执行起来,往往又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小平同志复出后,曾在总参一次干部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从1959年林彪主管军队工作以来,我们军队的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所以毛主席提出军队要整顿,军队的总数要减少,编外干部太多要处理,优良传统要恢复……
  在全军精简整编、体制改革的几次“大手术”中,何正文扮演着“主刀大夫”的角色,组织军务部门提出预案,分别征求老帅、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的意见,汇总后上报军委和有关领导审阅,还要搜集世界各国的资料,到国外考察,再根据上下基本形成的共识,对预案进行十几次、几十次的修改。
  在这一过程中,大凡涉及被撤、并、降、减的单位,由于直接牵扯到各自利益,不可能心悦诚服。多么尖锐的意见,多么尖刻的语言,多么冷漠的态度,多么难看的脸色,何正文都得听,都得看,而且还要有极大的耐心、诚心、热心去做这些单位的工作……十几年中,除了1975年的第一次精简因“四人帮”干扰未能进行下去,其他几次精简任务都顺利完成,为这次裁军100万的“更大的外科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让人又敬又畏的人物
  
  如果说,军队前几次精简,只是伤了点筋、动了点骨,而这次的裁军100万可就非同一般了,它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革,一次脱胎换骨的大动作!
  早在酝酿大裁军预案时,军委主席邓小平就多次召见何正文,明确指出这次裁军要“消肿”,要用革命的手段来完成,用改良的办法根本行不通。后来,他又几次指出:这次减人,要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前几次精简整编,只是减了人,但体制变动不大,这好像光拔鸡毛不杀鸡,结果拔得哇哇大叫,精简整编方案的实质却落实不了……
  身负重任的何正文,带领分管部门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项历史性的系统工程,军令如山,中国进入了“裁军年”。
  那段时间里,何正文副总长整天夹着一个大皮包,里面装着各种涉及到编制、精简、统计、意见等方面的文件、资料,一会儿在这里开会,一会儿又到那里听汇报。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是让人又敬又畏的人物。说敬,这件事最难办、最棘手、又最得罪人,他肩上的担子太重,操心的事太多;说畏,是因为谁都知道他肩上扛着一把党中央和军委的“尚方宝剑”,他现在的工作只有减法,看准了就是一个字——“砍”!
  其实,作为百万大裁军的主刀人,何正文“割”的不仅是别人的肉,同时也是在“剜”自己的心!那些日子,他为裁谁留谁,撤谁并谁,合谁保谁,愁得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体重大幅度减轻,白发也一个劲儿疯长。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作为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数十年军队生涯,被裁部队的领导中,不少都是和他关系密切的同乡、同学、出生入死的战友!
  一天,何正文开会到深夜,刚到家,就有一个电话追到家里,是一位在外地休养的老首长打来的,他想知道有一支在红军时期组建的老部队是否保留。这支部队也在撤并之列,但在方案未公布之前何正文不能说,包括这位老首长也不应该讲。所以他只能答应老首长去了解一下。老首长没再继续追问,但他非常明白,一个主刀手术大夫怎么会不知道需要摘除的地方呢?次日凌晨,这位老首长又来电话,力陈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历数出了多少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部队的将军,言下之意还是要保留。看来,这位老首长为此事整夜未睡,其实,何正文同样也是彻夜难眠。说到底,军队的一切精简整编,一切体制改革,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既要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至1985年,全军陆军部队的建制撤销了四分之一。一些有着几十年光荣传统、辉煌历史、显赫战功的“王牌”部队,一下子被撤掉了番号,确实让人于心不忍。但是,部队是好样的,为了党的事业,二话不说,坚决服从命令。有一支被撤销的部队,为了向军旗作最后的告别,干部战士全都含着眼泪,认真正规地举行了最后一次分列式……
  作为共和国军队这段历史的当事人、见证人和亲历者,何正文将军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次大裁军的悲壮和阵痛。
  
  “成”、“昆”取舍的幕后新闻
  
  在百万大裁军中,何正文遇到的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要把原来的11个大军区合并成为7个军区,这意味着有4个军区将被撤销。
  每一个军区都是一部历史。这些大军区,都有各自精心设计、建造的战备机构,有那些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番号、代号和名称,更有在数十年建设中与地方、地域共生共长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这是成千上万人用几代人的心血才建设和形成的,一旦被撤销,无论从工作、生活和情感上讲,并不比战争年代的“残酷”逊色多少。
  何正文该如何面对这一巨大难题?无论情况多么复杂,他自有他的16个字:出以公心,胸怀全局,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话虽这么说,可当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面临撤谁留谁或是谁合并到谁的问题时,在成都军区工作生活了近20年何正文,难道就会没一点感情色彩,没一点“照顾”的意思?不少人都在冷眼观察着。果不其然,在处理成都军区和昆明军区撤与留的问题上,还真就闹出了一些误解和讹传,一种所谓“成昆之变”的说法,一度还广为流传。
  这其中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百万大裁军工作告一段落后,何正文坦诚地将内幕情况公之于众。
  原来,包括何正文在内,大家最初的基本倾向是成都军区合并到昆明军区,方案也的确是这么报的。但在后来的上上下下反复论证中,认为昆明合并到成都更为合适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成都军区距离西藏最近、最便利,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保卫西藏、作为西藏战略后方的重任。而且成都又是西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代军事重地,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军区指挥机关如果设在昆明,战略纵深比较短,一旦有情况,不利于部队的机动和调动。于是,大家一致认为还是昆明军区合并到成都军区更合适。
  认识是统一了,可在向军委提出这个修改建议前,何正文反倒犹豫了。因为他是从成都军区出来的人,现在由他来提这个修改建议,会不会被误解为偏向自己的老单位呢?
  何正文思忖再三。他想连古人尚有“举贤不避亲”的雅量,何况我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军队高级干部?只要从大局着眼,从国家的安全、军队的利益考虑,就不应该去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即使有些同志有看法、有意见、有疑惑,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我的苦衷的。于是,他下决心向军委领导提出这个建议,建议很快被军委采纳了。
  摘自《中华儿女》
其他文献
“千位高考状元成就远低于预期!”不知别人看到这几个字会怎么想,反正我像在炎热的夏天喝了一罐冰镇雪碧,别提多爽了。所谓平衡,就是有人失衡,有人高兴。状元失衡,普通人才高兴。每年的高考、中考结束后,媒体上都会炒一阵“高考状元”们的新闻。教育部门认为这种炒作不利于素质教育,媒体就变着花样打擦边球,改“状元”为“高考文科第一名、理科第一名”之类,状元的家长、老师、班主任甚至同学也被倒腾出来爆炒一番。可是第
期刊
侄子考上了大学,虽然没有考上“二本”,只是够了“三本”线,但对他来说,也算正常发挥了,全家人喜不自禁。填志愿时,大哥让我帮忙参谋参谋,当我和侄子一起来到学校,请老师帮忙指点指点时,老师抬头看看我,问道:“读书先谈钱,请问你们想上多少钱的大学?”  老师这一问,让我一下愣住了。我说:“上多少钱的大学?这上大学,也成买卖了?”  老师看我一惊一乍的样子,笑着说道:“现在的教育,就是一种买卖,比如小学和
期刊
朋友喝多了,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将积压的所有郁闷,统统扔给了我这个“垃圾筒”。什么薪水太低、福利太少、关系难处、升职太难、加班太频、难以顾家……公司里的烦心事,让他几欲跳槽。  出于关心,我便帮他分析:薪水低,至少有份固定收入可以养家;福利少,至少逢年过节有袋米有桶油;关系难处,至少可以多个朋友多条路;升职太难,至少努把力还有升的可能;加班太频,至少说明你很重要;难以顾家,至少收获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期刊
在观众的眼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很是风光,但又有些神秘。  前些时候,有网友贴出一组图片,画面中的央视新闻主持人文静身着同一款服装出现在不同时间的新闻画面里,不过衣服却是8种不同的颜色。这顿时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兴趣,有人还亲切地将衣服的不同色彩归纳为“彩虹色”。  我联系采访到资深的央视主持人赵忠祥,他详细解读了央视主持人服装背后的故事。  根据网友所发图片显示,均拍摄于文静主持《朝闻天下》的时候。
期刊
大学时上英语公共课总要憋出内伤——经济学院的学生名字都稀奇古怪,每当英语老师操着口伦敦腔叫出“张冒富”这个名字之后,我就很难忍住不笑,这和听说冯德伦原名叫冯进财的感觉一样——用意太过昭然,他们家从前肯定不太富裕。  可大学老师素质高,从不拿名字揶揄人,不像中小学老师,常常对着成绩不甚优秀却又偏偏叫“国栋、振华、振兴”的同学忧心忡忡地说:可惜你的名字了,国家是指望不上你啦……  这些名字和父母那一辈
期刊
小田刚发了工资,美滋滋地骑车回家。路上,小田发现新开张了一家鞋店,门口还挂着大牌子,“新店开张,买一送一”。小田走进鞋店一看,皮鞋的款式还都不错。有道是,兜里有钱心不慌,小田慢悠悠地在鞋店里面转来转去,店里的女售货员跟在他屁股后面,不停地向他介绍各种皮鞋的款式和价格。  小田挑选好一双皮鞋后,到交款台交了钱,然后问售货员:“你们送我的皮鞋呢?拿来让我看看。”等售货员把送小田的皮鞋拿过来让他一看,小
期刊
2005年去世的启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画家和书法家。93年的漫长人生,启功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是今天许多人难以想象的。但是,良好的家教、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还有乐观善良的性格,使他能够超然对待人世间的荣辱冷暖,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而又深邃的赤子之心。正是这种淡泊名利、不屑社会权威的性情,使得启功先生的人生充满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自嘲,晚年更似老顽童般谦和、幽默。  一天,启功来到北京潘家园
期刊
古代,有一些官吏也能注重为官清廉,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从而各自获得了与为官清廉有关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反映为官者处身不染的清廉情操,或体现老百姓对为官清廉者的赞许,别有情趣:    悬鱼太守  东汉时,羊续任南阳太守。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托人备了两条大鲤鱼,一清早给羊续送去。羊续婉言辞谢,不肯收受。府丞混迹官场多年,老于世故,笑着说:“区区二尾小鱼,又不是金银财宝,大人何必那样认真!”
期刊
以今天的眼光看,嫁给李白这样的男人做妻子,实在是女人的极大不幸。他以追求理想为借口,经年累月在外面结交朋友,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家里有田地,他不管不顾,做甩手掌柜;不但如此,他还生性风流,到处寻欢作乐。李白一生,除了做成诗人,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首次入赘望族    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段婚姻生活。从文献记载看,大致情形是这样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
期刊
“危机”这个词,一个字代表“危险”,另一个字代表“机会”。  删除人生字典里的“不可能”,是走向成功的起点。  今日事,今日为。别期望太阳为你而再升。  骄傲是盲目的,自信则是清醒的。
期刊